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1

  以前,我只知道做菜需要放鹽,是鹽讓我們享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美味佳餚,卻從來不知道鹽吃多了也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一些疾病,比如冠心病、超重、肥胖等,尤其是兒童吃鹽過多會直接影響到對鋅和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鋅和鈣,降低免疫力。

  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知道了吃鹽過多會有這麼多危害,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過量用鹽了。放假回到家裡,我把老師發的《健康飲食實踐手冊》拿給爸爸媽媽看,他們仔細看完,然後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姥爺會有高血壓,腦血管也有問題,原來他的身體不好和吃鹽太多有直接關係啊!看來,從這個假期開始,我們都要開展控鹽運動了。”

  說到做到。從寒假假期開始,不管在家做飯吃還是去飯店,不管是回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家還是去親戚家做客,我和爸爸媽媽都特別注意飯菜的鹹淡,做飯時也會嚴格按照營養學家倡議的每天的最高攝入量來使用食鹽。我還自告奮勇當起了監督員,專門負責檢查飯菜的鹹淡和食鹽的使用量,要是做菜放鹽多了,我會馬上指出來要求改正,同時我也會告訴他們,吃鹽多了對身體不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寒假這一個假期裡,我們家的食鹽攝入量明顯減少,我自己達到了7——13歲兒童每天不超過5克的標準,爸爸媽媽在做飯菜時也有意減少了食鹽用量。為了更有效的限鹽,減少過量鈉的危害,我們還按照專家提議的餐時加鹽法、以鮮代鹽法以及多吃含鉀食物等辦法,平時多吃海帶、山藥、土豆等食物。從青州回來時,爺爺還特意給我準備了一袋子山藥,讓我帶回來吃。

  透過控制用鹽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就像鹽對我們不可或缺但不能過量食用一樣,不管做什麼事,我們也都要把握好界限,掌握好分寸。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2

  為了增加家校的瞭解,假期學校開展了教師進社群進家庭的活動,借這個活動,我也有機會走進了所教班級的幾個孩子的家,透過家訪我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從書本里學不到的東西,更讓我瞭解了孩子,瞭解了孩子的父母,瞭解了我的工作------

  由於班級中外來務工子女比較多,以前總是不瞭解孩子為什麼渾身上下總是髒兮兮的,每天都是那一身衣服,小手小臉都是黑黑的,新的作業本沒有幾天就會沾滿油汙菜汁,總是抱怨孩子的父母為什麼不能把孩子整理的乾乾淨淨的,總是埋怨孩子沒有好好愛惜自己的書本,現在去過幾個孩子住的地方後真的明白了,一家老小擠住在一間出租的民房裡,狹小的房間根本就放不下一張乾淨的書桌。大多數家庭裡面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看到這樣的生活條件,我不禁為自己以前的抱怨所臉紅,他們的家長遠離家鄉,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奮鬥,在艱苦的條件下還把孩子的學習放在首位,我佩服他們,而孩子能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學習我更是深受感動。

  透過家訪,和孩子的父母溝通,我深刻的感受到家長對如何有效的指導引導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是那麼的渴望,孩子的父母沒有太多的文化,平時對待孩子的學習一直是放任自由的態度,當孩子出錯時或是被老師叫到學校時才會與孩子進行溝通,方式多為簡單粗暴,效果不好,有時會讓孩子產生相悖的心理狀況,這就使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放在了老師的身上,沒有意識到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的重要性,也導致孩子在家長的眼裡越來越不聽話。對家長進行有效及時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一直都是把大人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並沒有去徵求孩子的意願,孩子總被動的接受。透過與孩子面對面朋友般的溝通,我才瞭解到即使是低年級的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學習的時間太多了,玩的時間太少了。是啊,我們在分數的面前不停的壓縮孩子玩的時間,還是十年前的教育思想,還是為分數論高下,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感受。

  從這次活動中給了我認識家庭的機會,給了我反省自己工作的機會,給了我思考的生動案例,感謝這次活動。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3

  大家好!我是陳奕臻的媽媽。首先非常感謝老師給予我這麼好的一個機會,讓我與大家在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也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對陳奕臻的精心培養。孩子在校的一點一滴進步都滲透著老師辛勤的汗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家長們,對辛勤工作的老師們說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其實,說起家庭教育經驗,與各位家長相比,我做得還不夠。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孩子的許多好品德、好習慣開始都需要在家裡由家長正確引導和督促。以下是我平時對小孩教育的一點粗淺體會:

  第一、要對孩子多一些表揚和鼓勵,適當的時候在孩子面前扮演弱者的形象。

  不是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嗎",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只要孩子有點滴進步,都要及時表揚,讓他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厲,退步時也儘量不要當面數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孩子做對比。適當的時候,我們也在要孩子面前示弱,有的時候我生病了,我會告訴兒子,媽媽今天不舒服,他會問媽媽你哪裡不舒服,我幫你摸摸,或者給我倒杯水,更有一次讓我感動的是,他竟然自己先起來了刷牙,還給我倒好了刷牙的水、擠好牙膏……我們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閃光點,我們要善於發現,給小孩展示自己優點的空間,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家長若能經常表揚鼓勵孩子,孩子一定會有更出色的表現。

  第二、要注重培養孩子自覺性,養成好習慣。

  幼兒期善於模仿,容易接受外界影響和成人教導,我們的孩子正處於從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的關鍵期。"少小若無性,習慣成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教育不當,把握不好,這一時期常常會使幼兒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這一點我深在體會,有一次我開車的時候,前面有車擋住了我們過不去,然後小孩就冒出來一句髒話,我當時都沒聽明白,因為他說的不完整,我問他你哪學來的這些話,他告訴我上次別人擋住爸爸,爸爸都是這樣說的。由此可見,有時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被小孩子給記住、模仿,因為小孩還不具備分辯是非對錯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做為家長的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言傳身教。

  第三、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與愛好。

  愛玩是小孩的天性,平時要多和小孩一起玩,多讓小孩玩,讓他從玩耍的過程中體會樂趣,增長知識。我會偶爾抽空和小孩玩簡單的遊戲,告訴他遊戲應遵守的規則,不要認為他小,為了他高興,就什麼都讓著他;也常帶他去外面郊遊親近大自然,去動物園、海洋公園,多帶他們出去增長見識,開闊視野,並鼓勵他學習滑冰、踢足球等課外活動,也讓他按自己的興趣參加了跆拳道培訓班。透過這些興趣愛好,小孩也可以交到許多和自己興趣相投的朋友,別看他們還小,有時他們也會對朋友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學會與人相處。對他不感興趣的課外活動從不強迫要求他參加。這樣就不會沉迷於電子遊戲,不會一天到晚想著在家裡看電視,也增強了自我學習和社交能力。

  第四、遇事允許孩子申辯。

  申辯也是一種權利,有的父母喜歡那種腑首帖耳"聽話"的孩子,父母怎麼講,孩子就怎麼做。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了,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訓斥,打罵孩子。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還會使孩子滋長一種牴觸情緒,為說謊,推脫責任埋下惡根,孩子申辯本身是一次有條理地使用語言的過程,也是父母交流的過程,透過與孩子辯論,可以更多的瞭解孩子的想法,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訓練。

  看著孩子一天天的變化,作為家長,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們的諄諄教誨,離不開同學們的無私幫助,也離不開我們家長的辛勤付出。我相信,有我們的陪伴,有老師的科學指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他將會是我們的驕傲。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4

  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我們每一位家長都要經歷的事情,當我們的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責無旁貸的要承擔起養育他並且要教育他的責任,我是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自己有少許的心得,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來共同探討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二是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更好的經驗。

  我本人是一位"職業"媽媽,自從有了孩子,我放棄了工作,在家裡專心照顧我的孩子,我的大寶今年九歲半了,現在在上小學三年級,也是在大寶很敏感的年齡,我的第二個寶寶降生了,現在七個半月,小寶的降生給我們這個快樂的家庭再次帶來了無限的快樂。但在快樂的同時也花費了我許多的精力。以至於不能和往常一樣陪大寶玩耍、聊天、做遊戲、睡覺……就這樣,我明顯感覺大寶很不自信,每天開口閉口就問"愛不愛我",我很無奈也很著急,我知道孩子的心裡是敏感的,我要抽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照顧大寶情緒。有人說過,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有溝通,我們才能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雖然忙碌,但我一改往日的著急態度,以最好的姿態在寶寶上學時給他一個擁抱,並且告訴他:"媽媽愛你,在學校要認真聽講哦!",中午在飯桌上我歡快地聆聽兒子在學校發生的各種趣事,晚上睡前聽聽寶寶今天想說的心裡話,認真聽寶寶指出媽媽缺點和優點,對寶寶作出正確的指導和錯誤的改正,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明顯感覺大寶又恢復了往常的樂觀和開心,走路還哼著歌咧,別人再逗他:"媽媽不愛你了,愛小弟弟了"時,寶寶再也沒有往日的那種惶恐,多的是一份自信和堅定,"媽媽愛弟弟,但媽媽也愛我。"我很欣慰,因為孩子自信很重要,快樂是最根本的。

  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家長要自己做到,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這點很重要,在生活上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回家後先完成作業。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孩子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在課餘時間,給孩子報名參加了跆拳班。到現在學了幾年了,孩子很有興趣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總之,我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更希望孩子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興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非常幸運我兒子的老師是教學經驗豐富又負責的好老師,以後我會經常和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在校的再現,和老師一起尋找一種更適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5

