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1篇)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快樂幸福與否決定於一個人的觀念,決定於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以前時常聽到這麼一句話“快樂幸福也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那我何嘗不快樂地度過呢?”以前只是聽聽,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選擇了不快樂地度過了一天,這些是什麼?歸根結底還是我們自己對工作、生活的態度沒有擺正:以前看到孩子們調皮搗蛋,會覺得心情煩躁,換個角度想想,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在這個年齡段就該這樣有朝氣,有生命力;以前面對孩子們的犯的錯誤,會用嚴厲的態度要求他們改正,屢教不改的還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怨氣,久而久之滿腦子都是對幼兒的不滿情緒,這樣惡性迴圈不僅不利於幼兒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教師自己的身心健康。換個角度想想,幼兒年齡小,難免會犯一些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正確引導,耐心教育,幫助幼兒改正錯誤,幼兒進步了,自己也開心了。“不能原諒孩子的錯誤,等於用孩子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句話應該會成為我日後工作中的一個指向標。

  “快樂是自找的,幸福是爭取的!”“知足常樂!”這些富有深刻意義的話語都能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中的指引,願我們每位幼兒教師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很多幼兒教師認為做一名幼師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因此對於幼兒教育這項工作,很多幼兒教師在“光榮地”做著,但是如何讓自己幸福並快樂地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完書之後,我認為幼兒教師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不是為了獻身,而是對幸福的追求和實現,而幸福有著雙重意義:一自己幸福,二是用自己的幸福去感染幼兒,讓幼兒也感受到幸福。可是這“幸福”也不是容易就能體驗的,需要有一個善於發現的眼睛和美好的心態:還記得我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只要看到孩子臉上的笑容,就覺得幸福,或者每天早晨孩子一聲甜甜地“老師早”就是幸福。但是時間越長,這些點點滴滴的幸福就會被我們忽略掉,取之而來的是一看到哭泣的小臉就心煩,一看到小朋友調皮就覺得心亂,只要有孩子磕著碰著了就會擔心家長會不會有意見……就這樣,幸福的感覺離我越來越遠。

  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重要體現是孩子的成長和他們的真情回報,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會讓我感到愉悅和欣慰。看著孩子們有一個個蹣跚學步、任性、淘氣的小娃娃成為懂禮貌、善交往、樂助人的小精靈,那種由愛的付出而收穫的喜悅,能得到自身價值的滿足,會讓我獲得一種超越物質、超越生命的幸福。只要看到孩子們有了進步,作為教師的我們是感到由衷的快樂和滿足,這也就是孩子們贈與我們的最好的禮物。每天和孩子們朝夕相處,彼此之間很熟悉,一個眼神、一個擁抱甚至一個簡單的手勢,孩子們就會領會,如此的和諧美滿,怎能不讓人覺得幸福呢?

  與其說幸福是孜孜以求、費心盡力得到的報償,不如說幸福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心靈的感悟。我們要擁有一顆平常心,用幸福眼看世界,那麼他就會擁有幸福。要常懷敬畏之心做一個謙遜的人。敬畏使人向上蒼開放一己的內心,使人愛而誠懇,使人莊重而謙卑。

  因為快樂,所以幸福。我不是“蠟炬成灰淚始幹”式的犧牲者,也不是繁瑣工作的被消耗者,而是一個努力追求生活意義、生命價值的快樂幸福的幼兒教師。

  本學期我選擇了一本與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書籍《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這本書首先讓我調整好心態,讓自己幹一行愛一行。有了積極向上的態度,我想這時幹好工作的第一步。因為態度決定一切。在出現問題時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看到幼兒一點小小的進步就要學會感恩,知足。因為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階段,對其自身的發展也有不同的階段性特徵。作為我們年輕教師往往很急於求成,不夠耐心。所以在工作中會對現實有所抱怨,不會調節自己的不良的情緒。

