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1

  20xx年x月x日下午,江寧區教育系統幹部暑假培訓會在江寧中專校的報告廳拉開帷幕,今年培訓會的主題可以概括為四個關鍵詞:回眸·展望、引智·提升。我作為新任校長助理有幸參會,透過聆聽專家報告、“心動、行動”專題報告、領導報告以及分小組討論,不僅增長了見識,開啟了智慧,還明確了方向,收穫頗豐,可用四句話來概括此次暑期培訓的感受:專家報告,讓我體會理念新;專題報告,讓我體會做法實;領導報告,讓我體會規劃清;分組討論,讓我體會效果好。

  1、更新理念,提升道德精神與人生智慧

  第一場報告是由上海電視大學教授、中央臺“百家講壇”主講人、孔子研究專家鮑鵬山為我們帶來的《孔子的教育》專題講座。半天的精彩演講,不僅沒有給人一點枯燥、睏乏的感覺,而且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鮑教授主要以孔子為例,縱論古今,講述了技術、知識和價值這三者與人的關係。他認為,技術是人藉以謀生的基礎,知識使人瞭解世界,從而讓自己處在這個世界有安全感。而價值則決定著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他著重講述了價值問題,指出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的價值觀決定著這個社會是不是一個公民社會。他對“四十而不惑”有一個很好的解釋,說孔子到四十歲已有了明確價值觀和以此為基礎的判斷力,而此“不惑”,並不是說他什麼都懂了,沒有不知道的。

  他還認為,教育的標準不僅是教授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溫故而知新”,也就意味著老師最可貴的是判斷力和價值觀。

  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講座,鮑教授用直白、犀利的語言,全面真實地還原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氣質與精神,讓我們與會人員體會到其中蘊含的道德精神與人生智慧。

  2、明確方向,注重特色發展與文化育人

  第二場報告是由教育部國家督學、《人民教育》雜誌總編傅國亮為我們帶來的《特色發展文化育人》精彩報告。重點闡述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具體論述了“特色發展是今後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均衡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可以走特色發展,文化育人。”、“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素質教育基本內涵給學生影響他一生的素質,終生受益的素質,即思想素質和思維素質。”、“每一所學校都是潛在的特色學校”、“特色是文化,主旨是文化育人”等等。

  3、同行交流,有心動更要行動

  每位發言者都精心準備,報告精彩、生動。赴紐西蘭、北京和海門學習團隊分別介紹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以及各自學習感受、感悟;竹山中學立足“探索走班教學新模式”,介紹了他們的成功經驗;陸郎中學圍繞“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樹立教師良好形象”,介紹了他們的具體做法;東山外校高三年級組堅信“總有一種力量在催人奮進”,高考成績自然喜人;還有去鄉鎮幼兒園支教歸來的報告,讓我們與會人員真正領略了“支教讓青春綻放光彩”等等。透過同行交流,讓我們領略各家教育教學工作實、效果佳,讓我們心動之餘,更要行動。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2

  透過10幾天的學習、研討、交流,聽專家講座,名師指導,老師們感觸很深,對以往的教育教學理念進行反思和更新。這次培訓,突出了教育教學理論的研討和現代教育技術在當今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突出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更具體地說,培訓主要是專題講座等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有以下心得體會:

  1、新課程更新了教育理念。

  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教師應更加註重尊重差異、體現個性、師生角色的轉換、學生評價體系的改變以及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當今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改變目前不適應時代要求的師生關係。在創新教育中教師應該最佳化師生關係,創設寬鬆、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形成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給學生以自尊和自信,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並發表不同的見解,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和發展的空間。師生間和學生間要保持動態的資訊交流,實現師生互動、互相溝通、互相影響、互相補充,以便達到共識、共享、俱進。教師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和參與者,與學生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挑戰。因為,課程改革對每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2、新課程帶來了新的教學方法。