  我叫xxx,在xxxxxxxxxxxxx工作,我的愛人在某二級單位任總地質師。在全公司領導幹部配偶中開展“家庭助廉潔”活動,引導廣大處科級配偶做到“助廉六要”,即:要勤學習、要常溝通、要細觀察、要敲警鐘、要把好門、要正家風。加強家庭廉潔文化建設,建立家庭反腐倡廉的牢固防線。我覺得這個活動開展得好、有意義且切合實際。下面就結合我在助廉活動中的一點做法,說一下我對家庭助廉活動的認識和體會。

  儉樸、低調的生活,營造溫馨健康的家庭氣氛

  我和我愛人都是普通的石油工人的後代,父輩們在荒涼的北大荒上建設出現在欣欣向榮,繁華非常的石油城,這期中經歷了多少艱辛,流過多少血汗,在我們兒時的記憶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對比那時,現在的生活不知好上多少倍。因此我們在生活中始終保持“知足”心,勤儉持家,不追求奢華,不追求享樂,有一首歌唱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一天的工作下來,我們一家總願意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書店,或到花店買兩束鮮花美化美化家居環境,讓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感到我們的家是多麼的溫暖與幸福,從而也杜絕與不良習俗的接觸,防止了腐敗之風的入侵。

  常吹家庭“廉政風”,管好家庭“廉政帳”

  愛人是一位基層領導幹部,官雖不大,但也有一定的權力,就要管一些事。我時常提醒他在工作中要按章辦事,不符合規定的事一項都不能辦,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現在腐敗的案件很多,我們也經常在一起討論剖析他們墮落的根源,從中吸取教訓,我也時常從旁觀者角度,提醒他注意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言行,不能為了金錢而陷入腐敗的泥潭,走上毀了自己和家庭的道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入黨示言,正確對待權力,勤政為民,不辜負組織對你的信任,做到有損黨和國家、人民利益和不義之“利”不沾,不明來歷的意外之“利”不取,不合規定的份外之“利”不拿。

  “知夫莫若妻”,為幫助和支援丈夫廉潔從政。多年來,我一直堅持不干涉丈夫的工作,盡力在事業上多一份支援,少一份拖累;在感情上多一份溫暖,少一份埋怨;在生活上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渴望;在廉潔上要多一份把關,少一份奢求,為丈夫當好後勤,努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讓家成為溫暖的“港灣”,減輕丈夫工作的壓力。

  嚴於自律,時刻維護愛人的尊嚴和形象,做個“廉內助”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在眾多的腐敗案件中,領導幹部的墮落與他家裡有個“貪內助”是分不開的,她們在配偶的腐敗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至使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安寧與幸福。這些案例使我深刻體會到要嚴於自律,自覺抵制各種腐敗的誘惑,不以權謀私,不收不義之財,不拿非分之禮,在日常生活中作為一位幹部家屬,你的一言一行時常引起別人的注意,做得不好就要損害到愛人的形象和尊嚴,所以這些年來我時刻提醒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插手愛人的日常政務,不利用愛人手中的權力做交易。

  這些年來,我全力幫助丈夫把好“家門”,守好“後院”,做到“三不”:不幫人帶任何口信,不傳口信,不接受任何禮品。每到過年過節,有人打電話要上門來,我和丈夫都會婉言謝絕,或把門鎖上,回父母家裡。記得有一次,一位親戚來家裡,託丈夫幫他同學在公司裡找點專案幹,前後來了好幾次,並買了很多禮物送給我們。我和丈夫婉言拒絕了他的請求,將所有禮物全部退了回去。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他和他同學打消此念頭。丈夫說,“公司的事情有公司的規定,我不能帶頭違反規定”,我說,“如果我們收了你的禮物,你這不是為他好,而是害了他。”最後這位親戚很不高興的回去了。後來他與其他親戚談起這事情,聽別人講都是這樣,心裡也就平衡了。在我的支援配合下,丈夫一直始終不渝地信守著他的“法條”:不該想的不想,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去的不去。

  提高自身素質,教育好子女做個“賢內助”

  我也是一名黨員,上黨課的接觸許多法制和道德教育方面的書籍,因此常和丈夫溝通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

  我和愛人非常重視子女教育。時常教育我的孩子要誠實守信,熱愛集體、關心他人。在家裡,總是要詢問一下孩子是不是守規矩、是不是勤奮、是不是節儉,我知道滿萾的金錢都不如平時花些時間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使他有一個良好的品質,健壯的身體和健全的智力,這樣你工作的時候就不會有“後顧之憂”了。

  貪廉一念間,榮辱兩世界。“家庭助廉”,為我和丈夫帶來了安寧,帶來了幸福。今後我還會一如既往,當好“賢內助”、“廉內助”,常吹“枕邊風”,和丈夫一起,共守廉政關,“常修從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常戒非分之想。”拒腐倡廉,共築拒腐防變的堅固堤壩。