  這本書也教會我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理解幸福既是擁有幸福的基礎,又是擁有幸福的前提。千百年來幸福問題一直是被哲學倫理學研討的重要課題,但幸福是什麼至今依然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人們應該認識到:幸福是知識淵博情趣雅緻的精神富足。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為持久的幸福。而要取得精神的財富,讀書是最有效的方式。幸福是知足常樂善於感恩的淡然心境。知足常樂是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是一種能夠理性看待自己得失的價值觀。以平常心來淡看庭前花開花落,以求索心,來追求知識能力的提升,以感恩心來對待組織、對待工作、對待生活。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這個月,讀了莫源秋老師的《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感觸很深。《做幼兒喜愛的魅力教師》一書,闡明瞭愛是雙向的:幼兒的成長需要教師的愛,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同樣需要幼兒的愛。它告訴我們,做幼兒喜愛的教師,我們要努力使自身具備幼兒喜愛的條件:熱情、友善、寬容、幽默、有才能、會關心人等。書中除了談到了理論知識,還舉了大量的例子,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啟發性和借鑑性。

  幼兒教師能否在工作中感到幸福,不僅關乎幼兒教師自己的幸福,而且關乎幼兒的幸福。因為一個視幼兒教育工作為不幸和煎熬的人,很難承擔積極的、溫暖的、充滿生命情懷的幼兒教育任務,也很難用真誠的愛心與幼兒進行廣泛的交往。只有由衷地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樂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樂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樂在與同事的合作中,教師對幼兒教育工作才會充滿熱情,才會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才能以自己的快樂和幸福去感染幼兒,讓幼兒快樂著他們的快樂,幸福著他們的幸福,自然,他們也就成為了幼兒喜歡親近的教師。書中的最後一章,從七大方面闡述瞭如何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看完之後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重視反思,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成長

  華東師範大學的葉瀾教授說過:"一個老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老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就成為名師。"書中談到了反思應該成為幼兒教師的一種職業習慣,特別作為新教師,活動後進行反思更是不可缺少的。書中講到教師對幼兒教育實踐的反思主要有三種,即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的反思,自己平常在寫反思時較忽略活動前的反思,書中的方法是可借鑑的,如:在設計教育活動內容時,我們應思考:如果幼兒學習這項內容,可能會有怎樣的理解?在幼兒學習這項教育內容活動內容之前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或經驗時,我能提供怎樣的幫助,從而使幼兒的理解或經驗由低階向高階發展?這點是平常自己在反思時較忽略的,在今後活動中應學習。同時,同一活動型別的活動可進行再次組織,再次反思,設計、組織完一次教育活動後,坐下來稍做反思,對得與失大致有所體會,進而思索如果再設計與組織同樣或同類的活動時,應該如何設計與組織才能做得更好,這樣在今後的教育活動設計與組織中就能揚長避短,使自己的設計、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更上一層樓。

  二、處理好人際關係,學習她人正確的人生觀

  書中說到:讓微笑成為人際交往中的一種習慣。我想平時我們也該確實如此,就如歌詞所唱的一樣: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笑是善意的象徵,也是輕鬆的標誌,它能給人帶來內心的愉悅,使別人樂意與我們相處;見到同事,主動打招呼,主動微笑,與同事有了矛盾,要主動化解。除此還要真誠地幫助別人,真誠地與同事相處,當同事遇到困難時,盡我們的所能儘量幫助她們,只有這樣,當我們自己遇到困難也才能得到別人真誠的幫助。

  平時,要多向積極追求進步、工作成績顯著、工作經驗豐富的同事學習,我們不僅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幼兒教育專業能力方面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受到他們那種健康的、不斷追求進步和事業成功的應世態度的感染,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形成積極健康的工作心態,而且有利於我們在分享這些同事們工作的快樂和幸福的同時,不斷地發現自己工作中的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想享受到工作中的快樂和幸福,就應該向那些快樂地工作、幸福地工作的同事看齊。

  三、確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幸福是一種個體的內心體驗,是需要得到滿足、潛能得到發揮、理想得到實現後一種持續的心情舒暢的情緒體驗。直接影響個人幸福體驗的是個人的幸福觀,而非自己擁有名利的多少。一些人經常能體驗到幸福,是因為他們具有與其現實生存狀況相適應的幸福觀,相反,一些人很少有幸福的體驗,是因為他們的幸福觀與其現實生存狀況不相符合。可以說,一個人改正其錯誤的觀念,就可以改變其對生活的體驗,進而獲得與之相應的不同程度的幸福體驗。書中舉了一個非常現實的例子,看了這個例子,讓我意識到幸福與否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否正確。我們有時候之所以沒有幸福的感覺,那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方式不正確!這時,如果我們能換個正確的.思維方式,對任何食物都往積極的地方想,那麼,我們就一定能過上充滿幸福感的生活!

