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區域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小學區域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區域教研活動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xx年5月17日,我旗教研室組織教師開展區域教研活動。在20日,我到浩來呼熱小學聽了劉玉山老師的三年級數學《面積單位間的進率》一課,在授課中,劉老師採用的是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聽完之後,給我的感觸很深,在這裡,我不評論這節課的好壞,只是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談一點我的看法。
近幾年,課改活動可以說搞的轟轟烈烈,課堂教學更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認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體現生活化、藝術化。所以,我認為數學課堂應該體現一下幾點:
一、重視培養學生從情境圖中捕獲數學資訊的能力。
教材中“解決問題”的出現改變了過去應用題呈現形式單一、結構呆板的情況,以情景、對話等方式出現,例題和習題安排形式多樣,如圖畫、卡通、表格、文字等。這樣創設出的情景能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慾望。課堂教學,如同和學生一起經歷一次次難忘的旅程,如果教師只為了引導學生到達“終點站”,那麼就會忽略旅途中的“美景”,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省去了讓學生收集資訊發現問題的過程,不僅有違課改精神,而且不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所以,應充分利用情境圖給學生展示才能的空間,讓學生全面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主動參與分析問題,知道分析數量關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在教學和複習時,要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各種呈現方式,培養學生善於從各種生活情境中捕捉數學資訊、尋求數學問題、分析數量關係、處理資訊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同時學會概括總結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二、加強學習策略訓練,最佳化知識結構。
關於解決問題,《標準》中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是:“能在教師引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瞭解統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常對要不要強調某種方法而感到困惑,新課程注重讓學生自己選擇問題解決的方法,但學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簡便、最易懂的。老師擔心解法一多會產生思維混淆,甚至會在學習上產生負遷移。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知道“多樣化是最佳化的基礎,最佳化是多樣化的昇華”,因此,在教學中,關鍵是讓學生有機會去思考、去發現,讓他們有機會經歷嘗試與探索的過程,教師作為引導者,一方面要保證學生知道基本數量關係,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交流自己的解法,在比較中自主進行“最佳化與篩選”,指出其思維分析過程中的問題,讓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在理解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的同時滲透問題解決方法的最佳化思想。
三、重視滲透解決問題的數學思想。
解決問題一直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新課程教學中,解決問題更是滲透在每一個教學單元中,因此,它時刻相伴於學生的數學學習中。然而,有的學生只要是碰到解決問題,就會不知所措,而有的學生往往在課堂上學懂的知識,在運用時卻又屢屢出錯。仔細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認為主要原因是學生缺少解決問題的思考與方法,欠缺一些數學思想方法的緣故,而數學思想它蘊含滲透在知識體系中,是無形的,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總結、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想。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參與到問題的探究中去,給學生思考、動手的時間和空間,真正讓探究過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旋律。
四、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用好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
“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因此,課堂評價已經成為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評價的目的在於“激勵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失時機地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勵和讚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誘發其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當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結果等方面取得點滴進步時,應抓住時機,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當學生理解得不夠準確、表達不夠完整時,教師不要急於作出否定性評價,採用延時評價,應利用好學生的錯誤這一生成性資源,補充設問,點撥學生引發思考,使學生經歷一個自悟自得的創新過程,真正發揮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