聽講座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2篇)

聽講座心得體會300字(精選12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聽講座心得體會3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

  一場沒有演講稿、沒有ppt的激情演講震撼了會場的300多位教師們。x老師的演講以他藝術的掌握、心理學的學習、知識的淵博、獨到的見解、人格的魅力、超強的記憶力等,使得老師們佩服、折服,獲得現場全體教師多次熱烈的掌聲,我們每位教師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師德教育。

  x老師圍繞《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師》為主題談論了一系列有關師德師風的獨到見解。怎樣做有幸福感的一流教師,x老師送給大家三個字,分別是:“品”、“愛”、“能”。

  “品”:教師的一流體現在品,尊嚴、自由、名聲。

  x老師例舉了很多例項指出作為一名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孩子,不能傷害孩子的尊嚴,做一個有品的教師,同時教育孩子從小做一個有品的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最重要的是傳道,要讓孩子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自由,不可在小時候養成品行問題,長大了會丟了自由。而名聲就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上,自律和他律的結合才是師德師風的保證。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2

  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後,讓我開拓了思路、開闊了視野,讓我認識到了國內和國外的一些教育方面的區別,和自己以前在對孩子教育方面的不足之處。

  合理的職業規劃,會讓孩子在今後所從事的工作中沒有遺憾,會使孩子對工作有著積極地態度、愉快的心情,從而使他的工作更出色、生活更充實。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對孩子、家庭、社會和全民族文明素質的提高有著同樣重的作用。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只有認真的多待每一個細節,才能讓我們的成功更有把握。

  以前總是認為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並沒有在職業規劃、行為習慣、思維習慣方面對孩子有太多的要求,也沒有意識到合理的職業規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性。聽了講座後會讓我看的更遠、做的更周全,真正認識到抓好孩子現階段教育對孩子一生的應響,以便更科學的去對待孩子學習、生活中的一點一滴,讓他們的生命中擁有更多的精彩。

  專家講座讓我們受益終生!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星期五,科學老師在我們班宣佈星期一,有一個科學家要來和一小講座。老師說完之後,在我們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同學們都紛紛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星期一的中午,一過了休息時間,大家都談起了一會兒科學家要講什麼。

  到了一點鐘,老師把我們帶下了樓。一到階梯教室,大家都安靜地等待著。優美的音樂響起,我知道要開始講座了,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到了,教授走上了講臺,教授說他叫楊名甲,楊教授給我們講了很多好笑的發明,逗得我們哈哈大笑,他還給我們講了一些發明的原理,怎樣發明小創造和一些環保的發明。我們聽得津津有味,都沒有想到時間過得那麼快,我們都聽了1個小時了,還沒聽夠,最後老師只好說今天就講到這吧!我們失落的走了出來,不過這次講座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

  聽了這次講座後,我想:如果每個人都去發明一些新的東西,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會更美好!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4

  xx教師的講座生動形象地向我們傳達了怎樣正確的與人相處: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怎樣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像對待朋友一樣應對和迎接它們,不逃避、不抱怨。其中,xx教師所講的人際交往三定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一般原則、大學生人際關係的改善等教會我與人交往不僅僅要平等尊重、真誠講信用,並且還要堅持求同存異、適度交往,“交往貴在交心”“能夠獨立,但不要獨行”。遠離煩惱,學會交友,過好生活每一天。

  傾聽此次主題教育活動xx教師的演講後,讓我深刻體會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應對挫折的抉擇,每個人的人生道路或許領略成功的喜悅,或許會遭遇失敗和挫折。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就像xx教師告訴我們的一樣,如果你退縮了,挫折就會向你進攻,如果你前進了,也許你就會戰勝挫折。中國有句老話叫“蚌病成珠”,如果說珍珠是蚌在痛苦中艱苦磨練的結晶。那麼智慧就是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後獲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所以,勇敢地應對挫折吧。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5

  首先想要說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這本書談的是關於心態的話題,書中所體現的觀點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做人標準,不是苛責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來“苛責”內心。我們無法左右外面的世界,因此只能讓內心的選擇能力更強大。但是,外面的世界總是在被人左右的,當一個生活在總被人隨意左右的世界裡的人,並且還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內心的時候,是不會快樂的。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6

