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精選12篇)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1

  人才是社會幹事創業的第一資源。大學生則是人才當中最主要的力量。大學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其素質和能力還是值得信賴的。近年來,不少地方對於大學生越來越重視。很多農村地區,長年難以擺脫貧困。關鍵還是在於人才方面出了不少問題。近日,一篇名為《讓大學生成為鄉村振興生力軍》的文章更是旗幟鮮明表達了大學生應該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促進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戰略。

  很多貧困地區,貧窮和落後與人才的匱乏和短缺不無關係。貧困地區,受限於諸多的客觀條件,人才,特別是大學生難以在一些貧困的農村施展才能。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貧窮,導致對於很多鄉村在人才的政策和引入上也很缺乏甚至沒有底氣和勇氣。對於大學生的引才工作政策上的缺失,直接就造成了很多偏遠農村人才缺乏,而大城市往往有顯得人才過剩甚至飽和。這就是長期以來困擾很多偏遠農村發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強人才工作,讓大學生不斷在鄉村振興上助力,往往就能破解很多鄉村振興發展的問題。

  新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經濟發達的地區,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持久地高質量發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沒有大量具有能力和高素質的大學生不斷助力當地發展,經濟想要實現突飛猛進難以為繼。因此,破解偏遠農村發展的瓶頸,就要不斷髮揮大學生的作用,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讓大學生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要積極打造可以讓大學生施展才能夠的事業平臺。很多農村地區,產業都比較落後甚至很缺乏,加上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後,導致很多大學生即使去了很多農村也難以有所作為。很多大學生到了這些地方甚至有種被埋沒、甚至最終被荒廢的情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不解決,往往就會導致農村地區與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人才的匱乏問題必將長存。在一些農村地區,大學生來到這些地區,往往也留不住。因此,真正要破解農村地區人才的問題,還是要不斷髮展事業平臺,讓大學生來到農村不會覺得是“遊一遊”。

  大學生,是社會改革發展的財富,更是社會精英人才的重要組織部分。幹事創業,需要人才的不懈奮鬥,更是需要大學生不斷在幹事創業中不斷努力。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大國家的戰略部署,是保證廣大農村人民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作為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就需要大學生的不斷助力,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2

  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基本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致天下之治者才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興實施正確方向是實現鄉村穩、農業興的要因素,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關鍵目標指向,擁有一支深刻了解農村生產生活的多元化、高素質“三農”工作保障隊伍尤為關鍵。

  留助鄉村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好發展。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選拔培優鄉村振興的人才要著力從眼下的本土去挖掘“千里馬”,首先,鼓勵本土人才積極投身鄉村建設的同時,要制定並完善好本土人才成長髮展機制,充分激發鄉村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發揮鄉村人才的技術優勢,進而帶動產各個業快速發展,帶動致富。其次,從教育、就業、醫療、基礎設施、居住環境等條件入手,不斷改善和最佳化本土鄉村人才的成長髮展環境。透過健全的保障機制的投入,鄉村基礎設施的完善,相信本土鄉村人才能更好地助推鄉村振興。

  培養新時代人才,共建鄉村振興好發展。新時代的鄉村需要更多新時代的人才來點燃,大學生村官計劃是想鄉村提供人才振興支撐的重要途徑,為建設高素質專業化“三農”工作幹部隊伍提供源頭活水。大學生村官計劃自實施以來,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紮實的人才支援,在工作中,他們發揮著積極作用,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管理、懂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為鄉村振興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是鄉村振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隊伍。要建立引導並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的長效機制,鼓勵更多年輕有志青年紮根基層、服務鄉村振興。

