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

  首先感謝博小開設“家長進課堂”這一活動形式,感謝陳豔老師給我提供了與一(7)班小朋友近距離交流的平臺。

  一、從準備到完課充滿了偶然性和必然性

  1、誤報名。當收到陳老師群發的簡訊:本學期家長進課堂開始報名了……我粗心中把這理解為家長進課堂聽課,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當陳老師問我講什麼內容時,我方發覺自己已誤報名了。結果一夜無眠。第二天凌晨,“成語故事表演”及其“路線圖”已清晰地閃現在我的腦際。這天上午,我才給陳老師回了簡訊。一切似乎從偶然性開始,正朝著必然性的方向發展。

  2、充足的時間準備。由於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剛策劃、操辦、主持了小學同學、中學同學的數次聚會,大獲成功。於是我向陳老師提出了要給我一定的時間做準備的要求,陳老師爽快地答應了。這似乎是莫大的鞭策(別無退路),於是我義無反顧,一頭扎入其中。

  3、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首先確定表演的內容,除了翻閱手邊的成語書,還到市新華書店抄錄了兩個成語。從內容的可靠性、一課時的容納程度,是否宜於表演等給予前提保證。然後逐一改變成演出“劇本”。其次依靠身邊的兩個小朋友。李芸涵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有表演慾;屠蕾蕾有不甘示弱的心態,咬字準確。於是第一個成語故事開排。在不斷克服表演技能不夠的狀態後,以“啞劇”形式“殺青”。當看到熟練到一定程度時,她倆都不約而同地說出臺詞了,我即將後面的成語故事表演都轉為“話劇”、“舞劇”形式。再次採購道具。為一年級小朋友表演,除聲情並茂外,形象化特別重要。要讓他們“真真切切”地身臨其境,才能達到“過目不忘”的效果。於是我收集可用的裝束,透過女兒(小學音樂教師)在網上採購大量小動物面具,借來樂曲磁帶、鼓、缽、沙球等。這時,信心加上“不苟的追求”,預示著成功的必然性。最後,我把與一(7)班小朋友在課堂上的互動作為這次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家長進課堂,就是讓小朋友們增長知識,一年級小朋友像白紙,像海綿,只有當小朋友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時,施教才能事半功倍。讓小朋友們嚐到甜頭,不光是糖,更是教學的成功!

  二、難忘的一課和衷心的祝願

  1、感受頗深。一(7)班的小朋友很活躍、思維快、反應敏捷,舉手回答提問,往往讓你目不暇接。而課後,許多小朋友見我就主動打招呼,親切、文明、有禮貌,讓我感到特別“OK”。整個上課,無論是專門表演的,還是即興進入角色的、主動或被動(不舉手)回答提問的,都很給力!朱文清小朋友在最後的“角逐”中,“力排眾議”以8米長的河堤(每隔1米種一棵樹)種9棵樹的準確回答,使大家耳目一新,整個課程錦上添花。

  一(7)班班主任陳豔老師很敬業。我在課前看到她午飯後不休息,一直陪著同學們。安排著、佈置著、關照著……特別費神。所以小朋友們把老師稱作“媽媽”並不言過。課中,陳老師一直捕捉機會拍照,更平添了小朋友們的認真勁頭。當我離校時,陳老師還親自送我,提及“校外輔導員”事宜。我想:一切從偶然開始,就讓它向必然邁進吧!同時感謝葉娜老師,主動把講解大數練答題的時間挪後,讓小朋友們在這一課的尾聲中“盡興”。

  2、失誤夠杯具!四個成語故事表演,第二個是“聞雞起舞”,我居然把自己認為拿手的公雞叫給忽略了。第四個是“亡羊補牢”,在使用“文曲星”播放第二盤磁帶時,由於不慎將“文曲星”掉了個面,習慣性動作卻按錯了鍵,致使精心選放的“風雨交加”的樂曲失之交臂。好在兩個小演員沒受影響。細想起來,還真“杯具”!

  3、真誠的希望。我每天與我輔導的孩子們在一起,真切地感受到他們的脈動。他們(一(7)班乃至全體同齡小朋友)正像小樹苗一樣,需要陽光、雨露。於是我歸納出三個“一個樣”,這就是:“在受到表揚或批評時,上進心一個樣;老師在與不在時,守紀律一個樣;昨天、今天和明天,勤學習一個樣”,此間涉及了相關成語。真可謂:學習做人和學習知識同等重要!

  願一(7)班的小朋友像小蓓蕾那樣含苞待放,敢爭校先!我們淡定,我們期待!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2

  第一次給孩子們上課,不免有些緊張。然而在做完自我介紹後,孩子們熱烈的掌聲,讓我瞬間釋然,孩子們一張張的笑臉,讓我倍感親切。像是忘年交,相見恨晚!

  結合自己專業所長和孩子們的興趣,這次我選的主題是《飲食與健康》。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生活中總離不開吃,吃和健康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健康的飲食才會帶來健康的身體,不健康的飲食只會導致疾病,如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貧血等等。

  講座在愉快的聊天中開始了,同學們紛紛表達自己對飲食及健康知識的理解。透過講座,大家進一步明白了健康的概念,它不僅僅是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的健康;健康的四大基石是積極樂觀的心態,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和合理的運動;理解了小學生飲食的十二原則,記住了營養膳食金字塔,認識了十大垃圾食品,學會了如何選購食品,等等。

  接著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是手衛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可以用七字概括“內、外、夾、弓、大、立、腕”。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認真模仿,積極比試,紛紛表示以後要用在生活中,堅持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七步洗手”更衛生。

  時間匆匆而過,短短的四十分鐘就要結束了,我意猶未盡,總覺得要講的還有很多很多,同時又心存疑慮,孩子們是否明白了我所說的內容,是否記住了零星半點的衛生知識。不管怎麼樣,下課的鈴聲響起時,孩子們並沒有躁亂,而是依然堅持到最後,結束時,我們一起朗讀了自編的順口溜:“多喝水、勤洗手,衛生意識人人有;綠色食品營養好,膨化燒烤儘量少;豆奶肉類和主食,營養平衡要記牢;管嘴邁腿需做到,身體健康最重要”。