  英語的課堂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學生不是機械地記憶知識,而是運用所學英語知識去做一些具體的事情;學習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按自己的方式實現目標。在新課標的指導下,任務型教學提倡在使用中學習,在完成任務中學習。一個基本做法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透過完成任務(如填表)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在真實和接近真實的情境中學會詞彙的意義,掌握詞彙的用法。在活動中,需要教師對整個活動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完成任務的過程。在“用語言做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透過親身體驗和感受的方式較為牢固地掌握詞彙。

  3、專家講座高屋建瓴,指導性強。

  培訓中大家盡情交流,把遇到的問題說出來,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一起交流一些教學心得等等,這無疑是最寶貴的財富。在這次培訓中,聚精會神聆聽專家講座,認認真真參加網上討論,仔仔細細完成作業,兢兢業業寫文章,一絲不苟參加遠端研修。專家的講座千金難買,站得高,看得遠,切中肯綮,既具有深厚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既符合高中教學實際,又具有鮮明的操作性;既指出了高中英語教學的不足,又指明瞭改正的措施。專家的講座使大家更新了教學理念,進一步認真反思教學方法,明晰了什麼是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從更高層次上真正理解了詞彙教學、語法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跨文化教學。還有一些聞所未聞的新東西,耳目一新,知識的盲區得到了彌補充實,教學的長久迷惑恍然大悟豁然開朗。作業的及時完成,使領悟進一步加強。與同行的交流,互通了有無。專家的點評,獨具慧眼,使大家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透過培訓學習,“合作學習”、“主動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新型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這些新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老師要自覺地把新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改變課堂的面貌,使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民主;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師生關係融洽。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將用更多的智慧和熱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爭取進一步的成長,為了所熱愛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貢獻。“學習著,快樂著。工作著,幸福著”!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3

  今年又有幸參加了教師的暑期培訓,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新教師,多參加培訓,多學習無疑是給自己充電的好方法。在這幾天的培訓中,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一線教師,她們給我們充實著多方面的知識。

  這幾天的培訓中,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位老師。一位是合肥師範學院的汪昌華老師的授課。對於汪老師,作為合肥師範學院畢業生的我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大學時就已經是汪老師的學生,幾年過去了,汪老師幽默、輕鬆的風格依然沒有改變,仍然吸引著我。這一課,談到了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師德”一直是非常受人關注的話題,最為一名教師,最核心的師德應當是關心學生。因此對於學生身心發展的階段規律就應該熟記於心,汪老師用她生動的語言和鮮活的例子,幫助一線小學老師們瞭解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在遇到較為棘手的問題時該如何處理才是最不傷害學生,最適當的方法,我想這些心理學知識對於我們這些每天直接與學生接觸的老師來說是非常必要的知識。

  另一位讓我印象深刻的老師是一位來自教學一線的優秀的小學語文老師——肥西的李亞玲老師。這是一位優秀的一線老師,多年潛心語文教學,有著很豐富的教學經驗,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李老師的勤奮學習,她一直不滿足於自己已有的知識,不停地充實自己。作為普通的小學語文老師,李老師無疑給我們樹立了最好的榜樣。這一節課裡,讓我對教育界前幾年較為推崇的山東杜郎口中學的“導學案”有了一些瞭解,這讓我想起我所瞭解的我區一所小學的做法,這所小學裡語文、數學等科目,每一課都有講學稿,學生在課前、課後都以講學稿為重要材料,這無疑是這所學校的一項特點,今日看來,倒是與“導學案”有異曲同工之妙了。正如老師所言,我也認為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方式方法要辯證地去看待,並非所有學段、所有學科都適合,還有一點我認為也很重要,無論是什麼樣的課程改革,都不應當是加重學生負擔的,學生是課程的主體,是教學的主體,如果課程的改革讓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我認為那樣的課程改革意義也並不大。

  瞻仰著一代又一代的名師風采,看著身邊的很多踏實教學、潛心研究教育的'好老師,我想我們新教師也應該為自己樹立一個方向,並默默為自己的目標去努力。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4