  要築巢引鳳,以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要多方引導返現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科技人員、退役軍人等等返鄉做“創客”,鼓勵支援並引導鄉村精英群體返鄉投身到鄉村振興,不僅僅要靠當地政府部門創造便利條件、政策支援,也要同步改善鄉村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更好解決返鄉精英群體的後顧之憂。栽好梧桐樹,吸引鳳凰來。營造“靠環境引人才,用服務留人才”的良好氛圍,制定人才、財稅等優惠政策,為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臺,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創業,推動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升級,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人才振興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靈魂,鄉村振興必須人才為先。人才是創新創業的支柱,只有人才支柱穩固,才能築起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大廈,開啟鄉村振興新局面。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3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重在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農村是一片廣闊的天地,大學生在農村和鄉村振興浪潮中必然會有發展。無論是發展原始種植型農業,還是發展新型創新型農業,農村的人才嚴重缺失都是值得關注的重點。農村政府應創造條件,讓從農村走出的大學生回到農村,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對其落戶農村、發展農村給予政策支援、資金扶持;農村大學生回到農村發展比城市人才到農村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他們知道農村最需要什麼,也知道農村的真正問題,與村民溝通起來也更有親近感,更容易揚長避短,在鄉村振興中做出貢獻。

  為了農村和鄉村振興,重在真心實意地把有志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推到更有發展前途的崗位上,不能因為他們年輕,因為他們只能到農村,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就熱一陣冷一陣,或者有小家子氣,害怕大學生走在自己前頭,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善於從農村能人中發現和挖掘人才。農村大學生生於、長於農村,並在農村摸滾打爬了多年,對農村情況和農村需求瞭如指掌。加強對這些人進行定向培訓,並根據他們的發展及所作出的貢獻,為他們提供晉升、發展的更優通道,必然有助於鄉村振興加速提質,有助於他們在鄉村振興中不斷成長。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4

  鄉村振興戰略側重於從頂層設計角度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意在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脫貧攻堅從致貧的因素出發,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扶貧措施,幫助每個貧困戶脫貧,側重於微觀政策。作為各級幹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研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重點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轉型曲”。圍繞精準扶貧,各級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戶的扶持政策,對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階段,各級幹部應在此基礎上擴大扶貧範圍,實現扶貧資金逐步向非貧困戶開放,激發農村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精準扶貧政策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實現其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的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鄉融合曲”。城大鄉小的格局凸顯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城鄉何以融、如何融的雙面性。各級幹部在此項工作中要做到空間規劃有序,以距離城鎮中心和實住人口為參考,將鄉村進行特大鄉村、大鄉村、中等鄉村、小鄉村分類,採取城鄉融合歸類,實施壯大、合併、融入的指導策略,做到城鄉機理有別,對於承載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築及其它樣式給予保護,避免在拆建中導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術互補曲”。鄉村振興戰略與脫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需要技術上的相互補充,各級幹部應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技術發展納入農業資訊化發展計劃,形成縱向相連、橫向相通的技術體系。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快鄉村地區的網路建設,引進資訊科技人才,透過大資料分析農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並鼓勵網際網路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臺。脫貧攻堅方面,透過建檔立卡和扶貧開發資訊化建設,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完善精準扶貧資料庫,為建檔立卡戶精準退出提供資料支援和技術保障。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幹部要以產業發展為推動,以教育和醫療為保障,以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為基礎,打造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5

  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生態宜居為關鍵、生活富裕為根本,堅持基礎設施建設向農村傾斜、公共服務在農村優先發展,推動人才下鄉、資金下鄉、技術下鄉。河南作為全國農業大省,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就要充分發揮我省“三農”優勢,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抓住機遇,著力解決好鄉村發展中的諸多短板問題,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基礎設施是為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及農民生活改善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各種設施,作為農村公共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農村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從總體上看,我國鄉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農田水利等生產性基礎設施普遍存在嚴重不足或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損壞嚴重等問題,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等生活性基礎設施極度缺乏,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飲水、電力、通訊、道路、網路等基礎設施質量差、標準低,重建設輕管護,難以適應鄉村振興的需求。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此為抓手,加快建設和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基礎支撐。首先,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各級財政要給予大力傾斜支援,按照輕重緩急、逐步實施的原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經費予以充分保障;要制訂優惠政策,積極推進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專案市場化融資,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闢多元化融資渠道。其次,要結合鄉村振興規劃,統籌建設好鄉村道路、水電、網路、醫療、文化等基礎設施專案。要把農村飲水安全擺在優先位置,統籌規劃農村飲水工程和加強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提高保障能力,保證飲用水質量;要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卡脖子”、重過載等用電方面的問題,加快電網改造升級和用電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全面提升農村用電服務水平;要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在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同時,繼續推動農村公路向家門口延伸,打通“最後一公里”;要儘快實現網際網路在農村的全覆蓋,提升農村地區網路服務質量,加快農村寬頻網路和第四代行動通訊網路覆蓋步伐,實施“光纖入戶”工程和數字鄉村戰略,推動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和深度融合,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新動力。