  講座結束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孩子們的純真和好奇心是講者發揮的最大動力,今天見證的不僅僅是我的講者心,更多是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孩子們對健康飲食和如何才能保持健康尚未完全領會,他們需要更多的引導,如果今天的講座能讓孩子們對衛生常識和健康理念多一分認識,我將倍感欣慰。如果有機會,我願意再同他們一起,認識身體,認識疾病,探索更多的醫學知識。心存感激,謹以為記。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兒童教育專家講座,受益匪淺。李教授講的主題是“積極家庭教育成就孩子幸福人生”。

  1、期望家長教育意識覺醒,承擔好教育子女的責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長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父母,而非他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遵循自然成長規律,不能違背規律,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孩子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非千篇一律,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不要去效仿別人,也不要急於求成。

  2、跟老師溝通、配合、協作、共同育人。

  家長與老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要及時的和老師溝通,找到問題原因,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對於學校和老師的要求,家長要做好積極的配合工作。不管家長有多忙,都要和老師保持好溝通,及時的瞭解孩子在校情況。家長和老師、學校配合的越好,教育會越成功。

  3、家長要不斷學習、不斷改變、不斷成長。

  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從語言、行為、心理等全方面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每天對孩子保持微笑,讓孩子感受到快樂,快樂的情緒會讓孩子形成健全的心理,積極的心態、完善的人格。多給孩子鼓勵和讚美,讓孩子越來越充滿自信。

  聽完教授的講座,覺得作為家長的我們做的太少,遠遠不夠,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我們要不斷改變、不斷提高,和孩子共同成長。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4

  幾天前看到孩子幼兒園家長群裡發的通知,邀請家長到幼兒園參加家長進課堂活動。我懷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報了名,工作之餘在家裡用心準備了兩天後,在9月10號的上午我走進了上午我來到了孩子所在的班級,在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榮幸之餘又有些忐忑不安,擔心自己能否勝任這第一堂課。

  但在進入教室的那一刻,孩子們的熱情與激動,一點都不怕生的那種天真可愛,一下子就消除了我所有的緊張和顧慮。當所有孩子都就座後,在老師的介紹下,孩子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我這位“新老師”的到來。

  這堂和小朋友們互動的活動內容是《安全知識我知道》。我將生活中所涉及安全知識利用圖書的方式和孩子們共同閱讀。然後邀請小朋友們從身邊出發說說身邊的安全故事。幾乎每個孩子都積極地舉起了小手,孩子們興致都很高,課堂氣氛特別活躍。孩子們分享了安全乘坐電梯,開車時不分神,逛商場時不亂跑、遇到和爸爸媽媽走丟了怎麼辦等。討論結束後,我們觀看了安全教育影片,孩子們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這次走進班級,不僅看到並切身體會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看到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那份開心與熱鬧,看到他們無拘無束“自由”的既有規矩又有秩序,就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同時感覺到孩子們在集體生活中學會了很多本領,也養成了很多好的習慣,這些都與老師們的辛勤付出是分不開的。

  非常高興有這次走進課堂的機會,讓我們家長體驗了參與幼兒園課程的快樂,同時看到了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更體會到了幼兒園老師的辛苦,這將成為我和孩子們美好的回憶。願老師和孩子們開心快樂的生活每一天。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5

  上週,我有幸再次接到幼兒園中a班老師的邀請,讓我參加家長進課堂活動。雖然我的職業是小學教師,和孩子打交道也有十幾年了,也是第二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了,但還是真不知道給這些幼兒園的小朋友上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正屬於活躍期,不聽我的怎麼辦,而且我上的還是比較難管理的戶外活動課。

  經過一週的準備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了貝樂集團幸福裡幼兒園中a班,準備給小朋友們上一堂戶外活動課。小朋友們一見到我,歡呼聲此起彼伏,大家爭先恐後地叫“叔叔好”,“王子墨爸爸好”,直到老師說請大家安靜。

  從小朋友們期待與興奮的表情裡,看得出他們對家長進課堂這個活動的喜愛,我想一定要好好上,讓他們喜歡我講的課。

  面對這些可愛又調皮的孩子,我知道多說話是沒什麼用,我一開始便設計了“跟我學”的小遊戲,立刻示範坐端正給他們看,讓他們看我的手在哪裡,嘴巴在幹什麼。我一個“跟我學”的口令一下,孩子們迅速坐好了,班級也安靜了許多。看著這安靜的機會,我迅速讓他們整隊出去活動,孩子們站好隊伍以後,我使了一個小點子,讓孩子跟我喊“1,2,1”口令,按隊伍踏步走到操場,這個小點子起作用了,因為大家嘴巴都沒有閒著,所以小朋友互相沒有講話,注意力也比較集中,還是比較整齊地來到操場。

  戶外活動的第一個遊戲是首先立定跳遠式的跳一步,接著雙臂左右平舉走過一個平衡木,再爬著過一個通道,最後跑回到隊伍,擊掌給下一個做活動的小朋友。小朋友分成男隊女隊比賽,哪一隊小朋友全部先完成,就先獲得勝利。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進行跳,爬,跑,以及平衡的訓練。小朋友們興趣很大,都興奮地躍躍一試,還為正在比賽的小夥伴們加油,整個小操場都給這些孩子的歡呼聲給淹沒了,大部分小朋友都能規範地完成遊戲,整個跳走爬跑動作做的很出色,整個身體的協調能力也比較好。而且我還從一個個參加比賽的小朋友面部的認真表情中還讀出了競爭意識,這個遊戲活動也順利地完成了。

  第二個遊戲是盤帶小足球跑向終點,這個活動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強孩子的一項專門的體育技能。遊戲一個特別要求是小足球不能離開腳太遠。但是這個活動我事先考慮的不夠充分,設計的不太適合中班的幼兒活動,難度過大了,很多小朋友還是不能掌握盤帶小足球的技巧,都把球踢到很遠。整個盤帶足球變成了“射門訓練”了。

  在小朋友的積極配合,以及老師的幫助下,我還是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家長進課堂的份額教學任務,較之我去年參加的進課堂活動,孩子們的整個紀律、行為習慣、還有簡單的體育技能,都有明顯的進步,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6

  不學不知道,原來教育孩子有多樣化,透過這次閱讀了《父母課堂》我受益匪淺,發現自己教育孩子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這次閱讀了《父母課堂》讓我為將來教育孩子起到不小的作用。

