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
時代進步的潮流和社會變革的趨勢,不斷向我們幼兒教育提出改革和發展的新課題,我們在學習與反思中實踐,注重幼兒園的內涵發展,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積極推進新課程實施、不斷轉變教師教育觀念,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一年來,我們以幼兒發展為本,結合本園實際,加強“教”和“學”的研究,提高教師保教能力,穩中求進,推動幼兒園保教質量,促幼兒健康發展。
一、加強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過程,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我園師訓的一項重點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利用頭腦風暴教師沙龍案例交流等多樣的形式,間週一、三、五的固定時間,由輔導員、科研組長、科研主任負責,在園中開展園本培訓學習活動針對大家的熱點、焦點問題以及困惑進行集體學習交流和探討。鼓勵教師人人做業務學習的主人,理論聯絡實際,針對一個問題進行思想的碰撞,激發教師的思考與探索。逐步讓老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方向,轉變觀念,大膽創新。有效的提高了教師們的思想認識和教育能力。
2、加強教師師德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透過定期有效組織教師政治學習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加大宣傳力度,規範教師行為,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全面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育德能力。促進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透過政治學習、師德培訓、主題演講等等活動進一步提升本園教師的師德規範,加強了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師德水平上新臺階。
3、開展傳幫帶教活動。抓住機會,開展多渠道的外部培訓。本學期開展多次與向化片幼兒園的跨校聯合體交流活動。既有青年教師評優活動的探討,又有骨幹教師與新教師結對協議帶教活動。同時讓每個教師有走出去的機會,為教師創設更多的實地考察機會,開闊視野,豐富實踐知識。
4、在園內開展分層次、多渠道的帶教培訓工作,進行了分層分類的帶教培訓,使每個層次的教師都學有方向、學有目標。尤其加強了新教師的指導和培養,鼓勵青年教師開展自學和自培,不斷充實自己並用新課程理論來指導實踐,培養她們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青年教師分別在片級、縣級教研活動中公開教學活動,得到同行和領導的好評。同時我們還繼續著眼於對骨幹教師的培養,給骨幹教師壓膽子、搭舞臺、促成長,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引領作用。
5、加強過程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以“六個一”活動為抓手,在認真組織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相互觀摩交流活動;教師自制教玩具評比;聽課筆記、備課筆記評比等活動,透過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在管理方面園領導定期與不定期對保教工作進行檢查,重平時巡視的實況記錄,注重採集資訊和積累資料。檢查結果向本人公開,優秀事蹟加以及時肯定和弘揚。
二、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質量。
1、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質量是關鍵,為此加強對課程管理顯得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們以《綱要》和《指南》的為指導,結合我園實際,將我園研究課題相關的彩陶藝術教育活動巧妙而有效地融入到新課程中去,將我們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新教材主題內容進行替換、整合。同時本學期又調整了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的安排,確保遊戲、生活、運動、學習各課程之間的平衡,使幼兒的一日活動安排更科學合理。
其次,在實施新課程過程中,本著“因人而異”的原則,對個層次的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對組長以上的老師實現放權,對三年以內的新教師和五十以上的老教師實行既規定主題內容、規定教學進度。完善對老師的聽課、評課制度,提高老師對活動設計和評價的能力,同時對實習老師及時給予指導,使其順利完成教學實習任務。
