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
我覺得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效果,因為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因為師生是課堂的主人。
那麼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一名合格的老師,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儲備一桶新鮮的“活水”,服務於學生,澆開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注重堂課的教學質量,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不斷提高堂課的教學質量。如何提高呢?我認為要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覺得要講得清楚;第三步要學生聽懂;第四步要讓學生實踐。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抓好常規,養成良好的學習好習慣,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學習、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習慣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學習成績正是靠習慣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只需教師稍加提醒就能堅持住,它將使學生終生受益。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能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豐富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展示自我的重要舞臺,也是讓學生把理論運用於實際的一次次實踐。
它不但能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能夠得到多方面的體驗,得到多方面的發展,獲得多樣的快樂與收穫,而且也是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的好契機。
它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挖掘學生的潛能,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機會。學生在嘗試到了課外活動令人心情愉悅的同時,也增長了知識、技能,樹立了信心,更有助於激發對學習的嚮往和熱情,有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抓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班級中的後進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應該對他們有歧視,更應該利用一些課餘的時間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那麼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都會跟著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做好家校聯絡等等,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將這每一個環節都做好了,就像腳踏車的鏈條一樣,能緊扣住了齒輪上的每一個齒,才能發揮其效應。
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2
今年是區教育局管理質量年,因此質量效益推進也成為我們今年教育工作的重點,也就是三主:主題、主線、主調。質量效益推進,質量是主題,效益是關鍵,推進是手段。推進質量效益的基本方略和操作要領就是要追求有效,推進有力,提質有根。
作為教師應該做什麼呢?我的心得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就是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向課堂要效益,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推進質量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當前形勢下,減負是大方針,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減少學生額外的輔導課。那麼對於我們普通教師而言,壓力大了,時間少了,效益要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課堂效益,認真打造好每一節課,將每一節課的效益最大化,這樣才能在減負的前提下實現增效,質量才可能突破式前進。
也許有人要說那麼質量推進就成了教師的任務了,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就是要我們認真準備每一節課,課上一分鐘、課後十年功,教師苦一點,認真備課就行了。我要說那只是一部分,並不能保證效益推進。作為工作多年的教師我覺得,質量效益推進的關鍵還是在學生,教師準備再充分,工作再認真,如果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態度不端正,那麼其效果仍然不可能高,不是嗎?
所以說踏實上好每一課不僅僅是每位教師的事,更是每一個學生的責任,唯有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每一節課中,效益才可能提高,唯有學生認認真真對待每一節課的學習才可能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所以說,這需要,家、校以及社會的和諧一致才能做到,設想之如果每一位教師都非常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每一位學生都很勤奮認真的上好每一節課……當學習成為一個人的責任、一項使命時,何需社會辦學,開辦興趣班補課呢,所以說質量效益的推進不僅僅是教者的事,也是學者的事,更是社會每一位公民的事,大家協手共進,形成一鼓正氣,激勵每一個孩子向上,增效無需要再談,減負也不需要掛念!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3
一、透過抓學習,提高廣大教職工的思想認識
為促進教師提高思想理論水平,學校要透過組織自學、專家講座、論壇等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廣大教職工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的進行思考。
二、透過抓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學校建立了合理的教研組織網路,定期組織教研小組進行專題研究活動,不斷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三、透過抓隊伍,提高隊伍素質
為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學校要不斷地調整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師的研訓,實施師資隊伍動態管理,執行全員業績考核評價,不斷地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提供了強勁的人力資源支援。
四、透過抓管理、強化制度建設
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學校為了強化質量改進意識;建立教育視導機構:成立由校長統領、教務處牽頭、定期在校開展針對性的學科教學督導,收集教育質量波動的有關資訊,及時糾改,確保教育質量的穩定發展。
嚴格教育質量檢查:集中檢查與日常檢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檢查與指導相結合;自檢與互查相結合。抓實教育質量反饋:透過日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檢查以及期中、期末教學檢測,透過教學資訊反饋和學生學習資訊反饋等常規教育教學資訊收集渠道,及時瞭解和掌握教育教學中的動態問題;透過對所有教育教學活動、各個教育環節、各種教育管理制度、教學改革方案等進行經常性的督導來健全教育質量監控的制度體系。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4
在小學教育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是擺在每個教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素質教育不僅要對學生現在負責,還要對學生將來負責。因此,要落實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是關鍵。
那麼,如何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師要牢牢樹立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
1、每一個學生,包括後進生,即學習困難生,都是教師培養的物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應是每一位教師崇高的職責。教育是教師終身從事的.一種事業,而不是一時謀生的職業,因而要忠誠於教育事業,樹立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堅信每個學生都有成材的資格和可能,即使沒有一個聰明的腦袋,有一雙靈巧的手,照樣是人才。教師是為了明天工作的,是塑造未來的,要教育每個學生,為自己設計規劃美好的前景,並全力以赴去實施。
2、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教師要有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並將它落實到每期,每天,每節課的具體工作中,要了解理解學生,承認個性差別,尊重信任學生,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嚴格要求學生,對每個學生負責。教師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教育思想是否端正的試金石。
3、教師要提高業務能力。