  我們都把自己的孩子當做寶貝,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做人是父母的責任。孩子一生下來就跟隨我們一起生活,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隨父母的生活習慣,道德做人,所以孩子的品德好壞在於家庭,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

  教會孩子怎樣去關心別人,學會做事做人,教育她尊老愛幼,百善孝為先,做事要有信心,不怕苦,不怕累,培養她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一定要以誠信為主,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要遇到難題,由於我當過兵,所以經常用部隊的一些條例條令,規章制度來教育女兒,教她一切行動聽指揮,父母說的話就是命令,安排的工作必須完成,而且無條件服從。沒有顧及她的感受,讓她總覺得委屈和傷心。透過學習《父母課堂》,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父母應該多與孩子交流,瞭解她的心聲,讓她在一定範圍內自由安排學習和生活。

  我的寶貝女兒,自從生下來我們就很愛她,從上幼兒園開始,她就很堅強,很熱愛學習,我們的工作很忙,很少陪她一起學習,交流,很少全家一起出去參加戶外運動,與其說自己沒時間其實都是在自欺欺人。

  透過這段時間,我學習了《父母課堂》得出幾點結論:

  一 加強與子女交流:

  我們應該多與女兒交流,把自己當成她的朋友,陪她一起去戶外運動。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多讓她講講她遇見的趣事,說說她的想法。

  二 增強家庭共同學習:

  讓孩子多花時間進行一些有益的課外閱讀,抒發孩子的求知興趣,同時我們自己也要多閱讀有關教育孩子的書籍,正所謂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三 增加父女互動

  瞭解孩子的心理,真正掌握她的需要,多陪她做做遊戲,帶她多參加她喜歡的活動。

  四 培養學習自覺性

  女兒做作業很認真,但有時就是粗心大意,我們應該讓她學會自己檢查,首先與她進行討論約定,只要她覺得自己做得好,完成得出色,我們也可以允許她提一些小小的要求,隨著她的正確率提高,小要求就逐漸減少,直到不允許提任何要求。

  五 培養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習慣

  我計劃逐步培養她的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習慣,形成她主動為他人服務和參加家務勞動的意識。我會幫助她,要求她從自己的房間開始,摺疊衣物,每週週末,打掃自己的房間和書房,有空就把客廳物品擺放整齊。讓她自己做父母的清潔工小助手。

  六 注重品德教育

  教育她百善孝為先,讓她向父母看齊,我們會一如既往自己的孝敬父母,更要教育她,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該怎樣去回報父母,孝敬父母,讓她從日常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坐公交時,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與同學團結友愛,尊敬師長,愛護大自然,碰到困難要自己解決,培養孩子成為一個能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人。

  不是教不好孩子,而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懂得怎樣去教育孩子,我相信,在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將能茁壯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7

  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以前我總覺得讓孩子遠離危險就是安全,專家們讓我們知道了其實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一種情感的安全感,在家裡我們首先要扮演好一個好孩子、好丈夫、好妻子、好父母,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信任的生活氛圍,讓她真實的感受到你對家人和對她的愛。

  作為父母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迴歸原始母愛”真的是我們每個家長應該考慮的問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能做的就是給孩子足夠的空間,這個空間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是精神上的交流。比如在給孩子做選擇時,多問問孩子的意見,無論是特長的選擇、課外班的選擇,哪怕是一件衣服、一雙襪子的選擇,我們都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學會分析、學會決定,當然我們也要對孩子做一定的指導,讓他對事物的正反面有更多的瞭解,這樣不僅有利於孩子決定,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在面對新事物時學會如何選擇和決定。在選擇以後,我們也要培養孩子懂得堅持,比如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放棄,而是該想辦法解決困難,堅持不懈,這樣才能有更大的收穫。

  作為父母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情感。“當面教子”可能一直是我們貫徹的“古訓”,透過學習和孩子成長過程,我們瞭解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應該尊重孩子的情感,所以現在家裡的餐桌、孩子的小被窩成為我們情感交流的場所,我們會在一起聊聊這一天學校、單位發生的一些事情,會問他今天你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情、煩心的事情。剛開始孩子會告訴你沒有,慢慢的孩子會告訴我們學了什麼,哪個孩子惹了什麼禍等等,現在孩子會跟我們聊很多,包括她跟小朋友之間相處的細節等等,最重要的是孩子願意跟我們溝通,也敢於告訴我們她自己真實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孩子再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訴自己冷靜,少批評,多溝通,當我們對問題達成共識的時候,我們

  發現我們和孩子之間的矛盾更容易處理。收穫雖然很多,改變雖然很大,但是其實對孩子的教育到現在我也有很多不解和迷茫,不知道該如何做,想要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我們要學習的道路還很長。

  再次感謝學校、感謝老師給我們家長創造良好的學習機會,感謝你們平日對孩子的教育和關愛。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8

  孩子步入小學快一個學期了,回想三個多月的學習生活,做為家長的我和孩子一起緊張著,更確切地說,是比孩子更緊張。時而擔心孩子跟不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時而懷疑她的交往能力;時而又質疑她學習習慣的養成……

  常言道:關心則亂。的確如此,每天的緊張情緒使我這個在小學工作了十幾年的”老”教師,一時間竟將所有的教育理論,教育策略拋之腦後。記得那是孩子剛開始學拼音時,聲母、韻母合拼不起來經常發生,比如”b-a”拼出”bo”的音,”p-a”拼成”ba”。數學學習也是這樣,初學數字”2、3、4、5、6、9”的朝向問題,我認為非常容易的事在孩子那裡屢屢犯錯誤。於是,一向認為脾氣良好的自己在不經意間竟也學會了”河東獅吼”的武藝。 一天,孩子拿回了《父母課堂》,其中一篇是對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專訪,她明確的指出--孩子的學習成績是由父母決定的。

  父母對學習中諸多問題的理解和認識決定著孩子的成功與否。尹老師說,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牛黃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歡?讓孩子愛上學習,首先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當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的時候,他便會投入精力,學習就會變得有趣、輕鬆,沒有那麼沉重了。家長可以用玩遊戲的方法引導孩子的興趣,即所謂的”寓教於樂”。 一語點醒夢中人,尹老師的話引起了我對孩子教育的深深思索:我對孩子的教育是不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節奏?我犯了嚴重的拔苗助長的錯誤。