  雖然平時我們對工作會有怨言,但是想一想,現實中,沒有哪一項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好風景永遠是在山的那一邊。任何一項工作從事久了,總會生出倦怠感,我們應當正視現實,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過好每一天,反正"快樂也一天,痛苦也一天",為何不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呢?生活是精彩的,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就會發現工作中有很多很多的快樂。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假期中,我閱讀了《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和《幼兒教育》中的部分內容,其中在“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這一章節中,包括了使幼兒成為一個很好的聽眾,讓幼兒愛說會講,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幼兒做好書寫準備等相關內容。以及《幼兒教育》上關於幼兒閱讀活動的案例和指導策略。其中指出幼兒在閱讀中出現的問題有:

  第一,觀察的有序性還不夠,不能很好地觀察每一頁畫面上的人物與背景,特別是與故事發展有密切關係的人物的動作、表情,因而無法理解關鍵性的故事情節。觀察過程十分依賴成人,結論也脫離不了成人的幫助;

  第二,思維形象具體,儘管中班幼兒已開始根據事物的表面屬性慨括分類,但思維過程常常呈現一種無序化的狀態,表現在還不能將前後畫面聯絡起來形成對故事的理解,語言表達還不連貫;

  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發展,呈現出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化的趨勢,但注意的穩定性不夠,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書的基本順序與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後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透過主題鮮明、色彩感強的圖書畫面和生動有效的閱讀活動培養其注意的穩定性;

  第四,中班幼兒活潑好動,並富於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據前後畫面變化的比較,用想象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

  書中也指出針對以上特點,中班幼兒閱讀指導要點是:指導幼兒能對畫面作有序觀察並能將前後畫面聯絡起來理解故事內容;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並能比較閱讀內容的不同點;知道圖書中有頁碼和文字,瞭解不同符號的對應關係並願意編畫情節簡單的圖畫故事書;能大膽地表述閱讀資訊並能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述內容;指導幼兒掌握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並能安靜地閱讀圖書。

  精選教材根據中班孩子有意注意發展的特點,我們須重視閱讀教材的合理選擇,透過主題鮮明、色彩感強的圖書畫面和生動有效的閱讀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培養其注意的穩定性,從而萌發幼兒獨立閱讀的願望。

  眾所周知,閱讀材料的選擇是影響孩子閱讀興趣的重要因素,過難或過於簡單的內容都無法調動幼兒閱讀的興趣。尤其對於中班孩子而言,他們雖然已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但是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仍然對成人有著很大的依賴性。這與他們當前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是有密切關係的。因此,這一階段,教師應該更加用心地瞭解孩子閱讀的現狀和愛好,並精心挑選合適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進一步有效地激發孩子繼續閱讀的興趣,並逐漸過渡到幼兒獨立自主地完成簡單的閱讀過程。

  巧設提問提問,是成人與孩子共同閱讀並交流互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無法瞭解孩子的閱讀需求與現狀,更無法推動孩子繼續閱讀與思考。因此,在各類閱讀活動中,提問的設計始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對於中班孩子而言,怎樣的提問才是最為有效的呢?

  為了更好的發揮幼兒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具有活力的閱讀教學氛圍,同時更為了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積極思維的習慣,教師在幼兒進入中班後期,不妨嘗試讓幼兒學會提問,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幼兒說說“你還有什麼看不懂的?”“你還想知道些什麼?”然後順著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以點帶面,鼓勵其他幼兒來解答問題,這樣即能有效地激發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融洽幼兒間的關係,又能引發幼兒進一步閱讀的願望。

  書中還指出,在設計提問時,必須注意幼兒個體的差異。幼兒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要想讓每一位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教師就應在活動中設計不同難度、不同型別的提問,使全體幼兒都有表達思想,表現自己的機會。尤其在中班年齡階段,如果能給孩子更多的表現機會,會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識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