還有就是深化幼兒園特色教學。“彩陶藝術教育”是我園上學期確立的縣級重點課題,為了更好地開展課題實踐活動,我們以科研組為核心,確立本學期開展的系列活動,教師人人參與活動,月月有特色教學內容。特別關注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新課程理念和行為的落實,如:關注孩子的經驗、關注教材的園本化等等。
2、加強教科研活動的實效。
教科研活動是教師學習交流互動的平臺,尤其要講究效率和質量。
首先我們的教科研活動由業務園長負責,間周定時間,定主題,定主角,激發教師的主人意識,積極參與活動的組織、研討、交流。組長能做到每次活動有充分準備,積極圍繞討論研究的主題,透過靈活多變的形式開展活動,努力營造寬鬆、愉悅的教研氛圍,充分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建立合作教研模式,廣開言路,促進教師去主動學習、自我提高,在研討中感悟學習的真諦。同時教科研組長每次活動都有活動實況的詳細記錄,包括記錄每位教師發言次數、內容和簡要觀點等,注重過程性資料積累。
其次在內容上,我們根據幼兒發展需要,樹立目標意識,選擇適宜的主題研討內容,開展了教育科研活動。本學期我們教科研組主要以集中教研為主,以專題討論為切入點,轉變教師教育觀念。主要圍繞關於主題“為幼兒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更好的組織和開展語言活動”、“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如何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等一系列專題研討。大家就相關的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透過大量的資料詢查,進行經驗的分享交流。讓我們老師在邊學習、邊實踐、邊思考中對教學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本學期,我們還多次組織教師之間的交流活動觀摩,透過觀看、評價與反思,尋找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實踐水平。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
六天的遠端研修,緊張而忙碌,尤其是在逼近開學前的日子裡,與開學前的很多準備工作有點時間上的衝突。不過,總是堅持著,認真收看了各個影片,然後認真思考,聯絡實際,完成了各項作業,收穫還是不少的。
一直想透過學習提高自己,一直想多聆聽收看專家的影片講座,一直想到一些優秀的單位看看,現在,終於能足不出戶就能學習了,心情是高興的。雖然不是實地學習,雖然不是現場聆聽,但“望梅止渴”,也是一種慰藉和幸福啊!
曾經歷了第一天“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絕望和無奈,在堅持中終於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和欣喜,更有了後幾天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求與學習。白天因準備開學各項工作、處理雜事耽誤了時間,就晚上補上——常常是到深夜仍樂此不疲——學習被指導老師和專家推薦的文章,留下自己的有真情實感的評論;檢視自己的作業被同行瀏覽情況,檢視作業後面指導老師和同行留下的評論,努力做到有評論必回覆,達到交流切磋的目的;看看本單位老師們的作業情況,便於在第二天觀看影片前後進行鼓勵表揚。
在學習中,也記下了自己的一些感想和收穫:
1、理論,有時是很枯燥的,但靜下心來學進去,卻也是別有洞天,感覺優秀的理論確實會指導我們的實踐,如建構主義,如現實主義,如“最近發展區”。
2、在朱家雄教授的報告裡,朱教授講澳大利亞工人工資最高,知識分子次之,公務員最低。這讓我想到了體制的引領作用,體制決定了大多數人對職業的選擇,對幸福的追求方式。
3、很多所謂的先進的外國專家理論,其實就隱含在我們傳統的教育智慧中,就蘊含在我們的生活裡,這需要我們去學習,去體悟。比如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就是“跳一跳夠到果子”,就像我們上樓,把現有發展水平當成第一節臺階,把第二節臺階當成可能發展水平。當邁上第二節臺階時,原來的可能發展水平就是現有發展水平了,第三節臺階就成了可能發展水平了。仔細想想,就是時時給人希望,讓人充滿激情而已。
4、我們組織活動,總說以生為本,卻總是教師講得多,孩子活動少,以後,一定努力透過老師的有效組織,讓孩子自主活動起來,讓孩子成為主角,成為探索者、研究者。
5、在讓孩子養成把玩過的物品放回原處的訓練中,我想到了:
當把一切都賦予生命,我們除了學會尊重,更能達到快樂的境界。比如讓孩子“拿球”和“送球”,我們可以說“讓我們去領球寶寶出來玩嘍!”和“讓我們送球寶寶回家嘍!”其實,讓孩子小時候生活在童話裡,是多麼幸福啊!
6、很多創意,就在我們的思考中:當我看到一個幼兒園的老師將綠色的飲料瓶弄成一片翠綠的竹林的時候,我想,我們身邊的很多東西,我們可以弄成什麼呢?其實世界上本沒有廢物,只是有放錯了地方的東西啊——放對了地方,就沒有了廢物!