  在以後的時間裡,我嘗試著慢下來,對孩子的要求相對降低。跟隨孩子的認知節奏,學習節奏,用一些更感性的方法幫孩子突破學習的難點,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b”“p”“d”“q”識記發生困難時,我採取做半圓加小棍抽拉的方式加強記憶;當拼讀發生困難時,我將聲母韻母一一做成卡片,讓它們找朋友。這些做法既增強孩子的記憶,又增加了學習的興趣。 這樣一個階段下來,孩子在學習中找到了樂趣,增強了學習的信心。想來,真的要感謝《父母課堂》,是它使我由偏激迴歸了理性,重新認識到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側重於充當指揮者,更重要的應該是陪伴者,建議者和幫助者。家長只是陪伴孩子在人生的路上成長,至於孩子有多大的舞臺,取決於家長給孩子自主能動的空間有多大。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9

  網路時代對於報紙雜誌一類平面媒體的興趣可以說大大降低了。如果不是女兒在國慶中秋長假前就一直嚷嚷著要家長完成寫《讀後感》這一艱鉅的任務,可能我的“寶貴時間”又將在浩淼的網路海洋中消耗殆盡。為了顯示家長的為人師表,交出一篇合格的家長作業,漫漫長假,稍有空閒便認真翻閱這本20xx年9月期的《父母課堂》。說實話,一開始是信手翻翻,打算隨便找一篇文章,寫上幾百字的文章應付應付就算了。但是,翻了一會後,感覺自己已經被雜誌所刊載的每一篇文章深深吸引:既有傳授孩子教育方法的柴潔心訪談,又有講述名人李嘉誠教子成功的案例,還有親子加油站、家校頻道、教子良方、父母忌語、孩子心聲等近20個欄目,可以說簡直就是一本架起孩子、學校和家長學習教育的百科全書。細細品味,其樂無窮,受益匪淺!

  開卷欄目透過一個發人深思,充滿哲理的故事,一步一步向我們闡述著“愛是最好的老師”這一至理名言。透過退休女教師最後自言自語的話“我只是很愛那些孩子。”為故事和每一個讀者找到了最佳答案。無獨有偶,在最近表彰的最美鄉村教師裡,最美鄉村教師陳萬霞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也表達了對孩子們深深的愛意。所以,對我們家長來說,良好的家教,也應該是以充滿愛意作為基礎的。脫離了愛的家教將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也不會結出健碩的果實。

  柴潔心訪談錄,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澆灌了我們煩惱、乾焦的心田。一篇《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猶如一桌豐盛的營養盛宴,直接幫助我們解決了當前在教育小孩過程中面臨的急需解決,而又一直難於解決的困難——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小孩已經六年級了,經過幾年的成長和努力,養成了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一些“小毛病”卻始終沒能很好解決,比如:節假日喜歡長期“泡電視”的問題,做完作業總是不認真檢查等等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夫妻倆困惑過、責怪過,甚至還為此爭吵過,可是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合適辦法解決。柴潔心訪談錄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深入淺出,給了我們理論的思考和方法的借鑑。我想文章中提到的“家長千萬不能成為孩子的柺棍”告誡,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家長們深思。而“剩餘時間歸你支配”,又是我們解決孩子學習和喜歡看電視這一矛盾很好的辦法。

  《“小氣”爸爸教會兒子處世的哲學》從富豪李嘉誠言傳身教,培養兩個出色兒子的成功案例,給我們展示了家教的境界和榜樣。父母始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李嘉誠身上可以說是最真實的寫照。而不過分溺愛,不當孩子的靠山,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試問又有幾個家長可以做到?文章可以說既充滿哲理,又無形之中給我們樹立了家教的榜樣,確實,值得每一位父母好好閱讀。

  類似精彩的欄目和發人深思的文章還有很多,不甚列舉……。

  女兒今年已經六年級了,在人生的道路上將面臨一個重要的選擇,隨著心理和生理年齡的成長,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將逐步加大,而作為家長對其的教育引導的難度,毫無疑問,將越來越難。如何做好小學最後一學年的家庭教育,顯然是擺在我們每一位家長面前首要的課題。我想,透過《父母課堂》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解決之道:一是要愛心。愛孩子是讓孩子接受教育的前提,也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土壤;二是要耐心。孩子的成長伴隨著其心理成熟的過程,有平靜,也有抗爭,有對夥伴的依賴,也有自己獨立性格的開始養成,在這一過程中,家長的教育,離開了耐心或是操之過急,顯然都是不對的;三是要放心。準確講應該是放手,就是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做孩子的柺棍。放心讓孩子獨立處理一些個人的問題;四是要細心。十多歲的小孩,思想和身心都會不斷變化,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及時做好教育和引導。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0

  很高興能來到包鋼二十小家長課堂接受專家的指導。

  透過這次專家的講解指導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為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為根本,因為“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古代的孔子就倡導以德育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對他的弟子言傳身教,乃至世人影響頗深,甚至衍生出儒學研究的課題。孩子呱呱落地第一眼看見的是自己的父母的微笑,聽到的第一聲是父母熱切的愛的召喚。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為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為重,“才”為輔,讓孩子心裡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為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為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麵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為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我的孩子劉博盈一直有個膽小,遇難而退的心裡,往常我一發現就比較急躁,不斷的對孩子指責訓斥,孩子只是低頭不語,反而我發現孩子更膽小,透過這次老師的指導,我首先試圖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以緩和的態度,耐心的講,我們和老師教你知識文化,變得更聰明,掌握豐富的知識,等長大了才能做你現在心中夢想的事情。孩子看到我的態度改變了,隨著她面對一心些困難也有了一些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我很欣慰。

  l、自理能力。《生活與勞動》中編寫了“整理書包”、“整理床鋪”、“釘鈕釦”、“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這些課程教學在學校,但大量的實踐必須在家裡進行,如果沒有孩子父母的指導、督促和嚴格要求,則無法實現教學目標。育人的實踐告訴我們,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為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2、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從最低要求看,勞動是每 —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為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生活與勞動》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編寫了“洗碗筷”、“紅燒豬肉”、“鋪路填坑”、“秋收勞動”等內容。這類課在學校的課堂教育中,教師在講授目的意義、相關知識、操作的基本方法、步驟提出相應要求的同時,只能作示範性的操作或組織一般性的實踐勞動。而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為美德,熟練地掌握家務和生產勞動的技能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井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為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3、動手能力。《生活與勞動》課中的手工工藝製作,如“編籃子”、“繡手帕”、“製作七巧板”等內容,在小學低年級佔總課時的25%左右。中高年級佔33%左右。這充分說明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重要性。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絡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就一雙靈巧的手,而且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使機體充滿活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對手工工藝製作的學習,學生興趣盎然,能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意識。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透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4、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生活與勞動》課中的“看電視”、“不挑食、偏食”、“生活起居要定時”等課,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床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著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裡,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1