  善用媒體媒體是傳遞資訊和承載知識的工具,教學媒體是輔助師生進行教學活動的技術手段。傳統的教學媒體是指相對於現代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其他媒體——幻燈、投影、視聽裝置、語言實驗室等。媒體與教學的融合,構成一種特定的教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傳統教學中,如果不採用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則教學質量完全取決於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師為中心”的境況,孩子的學習依託教材,靠教師灌輸獲得知識,孩子缺乏積極主動的狀態,師生關係也無法達到互動作用的境界,更談不上發展幼兒的個性。教學技術媒體的使用,則能幫助教師教學更直觀、生動、形象,有助於幼兒理解和感受,並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大大拓展教學的領域。

  拓寬渠道閱讀活動絕不僅僅單指圖畫書的閱讀,其實在日常活動中,處處可見值得提供給幼兒閱讀的材料。

  1、生活中閱讀如果說小班階段,我們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習慣和興趣,會更多的選用圖畫書作為閱讀的材料,那麼到了中班時期,我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閱讀的不同材料,以進一步豐富孩子的閱讀感受,從而幫助孩子積累更多更有效的閱讀方法。如:我們為幫助中班孩子積累符號轉譯的經驗,不妨鼓勵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見的各類符號,製作成圖書,提供孩子閱讀並共同破譯符號意義;再如,我們為了幫助孩子學會有序閱讀,並將書面知識轉換為實踐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簡單的摺紙圖書閱讀,或是自制一些更適合孩子閱讀的小製作步驟圖,使孩子能在這樣的閱讀活動中積累圖畫書中所沒有的有效經驗;另外,一些熟悉的廣告畫、公益宣傳畫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編制,提供給中班孩子進行閱讀,這樣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拓展幼兒閱讀的渠道。

  當然,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在開展這類閱讀活動時,一定要把握好難易程度,以幼兒的當前需要為條件,以幼兒的現有認知水平和閱讀能力為基礎,進行有的放矢的選用。這樣才能收到好的閱讀效果。

  2、家園合作閱讀家園合作拓寬渠道閱讀即組織家長參與幼兒園的閱讀教育活動,指導家長進行家庭親子閱讀教育,從而使家園閱讀教育有機結合促進幼兒閱讀興趣的萌發、閱讀習慣的養成。

  對幼兒而言,家長參與閱讀活動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和閱讀的興趣,提高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對家長而言,透過親身體驗和參與,能瞭解自己孩子閱讀興趣、方式和特點等,還可以進一步瞭解幼兒園的閱讀教育情況,並在教師指導下獲得如何觀察與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

  親子閱讀指導,讓家長學會了真正關注幼兒的閱讀興趣,尊重幼兒的閱讀能力,傾聽幼兒的閱讀心聲,欣賞幼兒的閱讀表現,成為了孩子貼心的閱讀夥伴,家園合作促進孩子在閱讀活動中生動活潑的發展。

  總之,中班幼兒閱讀活動指導是在“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下開展的。教師遵循幼兒的學習興趣、需要和特點,為幼兒精選教材、巧設提問、善用媒體、拓寬渠道等,幫助幼兒觀察、理解閱讀內容,掌握閱讀方法等,幼兒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尊重;同時,教師作為幼兒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啟發者、指導者,合作者,目的是讓每位幼兒都成為閱讀活動的主人,使之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體驗閱讀的快樂,實現閱讀能力自我提升和習慣的自我養成,成為真正的自主閱讀者。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這麼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瞭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後果。而《童年的秘密》裡,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兒童的語言敏感期。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的能力是非常驚人的,所有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一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就出現,並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於這種敏感性秩序感在於認識到每樣物品在它的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記住每件東西應該放在哪裡。這意味著一個人能夠適應自己的環境,在所有的細節方面都能支配它。心靈的適宜環境是這樣的:一個人能閉著眼睛到處走動,僅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東西。這樣的環境是平靜和快樂所不可少的。很明顯,兒童對秩序的熱愛不同於成人對秩序的熱愛。秩序給成人某種外在的快樂,但對幼兒來講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動物漫步的大地,或魚兒遊憩的水。不過這一點,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們新到了一個環境,也是會經歷很不適應的時期,所謂的水土不服,但是兒童卻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沒見過的雨傘也會生氣的地步。而兒童的這個敏感期,據說一直會持續到五歲。

