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通用9篇)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通用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通用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1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對學前教育有一份難捨的情懷。幼兒教師,是一個奉獻愛心和擁有責任的名字;幼兒教師,是一個活力四射和永遠年輕的名字;幼兒教師,更是一個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名字。

  在剛來幼兒園的日子裡,我沒有任何經驗,透過學習,我逐漸做到了眼勤,腿勤,手勤,還擁有了愛心,細心,耐心,童心。

  記得有一次,我給小朋友洗手,發現有個小朋友的手指甲長長了,而且裡面還藏有黑乎乎的髒東西,我馬上想到要給他剪,等給他剪好,洗洗乾淨,卻發現所有小朋友都圍著我,要給他們剪,我想:這正是教育他們講衛生,愛清潔的好時機,我不僅給他們全剪了手指甲,還教會了他們正確的洗手法,並與他們約定,要做個清潔寶寶,以後老師會經常給他們剪的,他們個個高興地點頭,看著他們如此乖巧,所有的勞累都值了。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我們班裡,有個好動的小男孩,剛來幼兒園時,爬高爬低,跑來跑去,而且對其他小朋友,稍不注意,甩手就打。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歡跟他玩,當我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行為時,他說:“每次我做錯了事,或者爸爸心情不好時,都會打我!”我知道,我需要和孩子爸爸溝通了。通過了解,我得知他的爸爸脾氣有些暴躁,有時會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打孩子。我委婉地告訴孩子爸爸,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家庭中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如果爸爸不注重細節,孩子也會受到爸爸的影響。從這以後,在家長和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行為逐漸改善,經過幾個月的細心引導、共同誇獎等家園共育模式,他終於有了轉變,開始坐在課桌旁聽我講故事了,在集體活動時,也能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看到孩子如此轉變,我感到無比欣慰。

  對幼兒的愛心不僅體現在言語上,更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並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例如:我們幼兒園老師都會趁孩子們午休的時間,幫助幼兒把他們脫下來的小鞋子拿到窗臺上晾曬,一開始都是老師曬,現在都是後脫衣服、鞋子的小朋友幫先脫衣服的小朋友曬,他們互相幫助,並且起床的時候也是互相幫著拿,這不僅是教育的力量,更是愛的力量。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2

  學習了《學前教育保教指南》,讓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個幼兒園教師來說,學習是很重要的,從中我得到了這樣幾點體會:

  一、克服教育形式和內容上的“成人化”和“知識化”傾向

  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不同的遊戲活動,把遊戲、參觀、實踐、探索和操作等作為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這一教育理念的實施,我們更加意識到了,從幼兒出發,遵循幼兒的生長規律,拓展幼兒思維的重要性。我們的教學重點不是讓孩子學會各種複雜的知識,而是能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來,對於今後的教學活動要反覆推敲,增強活動的靈活性,逐漸改善,在家長方面也要努力地與他們好好溝通。

  二、規定教材的選用

  “必須選用國家或省級教材審查委員會審定透過的教材和課程輔導資源,科學合理地設定課程。”幼兒園在選用教材上非常難,幼兒園說好的家長不一定說好,家長說好的幼兒園不一定能夠選用,這樣規定出來對家長和學校都是一個好事,並有利於幼兒園的長遠發展。

  三、關注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的表現

  現在的教育觀點就是重在孩子學會沒有而不是老師講的怎麼樣。我記得有個例子說一個外國的教育訪問團觀摩北京的一個模範教師講課,看到學生都會回答問題,對課程非常熟悉,就問這個老師,學生都會了,你這節課還有講的必要嗎?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們要教會孩子什麼,所以我想關注幼兒生活和學習的表現是一個教師的必備的素質。

  四、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和專業素養

  《指南》提到以後的教學活動,教師必須事先對教材有充分的熟悉度,包括脫稿講故事,這對我們這年齡的老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這也是《指南》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而特意制定的,所以,再怎麼困難,我們都要把每天接觸的幼兒園作為我們最好的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的場所,特別是利用起園內的資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之,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把研究學習和提高保教能力相結合,在教育教學實際中去發現和提煉現實問題,針對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真實的具體問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幼兒的發展水平。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3