教師要接受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培養學生如何生存,如何學習、如何辦事、如何創造、如何進行觀察、如何有效地思考等等。
二、在教學中注意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管理應以“綱要”為依據,運用教育規律,樹立“提升層次,增加信任,適度超前”的管理理念。暢通雙向溝通渠道,幫助教師端正思想,使他們迸發出巨大的熱情和潛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正確地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調節,使全體教師的敬業精神得以提高,人人都能注重形成良好協調一致的師生關係——這是有效地進行教育活動,完成好教育任務的必要條件。注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全面發展,抓兩頭促中間——這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措施。
在管理要求上,根據計劃制定必要、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保障教學秩序的有效運轉,堅持常規訓練,開展評比,持之以恆,養成習慣。
在管理內容上,著力抓好“六認真”落實工作,提倡功在課前,杜絕上無準備的課,實行年級組長籤案制。切實抓好課堂40分鐘,保證做到六不——不缺課,不隨意調課,不遲到,不早離,不拖堂,不處理與本堂課無關的問題。作業批改做到批改及時無誤,做好記錄,即時反饋,提倡面批,隨時補救。
在管理操作上,加強督促檢查。做好一日“三看”:一看教師到校情況,看教師是否按時到校,是否參加“三操”,是否進班指導學生學習;二看學生到校情況,看學生是否按時到校,是否認真讀書(學習),是否有打鬧現象;三看各班教學情況,看教師是否做好課前準備,是否認真上課,看學生是否認真聽課。一月“三查”:一查教師備課情況;二查作業批改情況;三查輔導轉化情況。一期“三抓”:期初抓計劃制定;期中抓師生考查;期末抓總結。一年“三評”:一評優秀教師;二評優秀學生;三評優秀教科研成果。
1、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作為教育的落腳點,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實際水平的基礎上主動地充分發展和提高。
2、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對待學生學習上的不足,用各種方式對他們給予鼓勵,要千方百計地為後進生創設成功的機會,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讓他們一次次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身心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同時尊重、偏愛、認真指導學習困難生,並善於發現、挖掘其學習與發展潛力,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3、在課堂教學中要以真才實學,真情實感培養專業能力,訓練科學思維,教會學習策略。課前精心設計,課上精心施教,教師要多學習,多想辦法,在對學生教育中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有效教育。
因此,爭做合格教師,優秀教師,理想教師,應該分別成為教師素質的基本目標,較高目標,最佳目標。
一個人民的教師,要有高尚的追求。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沒有追求,就沒有發展。只有真誠地熱愛生活,嚮往祖國和人民美好未來的教師,才能全心全意地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嘔心瀝血地培養、教育每一個學生,毫不保留地將自己的全部知識,奉獻給每一個學生,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5
3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縣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在上午,透過聽取二小的劉老師和賈老師的示範課,使我明白了怎樣在課堂教學中把當堂問題正確處理,怎樣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糾正,使學生不在出錯。下午,聽取了田校長和各位老師們的經驗介紹從中學習到很多關於數學教學的先進教育理念及方法,尤其在考試技能方面感受頗深,之後教研室孫老師做了全縣數學學科教學質量分析,結合具體題目向各位老師作了詳細介紹,還透過資料和圖表讓每個教師清楚地看到全縣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情況,更讓我瞭解了自己所帶年級的數學教學質量,聽完後受益匪淺,尤其是聽到我所任教的六年級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相差31分時,更是讓我詫異,同時更加堅定了我認真研讀教材,牢牢把握教材的決心。
今後教學中要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業認真完成,作業佈置採取分層佈置,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作業內容,減少不完成作業的人數,使每個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業,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針對學生的馬虎、不認真,要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在這個錯題本中記錄每一次自己做錯的題,每一單元結束後自己總結錯在哪裡,怎樣改正。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審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準備相應內容的口算題卡和計算題卡,每天進行口算練習和計算練習,為了更好的提高解決問題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學生的
生活實際貼近,把數學問題轉化成相應的生活中的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認真讀題,反覆讀題,把自己的朗讀能力在讀題中展示出來。
3、重視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要認真研究教材,對不同的題型舉一反三,讓學生真正掌握每一種題型的方法,從而解決數學問題。
總之,教學質量分析會既是對上學期教學工作的總結,又是今後課堂教學工作的指導。相信在上級領導的引領下和自己的不斷努力下,我所任教的班級教學質量將會進一步提高。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6
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堂教學的效果,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又取決於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 透過這次提高教學質量大討論後,我不斷地反思,如何來提高我所擔任的班級教學質量呢?我將採取以下措施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一、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
作為一名老師,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儲備一桶新鮮的“活水”,服務於學生,澆開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老師的我首先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苦練基本功,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精巧設計課堂環節
首先要抓住匯入環節,設下懸念和情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點燃思維的火花。匯入語是開啟新課,引導學生登堂入室的鑰匙;是承前啟後的橋樑,能使學生“循”故而知新;精彩的匯入語能“啟用”課堂,使教學氛圍更加最佳化,教學活動更加順暢。第二要抓過程環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投入情感,積極點撥,引導學生把這種情感轉化為理性思考,使學生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的基礎上激情,從而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第三是抓住結束環節。
三、注重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
我認為要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覺得要講得清楚;第三步要學生聽懂;第四步要讓學生實踐。這樣才能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激發學習興趣
在我的日常教學工作中,往往會發現學生產生討厭、紀律散亂、不注意聽講等不良行為。我也曾採用種種措施,有時甚至使用強制性手段,力求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利用興趣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已達到預定的教育目標。
五、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俗語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目標;不良的學習習慣,會給學生的成功增加困難。因此,七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從細節開始,比如說:坐的姿勢、讀書的姿勢、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等等。教師必須注意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抓起,經過重複或練習形成自動的行為動作,要不斷強化,持之以恆地滲透。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就會學會學習,懂得怎樣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會受益終身。