  香市小學很重視家長學校的建設工作,每學期都會舉辦幾次家庭教育講座,聘請名師圍繞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的問題對家長進行講解和輔導,拉近了家長和學校之間的距離,使得親子關係更加融洽。特別是免費給家長提供《父母課堂》等小孩教育方面的書籍,我們家長透過一段時間閱讀《父母課堂》後,學到了很多教育孩子方面的方法,在怎樣教育孩子起到不小的作用,受益匪淺。

  說實在的,一開始閱讀《父母課堂》時,我並不重視,沒有認真的閱讀,認為只是一本雜心而已。但透過一段時間閱讀後,逐漸喜歡上了這本書。通對這本書的閱讀,我發現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居然很多不足之處,受這本書的影響,讓我逐步改變了許多影響孩子發展的思想及行為習慣,找到了很多解決家庭教育問題的方法。書中的很多文章和事例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相很相似,既有父母忌語、孩子心聲,也有教子良方和一些優秀家長的經驗之談。

  我們孩子這一代,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把的孩子當作寶貝,希望孩子成績優秀,德智體全面發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希望在各方面都要超過別家的孩子,也許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將來的發展,另外一方面,也許是我們做家長的有時拿孩子做攀比的所謂的“虛榮心”(注:僅代表我個人觀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很多問題呢?孩子需要什麼?在想什麼?希望父母怎麼做?自從閱讀了《父母課堂》後,我才真實感受到了孩子的需求,教育孩子也要與時俱進,不能用上世紀70年代我們做小孩子的時候我父母教育我的那一套經驗來教育我的小孩,畢竟已經過時了,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教育和培養我們的小孩:

  一、站在孩子的立場,平等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學會與孩子做朋友。

  二、以身作側,做好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做到的,我們做家長的自己要先做到。比如在看電視、玩電腦和打牌的時候我們家長要注意影響 ,要適度的控制。在孩子做作業和看書時,我們做家長的儘量陪在孩子的旁邊,看看書報等,營造家庭共同學習的氛圍。

  三、家庭要和睦團結,不要把工作上的事情帶到家裡來,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進行爭執,在家裡儘量營造一個和協的家庭氛圍。

  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讓孩子主動做作業,做完作業後讓孩子學會自己檢查。

  五、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在有空的情況下,儘量多陪孩子,做做遊戲或多參加戶外活動等孩子喜歡的活動。

  六、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愛勞動的習慣,學會去關心別人,學會做事做人,學會尊老愛幼,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獨立、有自信、有責任感和有愛心的人。

  作為家長,由於沒有教育小孩的經驗,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讓我很困惑,讀了《父母課堂》後,使我學到了很多教育小孩的技巧,如讓我學會了要教好孩子,就必須走進孩子的心靈,要去尊重、信任和理解孩子等等。俗話說,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孩子的好壞在於家庭,一個幸福的家庭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不是我們的孩子教不好,而是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孩子,要知道怎樣去教育孩子,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言行,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思想活動,學會與孩子做朋友,給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以上就是我閱讀《父母課堂》的心得,很感謝香市學給我們學習的機會,祝願香市小學家長學校越辦越好。我深信,在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定會在德智體方面全面發展,將來一定會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2

  地理案例教學反對傳統地理教學一味講求系統傳授知識,面面俱到地講授各種領域的完整知識,事無鉅細都要求學生學習、記憶等做法,提倡敢於大膽進行"缺漏"教學,讓學生學習最基本的,有可能一輩子都能記得住的地理知識。今天,科技發展如此迅速,資訊量和知識量增長迅速,想要什麼都教,無異於從事一項毫無希望可以取勝的競賽運動。這種學習能力的培養,能使學生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自己摸索前進,學習類似地理的知識,這種學習的方法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案例教學雖然在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上有著突出的優點,但在教學開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有待思考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

  1、案例教學對教師以及學生的素質要求較高。案例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教師是整個教學的主導者,掌握著教學程序,引導學生思考、組織討論,進行總結歸納。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出現失控,使課堂處於“放羊”狀態;又或是案例題目與學生實際不切合,出現“冷場”。而學生的配合,也因不同年齡層次和知識層次而異。相對而言,在初一、初二開展討論比在高中開展要容易,在高層次的班級或學校開展比在低層次班級或學校容易開展,氣氛較活躍。

  2、案例教學的效率有時較低。案例教學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以教師的有效組織為保證,以精選出來的能說明一些問題的案例為材料,而要做到這些方面的有機結合起來往往比較困難。特別是案例的選取和問題的設定,需要耗用教師大量精力,的有時會產生耗費時間較多而收效甚微的結果。因此,不適合也不可能在所有新課中應用。有時為了提高時效,可選用課本中的案例。

  3、案例敘述的是某一事件,案例與案例之間在事件的敘述上常常是不連續的,沒有什麼嚴整的結構,這樣,學生所獲得的知識、技能等,也就難以彙總進一個整體框架中。因此,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應注意基本知識、概念、規律的總結和歸納。

  但不管怎樣,案例教學在地理新課程教學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一箇中學地理教師,必須要深入研究案例教學的實施步驟及技巧,努力提高自己的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3