  兩天的學前教育專任教師培訓,我有幸參與其中,在這短短兩天的培訓中,我們聆聽了錦州市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這次的學習,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理論的應用水平與教學的創新潛力得到提升。

  這次培訓真的讓我受益匪淺,在劉科長進行《幼兒園教師教師師德師風》的培訓中,讓我學會如何愛幼兒,尊重幼兒,寬容幼兒,師德,是一種精神的體現,是一種深厚知識的內涵。

  在趙麗華主任培訓的踐行《指南》主題教育活動的實施策略中,她談到了踐行《指南》中的主要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案,讓我深刻體會到《指南》教學的意義,同時在以後的《指南》實施中也給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教育要有法,對於幼兒該教時教,該玩是玩,該學時學。

  這次的學習中提到一詞“pck”則是:教什麼——教學內容,怎樣教——教學方法的知識,教誰——教育物件知識。這個詞則讓我理解到,在開展一節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我們做出充實的準備,首先要選擇教學內容,然後在想出要採用的怎樣的教學手段適合於幼兒,其次對班級幼兒的情況進行分析、瞭解,結合活動看看本次活動是否適用於班級幼兒。所以開展一次教學活動不是隨便的,而是需要教師仔細思考。

  全面系統的學習五大領域核心經驗知識,讓我知道如何對幼兒實施教育,如數學活動的核心經驗與教學組織,學習了集合與分類、模式、計數、數學符號、數運算、量的比較、測量、圖形及空間方位。可教給幼兒的知識是那麼的多,這讓我感受到一名幼師所擔負的責任,我要學以致用,用心教育幼兒。

  透過這次培訓,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幼兒園教育工作就應堅持各領域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貼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幼兒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用心鼓勵,啟發誘導。

  總之,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我將把這種感激之情化為一種工作動力,把所學到的知識與感悟運用到以後的培訓和教研工作中去,為我園的幼教事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5月8日,我參加了普定縣教育局組織的為期一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

  首先,我對園務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是幼兒園管理執行力的理解,要辦好一個幼兒園不是一個園長能做的`事,全靠全體教師的配合。園長必須管好教師,教師管好幼兒。二立建立健全各種機制,統一思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是人管人,要用制度管人。制度的形成要全園教職工探討,有透明度,便於以後監管。執行要做到實、快、準、寬、狠。四是細化執行要求,管理就是做好無數細小的細節工作,學會把繁細的事情做精細,把簡單的事情做精緻,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彩。做到做了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有成效,做有思想的園長,辦有文化的幼教。

  其次,在本次培訓中,我對幼兒園班級管理有了不一樣的理解。無論是班級管理的含義、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教師管理和班級環境創設管理等都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其中對班級教師管理有更多的瞭解,教師之間要有明確分工,教師要根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個性差別,制定教育計劃,並組織實施。觀察、分析記錄幼兒發展情況;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絡,瞭解幼兒家庭教育情況。對班級的物質要素有進一步瞭解,包括室內條件、活動教室和材料要求。培訓中明確了在幼兒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怎樣做人。對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衛生保健知識,包括:健康檢查、全日制觀察制度。

  最後,感謝中心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教育局領導為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組織這樣的活動,還要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學得了不少知識。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傳達給我園其他教師,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農村幼教事業添磚加瓦。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的7月27日至8月1日,我參加了任縣教育局組織的為期六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明確。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容易的,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

  首先,我對教育的價值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進一步明確了教育的目標,認識到幼兒教師是生活在“鏡子”裡的,時時刻刻都有孩子在注視並模仿著我們,我們是每個孩子的榜樣,應該做一個有理有節的人。而且在新的教育時期,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不但需要有幼兒教育方面的專長,更需要有自己的特長。同時作為幼兒園集體中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職業規律,具備團隊意識,維護幼兒園集體的榮譽。

  其次,我明確了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反思、學會研究、學會做人。

  最後,透過這次培訓活動,我清楚了執教能力建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它不僅包含教師的素養、教學能力、教學方式、還包含教師教書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們幼兒教師的執教能力不僅需要先進的理念,高超的技術,還需要對孩子全身心熱愛,無私的關懷。我們會更積極地去實踐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明確在教育過程中應該以什麼樣的職業道德思想、情感、態度、行為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家長服務。我們也明白了良好的師德是教師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內在動力,是挖掘教師潛能得不竭源泉。我們願意做兒童世界的守護者!

