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風家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關於家風家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風家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1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裡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餘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麼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後,她講道:家風家訓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傳統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著10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說,這事我幫不了你,我現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聽了王虹老師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師總結說:“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著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後,居民李華感慨頗深,分享了聽課後的感受,她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或作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裡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家規、家教、家風,成為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動力、無言的激勵,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教育活動,我們非常喜歡,提醒我們這些老人不要溺愛孩子,引導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建設。”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2
什麼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家族對修養、氣質、智慧、人品的傳承,家風是由父母家族長輩身體力行言傳身教用以約束和規範家庭成員的一種風尚和作風,這樣一代代的傳承。家風一旦形成就能不斷繼承和發展,使整個家族有了一種靈魂和底蘊,家風傳承越久家族底蘊越深厚.
首先是修養,一個好的家風會讓人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前幾天在公交站臺有一幕很讓我感動,有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她幾歲的小女兒在公交站臺等車,小女孩手裡吃著零食,然後隨手把垃圾仍在了地上,她媽媽望著她對她說“媽媽在家裡怎麼教你的?亂丟垃圾是不對的,趕快撿起來丟旁邊的垃圾桶裡”小女孩彎下腰把垃圾撿起來丟到了垃圾桶裡。年輕媽媽的教育讓小女孩知道了亂丟垃圾是不對的,這是一種個人的修養,小女孩在媽媽這樣的教育下必然會成為一個有良好修養的人。
說到氣質大家腦海裡肯定出現了大家閨秀,紳士風度這樣的詞語,對,就是這樣的,良好的家風會有一種良好的氛圍,在這種有氣質的家庭的家風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不要說髒話,見了長輩要行禮打招呼,走路要目視前方腰板挺直等等。這也是培養一個人的氣質的一種表現。
大家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吧,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礙出入,他決心把它們剷平。智叟認為這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後有孫子,子子孫孫永無窮盡,而山不會加高,為什麼會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動,便派誇娥氏二子把山揹走。有人會想我們是在談家風,愚公的故事只是他一個人的事而已,其實不然,愚公為什麼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那是因為愚公的家風,愚公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辦到搬走兩座大山的,但是愚公把做事有毅力,有恆心,堅持不懈,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退縮的大智慧留給了後人,後人一代一代傳承這樣的家風,相信一定會搬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
人品在一個家族的家風中也有很大分量,比如在做人方面誠信,正直,勇敢,真誠,坦蕩,寬容。做己方面的自知之明,自制自律,自尊自愛,自信自強,自覺自醒等等。
社會是由家族組成的,好的家風會形成好的社會風氣,一個民族的的繁榮昌盛離不開好的家風的傳承,讓我們把好的家風傳承起來為社會的繁榮昌盛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3
家風是什麼?或許在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家風似乎都會覺得是老一輩人甚至是古代嚴厲講求的內容,殊不知,一個人的成人成才與家風有著息息相關。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不是高精尖的哲學,也不是讓人無法靠近,它更是一種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時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為新一代年輕人:
一是要擁有家風的意識。理解家風是什麼含義?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誠和坦率,都是家風的體現,作為90後,很多都已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風的體現,更是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種子。
二是要堅持家風的正氣,家風是一個家族風貌的綜合體現,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的行為準則,充滿正能量的家風,思想不會被邪惡所迷惑,不會讓行為越軌,正氣是靠家庭中每個人的正氣,是靠每個人的堅持。
三是要做好家風的傳承。家風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揚和傳承,也許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家風“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導,一代代的發揚,就會讓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風中受益、家風是一本書,也不是一本書。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斷總結,良好的家風定會成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4
我們告別了安逸享樂的寒假生活,開始了暫新的校園生活,迎來了“新起點,新希望”。開學的第一天,我們一如既往地觀看了《開學第一課》。