六、寫好教學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七、注重優生的培養,抓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
九(9)班學生優生少,中等生和差生都比較多,而作為老師的我,不應該對他們有歧視,更應該利用一些課餘的時間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那麼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都會跟著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後進生的輔導,做好家校聯絡等等,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很重要的環節。
所以,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只有做好這每一個環節,就像腳踏車的鏈條一樣,能緊扣住了齒輪上的每一個齒,才能發揮其效應。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7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自己總結了不少的經驗教訓。同時,透過聽一些老師的課和經驗介紹,也有不少收穫。現在就將這些零碎的體會稍加整理,寫一篇心得。
首先要談的是課堂管理方面的體會。自己在管理低段這一方面的經驗可以說是一片空白,許多東西都是從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那裡學來的。比如說,課前可說些題外話,調動一下學生的情緒;當觀察到學生有疲勞的表現時,可說些輕鬆話緩解他們的疲勞。在課堂管理方面,我個人總結出來的一點經驗就是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透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你的課堂,這是一種避免學生因為無所事事而講話,趴睡的有效方法。比如說,可以在課堂上多提問、多采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再比如說,我在教思品課的過程中難免要穿插一些與有關的小故事,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儘量同學去講自己的事,而不是我自己去講,給學生多一些參與教學的機會。透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發現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在課堂教學方面我也有以下幾點體會:
1、針對學生班額大這一實際情況,在整個學期甚至一學年的教學安排上,可採取由易到難的做法。比如一開始對他們的課堂提問或課後作業,可以出一些比較簡單的題目。這樣做既照顧到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又擺脫了一味遷就學生的尷尬局面。
2、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而且讓他們掌握這些方法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有一次在講到什麼是分數的意義時,老師可以先做示範,學生再模仿。他說得不是很完整,於是我讓學生注意聽我是怎樣去介紹的,介紹完後,我還特別給他們強調了一下怎樣歸納概念內容的方法。後來學生概括得就全面多了。有時還可以將一些思維方法融於你的板書和授課過程中,那麼學生聽多了你的課後,在不知不覺中就形成了這樣思路,也就掌握了這種思維方法。
3、在課堂上,要多留意學生的反應,如果能夠發現那些能回答出你問題的學生,並把他們叫起來回答問題,那麼受到關注的喜悅感和答對問題的成功感,將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鼓舞作用。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方法。
4、我覺得一個老師要講好一堂課除了認真備課外,還應該多閱讀,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進而提高課堂上自由發揮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有這樣的經歷,就是許多在備課時設想到的內容,在講課的過程中突然想到了,並且講出來後對整節課具有要求自己去擴大知識面,以提高自己臨場發揮的能力。
5、要大膽嘗試:老師因為對新教材經驗不足,對許多事情該不該做,該怎麼做,沒有十足的把握,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除了多問別人請教以外,還應大膽嘗試,不應該因為害怕失敗而裹足不前。
6、一個人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會形成各種各樣的思維定勢,教學也不例外。對一個新老師來說,當他想出了一個教學的好方法,並且實施起來非常有效後,他就有可能一直採用這個方法。我個人認為任何方法都是有利又有弊的,教學模式化不一定就時時有效。所以我認為老師該發揮自己幹勁,思維活躍點,克服人類共有的惰性,經常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多想新方法。
以上是就課堂管理和課堂教學這兩方面所談的幾點體會,下面我想談一下自己對於德育工作的一些想法。
德育工作一向是工作的重點,也是工作的難點。對於德育的一些常規工作,我倒沒什麼困惑,只是對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方面,我一直涉足不深。因為我認為一個老師在只有很少的心理學知識,對心理學的最新發現缺乏瞭解的情況下,憑個人的主觀臆斷,自己的道德評價標準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越是教那些年齡小的學生的老師,思想工作越不好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心理學知識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是和學生的年齡成反比的,一個老師只有具備更多的心理學知識,才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根據一些心理學研究表明,愛慕虛榮的人更容易成功,據調查,許多成功人士都有很強的的虛榮心;勢利的人更具有創造性。看了這些報導以後,我覺得很矛盾,如果我向學生宣揚愛慕虛榮的好事,那就會違反—社—會的評價標準,如果我教育學生不要愛慕虛榮,那麼我就會抑制促使他成功的因素。其實,在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這就使得我很少去做學生的思想工作。
以上就是我在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所積累的一些體會,寫出來,希望能和大家共同探討。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8
在當今減負的浪潮中,如何保證教學質量呢?那就是要落實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益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課堂是我們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每位教師的一直以來的追求。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使自己的課堂煥發出青春活力與誘人的魅力呢? 我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不斷地思考反思中尋求答案,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教師能力是高效課堂的保障
教師課前都能做到認真備課,認真鑽研教材,但很少做到根據課堂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學物件的年齡、知識、認知能力等,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也沒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沒能預想到在課堂上有可能遇到學生提出的問題,或突發事件而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所以,教師整合教材的能力,調控課堂的能力是高效課堂的法寶。
1.“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片海洋”。豐富的知識是征服學生的法寶,有了豐富的知識才能駕馭學生,才能高效的引領課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於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2.靈活的掌控課堂的能力才能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例如:在教學物體體積的時候,學生會把物體的佔地面積理解為求體積,這時,教師應抓住錯誤的契機,鼓勵學生之間展開討論,在交流中學生不但加深對體積的認識,而且區分了體積和麵積。