  總的來說,我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次機會去好好學習,同時也感謝教育局領導能為我們一線的老師組織這樣的活動,最後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不斷地充實自己,給自己增加能量,我們會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再次謝謝!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6

  在學校有通知下來暑期實踐活動的時候,我們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對於活動有了自己的想法並且透過一步一步透過努力與計劃我們把活動的具體流程安排全部弄好,也積極的去籌備學校活動的答辯活動,在我們做好這一切之後,我們參加了答辯活動也成功的被錄取了暑期實踐活動的知行杯活動,於是我們便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活動。

  首先我們的暑期實踐活動是以團隊為組織形式進行的,因此整個活動需要發揮團隊的力量,整個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在準備、開展、後期等環節中表現了優點,同時也存在不足:

  1、前期準備充足:

  前期我們透過討論組進行商討,列出了詳細的時間表和計劃表,把任務細分到每一個成員身上,同時強調實踐活動的目的、任務,讓實踐活動有目標、有方向。在前期準備中,也積極請教相關老師,並藉助網路等查詢相關資料。不僅透過新媒體,並且在學校的圖書館也進行了文獻檢索,瞭解了更多關於教育空巢的現象,對於其中原因我們也進行記錄與探討。前期中勾勒了大體活動的方向與工作。

  2、團隊合作:

  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我們積極發揮團隊的力量,各項任務基本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如在桐城大關鎮上進行問卷調查,我們每個成員均進行傳單的發放,這樣就發揮團隊的優勢。同時團隊中對於活動任務的分配大家都有所涉及,積極展現合作精神,學校的調查,教育局的走訪,老師的採訪,以及問卷的填寫中讓我們體會到團隊的作用。

  3、當然活動中也沒有充分考慮現實情況的約束:

  在活動執行中,我們很多計劃因為現實的制約未能完成,比如我們所調研的安徽桐城市小關小學,因為學校已經放假,只能透過老師,校長,家長,學生等人員,可能存在片面,沒有進入學校內部深入採訪。

  4、調研規模太小:

  由於並不是所有的學校都進行調查,學校範圍不是很廣泛,可能這樣就導致分析資料沒有較強的說服力,後期總結也就無法更深入,更具有針對性。

  活動中我們獲益匪淺,這也是我們進入大學的第一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確出去走走可以看到更多問題,體會了社會現實,在我們享受著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時,城鄉差距也越來越明顯,在教育方面也有所體現,在這個大環境下教育資源在城鄉的均衡以及教育空巢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後我想這個活動給我們大學生帶來的有兩點:一是增強社會實踐能力,重視團隊和個人的力量發揮;二是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所學有所用,才是當代大學生應有的價值觀,透過自身實踐去體會更多的社會百態,比在書上網路上看到的`更加真實,更加貼切。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7

  在放暑假之前,我們這個實踐活動小組為暑期實踐專案做了一系列準備。由開始的毫無頭緒到摸著石頭過河,我們經歷了組織隊員,諮詢,查閱相關文獻,答辯,工作分配等過程。

  我們的課題是探究農村教育的空巢化現象,是一個偏人文方面的課題,卻在答辯時,在一片科創專案中脫穎而出。在答辯之前,我們曾在參與“三下鄉”還是“知行杯”的問題上糾結許久,知道老師建議我們選擇“知行杯”,我們卻覺得在一片“高大上”的專案面前,我們被刷下來的可能太大了。如果被刷下來,我們之前的一系列準備就沒了意義。學長告訴我們,如果要做就不要考慮失敗,勇敢大膽的做,享受的是過程。於是我們選擇了“知行杯”,之後便投入到答辯中。

  前一階段的準備工作的工作量不是太大,大家都未感到緊張,便盼著答辯結果下來。在積極等待的日子中,我們通過了答辯,接下來便是更詳細的工作了。組長開始對我們暑期到實地訪問調查活動做了較為詳細的安排,我和另外一個小夥伴兒做訪問的工作。