  今天下午,我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心理教育課。首先,老師讓我們和同桌握手,許多同學不好意思,用筆或袖子隔開同學的手.然後,老師又教我們怎樣做人,要寬容示好和真誠。最後,老師又讓我們握手,這時,很多都不那麼難堪,同桌的情誼也更深了。

  上完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到同學之間友誼的珍貴,同時還知道了怎樣對待同學,如果同學做錯了什麼,不能爭執,要和他談一談,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就算遇到爭吵之類的事,也不能用粗魯的方法,可以先向同學表示友好,久而久之,一定會解開心疙瘩。同學之間一定要友好相處,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快樂!

  透過這節課,還讓我想起了以前做過的事:一位同學把我的筆碰到了,可他竟然不道歉,反而向沒看見似的跑過去,我立刻把他叫回來,說:“你看看,我的筆被你碰掉了!”他說:“我又不是故意的!”慢慢地,我們就吵起來了,過了很長時間才和好。現在想起來,真是不應該,我們互相談一談,不就能解決問題了嗎?還要爭吵幹嗎呢?我們的集體就是一個人大家庭,我們要互相幫助,才能更加快樂!

  正如依據名言所說的一樣:予人玫瑰,手有餘香,友誼是珍貴的,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7

  聽了任老師的演講,在我心中立志要懂感恩,要盡孝道。

  在母親洗衣手凍僵的時候送去一杯熱茶;在父親工作歸來的時候,給他遞一塊毛巾;在爺爺腰痠背痛的時候,幫他錘錘背;在奶奶要買菜的時候,去幫她跑一趟。我知道這些事遠遠比不上他們為我做的萬分之一,我只希望能讓他們有一絲的舒服,欣慰便可,大家何不學我一起盡孝道?

  在老師口渴的時候,去幫他打一杯水,解他那乾燥之喉;在老師要上課的時候,幫他拿拿作業,搬搬書本;在老師寂寞的時候,陪他談談心,聊聊事。或許這也不及他為我付出的萬分之一,可是這能讓他覺得自己心中的孩子心中有他,大家何不學我一同報師恩?

  在中國邁向發達的時候,我要努力學習,成為國家的棟樑,成為國家的下一接接班人,讓國家更加輝煌,讓國家更加富強,這不是對養育我們的祖國最好的回報嗎?

  我們要盡孝道,懂感恩,或許這點回報對他們說不及萬分之一,卻可以表達自己的感恩之心,讓他們心中感到高興欣慰,這不就夠了嗎?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8

  前幾日有幸聽了汪志廣教授關於《奮進新時代實現新發展--如何成為優秀的學校幹部》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新時代學校中層幹部,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當好校長的參謀和助手。

  首先,要擺正位置,做好本職工作。

  作為學校的中層幹部,要注意上下級關係,對上級不越權,對同級不越位,做好橋樑和紐帶作用,為領導分憂,做到小事自己解決,大事拿方案,不為領導添麻煩,做好本職工作,維護好校長的形象和權威。

  其次,多思慎言,顧全大局。

  孔子曰:三思而後行。作為學校的中層幹部更應如此,對上級、對老師,言前要深思熟慮,不能信口開河,遇事要冷靜,發言要站在學校高度,不能逞口舌之快,不負責任,特別是涉及大是大非問題,更要堅持原則,顧全大局。

  再有,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

  學校中層幹部所負責的學校工作,應該以身作則,不能當傳話筒,得過且過,工作佈置下去就可以了,這是萬萬要不得的,會失去中層幹部的作用,會失去領導對你的信任。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崗位,更加明白自己今後該如何當好一名學校中層幹部。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x月27日上午,我參加了我校舉辦的新學期教師培訓班,分別聆聽了我校兩位優秀教師的講座,收穫頗多。楊老師結合相關案例及個人教學工作中的經驗向全體教職工傳授了一些心理輔導方面的技巧,也讓我知道了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楊老師指出:“要想培育孩子健全健康的心理需多措並舉。”她在講座中還提到了這樣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們的心理輔導也需要健康的陪伴。”田慧老師則敞開心扉向我們訴說了自己近二十幾年的教學經歷及取得的成績,從她的發言中讓我領略到了一位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的個人風採。田老師對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充滿正能量的言行讓我印象深刻。