  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重視城市和工業的環境汙染治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農村和農業的環境問題,在思想重視程度、人財物投入力度、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很多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當前,農村“髒亂差”的現象還很普遍,環境汙染相對比較嚴重,垃圾亂倒亂放、汙水橫流、廁所髒臭等現象沒有根本改觀,“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成為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問題。農業生產中,農膜、農藥、化肥超量使用,面源汙染嚴重,導致農產品重金屬含量和農藥殘留超標。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未得到根本遏制,生態脆弱、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現象突出。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補齊農村生態環境的短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沒有生態宜居的農村,就會失去對人才、產業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吸引力。要聚焦農村環境頑症,集中力量攻堅克難,全面改善鄉村整體面貌和農民生活環境,保護好農村清新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鄉土風情,打造綠水青山、空氣潔淨、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的美麗鄉村,讓美麗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底色。

  一是在做好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和完善農村各類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如生活垃圾收集系統、汙水處理設施、環保衛生廁所等,奠定農村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的硬體基礎。

  二是加快實施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農村清潔工程,普遍建立村級保潔員制度,建立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形成“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輸、縣處理”的城鄉統籌垃圾處理模式。

  三是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深入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加速生物農藥、綠色飼料推廣運用,積極開展畜禽糞便還田、秸稈綜合利用、農膜回收處理等,全程無死角推進清潔生產和加強汙染防治,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

  四是加快特色鄉村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塑造鄉村風貌,建設鄉村田園綜合體、村落風景區,打造美麗小鎮、美麗村莊、美麗田園,讓鄉村成為農民幸福生活的宜居家園和市民休閒養生養老的生態樂園,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農村的中青年勞動力絕大部分都外出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留守農村的老人和婦女,以及來回奔波的農民工,他們多數缺乏文化知識和現代農業技能,靠體力和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粗放經營,缺少科技含量。農村基層幹部隊伍也比較薄弱,存在人員嚴重不足、視野不寬、年齡老化、本領恐慌等問題,尤其是農技人員數量少,能力參差不齊,複合型人才更是稀缺。新一代農民更多的是選擇到城市打工,不願回家務農,更加劇了鄉村勞動力和人才的匱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實現鄉村人才的振興。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農村人口迴流,透過人才流入促進農村發展,並創造條件鼓勵越來越多的各類人才參與鄉村建設,讓農村的產業、環境、機會吸引人、留住人,用源源不斷的人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一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用優惠政策引導農民工返鄉、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回鄉、城市的科技人員下鄉等,鼓勵他們到農村去創業,發展現代農業、鄉村休閒旅遊養老等產業。

  二要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力扶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特別是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文化能人等。

  三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使用機制,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人才到鄉村掛職兼職制度,建立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機制,以及城市科技人員等定期服務鄉村機制。四要重視提高鄉村人口素質,加強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6

  初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溪流潺潺的太行山大峽谷時,山腳下的橋上村甦醒了。

  村裡,賈保成坐在自家客棧門前,笑著和早起登山的“揹包客”們打著招呼。3層小樓,12間客房,房前花木簇擁,屋後青山環繞……儘管處在高山峽谷之中,但他的“客來香”客棧生意依然火紅,暑假期間每天客滿,純收入達到6萬多元。

  橋上村地處壺關太行山大峽谷旅遊區中心腹地,距離壺關縣60多公里,曾是該縣典型的山區貧困村。多年前,200多戶村民只能依靠農耕和外出務工養家餬口,由於交通閉塞,這裡的秀美山水一直是“藏在深山人未識”。