  今天參加了由區教院肖克衛和張清兩位教研員組織、舉辦的暑期政治教師培訓班。感到內容豐富,題材新穎,貼近一線教師面臨的實際。有對師資隊伍現狀的分析、有成功教學方法的分享、更有就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交流及對下學期學科發展的信心,很受啟發和鼓舞。

  隨著二期課改新教材前面鋪開,怎樣落實好新課程理念,教師在課堂上該採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直是教師們關注並探索的問題。在學校裡,我作為教研組活動的組織者和執行者,雖然我們也在學習、實踐,也在討論和研究,但還是覺得辦法不多。

  在教師培訓班上,我羨慕華理大附中教研組的集思廣益,欣賞陳智德老師在管理中的一些做法;看到了毛健老師對學科的熱情與追求;尤其是徐英老師對教材的把握及視課內學生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處理,合理調整的果斷。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基本功紮實,堅持學習,不斷創新,把目光鎖定在向課堂要效益。這其中,許多教學思路,我們是可以借鑑的,如徐英老師的做、學、問三個環節的實踐經驗,頗具可操作性。

  透過培訓學習,使我再一次認識到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改的關鍵。新課程強調教育不只是讓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更應該使學生不斷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中生成的。對我和我們教研組來講,在加強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強化對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等教學環節的研討,注意問題預設的合理性,多媒體使用的有效性,挖掘學生身邊的事件或體驗為素材,是基礎,是前提。結合我校情趣教育的總課題要求,利用假期閱讀和學習有關理論書籍,紮紮實實地為下學期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下功夫。

  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5

  三天緊張而充實的學習,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透過培訓使我懂得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性,進一步增強了自己戰勝困難,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下面我談幾點體會:

  一、德才並重,以德為主。

  朱小曼老師說過:教師的道德並不是什麼聖人般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而是體現並形成於平平實實,日積月累的職業生活過程。

  老師透過“教師職業道德漫談”講座告訴我們: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在生活中的言談舉止、做人的原則等等都會給學生帶來影響。教師不單單是文化的傳遞者,還是榜樣。學生都有“向師性”,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而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因此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總之以德立身,以身立教,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是師德之核心;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之根本;以人為本,關愛學生是師德之靈魂。的確,想成為一名教師,就必須得認真教書,把職業當做事業來做;就必須憑自己的道德魅力、學識魅力和氣質魅力為學生做表率;就必須成為能和學生“交心”的益友。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能給予他們及時的幫助。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這是教師成為管理者的關鍵,教師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職業教師和普通教師還是有一定的不同,和高校教師也有許多不同之處。中等職業教育要求中職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在實踐中去實際操作這些理論知識。要想成為一名小學教師還要從以前的學科教育的體系中蛻變出來,因為我們以前接受的都是學科教育;我們還需要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

  二、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

  透過對張志豔老師的“走近課堂觀察”專題講座的學習,讓我認識到要上好一門課除了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外還必須熟悉課程標準,鑽研教材,編制好授課計劃,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要上好一節課,就必須鑽研教學內容,瞭解學生,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編寫教案,認認真真的備課。在講座中,她透過圖片、深入生活的方式讓我們感受到,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方法。雖然要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運用的爐火純青是需要十幾年乃至幾十年教學經驗的積累,但是作為青年教師來說,要勇於探索,用於實踐,要不斷地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授課。

  三、廣泛閱讀,終身學習。

  牛文明老師在“《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與教師發展”的講座中說到:一位教師,如果想要走向優秀甚至卓越,就必須進行廣泛閱讀,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講座中牛老師以一片《園丁與導遊》為例,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認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時常要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越輕鬆。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是教師走向終身發展的基本原則。終身教育,這是現代人必備的思想觀念,教師更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終身發展、不斷進取的開拓之路。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做一個忠於事業、終身學習、勇於探索、自強不息的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讓自己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