7、學習總是有用的,不只是對幼兒園,不只是對孩子有用,你學到的知識,對自己的家庭,對自己的孩子和親人,都是有用的,尤其是很多的安全知識——哪裡不需要安全和平安呢?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很多成年人還不會安全行路、騎車或開車。
六天的研修,聽了不少,感悟也不少,在匆忙的學習中,在欣賞名園做法的眼花繚亂裡,我知道,無論學習多少,無論感悟多少,其實都應落實在自己的工作實際中,落實在自己的幼兒園裡,真正促進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全面發展,這才是最重要的。由是我想到“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境界!。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
暑假的滾滾熱浪擋不住教師們學習的那份熱情。今天,我有幸參加了區文教局和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的幼兒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課程。對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作的《資訊科技發展與課程改革》的報告感受頗深。雖然黎教授的講座沒有娓娓動聽、聲情並茂的語言,但黎教授的講座就像夏日午後的一道涼風,吹過我們每個老師的心頭,吸引著我們每個老師的眼球,黎教授的講座就是一個資訊科技發展與課程改革的很好典範。結合自己作為幼兒園一名教師,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發展,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我們應該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
幼兒園需要充分運用多種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我們應該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透過課題《資訊科技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的研究,我們的日常教學也應該不斷髮生著變革,我們的幼兒教育正在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轉變,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教學所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爛漫、無知懵懂的幼兒,是需要充分運用多種感官手段,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的教學。以前,由於缺少經驗,我國在幼兒教育方面走了不少彎路。但是隨著當今時代的變遷,隨著新課程改革腳步的邁進,教師們透過對新課程理論的學習,不斷更正自己的思想觀念,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開始了新一輪的幼兒教育研究。我園也緊跟教育的步伐,深入開展了有關新課程改革的學習;我們教師也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一套套的經驗教學,活動著實有效。特別是我園開展研究的課題《資訊科技在幼兒園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對於我們研究新課程改革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正在不斷改變著我們的日常教學,引領著我們向更先進的方向邁進。
新課程中強調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轉變、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轉變。下面就談談機子的感受。
一、由重教師“教”向重幼兒“學”轉變
走進以前的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基本模式就是灌輸——接受式學習,幼兒的學習方式基本上是聽老師講,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識和技能很好地傳授給幼兒,幼兒學會了就算是達到了教育目的。即使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現代資訊科技,也是一種模式型的表面化,對於教學沒有起到很大的幫助。
其實,我們知道資訊科技是一種有力的學習工具,它能夠變革幼兒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發展,深入資訊科技運用的研究,幼兒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而是自主的,資訊科技以其強大的動力促進著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為以往的被動式學習帶來了強大的震撼。
我園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大班的數學活動《比一比,量一量》中,活動目標是“訓練幼兒觀察、測量、比較的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意識,培養合作能力”。我們從目標上就可以看出來,老師不是重知識的傳授,而是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自己探索、討論,培養的是一種能力,是透過孩子們自己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擺圖形來獲得經驗,或在吸取他人經驗的靈感上不斷湧現自己的想法。活動中,我們只做了精美的Flash課件來輔助教學,幼兒不僅鍛鍊了不怕失敗的意志,而且透過自己嘗試得來的經驗要比老師“教”給他們的'收穫更多。