  在去實地調查前,我們糾結了許多問題,比如,住哪兒,在哪吃飯,交通是否方便,訪問的物件找誰……因為另一個小夥伴的行程緊張,與課程有所衝突,又差點中途放棄,讓人高興的是到最後這些問題都逐一化解。

  在前期的準備活動中,我們有太多的問題去討論,磨合,解決,本以為不會順利的活動卻順順利利的開始了。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8

  實踐之力始於足下,參與就是力量。

  這個盛夏青春點燃了夢想,實踐照亮了前行的腳步。我們已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7月中旬我們來到桐城派的故里,人文氣息濃厚的安徽桐城。這裡如同印象中的江南水鄉一樣,小橋流水,綠樹紅花。但也如同太多的江南一般,這裡有著丘陵,山丘,世代阻擋著人們交流的步伐。一村一世界,大概就是這裡真實的寫照。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鄉不斷在相互逼近,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活,越來越多人搬離了這裡,留在這裡的只有貧窮,困頓。如今,我們集結在這裡,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去了解在這裡的孩子,這裡的學校,這裡的教育。

  行動的力量是偉大的。之所以我們選擇這個專案,是因為新聞媒體越來越多的在報道“鄉村教育空巢化”,鄉村學校教師少,待遇差,教學設施陳舊,鄉村學校的不斷合併,學校在減少,老師在減少。導致了整個鄉村教育呈現一種“空”,無人來管,任其自生自滅。但這一切似乎只是媒體的表象,如今我們想透過自己的走訪,切實做到了解,初步的概念。

  我們來到了桐城市下轄的一個小鄉村,叫做小關村。這裡只有一條主幹道通往桐城市,大山環繞。仲夏,我們來到這裡的時候學校有著幾分寂寥,又因為學校已經放假,少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更顯得這裡的格外淒涼。在學校裡眺望,不遠處就是大山。整個學習學校,只有兩棟簡單的教學樓孤單的矗立在這裡,教學樓前面那一塊不大的空地就是學生們的操場,說是操場,也只是放著一個籃球框。但這已是學生們的全部娛樂活動的來源。學校的地面已經有些破損,少了人氣的校園,有些雜草已然冒出頭來。這裡的一切似乎都靜止了,只餘下時間在靜靜的走著。

  沿著大道不斷向前走著,道路兩旁種植的都是一些應季蔬菜,很多農田已然荒廢。走在這一路突然有些覺得城鎮化的腳步確實有些快了。路邊的房子大都是大門緊閉,偶爾只有零星的幾個老人坐在門口,路上碰到的不是拄著拐的老人就是蹣跚學步的幼兒。他們或許是這個村子最後的堅守者。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學校周邊不應該是孩子比較集中的地方嗎?但事實上一路走來,孩子真的沒有幾個。而且據我們瞭解,這已經是比較大的村子了。為了進一步瞭解情況,我們找到一些正在閒聊的人,問詢了一下關於這個學校的事情,其實說到這個學校,他們大多還是頗有感慨。其實從前這裡的人口還是很多,孩子們也多,學校周圍很是熱鬧。放學時都是成群結隊的離開,但隨著人口不斷外出打工,留下都是些老弱,或是不願意出去的人。整個村子就空了。孩子的父母出去了,自然會帶走孩子,不論是考慮到就近照顧還是教育的先進化,父母走了,孩子走了,整個村子最精壯的人口走了,自然村子空了,或許這就是正在中國上演的鄉村的消亡。村民還說只要有點條件的家庭都把孩子送到了城鎮上學,為的就是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還有現在鄉村教師的素質太差了,到現在學校裡大都都還是教學生們父輩的那些老師。