  學習,是一次次遇見,而前方總是讓人期待。到了下午,在大家滿懷的期待中,任澤貴教授為我們澧州翊武學校的老師們帶來了一場極具指導、引領價值的講座。任教授著重從不同學科向我們悉心詳說了教師在專業素養成長需努力的方向……,這些深深地喚醒著我,激勵著我,感謝任教授的指點迷津!我想:我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要做善於發現、勤於學習、精於練筆的智慧型老師!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為營造社群文化氛圍,推動全民閱讀,昨日下午,“民進宿遷市委讀書講座”走進了宿城區古城街道楚苑社群,把濃郁的書香“送”到居民門口。據悉,這種讀書講座進社群的形式,在我市還是第一次。

  此次進社群的主講蘇輝今年已經78歲,曾任宿遷中學、宿遷高等師範學校教師,也擔任“宿遷文化講壇”的主講。講座過程中,蘇輝旁徵博引,由淺入深,列舉了諸多國內外以及身邊的讀書典型,吸引了周圍5個社群、80多名居民聽講。

  蘇輝介紹,中國的五千年文化奠定了我國書香大國的堅實基礎,讀書讓中國的古老文化得到流傳。他認為我們應當大力提倡透過電腦、手機、書籍等多元的閱讀渠道,以社群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社會,營造出“大閱讀”氛圍。

  “聽完講座,才發現我們現在身邊‘碎片式’的閱讀太多了,回去一定要把社群的圖書好好利用起來。”在古城街道項王社群工作的王紅玲說。在宿城區教育局工作的王來喜聽完講座後感慨道,自己工作中會接觸到社群教育工作,之前社群也會進行一些道德講堂以及一些娛樂活動,但讀書講座還是首次,“蘇輝老師結合大量例項,對於讀書的意義進行了很好的詮釋,真心希望以後書香遍佈轄區。”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某月某日下午16時許,普雄路幼兒園開展了時刻把握孩子的需求,學習市學前教育專家徐則民老師的“讓遊戲更自主”講座影片活動。

  影片中,徐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的講述方式,身臨其境般的把普雄路幼兒園的老師們話題點燃。講座圍繞著徐老師提出的幾大問題進行,如“我們應該有一個怎樣的材料觀?什麼是想怎麼就怎麼玩?教師的經驗會不會干擾孩子的遊戲?沒有成人的內容,孩子們為什麼能玩得如此淋漓盡致?孩子傻玩怎麼辦?遊戲為什麼總是一條街?遊戲預約,方便了誰?減少遊戲中的垃圾時間?如何看待教師沒事做了。”等當下一線教師的熱門話題進行著。徐老師一系列的圖示和案例生動形象的剖析了這些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闡述了一些自己的經驗所得,總結了相應的有效方法,使得在座的給教師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講座結束後,在大教研組長韓老師的組織和園長鬍老師的引領下,各位老師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自己在帶班過程中遇到對自主遊戲的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旨在讓普雄路幼兒園的孩子們插上奮飛的翅膀,獲得更自主的遊戲環境和空間。

  聽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為進一步保護社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強化法律意識,豐富青少年的學習生活。12月14日上午,我們學校請來了洪殿派出所的黃警官給大家做了一個《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專題知識講座》,為全校同學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

  針對目前社會出現的青少年犯罪現象,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兼備的青少年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對此,在教育課上,黃警官從法制教育的好處、違法犯罪的危害性、如何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做了生動的闡述,並透過旁徵博引,列舉具體典型案例,以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學生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養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潛力。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臨死前對劉禪說的話,授課教師做了深刻的解釋,教育我們不要走上歧途。

  授課教師的法制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加上他風趣幽默的論述和具體生動的事例引起了在場青少年的極大共鳴,讓大家增長了知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