二、學生主體地位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 學生迴歸課堂的主體地位,參與課堂教學,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已經成為高效課堂的共識。教師要多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儘量讓他們多想、多說、多做,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教師不應直接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給學生一把在知識海洋中航行的槳,讓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獲取新知,並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1.注重激勵評價,促進學生自主探究。 由於傳統教育長期單純透過書面測驗、考試來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長此以往,在有意無意間泯滅了學生的好奇心,壓抑和扼殺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性。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越來越多地運用多種方式,綜合評價學生在知識與技能、創新和實踐、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和進步。教學中,我們要從多方面進行正確、肯定的評價,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獲得“在數學學習中不斷成功”的感受,從而嚐到“成功是成功之母”的樂趣。 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積極地動腦、動手,探索出圓周長與圓直徑的關係,為計算圓的周長打下基礎。教師激勵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現了這個關係並計算出圓周率。同學們經過研究也發現了這個規律,你們真是當代的小祖沖之。”這樣的積極評價,如同助燃劑,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產生了強勁的推動作用。
2.注重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賦予了課堂的思維空間、活動空間。在小組學習中,教師僅僅是導演,學生真正走到前臺來表演,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從面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自信心,增加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進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例如,在“圓的面積”教學中,教師再讓學生分組合作把圓形圖片間拼成近似的長方形、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近似的三角形、推匯出面積公式之後,丟擲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能把圓拼成近似的正方形來推導面積公式嗎,為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一邊猜測“也許能,也許不能”,一邊動手剪拼。透過動手、動腦、動口的感知,結果發現:不能把圓剪拼近似的正方形”,因為“任何一個圓的半徑不可能與該圓周長達一半相等”。
三、興趣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教材本身的興趣。” 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被動變主動,何愁不實現課堂的高效呢?主動學習的學生,課堂知識能記住90﹪,而被動學習的學生只能記住知識的50﹪左右。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採用興趣化教學法,讓學生愛上數學,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1.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數學是一個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增強數學的趣味性,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提供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條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以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我創設了為母親買禮物的情景:母親節到了,小明為媽媽買了一份禮物,(課件演示長方體盒子,並展示長、寬、高),他想用包裝紙把禮物包起來,需要多大的包裝紙,怎樣計算呢?你能幫幫他嗎?問題提出後,學生們十分感興趣,學生們學習的主體性很好地被調動了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數學課堂的思維活動之中。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渴望,主動去探究數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力求語言形象生動,有趣味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著重要的作用。課堂上教師包含濃郁情感的語言,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極強的感染力,教師要善於用語言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深奧的道理形象化,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以加深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教學中採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能撥動學生心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例如:在數學教學中適時地使用比喻和形象化的語言,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時,學生對單初學時求它們的稜長、表面積、體積時掌握得還不錯。待這些知識綜合起來,就混淆區分不開了。我根據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字母表示的不同(例:m m2 m3)把它們比喻成一條腿、兩條腿、三條腿,一條腿找線,兩條腿找面,三條腿找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形象化的手法使枯燥無味的課堂頓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覺得非常有意思,在趣味中問題迎刃而解。
四、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提高學生主動探究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有著巨大的優勢,因為它圖文並茂,可以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加深理解知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優勢,把圖片情境由靜態變動態,把知識形成的全過程淋漓盡致的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例如:在教學“時、分、秒”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了一個動態的鐘面,學生可以根據鐘面上的指標變化,清晰地看到時針走一個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圈,從而學生可以自主地發現整時的特徵,“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這一教學環節,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透過自主探究認識整時的能力。 總之,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為學生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處於一種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動手嘗試、探求、發現的境界之中,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學生的主體作用就能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整體教學效果提高,最佳化教學過程。
總之,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要切實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只有真正實現了高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教師才能教得輕鬆,學生才能學得有趣。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9
生物化學是生物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學生來說也是一門非常難以學得好的課程:學生經常出現上課聽不懂,學習過程中覺得比較生澀難懂和無從下手,易出現厭學情緒,出現“生化生化,生而難化”的現象。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消極為主動,使學生牢固系統地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是我們每一位生化教師需不斷探索的問題。本文針對生物化學自身特點和生物技術專業對學生的實際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此來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 講好緒論
講好緒論部分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了解生物化學課程內容的關鍵。緒論主要內容有生物化學的發展現狀、發展簡史、特點、應用與發展前景。觀察學生的反映,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因為他們透過緒論的學習認識到了本課程與實際生活的密切關聯,開始對生物化學產生一些興趣。介紹生物化學在各行業的應用時,列舉近年來或近段時間以來各方面的熱點應用。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地增加一些當前的新技術、新問題、新知識,使學生認識到本課程在現階段和未來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有著深遠的影響,認識到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都是可以用本課程的原理來解釋的,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