  現如今,伴隨著當地旅遊資源的開發,橋上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綠色生態旅遊村,被評為“山西最美旅遊村”“山西省美麗宜居示範村”,村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好風景變出好“錢景”。如何“變”是門學問。得益於鄉村旅遊資源佔據全省旅遊資源70%的天然優勢,山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動休閒觀光、宜居民宿、康養度假等快速發展,產品型別日益豐富,新業態體系不斷完善,為全省鄉村旅遊探索出一條“美麗路徑”,更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7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其實最主要的癥結就在於鄉村和城市發展不平衡,城市佔據了大量的發展資源,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走出農村,走向城市,鄉村成為了“養老集聚地”,導致了鄉村原本就落後的形勢更加嚴峻。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也不能少,在這發展的攻堅期,“鄉村振興”應運而生。我們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要樹立實幹精神、創新精神,艱苦奮鬥、不斷學習,確實在鄉村振興中保好駕護好航。

  鄉村振興,勿自以為是,需維護核心。歷史程序的發展,眾多事例證明,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民群眾必須牢牢團結在黨的身邊。從革命時期,我黨團結人民創造性的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到新社會主義初級探索階段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步伐,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這都是在我黨偉大領導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對新時代,新時代,新挑戰,我們依然圍繞團結在黨身邊,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國共產黨是我們鄉村振興戰略的創造者、指導者。

  鄉村振興,勿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我國農業人口之多,耕地面積之廣都印證著鄉村在我國的重要程度。鄉村在我們工作的第一線,振興鄉村要求我們腳踏實地、紮根基層,要求我們充滿鬥志、不畏艱苦,要求我們擔當作為、開拓進取。我們要切實發揚發揮“紅船精神”,要想作為、有作為、善作為,學習李保國、廖俊波紮根基層、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氣的踐行者,讓廣大農民群眾享受到黨的暖風,讓“鄉村振興”不是一句空話。

  鄉村振興,勿固守陳規,需創新進取。振興鄉村,絕不是口號,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創新精神是鄉村發展的動力之源。從家庭聯產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現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供給側改革,從歷史到現在,這些政策都是我黨創新精神的實際體現。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訴我們,改革發展,需要創新來驅動,創新驅動農業,會使鄉村發展進入新的次元,鄉村發展不再依靠單一農產品生產,而會找到新的經濟增長方式,驅動鄉村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領域,佔據改革、鄉村振興的主動權。

  我作為一名基層人民警察,鄉村振興,與我同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今後我國鄉村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是農民共享國家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黨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和關心,體現了黨堅持為人民服務,堅持群眾路線。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我將切實做到維護核心、堅定信仰,腳踏實地、紮根基層,擔當作為、創新進取,牢記重擔和使命,“在基層保一方安寧,為人民守一片樂土”。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8

  我很榮幸參加鄉村振興培訓班,透過黨校領導、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本人受益匪淺,思想覺悟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有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感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鄉村振興就是要以農村經濟為基礎,努力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我認為建設美麗鄉村始終都離不開文化。

  鄉村產業無論是農業還是第三產業,都需要注入文化內涵,否則就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談到鄉村振興就會想到鄉村旅遊。而鄉村旅遊的持續蓬勃發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內涵。一個地方的.歷史積澱、氣候環境、風土人情、飲食起居,風俗習慣等等構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而這種文化帶給人們的是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精神體驗。譬如,有人喜歡“大漠孤煙直”的蒼涼,有人喜歡“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讓每一個來柏露旅遊的客人感受到

  “紅色瀑布小鎮”與眾不同的魅力。

  為了讓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打造極具文化特色的“紅色瀑布小鎮”,加強文化建設勢在必行。具體來說就是以下幾點:

  一是加大文化基礎設施投入。在各村建文化體育廣場、文體活動室、圖書閱覽室、組建舞蹈隊等,讓“鄉村舞臺”真正為村民的“精神樂園”。

  二是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透過村廣播、宣傳畫、公眾微訊號等,營造深厚的文明宣傳氛圍,讓大家真正掌握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講文明、樹新風,順利完成由“村民”到“居民”的角色轉變。