  每一個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們的教師,所以,並非孩子的父母親和老師,當一個成人看到兒童端了一杯水,他就開始害怕這隻杯子可能會摔破,當他感覺到這一點時,他的貪婪就使他把這杯子看作一件珍寶,並從兒童手中把它奪過來。另一方面,兒童還必須形成他的行為習慣,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得到許可,去展現連續的行為過程。當兒童工作時,他並不是為了獲得某些進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當他重複一項練習,使自己的活動達到一個目的時,這個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兒童個人的反應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勞累沒有聯絡,因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滿精力是兒童的特徵。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幼兒教師來說,“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必須堅守,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本學期,我認真仔細地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研讀了一遍,受益匪淺。

  關於“觀察與記錄”這個話題,其實是由來已久了,但是在過去的我們所撰寫的觀察記錄中,更多的是帶著治療的眼光去找“毛病”,所以經常會在觀察記錄中看到類似某某小朋友出現攻擊性現象了,是因為他性格暴躁、孤僻等諸如此類的標籤式字眼。在接觸了“學習故事”之後,我對觀察記錄有了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一、明確觀察目的——理解孩子

  我們知道毛毛蟲是美麗蝴蝶生命中一個必經的階段,它不會飛,也沒有那麼美麗。我們知道牛犢不能產奶,儘管有一天它會長大,會產奶,但是有太多的人希望孩子能夠儘可能地像成年人一樣做事,並且越快越好。如果我們能夠更準確地解讀孩子、瞭解孩子,我們可以更成功地引導孩子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如實地觀察兒童,特別是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

  二、真實看待幼兒——注重細節

  從作者的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注重細節的記錄。尤其是孩子的眼神、聲音、身體姿勢、手勢、面部表情等的描述。透過這些描述我發現,這些就是兒童揭示自我的方式。他們的眼神、聲音、身體、手勢、面部表情都在說話,都在與我們交流,他們透過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內心界。

  總之,我讀了這本書,從理論上更清晰地認識了為什麼要觀察兒童,觀察兒童行為後該如何評價這一行為,讓我更好地運用到工作中。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有人說,孩子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生物”。他們時刻處在自己的頻道,成人難以進入,所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就尤其重要。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孩子心靈的主要手段,是教師分析孩子行為背後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幼兒教師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這本書用清晰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事例,細緻入微地將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全方位地展示出來。從具體的心理學、行為學概念到複雜的理論觀點,再到觀察記錄的具體步驟和實施方法。我仔細研讀後,對書中實驗得出的結論與工作經歷中的感受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我的實踐也有了理論的指引。

  “教師不讀書、不學習怎麼成長,怎麼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學習,我們老師更需要學習。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發展中的人,我們教師要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和方法觀察孩子,以孩子為中心,真正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與孩子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

  我們讀書時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靜心。第一是耐心,我們觀察孩子時候,就應該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視孩子,用溫和的語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對待朋友一樣。第二是用心,我們對待孩子時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緒,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導者,教師是引導者。第三是靜心,對於孩子的行為要直接詢問、換位思考、幫其理清問題。看懂並看透每個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教師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分析出許多資訊。這也是教師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

  學會觀察,才能讀懂孩子!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

  作為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為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為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透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為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為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透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秘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著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控;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著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秘……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控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援和鼓勵幼兒成為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透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為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控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為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控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種無私而又博愛的職業,幼兒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生教育的基礎。

  作為幼兒教師,更需要用愛心和耐心來溫暖呵護每一顆童稚的心靈,想要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尤其是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非常的不容易的。這段時間裡,我讀了《幼兒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讓我有很大的感觸。書中提到說幼兒教師需要有什麼樣的精神、需要有什麼樣的專業素質、需要有什麼樣的教育智慧、需要有什麼樣的教育藝術。讓我瞭解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需要具備的有哪些。

  在《幼兒教師最需要什麼》一書中,作者分別從“幼兒教師最需要什麼樣的精神”,“幼兒教師最需要的專業素養”,“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育智慧”和“幼兒教師最需要的教學藝術”這四方面來闡述了怎樣做好一名幼兒教師。