再如大班綜合活動《神奇的米字格》中,老師製作了精美的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引導幼兒從認識米字格到學習折米字格,再到學習在米字格中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繪畫等。這一系列活動環節,都是透過課件來化解活動的重難點,解決了一個個困難,此時的教師則退到了教學的後臺,以一種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身份引領幼兒自主學習。現代教育資訊科技能充分發揮課件的形象演示作用,為孩子提供鮮活的場景,為啟用思維力與想象力提供重要條件。幼兒愉快、自然、主動地學習,獲得了真真切切的發展。
二、由注重“知識經驗”向重幼兒“親身經驗”
幼兒是活的個體,新課程強調體驗式學習,幼兒的學習不僅要用自己的腦子去想,而且適合同時配以眼睛看、耳朵聽、嘴說、動手操作等,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體驗,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資訊科技正好符合幼兒學習的這種需要。
如在中班開展的主題活動“有趣的沉浮”中,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可能就是教師在前臺做沉浮實驗,然後將結果告知幼兒。但是現如今我們進行這個主題活動時,則採用請幼兒先猜想結論,然後利用“親身實驗”的方式來探索,最後得出結論。教師要做的則是以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引領幼兒不斷探索,對於一些問題可以先拍攝下來,然後組織幼兒討論,最後與幼兒一起得出結論、進行總結。幼兒透過“親身經驗”得出的結論會比從老師那兒聽到的知識要深刻,更容易在實際生活中來運用知識。
三、活動過程注重從“來源於課本”向“來源於幼兒生活”
生活經歷是教育的起點,幼兒的生活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教育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幼兒的生活和經驗是我們實施教育的基礎。明確了這一觀點之後,我們的教育活動都是以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基準,以資訊科技為手段來進行的。如有關安全方面的活動《今天誰會贏》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拍攝一些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請孩子來判斷這種行為對不對,透過觀看和討論的方式讓幼兒來了解,效果很是不錯。設想如果教師選取的不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而是與幼兒實際生活所脫離的事件,這樣做的話,活動的效果會怎麼樣?
無論是資訊科技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是當今比較熱門的話題,但是作為教師要很好地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不斷的嘗試中進行摸索。我相信,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資訊科技將會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更多的便捷,以更廣泛的空間來迎接明天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
我們深深地認識到學校的發展應以人的發展為中心,是以教師和幼兒為中心的發展。而教師的發展與成長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因為孩子的發展與成長,歸根結底,還是要靠教師素質的最佳化與提高。本學年度,我們在貫徹領會縣托幼辦、研訓室關於校本培訓的一系列專題輔導講座後,在園長的引領下,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創新為動力,在師訓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規範師德,凝聚人心,提高隊伍素質
擁有一支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實現幼兒園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和基石,所以幼兒園始終把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透過教師基本功訓練、社群家園師生才藝展示、相互聽課評課等活動,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1、堅持持證上崗,學歷達標率高。園內在編教職員工33人,全部持證上崗,學歷達標率為100﹪。在編22名教師中,本科學歷(包括再讀)佔85﹪,中高階職稱比例為61﹪。高階保育員比例佔50﹪,3名營養員均為高階工。
2、師德規範,凝聚力強。我們透過師德演講,提高教師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幼兒園還充分發揮工、黨、團組織的作用,積極組織教職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教工運動會、聯誼會、外出參觀考察活動、才藝比賽、演講比賽等等。在幼兒園各類展示活動、各級比賽的過程中,全體教工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放棄節假日,在幼兒園加班加點,沒有叫苦喊累,教職工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增強。
3、分層培養梯隊帶教我園建立起了教師分層培養梯隊帶教的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出特長教師、骨幹教師、高階教師的帶教作用,每週師徒各聽一次課並互評,每週指導一次班務管理和家長工作,每學期師徒各公開一次教研課,紮實有效地開展好師徒帶教活動,有力地推進了不同層次教師的成長。目前我園已有學科帶頭人一人,縣級骨幹二人,園級骨幹多名,教師的總體水平迅速提升。
二、教、學、研合一