2 教學過程中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生物化學是一門與生產實踐密切聯絡的應用學科,在講述中充分發揮生物化學與生產實踐有密切聯絡的優勢,儘量多把生活及生產應用中一些與生化有聯絡的例子引入課堂,用例項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引導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思維中不知不覺地接受和體會生物化學的基本知識。如講授糖代謝的無氧酵解時,可例舉劇烈運動時引起肌肉痠痛的原因。
3 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優勢
生物化學課程中的某些章節特別抽象,學生在學習這些章節時,由於教材上的平面圖與實際複雜的立體空間結構差距很大,所以很難想象得全面。多媒體課件可以從豐富多彩的色、形、動等方面,從視覺感官和思維引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課件將抽象知識形象化,模擬自然,讓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微觀世界的動態變化,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3]。
4 正確引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生物化學課程課時少,內容多。為解決這一矛盾,我們透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內容僅佔知識總量的一小部分,只有具備較強的自學能力,才能不斷擴充知識面。在教學中,根據具體情況,有些內容讓學生自學,從而提高其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可給學生指出重點,提出問題。這樣不但縮短掌握知識的時間,也簡化思維過程,同時提高了學習效率。
5 類比法
生物化學的各知識點間有很多共同要素,教學中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彼此間有某種聯絡的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從而確定它們的異同點。如糖酵解與有氧氧化,蛋白質變性與核酸變性,複製與轉錄等。在教學時,讓學生注意分組、結對,進行歸類對比,就能使他們縱向和橫向聯絡知識,搞清各知識點間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絡。這對學生準確地認識事物特徵和培養其綜合分析能力以及獨立、活躍的思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6 問題式教學法
在生物化學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引起大家思考,也能激勵大家課後積極複習,儘快接受新知識。可以把一些知識點以問題形式,透過老師自問自答、提問學生、課後複習等過程來使學生掌握。同學們普遍反映,透過互動學到的知識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的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能力。
7 重視實踐教學
生物化學實驗是整體生物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培養、鍛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傳統的實驗課由教師包辦,整個實驗按預定步驟進行,留給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空間很窄。因此,依據生物技術專業教學要求和培養目標對生化實驗教學體系進行了最佳化整合,一方面精選基礎實驗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理論,掌握生物化學的基本實驗技能,加強培訓學生生物化學實驗中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為了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增設了一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
幾年來,在生物化學的教學中,有意識的透過上述途徑,努力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基本的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和協作精神。但是,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和挑戰,因此,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加以總結。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0
我認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關鍵在於教學方法的改進。課堂教學的研究是否深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為了保證新課標的`落實,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環境。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把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準,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評課;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講、聽、評中推敲得失,完善自我。教師的群體智慧得到了充分發揮,課後的反思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
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提倡自主性學習,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靈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以下是我結合平時的零星思索得出的幾點體會:
一、改變心態,轉變自我角色。
“教育的一切都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是師生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凌駕於學生之上的“尊者”,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為此,教師要不斷反思自身的行為,積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真正關注學生和接納學生,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對知識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
二、關注學生,喚醒自我意識。
多半學生缺乏自我意識,沒能感覺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一直屬於“盲從”地位,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慾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需要教師善於“體察下情”,抓住每一件小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當學生從教師的目光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才能充分意識到“自我”的存在,積極投入到課堂中。教師應從學生出發,關注全體學生,在課上既要關注一些積極的參與者,還要重視那些被動參與者,並透過積極的觀察、思考和有效地挖掘,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三、建全法規,改變評價方式。
多元評價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以呵護孩子的自尊為基礎。這就需要我們批判地繼承原有評價體系,建立起課堂規則。比如說,傾聽的規則,守信用的規則等等。評價是門藝術,不是一味地說“好”,也要有相應的“懲罰”。不過,這種“懲罰”要以“愛護”學生為出發點,要貼近學生的實際,並在恰當的時機給出。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1
對於高校教學而言,教師的教學質量是教學效果的表現,是學生學習效果的衡量,那麼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提升自身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
“學到老,活到老”,知識更新速度的步伐加快,教師要是課堂鮮活,只有在工作中永無休止地學習,增長知識,改變觀念,才能讓學生了解行業,熟悉企業。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勤思考,常總結,瞭解行業前沿,加強實戰經驗的積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認真備課
備課要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教學手段、備練習、作業的設計與輔導等。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豐富的表現力,利用影片、圖片讓課堂變得生動。
三、搞好教學設計,活躍課堂氣氛
學生不喜歡死氣沉沉的課堂,沒有活躍氣氛的課堂不是好課堂,不能獲得好的教學效果。作為老師要把教學過程設計的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學習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設計良好的互動環節,是整個課堂節奏緊湊
互動很簡單,但是好的互動才能起到作用。良好的互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變的生動,有利於學生掌握課堂所授知識。
五、認真佈置和批改作業
要有選擇地佈置作業,作業分量和難度要適當,不使用現成的練習冊或習題集進行不加選擇的佈置作業。作業數量要有彈性,分必做與選做,按學生實際,分層次提出要求,避免機械的重複訓練,杜絕