  確實,要做好幼兒教師這份工作,單靠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充滿愛心、痛心、和真心的付出;同時還需要我們老師間的相互配合,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不光這樣,幼兒教師還應具有創新精神和終生學習的思想,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孩子的心中,教師是聖神的、無所不能、完美無缺的,而孩子本身就有很強的可塑性和模仿能力,他們對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觀察細微,感受強烈,而且還會不加選擇的模仿。因此,幼兒教師也應該從自身的言語、行動中使孩子的思想、道德、行為等方面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比起對孩子一本正經的教育要有用得多。

  我還了解到,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需要的東西很有很多。比如說,幼兒教師需要“幸福”。

  幸福,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就是一種滿足感,餓的時候有的吃就是幸福,累的時候有的睡就是幸福,不高興時有人陪就是幸福……

  幸福的定義很廣,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迷。有的人認為自己擁有財富就是幸福;有的人認為自己取得成功了就是幸福;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覺得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早上聽著孩子們和你問早,晚上聽著孩子們和你說再見是一種幸福;看到孩子們在幼兒園裡開開心心地生活、遊戲是一種幸福;看著孩子們一天天地長高長胖是一種幸福……幼兒教師需要這樣的幸福。

  幸福固然重要,一個好的心態也十分地重要。它能成就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幼兒教師也需要一個好的心態。

  我在書中看到過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個剛剛退潮的沙灘上,一個小男孩正俯身撿起一條被海潮湧來時帶到岸邊的小扔到了大海里。身邊的爸爸媽媽覺得很奇怪,問道:“這麼多的小魚都被帶到岸邊,你什麼時候能撿完呢?再說誰又在乎呢?”小男孩頭也沒抬地繼續撿起撿起一條小魚又扔進了大海,並且自言自語道:“這條小魚會在乎的。”又撿起一條說:“這條小魚也在乎”。

  是呀,每條小魚都會在乎,它們希望得到這個小男孩的救助,因為他撿起一條,就意味著這條小魚有生的希望了。就像我們的孩子一樣,他們肯定也希望老師能夠關注自己、在乎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既然我們選擇了幼兒教師這一職業,就應該將自己的心態放平和一些,保持最初職業的熱情,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公平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孩子。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細節都當作一件大事情來做,讓孩子能感受的到你對他的關心,在乎。讓他們覺得老師也是我的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遊戲。擺正了自己的心態,你的每一天都會過的充實,快樂。

  除了要有好的心態,還需要智慧。透過自身不斷地努力,填充知識面,將知識教給孩子們。用正確的方法來對待孩子們,而不是孩子一做錯什麼事就罵他、責備他。孩子是要靠老師去引導的。只有你用對了方法和孩子去溝通、接觸,孩子才會打心底崇拜你。

  以上就是我看了《幼兒教師需要什麼》這本書後的一些感觸。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半年多,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為細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一個瑣碎可以說聯絡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

  這半年多來,我面對著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驚慌、焦慮也有喜愛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說,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告別人生中第一個幼兒園半年工作的經歷,來到了萬豐幼兒園已有一個多月,在這裡面對新的挑戰,一切從零開始,難免感到吃力。但是幼兒園的文化豐富多彩,這不,我們幼兒園近期開展了師德師風的學習活動,透過學習,我不但更愛孩子,而且更懂得如何去愛。原來,教師的語言、動作、態度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是體現真正的師德師風的精神風貌。

  教師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如果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過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因為孩子如果接受不當的批評,會形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為規範。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說為社會創造了和諧。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什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既然是工作,就要愛崗敬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細心、耐心、用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才能體現工作的價值。

  當然盲目地愛孩子是遠遠不夠的,能讓孩子科學健康地成長,我們教師應該多學習教育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提到:"作為幼兒教師,只要保持一顆童心,才能成為一個擁有真正生命意義的人,才能理解孩子、接納孩子,並以自己的熱情影響孩子。"曾經的我一度渴望長大,而現在的我卻不願"長大",因為我選擇了做幼兒老師,選擇了做一個"孩子王",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收穫了快樂獲得了充實,想知道我"返老還童"的秘密嗎?

