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通用5篇)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通用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1
這一階段的宏觀經濟學課程結束了,在本課的學習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獲得了一種把經濟學理論和實際經濟問題相結合的思維,逐步嘗試把平時看到的新聞中的經濟問題與所學過的理論結合起來。
一,理論基礎仍是重點
當然宏觀經濟理論的學習仍然是基礎,凱恩斯的理論仍然是學習的重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的時期產生了一些凱恩斯主義無法解決的問題,凱恩斯主義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現代宏觀經濟學的發展趨勢是凱恩斯主義將重新受到重視,實際經濟週期理論相信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靠攏,新增長理論將繼續是一個研究熱點,不遠的將來宏觀經濟學將出現新的綜合。
二,宏觀經濟問題的關注和理論的應用
在本課的學習中著重講到了宏觀經濟學關注的問題:首先,經濟的增長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我國的經濟增長現狀為例。現階段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可是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感覺到財富的相應迅速增加,甚至感覺在縮水。到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從樂觀和悲觀兩方面來分析,並從兩種觀點中分析中國的經濟增長的現狀。中國近幾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很快,增長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們一直對現在反應經濟增長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應經濟的實際增長存在懷疑,所以在學習中我們引入了綠色GDP的核算。
除了對經濟增長的關注,我們還對經濟週期、失業和通貨膨脹等問題都進行了學習,分別以中國的資料作為例項進行了詳細的分析。面對這些宏觀經濟中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採用一定多的經濟政策,以此促進經濟的良好執行。我國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實施是在1998年以前實行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在1998年至現在國家一直採用穩健的經濟政策。
經濟政策的實施效果可以用研究產品市場和金融市場的IS—LM曲線來分析,並且對IS—LM模型進行了進一步的學習。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每一個國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閉的,所以IS—LM模型進一步擴充套件為IS—LM—BP模型。這樣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國的經濟。從IS-LM模型中還可以推出AD-AS曲線,這時價格不再作為一個常量而是作為一個變數來考慮,並且把總供給和總需求結合了起來。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國90年代後的新經濟,從而研究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啟示的因素。
三, 結論
在宏觀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看出這是一門論戰激烈,不斷變動發展的學科。除了在有關影響經濟增長的基本因素方面經濟學家能達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領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業週期,失業,通貨膨脹中宏觀經濟學各流派爭論不休。而且各個流派的理論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設條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每個流派在研究時都是尋找能夠支援自己觀點的依據,而對反方面的實際問題則不予考慮,這樣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很多侷限性。所以我個人認為宏觀經濟學對經濟的執行有著指導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侷限。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2
學習胡延傑老師教授的《管理經濟學》,收穫頗豐。經濟學是一門偏重理論的學科,而管理經濟學就是在經濟學在企業實踐中的應用。在圍繞需求、供給、成本、規模、市場等方面,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了一系列的經營理論及決策支援,同時為企業管理者引入了“彈性”、“邊際”工具的分析方法。深入的學習以及深刻的理解後,就會發現,枯燥的`理論學習也可以是一種心靈的“雞湯”。