  三是創新活動載體,讓文化發展多元化。我鄉透過“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文明家庭”、“最美家風家訓”等評選活動,樹立優秀典型,並透過“道德講堂”傳承優良傳統文化,引領文化建設方向,以文化人、以德潤城,為鄉村振興和永續發展提供豐厚滋養、文化沃土和創造源泉。

  在具體推動中還需要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社會組織為支撐,著力在“強幫帶、配班子”上下功夫,透過機關幹部會、三會一課等方式,狠抓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並在鄉村發展、助力增收、社會治理中發揮核心領導作用。同時,統籌推進三農隊伍建設,形成更具人性化的用人策略。

  一是創新用人機制。引進一批肯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優秀人才,為鄉村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最佳化和提升機關幹部整體素質。

  二是加強已有人員的學習與培訓。根據工作需要制定系統完備的培訓計劃,引導黨員幹部自覺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使他們在學習中轉變觀念、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以求真、務實、廉潔、高效的精神緊跟成都、高新發展的腳步。

  三是培養一批“土專家”,有本底、有辦法、接地氣;特聘一批“大專家”,有視野、有技術、接天線;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保障。

  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工作人員,我們應該理清思路,和村兩委一起找準思路謀發展,為把村建設成為業強、民富、村美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9

  xx的鄉村振興同樣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同樣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總方針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就是這樣一個龐大的體系,謂之“鄉村綜合體”,將帶給我們各級幹部怎樣的考驗?

  因此我們必須找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也就是在產業、文化、人才、生態、組織這五方面實施全面振興,整體推動,激起鄉村內生動力。重點實施農業品牌化戰略是關鍵,以鄉村豐富的生態、文化等資源為依託,以資訊化和科技化的手段為支撐,打造一批特色生態產業、文化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文化振興要把鄉村的傳統文明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結合,弘揚中華文化,支援、鼓勵農村自主文化組織的發展,大力開展農村文化娛樂活動;政府必須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資,完善和升級鄉村教育基礎設施,從小抓起。

  “三農”學者到農村去,農民到學堂去,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養;進行觀念革命,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打造綠色產業體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構築綠色政策體系;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保障黨和國家政策落地,保障黨員帶頭,政令暢通,強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扶持農民自治組織,引導群眾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取決於幹部和黨員的帶動和引領,取決於群眾的響應和共鳴,上下一致,決定著全面小康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我堅信,以更大的決心、更新的觀念、更有力的舉措,共同發力,定能獲得開啟xx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10

  為切實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相關檔案要求,切實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臨時救助工作等工作,為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基礎民生保障工作。現將鄉村振興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計劃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21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於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於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並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範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

  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物件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範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透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

  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檔案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於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後的標準從2021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2021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物件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範圍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3660人,佔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物件發放保障金1000餘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於2018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透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2021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2021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2021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2021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於2019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2021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範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二、2021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路,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式及時納入農村低保或臨時救助保障範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物件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透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物件,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於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檔案要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檔案的要求及時做好睏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睏難群眾的生活。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11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一方面表明了“三農”問題在黨中央工作中佔據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瞭方向。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說“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從生產發展到產業興旺,從村榮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內容、內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內涵要求也不一樣。

  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徵程這個角度來看。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鄉村振興”。這個戰略部署實際上是在我們開啟新徵程的時候新時期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社會的變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態的復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它的目標導向就是按照現代化的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希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也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鄉村振興靠的是產業,而產業要興旺、要發展,首先依靠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實現創新發展最強勁的動力。從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增強農民致富能力,到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都迫切需要科技創新,需要創新的領頭人,需要有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創新人才隊伍。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

  鄉村振興個人心得體會 篇12

  為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美麗鄉村,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根據《2021年包保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經局務會專題研究,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思想,負責包保xx鎮xx村、xx鎮xx村的包保鄉村環境整治工作,按要求規劃先行、盯住關鍵、形成合力、真抓實幹、夯實責任,全力做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二、工作目標

  (一)謀劃佈局,制定方案(2021年1月-3月)