  秘訣一:和孩子們同一陣線

  帶孩子們出去散步時,孩子經常會關注小蝴蝶、小螞蟻之類的昆蟲,這時的我便和孩子們一起看一看、玩一玩。記得有一次春天,校園裡種植的油菜花開的正黃,引來了許多蜜蜂,孩子們一下子就被蜜蜂吸引了,一邊看一邊討論道:"這是蜜蜂嗎?會蜇人嗎?怎麼抓不住啊!"我便說道:"我來捉一隻怎麼樣啊?"當我用空瓶子捉到蜜蜂后,孩子們便拍手歡呼:"老師好棒啊!"

  秘訣二: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在戶外遊戲時,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玩跳繩皮球等等,有一次集體遊戲活動中,只見小君一組連輸了幾次,我便說:"老師和你一組好嗎?"他們疑惑的看著說:"老師也會玩嗎?"我點點頭說:"看!老師幫你們贏回來!",在孩子們一片加油聲中,我像個孩子一樣跑著、跳著,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我是一名幼兒老師,在我的眼裡看到了孩子以及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是那麼美好。

  秘訣三:和孩子們好好聊天

  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和孩子們說一說有趣的話題,比如:開學第一週,和孩子們聊聊話題"新年裡到哪裡玩了?在假期裡最喜歡做什麼事情?",一個孩子說道:"我最喜歡睡懶覺!"我便說道:"老師也喜歡的,在假期裡晚一些起來的確很舒服!"。再如:在角色遊戲時,"小舞臺"裡一個觀眾也沒有,演員們都"垂頭喪氣"的不開心,我便說道:"看我做的機器人然怎麼樣!"聽到我的動作,小演員就議論開了,"老師!你的機器人不高階!""老師,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機器人"……不一會兒便吸引了很多觀眾!

  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爸爸帶回家一本書給我看,也是這本書讓我確定了我人生的方向,那就是《幼兒教育》,很感謝爸爸,也很感謝這本書。

  至今想想有很多朦朧的感悟,可惜一時無法拙筆盡情的表達出來。讀過此書,激發我去思考,體驗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用自己真摯的情感形成個性化的教育。仔細品位此書,裡面有許多的文章都和我們息息相關,所描寫的老師工作態度似曾相識,我們平時也是這麼工作的吧!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喜歡我的職業,並且在瞭解和觀察孩子的過程中我獲得了極大的幸福。本書記載了許多充滿感性色彩的幼兒教師的心得,給我印象較深的一篇文章記錄了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在與孩子、家長交流中的喜怒哀樂,自己專業成長的足跡,對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書中濃厚的生活氣息,教師良好的反思和學習精神,讓我覺得從事幼兒教育事業是一種意志的磨練,更是一種享受。

  教育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生活,是教師和孩子的生活。在書中看到了老師的困惑和苦惱,看到了老師和孩子間的互動和磨合,也看到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協作和溝通。對幼兒教師而言,人人都在實踐,但並不意味著人人都在反思,這本書讓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教師的反思精神,在反思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反思意味著對自己有一種審視和批判的精神。因此我覺得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經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多學習、多看書、多反思、多動筆。反思是個總結教訓、積累經驗、改進方法的過程。

  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秩嫩的思想、脆弱的情感,老師需要細膩再細膩,拋棄舊的教育觀念,應該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成長過程。

  我們很少探究孩子那小而敏感的腦袋裡究竟有什麼奇妙又豐富的想法?如何引導他們想的更深?一天的工作結束了教師反思過今天的活動了嗎?孩子和自己都收穫了什麼?享受到了什麼?翻開一日的記錄表,寫的更多的可能是有關孩子的情況,以及一日教學活動計劃,很少寫到自己一天的心情,其實,教師應該記下自己的情緒體驗,孩子的激情需要老師來點燃,老師應該要用心靈去享受工作。

  日復一日堅持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是需要有偉大靈魂的,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孩子,給予孩子細膩而恰當的關愛,更要用尊重和平等的態度面對孩子。哲學家詹姆士曾說過:人類本質最殷切要求的就是被肯定,而學生更是如此。為了更加了解幼兒,在我以後的生活中我會多讀一些幼兒教育方面的書,我會好好愛我的孩子們,好好愛我的幼教事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