在剛剛拿到講義時,看到老師的名字,一直以為“延傑”是位男老師,等見到老師本人時,我們才反應過來。胡延傑老師總喜歡笑眯眯地講課,大大咧咧的性格有著文科生浪漫、發散的思維,同時卻更多的是理科生的嚴謹。生動的課程把我們長久積壓在工作中的枯燥和繁瑣,在瞬間轉化成為前進的動力。
胡老師是經歷了中國經濟轉型的一代人,年輕時所接觸到的西方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再到向我們教授的管理經濟學,胡老師用不同年代的經濟理念做比較,讓我們從她的經歷中,側面瞭解到中國經濟轉型成功的歷史背景以及現實意義,同時學以致用的將這些經濟理論的運用、延伸以及發展到現實管理決策中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給西方的宏觀經濟理論帶來了很大的變革,而西方的微觀經濟理論是否仍然適用於中國的國情呢?答案是肯定的。“市場均衡”、“需求彈性”、“邊際收益”、“規模報酬”等等,雖然具有理論的抽象性,但是他們充分揭示現實的經濟形態,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又給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思維方式,教會我們去透過現象去發現事物的本質屬性。
學習不是每週的幾堂課就可以解決,學習是一個長途跋涉的過程,是一種別樣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堅持不懈人生態度。我們非常努力地想把課堂上的`知識轉化成為生活和工作中一把“鑰匙”,胡延傑老師的管理經濟學就成功的做到了這一點,讓我們受益匪淺。很感謝胡延傑老師將這門課成功引入我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變思維模式,更為成熟的運用邏輯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將正確理論以及方法運用到工作中來,分析現狀,然後做出合理決策。再次感謝胡老師的辛勤工作,讓我們銘記終身、受益終身。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3
自工業化開始發展以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對氣候造成的不利影響逐漸增大。氣候的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世界範圍內的冰川減退、北冰洋冰層變薄和世界部分地區極端性氣候事件增加。由此,世界各國一致認為,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目前必須要高度重視並努力解決的。對於困擾人類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突圍只有三條路:
一是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
二是大力開發低碳或無碳能源,從而滿足能源需求而不增加碳排放量;
三是利用土地和林業的碳匯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氣體濃度。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根據市教育、人事等相關部門檔案精神,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心為林場每位職工開通了《低碳經濟》網上學習培訓平臺,透過這次學習,我發現,原來我們對於低碳經濟的理解是那樣的平面。
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透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儘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是以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旨在圍繞人類經濟活動、生產、消費各個環節全面考慮溫室氣體排放的因素,其本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新行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追求綠色GDP。
同樣,在中國處於經濟高速發展的現階段,我們要澄清一些認識上的誤區。首先,低碳不等於貧困,貧困不是低碳環保經濟,低碳環保經濟的目標是低碳高增長;第二,發展低碳環保經濟不會限制高能耗產業的引進和發展,只要是產業技術水平領先就是符合經發展需求:第三,低碳環保經濟不一定成本很高,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會幫助節省成本,並且不需要很高的技術,但是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礙;第四,低碳環保經濟不是未來需要做的事情,而是應該要從現在做起;第五,發展低碳環保經濟是關乎每個人的事情,應對氣球變暖,關乎地球每個國家和地區,關乎每個人。
對個人而言,我們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應該積極地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水,節電,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袋,紙盒,筷子等等。就像陳迎老師說的那樣,低碳生活是一種態度,是和大自然的一種和諧統一。