把作業作為處罰學生的手段。對學生練習、作業的批改,做到及時、細緻,記錄好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重視講評,提高練習課質量。語文(基礎知識)、數學、英語的作業原則上都要批改,特殊情況下每次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他科目一般不佈置作業,如有佈置,都必須批改。批改的符號要規範、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發現學生作業中的獨特見解,要表揚鼓勵並有激勵性評語。提倡教師作錯題筆記,即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並認真分析及時講評;鼓勵教師對學困生堅持面批,並與家長保持聯絡,瞭解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
六、積極開展教學反思。
每堂課後、每個月、每學期都應該對課堂教學、教研工作進行反思,思考每堂課的教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思考每次開展的教研活動是否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課堂的管理水平,在反思的過程中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和效益。具體要求如下:
1、要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做到課前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並在自己教學設計中寫出教學反思;
2、在教研活動過程中進行反思;
3、每次質量監控的測試後要教學反思,並寫出質量分析。當然,提高教學質量每個教師有每個教師的“法寶”,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凡在教學中能符合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都能使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2
教師要進行成功的教學,不僅要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理解其內涵和意義以及操作方法,重要的還是要在情感上認同,大膽去除傳統模式化教學的束縛,根據新課程標準教學的理念將其自覺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主動地摸索、反思、積累教學經驗,儘快探索出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方法。優質課比賽總結會發言。
一、刪繁就簡,標新立異
新的課改教材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諸多的改進,而教師因受傳統教材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往往擺脫不了束縛,該少說的不少說,該精講的不精講,顧此失彼,所教內容既無重點,也無重心,讓學生無所適從,造成課堂效率低下。其實,只要加以分析,新的課改教材無非就是在原有教材基礎上的重新編排和取捨,使之更趨科學合理,很多內容增加了學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挖掘教材,並把教材內容讀懂吃透。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一節內容,合理分配教學時間,該合併的合併,該分解的分解,該講的地方精講,不該講的地方不講,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為數學主要的學習方式。
二、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
學生要實現主動發展,參與是基本的保證條件。數學教學是教師思維與學生思維相互溝通的過程,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種溝通就是指數學資訊的接受、加工、傳遞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師生之間的數學交流和資訊的轉換,離開了學生的參與,整個過程就難以暢通。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學質量,還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那麼,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首先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權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說。條件具備了,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只有積極、主動、興奮地參與學習過程,個體才能得到發展。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應以學生主體功能的發揮是否充分來衡量。離開了學生的主動積極的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沒有意義的。教師的“導”要具科學性、啟發性和藝術性,要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由於數學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識的應用,都貫穿著人類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精神,充滿著人類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親自參與這些創造性活動的過程,從而實現開發智力和能力、提高創造思維的品質、增強創造力的目的、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於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進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1.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數學概念的形成一般來自於解決實際問題或數學自身發展的需要,教材上的定義常隱去概念形成的思維過程,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不僅可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2.參與公式的發現過程。數學公式定理形成過程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經過觀察、分析,用不完全歸納法、類比等提出猜想,而後尋求邏輯證明;二是從理論推導得出結論。教學中的每個公式、定理都是數學家辛勤研究的結晶,他們的研究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而現行的教材中只有公式定理的結論和推導過程,而缺少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並且學生對這樣的問題也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引導學生參與公式、定理的發現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3.參與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問題是數學的心臟,解決數學問題要指導學生按照弄清問題、擬訂計劃、實現計劃、回顧四個步驟來進行。例題教學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教師應啟發學生對一個數學問題從多方位、多角度去聯想、思考、探索,這樣既加強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絡,又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雖然學生獲得上述結果要花許多時間,但做這樣一題的價值要比做五題強,同時學生活動自由了,參與意識增強了,思維更活躍了。因此,花點時間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如果將學生規定在某種思路里,即沒有真正給予學生參與權和自主權,也會導致學生思維不活躍、不寬闊。數學教學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習與學生、教材與學生相互作用的場所。在課堂上應極大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揮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喚起學生對數學的酷愛,讓他們在迫切的需求下學習,使他們把數學學習成為自覺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三、利用設問,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1.精心創設問題情境,誘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生能否積極思維的動力。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在數學問題情境中,新的需要與學生原有的數學水平之間存在著認識衝突,這種衝突能誘發學生數學思維的積極性。教師在創設問題時,衡量問題情境設計的標準有兩個,即有利於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直接有利於教學目的。
2.啟發引導,保持思維的持續性。在合適的問題情境中,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但怎樣保持這種積極性,使其持續下去而不中斷呢?