  近幾年我執教初中地理,儘管我每次備課時在教學目標的設立,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學法指導等諸方面都有自己的設計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生怕自己講的不夠多,學生不夠明白的思想,有時一堂課下來,滿堂灌,原定的教學目標很難完全實現。反思以往教學上的不足,思考今後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尤顯的緊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學工作中的幾點體會,我把它寫出來,希望它能時刻提醒自己,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再走同樣的彎路,調整和改正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地理教學的主題,只有提高他們的興趣,讓地理課堂成為他們的樂園,讓他們每天盼望著上地理課,這樣才會有驚人的效果。例如初一地理第一章上來就講地球和地圖部分,對於剛上初中的小學生而言確實有一點難,而且一旦學不會就會徹底磨滅了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所以應該調足他們的胃口,提高他們的興趣,使得他們對接下來的知識產生熱切的期盼。在第一節瞭解地球部分如果像下面這樣匯入,學生就會充滿探索的慾望:“古往今來曰宇,天地四方曰宙。人們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太陽女神的問候和祝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印入船長阿姆斯特朗上校眼簾的地球是一輪藍色的圓圓的星球。人類是怎樣逐步地認識到地球的形狀的呢?”另外許多學生都想了解一些有關恆星、行星、流星、彗星、外星人等方面的知識,如果教師授課後稍微多加介紹一些,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而且還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關於天氣與氣候的教學中,我在實踐中使用了好幾次新方法,最初我認為天氣預報符號很簡單就先讓學生背天氣符號,再讓他們讀天氣預報圖;第二次是讓學生看書後自己畫天氣符號;第三次是我指導學生邊講含義邊畫天氣符號,賦予簡單的符號以生動的內涵然,讓學生根據看到的天氣符號發揮想象力,思考為什麼用這種特定符號來表示某種特定天氣?同學們大膽想象,議論紛紛,各抒己見。透過這一想象活動,一方面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另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了學生的想象。然後再讓學生以天氣播報員的身份進行播報天氣,開展選秀天氣播報員的活動。前後對比發現,第三次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最高,而且掌握得又牢固又靈活。課堂上,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剛剛將天氣符號簡筆畫畫完,便紛紛舉起手要求進行天氣預報表演,學習的興致非常高昂。在這項知識的學習上,學生似乎沒有優劣之分。這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但它正是我們反思和感悟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我感到我們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而自主性的產生來自明確具體的目標和濃厚的興趣。而興趣的產生來自知識內容和教師教學的直觀、形象、生動以及學生已有知識本身的實用性。天氣預報人人關注,這是學習的動力,不必再說。我們僅從學習積極性的角度來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什麼對畫天氣符號簡筆畫那麼投入。我想一是關注,但更多的是多種感覺器官同時參與學習,這幾項加起來就折射出老師教學的形象、直觀、生動,教學方法的切實和靈活,因此學習效率也就非常好。

  教學的細小環節注意不好會引起學生,特別是學的不是很好的學生思維中斷和對新知識的疑惑不解,從而失去信心,放棄學習。在教學氣溫年變化曲線時,要求學生分析某地氣溫年變化特點。課後一部分學生反映不太清楚如何描述一個地方的氣溫的年變化特點,而我覺得這部分知識並不難,學生為什麼會不理解呢?耐心尋問才知道,學生不清楚“高溫、溫和、低溫、寒冷”等在描述時有什麼標準,回顧教學過程才發現我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忽略了細小環節,於是給學生界定了有關與“高溫、低溫、寒冷”等評價詞相對應的月均溫標準,學生的疑惑頓消。同樣還有看降水量柱狀圖判斷某地降水的季節變化特點時,世界不同氣候區的降水季節變化分為常年多雨、常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常年溼潤這幾種情況,一部分學生仍然是不明白界定的標準而犯疑惑,而我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指圖大致的講解,模糊的以為清楚答應自己的那部分學生清楚,就等於全體學生都理解啦,這恰恰是忽略了教學過程中的細小環節。我們都知道,在教學過程中,那一少部分聰明的學生,和老師互動得最好,而恰恰是他們的一應一答和齊呼齊應使我們疏忽了認知水平較底的學生,在教學中一個高明的教師高就高在能把教學的細小環節把握好,即做到細微之處。這裡的細小環節指的是知識的細小環節、學生認知的細小環節、教師注意不到的細小環節。把握好細小環節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引導認知水平較底的學生樹立學習自信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4

  作為家長,我是幸福的,因為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美麗的收穫;然而作為家長,我又是困惑的,因為幾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難題,很多時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決。

  燈下翻開《父母課堂》,孫雲曉的一篇《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映入眼簾,讀著,讀著,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我明白了做為家長一定要懂得尊重、懂得信任,才能讓讓孩子成功地接受教育。記得“知心姐姐”盧勤老師曾經這樣說過:“我有一雙愛的眼睛,5分鐘之內就能發現這個孩子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發現他身上的閃光點,在我眼裡所有孩子都是好孩子。”

  父母的第一職責不是發現孩子的缺點,而是尋找契機去激發孩子的潛能、發現希望。我家孩子曾經很不愛學英語,特別是聽讀的時候很畏難,有明顯牴觸的情緒,勸說、呵斥對他也根本不起作用。有一次,我靈機一動,拿了個單詞裝作不懂的樣子問他,他讀出了這個單詞,說這個單詞是聰明的意思。我反問了一句:“那我可不可以這樣說呢:youareacleverboy?”頓時孩子就開心的笑了,很主動的開啟電腦跟著光碟學習英語。以後隔三差五,我就會向他“請教”,給他更多的自信。當他慢慢的對英語學習有了一些興趣,我就送他去外教老師家裡上課。現在他很喜歡外教老師,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

  我想,孩子的轉變或許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其實對孩子來說,父母的信任本身就是一種讚賞的態度,當孩子面臨困難時,這種信任可以給他進步的勇氣。父母是孩子的導師,更是孩子最想取悅的人,每個孩子都想得到父母的尊重與信任,而不是懷疑與喝斥。讓我們靜靜心,當孩子有不足的時候,看到他更多的優點;讓我們消消火,當孩子失敗的時候,給予他更多的鼓勵與信任。不經意間,你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懂事了,已經非常優秀了……

  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有本著作叫做《要相信孩子》,其中說道:“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書中闡述了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重要性。指出孩子無論是在天性中還是在後天的成長要求中,對信任的需求都是迫切的和必要的。事實就是這樣,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相信,會使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存在,以及自尊感和自立感的提升。這樣,孩子會增強獨立處理事物的積極性,勇氣倍增地面對所遇到的困難。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切忌搞“一言堂”,認為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不會做,事事都要替孩子做主,給孩子拿主意。特別是孩子相對獨立的生活圈和學習圈範圍之內的事情,應該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孩子獨立地去處理。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斷地學習自立的過程。家長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信心去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坎坷,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能力的養成需要鍛鍊和實踐。

  家長應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生活,吃一點苦頭也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基石。家長愛孩子,請從相信孩子開始吧!