有效推進新課程實施全園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熱情高,科研興園的意識強,初步形成了人人參與各個實踐的教科研氛圍。園長親自掛帥,科研、教研組長具體負責,每月進行教科研小組例會,推進課題的程序。同時我們還加大內體改方案中教科研獎勵基金,設立立項獎,參與獎,提供課題活動經費以及課題獲獎經費等,保障科研課題的順利完成。我們建立市、縣、園三級課題管理網路,課題內容豐富,有上海市“十一五”家教課題,有圍繞藝術教育研究的縣級重點課題,還有幼兒健康保健課題等等。我們加強課題的過程性管理,教師們以教研組為主陣地、以教學月實踐為契機,緊緊圍繞幼兒園龍頭課題加強課題的研討實踐,確立集體教研課題,藉助教研組力量共同學習,分別實踐,並在學習實踐研討中,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著課改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如我們進行了“主題背景下環境創設”的研究,讓環境貼近幼兒,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環境與幼兒對話,增強幼兒在環境創設中的參與互動性;讓環境啟發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創設操作性強的活動區等等。
我們進行了“如何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的研究,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充實和完善。在記錄幼兒發展狀況的同時,為教師有效實施新課程提供了有力地支援,更為家長提供了感受幼兒學習方式、瞭解幼兒發展過程、共享幼兒成長喜悅的視窗,使家長能有針對性地支援孩子發展。我們還進行了預設與生成的學習研究,重在革新教學方法,尊重幼兒的自主學習,重視探索性、體驗性的學習方式的運用,使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水平、思維方式能動地與周圍的人、事、物進行最直接的“對話”,自主地建構經驗,教師以有效的引發策略、支援策略、回應策略推動孩子的發展,使幼兒的學習更自主、更快樂、更富有意義
幼兒園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5
二十一世紀我國正在加緊教育資訊化建設,學前教育已經進入高資訊化時代,隨著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和教育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資訊科技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網路環境下的音樂教學能更快速、更準確、更形象的傳遞教學資訊,與幼兒的認知水平和思維方式相適應,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教學改革新途徑,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是一種模擬性、啟發性的直觀手段,由於它不但容易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誘發幼兒的學習動機,而且可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讓幼兒清楚地看到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有利於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而且能啟用幼兒的創造思維,鍛鍊幼兒的動手、動口能力,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活動,能獲得全面的發展。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如何恰當運用網路資源對提高幼兒審美情趣、挖掘幼兒潛能、培養幼兒自主性等方面。
一、現代資訊科技,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和愛好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把幼兒的認識和行為統一起來,增強注意力,引導幼兒主動將精力用於學習活動,並能自覺地記憶、想像和思考所觀察的事物。幼兒的心態是愛新、好奇,做事學習往往憑興趣而很少去理智思考。多媒體的立體聲響效果,能為幼兒營造一種充滿情感,如臨其境的情境,激發幼兒情緒,開啟幼兒心扉,使其儘快進入學習主體地位角色,以收到“未成曲先有情”的教學效果。
首先,幼兒園音樂活動的音樂遊戲、音樂欣賞、唱歌教學中選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最為合適。可以利用課件為音樂遊戲做示範,這樣幼兒理解起來會更直接、清楚,如我在音樂遊戲《小螞蟻搬豆》活動中,對於現實生活中幼兒對“小螞蟻搬豆”感知經驗的缺乏,我藉助課件讓幼兒瞭解“小螞蟻和豆豆”怎樣相遇,怎樣遊戲的整個過程,同時還使課件很好的達到了示範遊戲玩法的作用。
同樣,音樂欣賞作為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難度最大、最為抽象的教育內容,藉助多媒體課件可以很好的解決幼兒“難以想象、難以理解”的難題,孩子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無論樂曲多麼美妙,單純的傾聽很難在幼兒腦海中形成清晰的音樂形象,只有圖片、動感的畫面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樂。因此,還是要藉助多媒體讓孩子從視覺上,聽覺上都受到刺激,將抽象的音樂變為讓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音樂形象。再如在唱歌活動《春天裡來》中,老師將歌詞“春天裡來百花香”“溫暖的太陽當空照”“照著我的花衣裳”等一一用生動的圖畫表現出來,幫助幼兒在愉快的情緒中很快地記住了歌詞,活動效果非常好。