(1)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數學學習是透過思考進行的,沒有學生的思考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而思考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值得研究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應該給學生多少思考時間。實驗表明,思考時間若非常短,學生的回答通常也很簡短,但若把思考時間延長一點時間,學生就會更加全面地回答問題,這樣合乎要求和正確的回答率就會提高。當然,思考時間的長短是與問題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密切相關的。目前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提出問題後,不給思考時間,要求學生立刻回答。當學生不能立刻回答時,便不斷重複他的問題,或者另外提出一些問題來彌補這個“冷場”。其實,這是干擾學生的思考,“冷場”往往是學生正在思考,表面冷靜,實際上思維活動卻很活躍。
(2)啟發要與學生的思維同步。教師提出問題後,一般要讓學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時教師可作適當的啟發引導。教師的啟發要遵循學生思維的規律,因勢利導,循序漸進,不要強制學生按照教師提出的方法和途徑去思考問題。
(3)要不斷向學生提出新的教學問題。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是教學思維的動力,且是思維的方向,數學思維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教師要不斷地向學生提出新的數學問題,為更深入的數學思維活動提供動力和方向,使數學思維活動持續不斷的向前發展。合適的數學問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問題要有方向性。這是指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要使學生的思維趨向於教學目標。
②問題的難度要適中。這是指問題不宜太難和太易,難易之間要有一定的坡度。
③問題要有啟發性。有的教師往往把啟發式誤認為提問式,認為問題提得越多越好,其實問題並不在多少,而在於是否具有啟發性,是否是關鍵性的問題,是否能夠觸及問題的本質,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如用一塊打破成三塊的三角形玻璃引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時,教師問:“若帶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II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若帶Ⅲ去,帶去了三角形的幾個元素?”這就是一個極為關鍵性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它引起了學生的深入思考,併為學生學習用“角邊角公理”奠定了基礎。
3.重視學生提出的問題。上《平行四邊形》一節時,整節課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氣氛熱烈,學生回答也不錯。但課後筆者發現沒有一個問題是學生主動提出來的,這樣教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於是筆者認識到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逐漸把問題習慣於拋給學生、要求學生回答轉向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激發與引導學生思維、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
四、平時教學中應善於與中考和競賽內容接軌
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是善於把學習內容與中考或競賽內容接軌。講課過程中,可讓學生在學習新課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在不自覺中接受中考試題或競賽試題的薰陶。在平時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做題,特別是各種中考題或競賽題,做完後善於總結,並把各種題型分解在每一節內容中,讓類似題型貫穿於學生的訓練中。
參加中考或競賽,要想獲得好成績,不是靠一個月兩個月的輔導就能見效的。首先教師要多做題,頭腦裡要有東西,交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其次是在課堂上要多滲透。平時為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筆者每堂課都會留下一道或兩道有一定思考價值的數學題寫在黑板上,或競賽題或中考題,讓不同層次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展開討論,從而在討論中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給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
在平時教學中,很多教師走入了一種誤區,認為學生多做題就能提高學習成績,於是題海戰術成了很多教師的法寶。殊不知,這不但扼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用談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了。
我們都有這麼一種體會,許多學習數學的人,在20年甚至30年不接觸數學題後,卻仍能解出一些很複雜的數學題。為什麼?這裡很重要的就是他們掌握了數學解題的思想和方法。中學數學中處處滲透著基本數學思想,如果能落實到學生學習和運用數學的思維活動上,就能在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方面發揮出一種方法論的功能。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才會遊刃有餘、水到渠成。其實,對中考或競賽試題,只要少加分析,就會發現其中的每一道題,都包含著一定的數學思想和方法。那種考試過程中靠碰熟悉題提高成績的做法說到底就是碰運氣,是不可取的。教師的精力應該用在平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上。
六、講課的同時給予學生學法指導
指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學習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重要體現。把教學看作是知識的傳授是傳統的教學觀點,也是落後於時代要求的。學習方法指導,簡稱數學學法指導,是“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只是為學生的認識的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即幫助、指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教師應該做的是善於“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之一。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應更突出給予學生學法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做作業的習慣,都加以引導,使之更趨科學合理。要求學生學習時要專注,不受外界的干擾;要耐心仔細,獨立思考,不抄襲他人作業;要學會分析學習的困難,克服自卑感和驕傲情緒。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結合、課上與課下結合、學法與教法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路,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七、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講究藝術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資訊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語言的情感引發著學生的情感,所以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教學語言不僅要準確規範、嚴謹簡約、還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更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事實上,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數學教師應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語言,達到數學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藝術性的辯證統一。這樣,教學水平自然就會不斷地得以提高。
八、善於與學生交流
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與學生只有實現心靈的零距離,學生才會開啟心靈的視窗,接受教師所傳授的一切。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是要有寬鬆的師生關係,這樣才能使學生無拘無束地愉快地生活和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其聰明才智;二是要有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只有相互信任,教師輸出的各種資訊才會在學生頭腦裡暢通無阻,從而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三是要有期待,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實踐證明,學生喜歡熱情和藹、敬重學生、耐心指導、誨人不倦的教師。有的教師雖然有比較精深的專業知識,對教材的分析、講授能力強,但是由於不善於和學生建立真誠合作的關係,師生之間存在感情隔閡,教與學不能協調配合,結果使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因此,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
總的來說,要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良好的自身素質是基礎,正確的學生觀是前提,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和愛好是關鍵,優良的教學方法是手段,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保證。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3