  國慶長假之前女兒帶了《父母課堂》一書回來讓我看。

  利用放假時間看了一遍讓我受益匪淺,發現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許多不足缺欠之處,能夠及時的修正。

  重視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學會做人,是家庭和社會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尤為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為根本,因為“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靈魂,無德將會影響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邊健康的成長同時深受為人父母的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言傳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習性、思路學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壞形成在家庭,表現在學校,表現在社會。學校的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專門教師進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為重,“才”為輔,讓孩子心裡健康,道德品質好,去適應社會和學校,為孩子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基礎和環境,為其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

  教孩子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做人,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正確的處理和麵對人、事、社會,知道尊老愛幼,百善孝為先。做事情要有恆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潛能,在困難面前“我能行”,積極面對,消除畏難情緒,培養他的探索精神,謙虛勇進。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誠實品質,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知錯就改,老老實實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

  主要培養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習慣:

  一、自理能力。從小孩開始上幼兒園開始就要求她能夠獨立“整理書包”、“整理床鋪”、“摺疊衣褲”等有關培養自理能力的內容,要大量的實踐進行,父母包辦代替過多,往往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的成長。父母要以長遠目標為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二、家務和公益勞動。從人生觀的角度看,勞動是一種為人民服務的本錢,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途徑和重要條件;勞動是每一個人的謀生手段,一種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觀念,視勞動為美德,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堅持不懈的指導督促,逐步養成和掌握。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必須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並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成為愛勞動,對勞動懷有一種光榮感和親切感的好孩子。

  三、動手能力。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時期,讓他們手腦並用,理論聯絡實際,不但能豐富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他們頑強的意志。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動手,透過動手勞動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學會以創造的成果奉獻於社會,服務於他人。

  四、衛生、生活習慣。一個人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反映了這個人的最基本的素質。衛生和生活習慣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身體健康和給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又必須從小養成。明確地規定了看電視的正確姿勢,每天入睡、起床的時間,飯前便後洗手,衣著整潔,勤洗頭理髮等等,這些規定和要求,學校在教學之後只能作定時或不定時的檢查評比,平時的表現主要反映在家裡,孩子的父母親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體指導和及時督促勝於學校教師的教育,只有家庭與學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

  五、尊老愛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父母者,同時也身為兒女,如果想讓自己的孩子養成尊重長輩、尊重他人的好習慣,父母就要做好榜樣,從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老人,就可以趁節假日休息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頓飯;父母過生日或重大節日的時候,可以不失時機地買些禮物,還可以經常打電話詢問一下父母的身體狀況;上下公共汽車時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車上沒有空位時可以把座位讓給老人,這些事情也可以當著孩子的面做,讓他也體會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潛移默化中孩子就學會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鐘,跟孩子聊聊天,給孩子講些尊老愛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從故事中學會做人。

  我們父母對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個方面,還要緊記六個“不”。不寵,不慣,不遷,不就,不打,不罵。小孩子不能過於寵愛,讓她們覺得我們父母都要以她們為中心。很多家長會問為什麼不能打,不能罵呢?由於現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我們越是打罵她們會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們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讓小孩從中領悟。

  看了《父母課堂》這本書我認識到自己在輔導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體會到:校園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庭是維繫成長的後盾。家長教育是聯絡兩者的紐帶,《父母課堂》是為家長提供正確資訊的平臺。

  希望《父母課堂》可以讓家長與老師多方面溝通、交流,家長做表率,為孩子樹立榜樣,正確引導孩子。讓天下所有的孩子們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夠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5

  作為老師,我覺得還是有點小成績的;作為父親,我覺得教育孩子讀四年級前還是比較成功的。可是,孩子一上四年級,開學不久,我發現孩子有點不對勁,很多時候都不聽了,覺得很叛逆,有時感覺好像跟我對著幹,真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孩子拿回一本《父母課堂》雜誌,回來就忙著看,我說:“把作業完成再說!”孩子轉過身,繼續看,好像不屑似的,我心裡不是滋味,就上前搶過來,大聲說:“給我作業做完再說!”孩子馬上眼淚流出來,抹去眼角淚水說:“你看,你們家長什麼都只憑自己的,不想一想我們孩子的感受。你看看《父母課堂》上說的,要尊重孩子,要平等相處,你怎麼做的?”聽了孩子的話語,我頓時不知話語,感到有點慚愧。馬上安慰孩子,責備自己,感到自己有時真的作為家長有點武斷。

  從那以後,一有空,我也和孩子一起讀一讀《父母課堂》,發現裡面不僅介紹了許多專家名人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育人理念,還透過許多老師、家長在孩子教育過程中的鮮活的事例,指導我們家長該怎樣教育孩子。不久,我也愛上了《父母課堂》,經常把它拿來讀一讀,有時還和孩子一起分享其中故事,與孩子談心、交流,說說自己的最近想法,參與家務中來,發表自己和見解,一起參加一些有趣活動,經常誇他一兩句,對一些不良習慣讓他自己評一評,自我改正……漸漸地我發現我們父子感情更深了,孩子也更套近我了,願與我交流許多想法,自己教育孩子起來也覺得沒有那麼麻煩了,孩子的許多“問題”好像也解決了,最近也進步了許多,我也感到高興。

  因此,我要說《父母課堂》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好書,也是一本家長成長的好書。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6

  1、本節課教學方法的典型性

  這部分內容不多但原理性強,要求學生對原理的理解要到位,強調在新情景下原理的遷移再現使用能力,要求教師不能僅就教材選取的區域案例深挖知識點,落實以前我們在區域地理教學中強調的“老八股”知識點,而是要利用這些最經典的區域案例來分析理解該條標準涉及的內容。我們通常將以原理應用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的教學方式稱之為案例教學,這也是我們處理人文地理知識原理的通用教法。其實教材也是透過邊敘邊議的方式來演繹編者對課程標準的詮解,既要求我們著眼於區域案例但又不能拘泥於教材中的案例,要從案例分析過程中提煉出解決問題的一般規律。