只要你我都願意,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逐步改進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低碳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成為自然的朋友,才能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友好共處。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4
這學期我選擇了管理經濟學這門學科,剛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因為別的課程都是有書本的,而選修課卻沒有課本。並且,在我的認知中,文科都是比較枯燥乏味的,都是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但是上到這門課程的時候,我才發現裡面的內容各種各樣,不僅僅是一門文科,更是一門綜合課程。學習方法全變了樣,管理經濟學這門課讓我頗有感觸。
首先,我對這門課程有了初步的瞭解,自我感覺眾多理論中,我對企業理論聽得最多。當然裡面包括了成本理論,生產理論等等。
因為我對企業方面比較熱衷,畢竟我們即將離開學校,步入企業,在進入企業之前,必須要對企業有一定的理解。到時候對我們的收益必然相當的可觀。
其次,學習了管理經濟學之後,我對金錢有了更多地認知。有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出去打工,兼職。還有人花了更多地時間在學校周圍上網,泡吧。這都是浪費了自己學習的機會成本。作為一名理性人,做事必須考慮其收益。有人在考試時作弊,但是在考試過程中所承受的煎熬是多麼的難受。這種過程和看一點書相比,哪一個收益更高,大家自然明白。
對這門課的學習,武老師的要求是我們對管理經濟學有一定的理解。能夠知道周圍一些圍觀經濟學的現象,我們都覺得比較難,但是學完以後,我們做的都是有意義的。感謝老師將我們帶入管理學的領域。
經濟學實驗心得體會5
兩天的課程,聽了一大堆新名詞“針尖式頭位法”、“五品五行”、“成長6度”、“6W4H”、“邊際效用”、“經濟成本”、“利潤最大化原則”等等,單從字面上有點難理解,但在課堂上聆聽老師娓娓道來,不但輕鬆解惑,而且茅塞頓開。
第一天《品牌營銷管理》,張鐫銘老師用其豐富的實戰智慧詮釋品牌營銷的重要性,特別是大量的例證,頓時令課堂妙趣橫生。
很多企業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出眾,讓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如何才能做到?張老師說把握好一句話就行——“我、他、媽是誰?”“我”就是自己的企業、自己的品牌,“他”就是市場環境、競爭對手,“媽”就是上帝,我們的客戶。只要搞清楚這三者的關係,處理好這三者的定位,品牌、形象、營銷策略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品牌,我理解需要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來,但它是如何累積而來的呢?自己並未有深刻的認識,也沒有深入去研究,我經營的朗逸商務酒店(WARM YES BUSINESS HOTEL)也走過了8年了,它在品牌戰略上有什麼成功之處,又有什麼忽略的地方呢?許多人(朋友、同學、合作伙伴)一聽到“朗逸酒店”,就會問朗逸有幾家,好像在大家心目中,“朗逸”就是一個連鎖品牌。為什麼會這樣?在每年兩屆廣交會期間,我們酒店接待的外賓人數一般都達到總住店人數的70%,這在周邊同檔次酒店中是絕無僅有的,為什麼外賓(我們酒店接待過幾乎是我聽到過的所有的國家或地區的賓客)都認同warm yes?從張老師這一課引經據典中,再加聯想就把一些點滴的認知串聯起來了,也豁然開朗了。為什麼大家覺得“朗逸”是一個連鎖酒店品牌,我覺得可能“朗逸”二字寓意天舒氣朗,和風飄逸,極易讓人產生溫馨、溫暖、舒適、舒暢的聯想,符合“品名”的四易要素;而獲得外賓認同也是因為英文品名(根據調查資料),因為“warm yes”寓意“溫暖舒適(的酒店)正是這一家”。可見品牌效應的威力。這更促使我要將“朗逸”(warm yes)這個品牌建設好、維護好。
看來品牌建設的某一部分,朗逸獲得了一定的優勢,但老師說“五品五行”關鍵要在“品位”上下功夫,即在品牌文化建設上不斷投入才會有鮮明的個性顯現。這可是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啊!
第二天,孫洛平老師的《管理經濟學》。本以為是枯燥乏味的課程,但孫老師用了許多顯淺的例子把那些生澀難懂的經濟學名詞通俗化了。給我最大的啟示有兩個:一是市場價格機制不是建立在個人思想覺悟上的,所以要用“以利己行為制約利己行為”這個經濟方法;另一是利潤最大化原則(亦即邊際決策方法思想)就是“讓過去的成為過去,不要讓它影響你未來的決策”這個觀點。
以前,我們在經營管理中總希望透過培訓、教育、開會、學習等手段做員工的思想工作,提高他們的覺悟,一直認為,只要他們覺悟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就高了,他們創造的價值也就高了。無可否認,這也是一種調動員工積極性,實現企業效益增長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這種方法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就是不能持續。那什麼是持久有效的方法呢?孫老師說,就是要用經濟手段,“以利己行為制約利己行為”就是好方法。在市場經濟中,自利行為無可非議,關鍵在用那隻“看不見的手”(市場價格機制)來引導人們的行為,用消費者的利己行為制約生產者的利己行為。
“讓過去的成為過去,不要讓它影響你未來的決策”這個利潤最大化原則,看似簡單,實際上能做到並不容易,在決策時,一點不受過去影響,一點都不受以往的成績、經驗、失誤、環境(人、事、物)等因素影響真的是非常的難,但以前未明瞭這個原則而受影響了,那現在弄懂了,就儘量地不要讓它再來影響以後的決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