一、用愛心換信心
嚴是愛,松是害。教師對學生的愛要用智慧去啟迪,用情感去潤澤,而不是像少數父母對子女只用放縱去溺愛。要對學生的未來負責,培養他將來搏擊人生的性格、意志和本領。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例如:校在實行月月清的時候,凡是沒有過關的學生,放月假時一律不能回家,留到學校由值班教師清過關後才能由家長接回去,這樣才能做到每個學生都能過關,做到愛與嚴的和諧統一,學生的身心就能健康成長。管理方針是:管理要管人,對學生的愛還體現在對他嚴格要求上。因為我知道。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關心,關心要真心。透過教師的真心把華中的校園變成了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在華中這個家園裡,師長或者說在親人的幫助下,學習的信心增強了,不斷地獲取知識財富與精神力量,逐漸熱愛華中,依賴華中,離開華中之後,非常想念在華中的歲月,開始感激華中,回報華中。
眾所周知,華中學校是一所民辦學校。生源大多質量較差,學生的底子薄,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怎麼辦?對此,校提出了善解天下父母心,巧育國家棟梁材”辦學目標,首先我要求教師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對每一位家長負責。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學校無論是師德標準上,還是考核制度上都把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否與教師的工資掛鉤。如學校實行了首視制和首問制,規定學校的任何一名教職員工看見任何一名學生遇到困難時都必須主動去了解、去幫助、去解決,使學生感受到華中學校教師不僅是師長,還是親人,更是朋友。任何一名教職員工發現學生違紀,都必須主動去教育、去制止。否則一旦被學校發現,將會受到師德標準的制約。
即人均分+優分率+及格率—低分率=總積分,教學質量的考核上我實行的考核方案是用總積分來考核教師。這樣一來,老師就不可能不考慮控制低分率了不可能不教育和幫助成績差的學生了觀點是任何對學生放棄不管的做法,都是缺少愛心和良心的表現。目標是讓華中學校的學生,人人有進步,個個有提高!要把對學生的關心送到每一位學生的心扉。
對學生的愛還體現在以嚴把關、用愛澆灌”工作方法上,其次。教師對學生的愛與父母對學生的愛方法是不同的一方面我教師要給學生很多的關愛,關心他健康,關心他成長,尤其要關心他心理健康。學生中來自單親家庭的比例大,有的學生甚至與家長無話可說,情感壓抑,心理不健康。針對這種現狀我校開設了心理課,設立了專門的心理輔導室,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心靈得到溝通,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以課改促質量
課堂效率明顯提高了絕大多數學生感覺到課堂上認真一些了課後輕鬆了學習的壓力減小了學習成績提高了下陸學會組織的16所學校聯考中,透過課堂教學改革。校初一至初三年級語、數、外三科的成績三率均位於前列,特別是數學成績達到全年級均分90多分的好成績。
憑質量謀發展,靠質量求生存。從國家教育部領導到學校校長,無不具有這一共識;但對質量的含義卻有不同的理解。作為民辦學校,理解的質量是全面的質量,具有高檔次的質量。所謂全面的質量就是指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是學科成績的優秀,還要有能力的提高、品格的進步、性格的良化、好習慣的養成、身心的正常發育、氣質的最佳化等;還能使絕大部分學生有進步;所謂高檔次的質量,就是使我學生在校期間的進步,要高於其它學校。否則家長又何必進行大量的投資,把孩子送到華中學校呢?要達到這一目標,只有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把我學生塑造得更加優秀,更加完美。這樣才能贏得家長的認可,贏得社會的美譽。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因此我首先就從課堂入手,怎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校張次軒校長經常教導我說: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因為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不抓住課堂的45分鐘,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想提高教學質量那是神話。理念是課堂不僅僅只是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更應該把課堂當作師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知識火花,啟迪智慧情感的其樂融融的磁場。
改變以往“滿堂灌”教學方式,教師從上課講到下課,學生好比在聽說書,聽故事,課堂上學生沒有投入,從XX年開始我校就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效率低,教學效果差;新的教學模式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改革上學校不惜一切投入,先後分四批派教師到江蘇的洋思中學,學習他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上我第一步是照搬洋思的教學模式,規定每節課每位教師必須這樣做,否則作教學事故處理,以此來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第二步是XX年開始總結歸納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有哪些效果明顯,哪些不適合我校的校情,也就是總結經驗和教訓,第三步是根據我校的學生特點總結出適合我校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也就是現在採用的三三制”教學模式,即每節課教師只講三分之一的時間,學生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課堂練習,三分之一的時間由學生相互討論、提問、總結和歸納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即教師只講重、難點,課堂上我還實行“三講三不講”教學原則。一般學生看得懂的內容不講;教師只講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弄不懂的內容和練習,少數學生聽不懂的內容課堂上不講;教師只講原理和分析,不講結果。透過這樣硬性規定,課堂效率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激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就自然地提高了這樣不僅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思維能力,相互合作的能力,交流能力,自學能力等,真正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陣地。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華中學校教學質量一年一個臺階,規模一年比一年壯大,這首先要感謝上級領導對我校的一貫的關心與支援!感謝各兄弟學校的幫助,我們華中人將會苦練內功,外樹形象,為達到我校辦學目標——“公辦教育的參照,民辦教育的旗幟,現代教育的典範”而努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為大冶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增添更多的亮點!
教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4
“雙減”政策的出臺落地,引發了社會關注與熱議。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感受到政策落地後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雙減”政策落地,很多家長表示贊同,也有不少家長感到茫然失措,當“雞娃”不能再以補課形式進行,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究竟應該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值得每位家長思考。更需要我們老師正確的引導。
首先,“雙減”政策的出臺,是國家為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力度和決心。我國建國70多年來,我國教育經過了兩個重要時期,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到90年代,我國工業、農業都不發達,教育也落後,經濟基礎薄弱;國家在教育上投入有限。基於此國情,只能選擇精英教育,國家透過嚴格的層層選拔,最後上中學、大學都是極少一部分精英。第二個階段,是從90年代到現在,我國的工業、農業發展較快,經濟基礎增強,廣大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民眾對教育的需求大大加強。國家也順應民眾的需求,教育也從精英教育過度到大眾教育,但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讓家長們的焦慮情緒被放大,各種培訓班層出不窮,學生疲於應付。教師更是身心俱疲,戰戰兢兢。而素質教育則是構建教育良好生態的教育模式,與應試教育相比更為注重完整個體的發展。我們家長對孩子的最大期望或者說心願不正是如此麼。
其次,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讓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有了更高的可能性。毫無疑問,在大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新的教學、作業管理方法之下,學生在校的學習質量也會逐步提高,我們家長的焦慮也會逐漸緩解。此時孩子們更加自由和幸福,我們也可以更好地和他們一起利用課餘時間來計劃體育、藝術、科學、人文等基礎教育的學習。我們常說需要和孩子們有高質量地相處,因為轉瞬間他們就會長大成人。
和孩子們一起讀讀各類書籍、一起做做各種運動、一起到湖邊散散步、引導孩子們形成良好品格,沒有比這更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