  隨著我們走訪的深入,也為了瞭解更多的情況,我們約了一個小學老師來了解相關情況,方老師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談起現在的教育狀況,也是頗感難受。她說從前她帶的班裡大概有70多個人,但現在只有20多人。其實人數的多少不決定教學質量,只是人多時課堂氣氛活躍,有種教學的成就感。方老師也給我們分析了目前的形式,計劃生育是主要的原因,導致學生生源的減少。還有就是城鎮化的發展,孩子們更多的選擇了和父母外出,就近入學。談及鄉村教師的質量和收入,老師苦笑著說,確實,教師收入低,導致很多人不願意選擇教師這一行業,更別說到我們這裡的小鄉村來當老師了。以她的學校為例,老師已經屬於大齡教師,而且沒有了原來的教師分配製度,教師的更新制度極慢。新老師的更新慢,這也導致了很多音樂,體育這類的發展課沒有人帶孩子們上,現在他們只能最多放放音樂讓他們聽聽,體育課就是玩玩。不過說起教育資源,方老師卻說,其實國家的很多扶持制度都很不錯,尤其是對農村地區,不僅有圖書資源,還有遠端教育資源。不過很多這些資源都在閒置著,沒有真正實際投入使用。一方面是大多數老師年齡偏大,對這些資源不懂的利用,另一方面當地政府由於農村人口的不斷減少,也對教育的重視力度逐年下降。目前的鄉村教育真的似乎已經陷入“空巢化”。

  鄉村的教育似乎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的魔障,人口減少,學生減少,政府投入減少,老師減少,更多有條件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城鎮上學,鄉村的孩子更少。這也許意味著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城鎮教育,但我們忘了還有一批孩子駐守鄉村,他們沒有優越的家庭條件,只能繼續在沒落的鄉村小學讀書,這或許是時代發展的悲劇。

  實踐在桐城,感知在鄉村。透過一系列的走訪,我們對現在的鄉村教育是一種擔憂,逐漸空巢化的農村教育誰來拯救,繼續堅守在農村的孩子有誰來撐起他們的明天,更多的鄉村教育者又從哪裡尋得。這一列問題亟待更多有識之士來尋求答案,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提供有效建議。

  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篇9

  大學生的第一個暑假,當然,也是我第一次經歷社會實踐。對於一個大學生而言,敢於接受挑戰是一中基本的素質。於是我毅然踏上了社會實踐的道路。想透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己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己的才幹,培養自己的韌性;想透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經過充分的前期準備,我們小隊來到了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去進行以教育“空巢化”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透過事先調查,我們找上了桐城市小關村的小關小學,探訪了該校的硬體設施。並就近對附近居民進行了問卷調查。下午因為疲憊的原因我們放棄了原定計劃休息了一下午。後來對有關部門和老師進行了問詢,瞭解到鄉村小學的人數普遍比城鎮小學小上許多。老師無法做到專門教授某門課,聽學校派遣,哪裡有空補到哪裡的情況,同時老師不願到鄉村小學教學,學校硬體設施跟不上,不能滿足學生基本的素質教育。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知到教育“空巢化”存在的原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透過這次實踐,我認識到一個計劃不能想當然要勞逸結合,不然就會造成因為疲憊導致不能按照原計劃進行活動的現象。讓我們不得不在剩下的時間中緊張的完成所有任務。

  同時在社會上要善於與人溝通。經過挨家挨戶的問卷調查讓我知道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也是需要長期練習的。在挨家挨戶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大多數家庭對我們的到來感到疑惑,在我們說明來意後,部分家庭隨便亂填問卷,導致問卷的真實性降低。如果我們能夠很好的和陌生人交流,相信可以更加容易的讓對方填寫問卷,同時節省雙方的時間,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同時在社會上我們也要克服自己的膽怯心裡,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躊躇了很久才走進對方家門。,我們應當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惡劣,也要輕鬆應對到了社會上,和你打交道的都是不認識的人,你要連話都說不出口,要怎麼進行自己的工作呢。哪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能輕鬆應對的,當你克服心理障礙,一切就會變得容易解決了,有著勇氣去面對才是其中的關鍵。同時我們也要自信,不自信的人容易給人留下不靠譜的映像,自信並不是盲目的自誇,而是自我對自己能力的肯定,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慢慢的對自身能力做出了肯定,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收穫之一。

  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初生牛犢的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很重要的,社會實踐讓我更加的接觸了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讓我在未來能更好的適應他,這次的實踐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經驗,更加是我人生的一筆財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