  我深信:透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將我們的家庭建設成為充滿和睦親情的溫馨空間,建設成為遠離腐敗的潔淨港灣,用實際行動鑄就反腐防腐和促廉的堅固長城,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貢獻,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6

  5月15日,全國婦聯舉辦“最美我的家抗疫‘家’力量”全國抗疫最美家庭雲釋出活動,揭曉660戶全國抗疫最美家庭。當天釋出的全國抗疫最美家庭既有一線醫務人員家庭、公安幹警家庭,也有參與社群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社群志願服務、後勤服務、科研攻關、復工復產等各類家庭典型。

  近年來,各行各業都在評選“最美”,“最美”出租司機、“最美”媽媽、“最美”鄉村教師、“最美”少年、“最美”清潔工……這裡的“美”,都主要是指思想、道德、行為等層面的,不同於娛樂圈裡才藝與容貌結合的“最美”。在國際家庭日之際,全國婦聯評選的660戶抗疫“最美家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不同的形式參與到防控工作的方方面面,彰顯出了無疆的大愛。

  評選“最美家庭”,主要是尋找先進典型,樹起榜樣,讓更多的人在心靈和行動上“美”起來。在物慾橫流的今天,人們的道德底線正在接受著嚴峻的挑戰,很多不良的思潮已經波及我們的家庭,影響著青少年,感恩、寬容、關愛等傳統思想在大眾心中也出現淡化的傾向。像新聞中的“最美家庭”能夠在疫情防控中盡心盡力,不管是衝鋒在一線,保障大後方,還是參與醫療救治、群防群控、復工復產等,的確無愧於“最美家庭”的稱號。為此,我們當為這些家庭驕傲。

  古人云:“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評選“最美”,就是要以此來激勵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來學習、借鑑,以達“百花齊放”的目的。從現象看本質,我們不難知道,這些“最美家庭”,一定有優秀的家風,全家人能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他們為疫情防控而奔波勞碌,甚至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舉全力參與抗疫,足見其家庭的整體素質之高。在這些家庭中,我們看到的是一顆顆閃光的心靈,一個個忙碌的身影,一幅幅動人的畫面。

  全國評選出的這660戶“最美家庭”,是千萬個優秀家庭的代表,應當成為各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教材”,從中提煉出的精神元素,是良好社會公德形成的必要條件。從這些身邊的先進典型中,我們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鮮活的人和事,大大勝過理論教材的空洞說教。以此為契機,掀起一場學習“最美家庭”、爭當時代先鋒的熱潮,讓“最美”之花遍地開放,才不負評選的初衷,不負時代需求,不負人民厚望。

  疫情後的春暖花開更有現實意義,從抗疫中凝聚起來的奮鬥精神和磅礴力量,將感動中國,感動世界。在抗擊疫情中湧現的“最美家庭”,恰如發現並打磨出的一塊塊金子,閃著耀眼的光。讓“最美”的價值得到延伸、得到充實,催開更多的“最美”之花,那更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景象。因此,讓“最美”閃亮在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出一片“百花齊放”的蓬勃景象,不僅僅“最美家庭”和評選者的責任。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向“最美家庭”學習,以“最美”的姿態奮鬥新時代。

  大學生家庭實踐活動的心得體會7

  透過前一段的時間關於家庭用電的安全檢查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都有很大的收穫。在活動中我們檢查了家庭電器的安全情況。我發現,在家裡有幾處電線有些老化不過還好都不在易燃物品的旁邊。而電視機上的灰塵也有些厚,沒有經常打掃的結果,而且還會導致電器時不時的短路。

  在廚房,做飯用的電磁爐上也有一層厚厚的油汙,不但摸上去黏黏的,而且在接頭處的地方的防電的絕緣層夜遊脫落的現象,在那得油汙也不薄,這也是十分危險的,也容易引發火災的。在我的勸說下我們還是買了一臺新的電磁爐,減少了家裡的一個安全隱患,而油煙機上的油汙夜好長時間沒清洗一下了。家裡的洗衣機年齡,內部的機動也老化了,現在母親都不敢再用這一臺古董了,因為這個洗衣機居然有漏電的現象。不過老爸還是買了一臺新的洗衣機,這臺古董也終於退休了。

  這次的家庭用火用電的安全檢查讓我們對家庭的用火用電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也增加了我的安全意識,讓自己能夠對家裡的電器的情況大概又有了新的瞭解,讓我們知道有什麼事不能碰,不能沾水的。而且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也為了美觀我們還要對電器經常擦洗,擦洗時還要切記不能沾水,不能通電。正確的使用電器,安全使用電器不但可以延長點起的使用壽命,還可以防止意外發生,我們要更多的瞭解有關點其使用的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