這次課以“傳承家風家訓,踐行核心價值”為主題,透過介紹趙一曼家書蘊含的愛國情懷、楊啟發家庭培育的敬業家風、李元成全家恪守的誠信家道、羅必炎一家踐行的友善家訓,讓我們深刻地瞭解到什麼是家風、家訓?如何把優良傳統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古語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說的是孝順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佔據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個家庭都應該首先傳承的家風。羅必炎秉承孝老愛親、多行善事的家風家訓。他任勞任怨地悉心贍養親、繼、養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懷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親和睦。他的事蹟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時候我經常在爸爸、媽媽地懷裡撒嬌,總是不停地許諾:我長大了以後一定要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裡,每當我吃過飯後,經常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爸爸、媽媽卻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裡有好吃的,他們總是先讓我品嚐,我卻習以為常地拿起來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媽媽便忙前忙後,百般照顧,而他們身體不適,我只能問候一下,也沒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鞭策,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開學第一課》的觀看,使我們潛移默化地感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秀家風薰陶。今後,我會用好的家風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從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5
每個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有了好的家風,我們的孩子就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來成長,從中他們就能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家庭的快樂。
維持一個好的家風,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愛,相攜共進,這時雙方都需要意識到的,缺一不可。我結婚16年,生育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十五歲,上初三,小兒子也有十二歲了,上小學六年級。在這漫長而又短暫的十六年裡,我們夫妻倆相處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關心對方的變化,多發現對方的優點,多講些好聽的話語;少抱怨、少指責、少誤會,我們在孩子面前從不吵架、從不指責,讓我們兩個兒子都會因為有爸爸、媽媽的陪伴而感到溫暖。
因有我們倆的榜樣,兩個兒子都懂得互敬互愛。別的家長都說,孩子小的時候經常是打打鬧鬧的。依我的小孩來說,我很少很少他們這樣,從小就懂得相互忍讓。無論是哥哥還是弟弟,如果鄰居阿姨給點吃的其中一個,(就弟弟來說吧,他會問“”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給一個車,我家裡還有一個哥哥)換回哥哥,也會這樣說的。現在哥哥已經讀初三了,在校同學給他點好吃的,他也不捨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來。他兄弟倆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嚐起來。
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家雖然不時常有老人在這,可每週孩子回來,第一時間就叫他們給爺爺、奶奶打電話問好,問問他們的情況、吃飯沒有、身體情況怎樣,老人倆聽到孫子的聲音,總是樂融融的。其實,在我身邊也會經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生,就是有時下雨,我會帶著兒子一起坐公交車上學或放學,在車上看見有老人,我就會很自覺地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然後對我兒子說:“兒子,來吧!媽媽抱你”兒子就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來說:“不用了,媽媽你坐吧。你會暈車”我坐下後,堅決地說:“來吧,媽媽就想抱抱你。”這樣,孩子就覺得媽媽特別的親切。媽媽孝敬老人,媽媽愛護孩子,孩子心疼媽媽,這不就是尊老愛幼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是只有那些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大事才能體現尊老愛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尊老愛幼的美德。
說到勤儉節約,從小我就教育孩子,無論什麼東西都要節約,也不能亂花錢。我兩個兒子在石龍坑小學讀了六年,說句實話,他們很少很少在校門口買零食吃。有些人會想,他口袋沒錢,有錢你看他會不會買。我相信我兩個孩子就算有錢在口袋也動搖不了他們的好習慣。我記得有一次,小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他在校門口撿到了一塊錢。他緊緊地把一塊錢塞到口袋裡,等我去接他的時候,他悄悄地在我耳邊說:“媽媽,今天你不用幹活都有一塊錢賺。”我問他:“為什麼?”他就很理直氣壯地說:“因為我撿到了一塊錢呀!”我就順口一說:“那你為什麼不去買東西吃呀?”他有點生氣地對我說:“媽媽,您不是從小就教我們要節約用錢,不能亂花錢嗎?”我摸摸他的頭說:“孩子,你真棒。還記得媽媽說的話。”
我大兒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在校尊師重友,在家尊老愛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這幾年裡,除了每月給他300元的伙食費,幾乎什麼零用錢他都不要,你怎麼塞給他,他都不要。這也因為平時生活中夫妻倆點點滴滴的行為下影響出來的好習慣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樣去互敬互愛、互相幫助;怎樣去勤奮、去節約,還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是他們學習的好榜樣。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領悟到人生的樂趣。
家風家訓心得體會6
一棵枝繁葉茂的樹,需要陽光的洗禮和水份的滋潤。我們這些成長中的孩子,如同樹木一樣,也需要良好的家風家訓的薰陶。而我,正是在爸爸媽媽的優良家風的影響下成長著。
從小時候起,爸爸媽媽就總是教育我心中要有他人,幾歲大的我似懂非懂,但嘴裡還不時念叨著動畫片中巧虎的那句:“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句話似乎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
暑假的一天,我和好友小宇來到了母校(也是媽媽的工作單位)。校園裡沒有了活潑可愛的學生,變得清冷多了。兩人在空曠的校園裡漫步閒話。突然,小宇提議:“我們去校門口買些零食吧!”吃貨我當然舉雙手贊成,可轉念一想,媽媽辦公室裡還有三個弟弟妹妹在操場上玩,一定要帶上他們的份。小宇聽了我的想法,立馬同意。商量決定,我買孩子們的,她買我倆的。
不一會兒工夫,我們就提著五份烤腸加奶茶有說有笑地回到校園。一到操場我就愣住了,什麼時候又多冒出了兩個小不點妹妹?無奈,我將吃食藏到身後,悄悄地叫來了媽媽辦公室裡的三個小孩子,避開那兩個。可不願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她們倆也跟了過來。看著倆小妹妹天真可愛的模樣,想像著她們即將要盯著別人大快朵頤的可憐樣,我動搖了。與其昧著良心吃,還不如拱手相送。最終我和小宇都忍痛割愛。看著弟弟妹妹們狼吞虎嚥的樣子,我倆相視一笑,心裡感覺特舒坦。
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平時你不是經常與他人分享你的好東西嗎,今天怎麼會這麼糾結?”“以前分享之後還有我的份,可這次是把所有的都拱手相讓啊!”我內心還有點小小的遺憾。媽媽表揚了我又有了一個大的進步,還特意為我的這件事寫下了一段文字:這次的分享你面臨著的是一個更大的挑戰——把本該屬於你的那一份也要貢獻出去。你沒有被美食的誘惑侵蝕你純潔的心靈,你用你的善良、友愛戰勝了自己,贏得了挑戰的成功,媽媽為你點贊。媽媽還告訴我,其實不僅僅可以分享物質,我們還可以分享好的機會、好的知識。會分享的人,一定會收穫友愛和快樂。
我想,分享也許算是我家的一條家訓吧。如果把家比喻成一片土地,家風家訓便是其中的肥料。我們一家生長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在友愛、互助、向上的家風的沐浴下,幸福生活著。就算面對暴風驟雨,我們也絲毫不退縮,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想必,這就是家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