資訊科技能使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在資訊源發生的資訊內容上,由於資訊科技能保證資訊源如圖片、音響、音像等的質量,失真度小,加之聲像並茂、資訊源廣泛,因而幼兒左右兩個半腦都能興奮起來,且不易疲勞,在音樂活動過程中就能較長時間保持積極的、興奮的狀態,如:觀看《雀之靈》中舞者手臂、肩胸和頭部的閃爍性動作;聆聽具有深邃的詩情畫意和浪漫色彩的《蘭色多瑙河》的旋律;體會《小雞出殼》帶來的關於生命萌動的欣喜~~~所有這些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傳播的音樂表現形式和內容都會在幼兒頭腦裡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現代資訊科技,促進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感知和理解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以孩子們感興趣的方式進行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活動,支援、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並進行個性化表達。而資訊科技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多媒體技術就能為幼兒提供這樣的支援和條件:一則由於多媒體技術所傳輸的不僅僅是單一隔離的語意、書面符號,而是能充分為幼兒提供形象的、豐富的資訊,集文字、聲音、影象、動畫等多種資訊形態於一體,把要表現的音樂作品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使幼兒能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二則多媒體技術強大的互動功能,也為幼兒進行自己喜歡的表現活動和體驗活動提供了便利,更加有效地激發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主動去建構、去拓展、去創新,從而取得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效果。
在音樂欣賞活動中,運用多媒體電腦讓幼兒的視、聽感官充分感知,使抽象的音樂變為具體的可直接感知的音樂形象,加深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創造力。現代化資訊科技具有反覆的表現手法和巨大的表現力,能具體形象地再現各種事物的現象、情景和過程,有效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絡,開拓更廣闊的視野。而多媒體技術所具備的色彩鮮明、再現真實、視聽生動、畫面豐富、動感性強、活潑直觀等特點非常符合幼兒藝術學習的需要。多媒體技術運用多種現代手段,對資訊進行加工處理,顯示與再現,模擬、模擬與動畫技術的運用,可以是一些普通條件下無法實現或無法觀察到的過程與現象生動而形象地顯示出來。如在歌曲《春天》中,歌詞大意是這樣的: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楊柳樹枝對著我們彎彎腰,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兒一跳一跳又一跳。為了讓孩子們順利地理解和記憶歌詞,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相應的事物相對應,花兒是正在開放的會動的花,楊柳樹枝正在左右搖擺,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在邊飛邊嗡嗡叫,小白兔從這邊跳向那邊。在優美的音樂意境中,在製作精巧的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下,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能很好地體驗歌曲的美,並用自己創編的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
多媒體所特有的模擬性激活了教學氣氛,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大膽地發揮想象力,自由和完整地表達了對事物的認識,使其思維真正地“動”起來,“活”起來。 在各種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正確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可採取圖片或背景、幻燈、電視、木偶、角色扮演、音響模擬等手段來提示音樂的意境,讓幼兒從直接畫面、場景中受到情緒感染,達到幼兒的情感體驗與音樂作品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還可以直接欣賞到音樂作品形式內容,音響效果使孩子獲得更為清晰的音樂形象,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能深刻地理解音樂,親切地表現音樂,使幼兒得到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審美能力得到昇華。
三、現代資訊科技,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表現能力
在教學中,可根據小朋友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多媒體音樂畫面中盡情地去模仿、去表演。一種是模仿小動物的動作。如:“小鳥飛”、“小魚遊”等表現抒情的三拍子音樂;“大象走”、“獅子走”等表現四拍子低沉緩慢的音樂;“小兔跳”、“青蛙跳”等表現二拍子活潑歡快的音樂。另一種是有節奏的表演小朋友們生活、學習、行為的律動模仿。如:“刷牙洗臉” 、“梳頭”、“繫鞋帶”、“穿衣”、“疊被”、“洗手絹”、“擦玻璃”、“掃地”、“拍球”等動作。再一種是模仿生活中的音響節奏動作。如:火車開動——咔嚓;鐘擺聲——滴答,滴答;鼓聲——咚咚,咚咚咚;知了叫——知—了;馬蹄聲——噠,噠噠:汽車喇叭聲——嘟賭,嘟賭等等。這樣透過遊戲、律動、表演及打擊樂器訓練。讓幼兒對音樂的內在有理解,透過外在的各種手段加以表現,使孩子的內心溢於言表。
資訊科技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運用空間廣闊,合理的運用會起到最佳化課堂環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幫助突破教學重難點的有效作用,只要本著合理、實用的教學原則,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