  將和包保的兩個村制定年度鄉村振興工作方案,明確任務和職責,列出任務圖、進度表,實施“掛圖作戰”。全面啟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二)宣傳發動,全員參戰(2021年4月-6月)

  駐村工作隊將和包保村一起做好宣傳動員工作,制

  定完善“村規民約”、落實“門前三包”等制度,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積極發揮黨員幹部的示範帶頭作用,帶領群眾一起參與,做好春季栽花種草,搞好綠化美化工作。同時,確保村基礎設施、產業專案發展、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

  (三)補齊短板,積極推進(2021年7月-9月)

  這期間進行查漏補缺,對上半年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

  進行總結改進。積極謀劃,推進下半年工作,開展秋季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行動,實施秋季花卉栽種工作。幫助村裡做好“三好一庭院”“美麗庭院”和“乾淨人家”的推進活動。

  (四)真抓實千,實現目標(2021年10月-12月)

  加強文化建設,結合村屯歷史稟賦,發掘文化內涵,將文化融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之中,將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不斷完善,形成長效機制,常態化保潔與管護工作得以加強,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鄉村振興包保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各駐村工作隊負責包保村的鄉村振興的具體工作,明確目標任務,把握時間節點,突出工作重點,找準薄弱環節,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鞏固整治成果,確保不出現反髒回潮現象。

  (二)廣泛宣傳發動

  駐村工作隊要與包保村一起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支部黨員幹部帶頭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活動。落實責任,使鄉村振興工作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四、工作內容

  (一)產業專案發展

  xxxx村:積極幫助村裡發展集體經濟,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xx鎮xx村繼續計劃做好食用菌大棚種植、藍莓種植、光伏發電收益收入。

  xx鎮xx村:積極幫助村裡發展集體經濟,增收村集體經濟收入。xx鎮xx村繼續計劃做好xx村施工隊、光伏發電收益收入。

  (二)增加村集體收入

  xxxx村:透過集體產業專案發展,爭取在2019年經濟收入10.3萬元的基礎上,力爭有所提升。

  xx鎮xx村:透過集體產業專案發展,爭取在2019年經濟收入10.6萬元的基礎上,力爭提升至10.7萬。

  (三)鄉風文明

  大力開展“三好一庭院”“美麗庭院”和“乾淨人家”的建立評比活動,真正讓乾淨整潔成為習慣,讓習慣成為自然。

  (四)鄉村振興包保工作計劃

  xxxx村:

  1、包保單位市住建局計劃帶領20餘人,到xx村進行鄉村集中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在村部兩側圍牆製作文化牆85延長米。

  3、為xx村村部更換xx村委會門匾3塊。

  4、產業發展積極幫助包保村發展集體經濟,繼續計劃做好食用菌大棚種植、藍莓種植、光伏發電收益收入,增加村集體收入。

  5、包保單位市住建局與包保村一起做好鄉村振興宣傳工作,按照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要求,走村入戶宣傳鄉村振興具體工作內容。

  6、在村部的入口處建造一處“xx村”的石頭村標,提高xx村整體形象。

  7、從xx村檢查站開始到村部柏油路兩旁撒種黑心菊花種(40斤),美化環境。

  9、包保單位和xx村計劃栽花5000株。

  10、包保單位和xx村定期組織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幹道與輔路兩側環境衛生。

  xx鎮xx村:

  1、包保單位市住建局計劃帶領20餘人,到xx村進行鄉村集中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三次以上(20人x3次x150元/人/天=9000元)。

  2、包保單位和xx村定期組織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工作,清理主幹道與輔路兩側環境衛生。

  3、包保單位對xx村2個文化廣場進行修繕。

  4、包保單位對村部西側巷道進行鋪設。

  五、職責內容

  (一)局包保領導要主動到xx鎮和xx鎮包保村共同研究鄉村振興工作,加大資金幫扶力度。

  (二)提高政治思想認識,夯實工作作風。落實好包保責任完成好包保任務,做到“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駐村工作隊具體負責。

  (三)積極組織實施春秋兩季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栽種花卉行動,落實好日常各項幫扶工作內容,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做好資料,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完成材料報送工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