  2、研讀課標分析教材,重點在於理解區域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教材先用簡練的文字闡述了任一區域進行農業佈局體現可持續發展觀點方法和過程通常是先進行該區農業區位因素的調查,分析優勢農業和特色農業部門,確定農業發展方向,再根據區內自然環境的差異進行農業部門的調整和佈局,因地制宜地開展符合區內特定環境的生態農業生產方式,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這樣的綜述可以說是本節教材的點精之筆,既能從總體上介紹本節編排思路,有起了詮釋課程標準的作用。接著教材從氣候條件、地形土壤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三個方面來闡述東北區自然條件,目的是在分析的過程中讓同學們瞭解東北區農業發展優勢,進一步找到東北區農業特色(一是後備土地資源豐富,二是發展綠色農業的潛力大)。這樣的安排要注意和必修二農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區別開來,不能僅僅在此複習鞏固東北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中各種要素情況。緊接著教材安排了一個活動,透過組織學生活動來分析其他區域的特色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來呼應教材的內容。再瞭解基本地理環境的前提下,教材對東北區的農業佈局從三個方面進行了介紹,以深化對課程標準中進行農業佈局必須進行區內差異的分析瞭解,然後又透過一個活動來印證不同農業部門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佈局特點,強調了進行農業區劃的前提必須根據區內環境差異合理佈局和調整。

  3、創新教法,重點在於關注學生對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否在於學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線索並進一步應用原理進行解釋,所以任課教師要注意在課堂上先對原理進行講解並拓展其豐富的內涵,再透過案例的分析來幫助學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規律和方法。

  在本節內容的教授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教材中每一部分“活動”內容調前進行,並讓學生對“活動”內容和目的進行分析,例如P68頁活動“蒐集相關資料,分析下列地區(任選一兩個)發展特色農業的地理條件。”老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大力發展出口創匯農業”這個例子,分析得出答案之前請學生思考蒐集什麼相關資料來說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得出需要蒐集珠江三角洲地區行政圖、地形圖和氣候圖的結論。結合東北區地理條件分析的思路,說明分析的目的是清晰明確東北區農業的優勢。

  接著將東北區空白圖展示給學生看,提問:“透過以上分析是否可以將東北區優勢農業部門佈局在合理的地區。”學生會發現老師給的條件不足,希望教師將地形和水熱情況展示出來,進而說明農業佈局因地制宜的原則。做P70頁“活動”,進一步瞭解農業佈局的區域差異和在農業區位改變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歸納農業生產佈局的原則是因地制宜確定區域農業發展方向。

  4、配合練習,重點在於鞏固原理的掌握和使用

  課堂講解後,配合相關練習可以鞏固學生對原理的掌握和使用,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課標要求知識點。

  父母課堂的心得體會 篇17

  地理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下面談一下我在地理教學中聯絡生活實際的一些親身體會。

  第一,聯絡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例:內流河是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外流河是最終流入海洋的河流,這兩個地理概念難以理解,容易混淆在一起。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兩個地理概念,我結合學生熟悉身邊地理事物的特點,聯絡起流經五指山市的南聖河作為實際例子。我問:南聖河是內流河還是外流河?有的學生答內流河,理由是南聖河河水流入了昌化江,沒有流入海洋;有的學生答外流河,理由是南聖河河水雖然流入了昌化江,沒有直接流入海洋,但是南聖河河水透過昌化江最終間接流入了海洋。對於這兩種理解方法,我讓學生進行討論,並與課文中“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概念進行對照,最後得出聖河河是外流河的結論,使學生對“內流河”與“外流河”的概念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

  第二,聯絡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成因。

  例:目前,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成因,我結合學生對實際生活中所看到和聽到的現象興趣濃的特點,聯絡起五指山市這個小城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原因。我問:在我們五指山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現象也十分突出,大家根據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能否回答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學生們積極踴躍,各抒己見。歸納起來有:城市的人多、車多、花多、燈多、樓多,城市的街道多、公園多、學校多、醫院多、工廠多、商場多、電影院多。然後我總結:城市環境優美、生活優越、交通方便、就業機會多、公共設施齊全、醫療衛生和教育條件好,等等。這樣,就吸引很多人想到城市去,如:大學生分配工作都想留到城市裡,農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等。關於農村人口到城市去打工的原因,我又讓學生結合家鄉的實際情況來分析說明,學生們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歸納起來有:一是由於劃撥宅基地、修建工廠、修建鐵路和公路等原因,使耕地不斷減少;二是由於農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很多地方實現了機械化和現代化,如播種機、收割機、脫粒機等大中型機械的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於是產生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這些農村剩餘勞動力為了找到就業機會,為了生存和發展,就由農村走向了城市。列舉了五指山市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了理解了“目前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遷移”的地理成因。

  第三,聯絡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原理。

  例:在地球儀和地圖上畫經緯網,目的是為了確定地表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那麼,運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麼呢?只有緯線或只有經線能否確定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原理,我結合學生對電影院十分熟悉的特點,聯絡起電影票上的號碼編排的實際例子。我們去看電影,電影院的座位分橫排和豎排,電影票上標有橫排號和豎排號;橫排和豎排分別相當於經緯網中的緯線和經線,橫排號和豎排號分別相當於經緯網中相應緯線和經線的度數,即緯度和經度。利用電影票上的橫排號和豎排號,把相應的橫排和豎排相互交叉,就可輕而易舉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樣道理,根據經緯網中一個地點的緯度和經度,把相應緯線和經線相互交叉,就可準確迅速地找到這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在經緯網中,如果一個地點只有緯度或只有經度,就好比電影票上只有橫排號和豎排號;也就是說,如果只有緯線或只有經線,就好比電影院的座位只有橫排或只有豎排,當然就起不到確定地理位置的作用。列舉了電影票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

  第四,聯絡生活實際,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地理規律。

  例:陽光直射斜射與地面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係的規律是一個難以理解的地理規律。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這個地理規律,我結合學生對手電筒光線比較瞭解的特點,聯絡起手電筒照射牆壁的實際例子。當我們用手電筒直射牆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小,亮度卻很大;斜射牆壁時,看到的光斑面積很大,亮度卻很小;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看到的光斑面積越大,亮度卻越小。由此可推知,陽光直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多;陽光斜射時,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少;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單位面積獲得的太陽光熱越少。列舉了手電筒照射牆壁這個實際例子,學生們深刻理解了“陽光直射斜射與地面單位面積獲得太陽光熱多少之間關係”的地理規律。綜上所述,學生們對實際生活中的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喜聞樂見,學生們對實際生活的親身感受和體驗是豐富多彩的。在地理教學中多注重聯絡生活實際,既可以學以致用,又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推而廣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