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很慶幸能有機會參與此次的科學領域基地活動,透過昨天的第一次活動,已使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更加讓我對組織方安排的後期活動充滿期待。

  在第一次的基地活動中,南開區居華里幼兒園的董園長為大家做了精彩的講座。講座中闡述、講解了科學的基本概念,讓教師們對看似最平常的字眼又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讓教師在實施相應的科學教育活動前,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方向,幫助教師避免了科學活動設計與科學學習目的之間的脫節。聆聽董主任的概念講述和梳理,絲毫沒有以往對定義學習所固有的枯燥感,力求每條概念都能用最淺顯易懂的例子為老師們講解透徹,從董主任的話語中,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對教育的熱愛和用心。

  正如董主任所說,探究是一個提問和質疑的過程。我用這句話反思著自己的科學領域教育活動,我意識到孩子們的提問大多都是概念性問題,鮮有探究性問題的提出,而質疑就更談不上了。透過此次的講座活動,我認為自身的科學素質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不僅要讓幼兒知道科學方法的五個步驟,更重要的是要讓幼兒學習和使用科學方法,要和幼兒一起透過探究去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科學探究是每個個體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進行的活動,從學前階段就讓幼兒認識、學習和實踐正確的科學探究過程和方法是極為重要的,用正確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關係到每個孩子一生的發展,作為一名一線幼兒教師,培養幼兒從小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雖然培訓活動才剛剛拉開帷幕,但我已經躍躍欲試地想要把新的理念和新的想法運用到我的教育實踐之中,迫切地希望能儘快地在實踐中糾正之前存在的認識偏差或錯誤,真正地使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具有操作性和嚴謹性。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2

  這次去上海學習,學到了很多東西,受益匪淺。我們去的第一天是安排參觀虹口幼兒園。虹口幼兒園最大的優勢就是區角,這對我們很有幫助,因為我們的幼兒園現在也在做區角,但是對於區角的概念,我們這些老師都不是很清楚,而這次參觀,給了我們很多啟發。他們的區角很貼近生活,在玩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他們的糕點店這些區角,是真正讓幼兒自己去操作的,因為他們融入了成人的生活元素,就是需要工作賺錢,而要去買別人製作的東西,是需要自己打工賺來的錢來換取的。這種區角方式很好,幼兒不會玩厭,每天都有新玩法,還能體會到工作很辛苦,從小就能學會理財,而且在玩中,自己的思考能力也不斷進步,因為他們要想策略推銷自己的產品,還要想出新的產品給買家新的感覺。他們的區角做的不僅精美,而且在玩中還可以看到很多方式,有些擺在那看著不起眼的材料,裡面也暗藏玄機;有些材料擺著,我們根本看不出玩法,需要老師介紹才明白。他們大部分的幼兒不會按照老師的思維去玩區角,而是自己想方法玩。記得那位園長介紹他們的孩子在量花邊區角玩的一件事,園長讓他捏住最後那段剪,他卻沒有象很多孩子那樣照做,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把剛剪好的那段拿過來比畫好再剪,說明幼兒在玩中不僅單純玩了,還動腦了。他們的大班幼兒每天還要分組做氣象圖和時事熱點,這種是值得我們借鑑的,這樣幼兒的眼界可以得到開闊,培養幼兒善於觀察和關心身邊的事的興趣。參觀的第2所幼兒園與第一所截然不同,因為第2所是以繪本為主要特色的,一進去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閱讀的氛圍很濃,牆上會有一些不同的圖片呈現,讓幼兒去說,讓幼兒在閱讀中學習知識。

  第2、3天我們是聽講座和聽展示課。讓我感受到他們孩子語言發展的真是很好。展示課上老師對活動的設計、提問的設定還有課堂的把握都使我驚歎。比如應採雲老師上的繪本《小威向前衝》,這是一堂有關生命起源的課,這是我們都不敢上的課,怕環節的設定和家長的質疑。可是應老師卻把這次活動設計的很有趣,特別是背景音樂的新增,對整個活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本次活動上有位孩子說:寶寶是媽媽生出來的,要是我在課堂上遇到這種突發情況肯定方寸大亂,會想到要不要解釋這個問題,可應老師卻處理的很好,接過孩子的話後卻不加以糾纏,這樣不僅對孩子有所回應,而且問題也不會向深的方面追究,孩子更容易掌握本次活動的知識點。還有一個活動設計我也是特別佩服的,就是《熊叔叔的生日》,要我上這次活動我肯定會上成語言課,告訴幼兒在給予別人幫助的同時,自己也得到了快樂。可老師卻巧妙地設計出一次對空間認識的活動,非常巧妙,整個活動以遊戲為主,充分體現出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幼兒為主體地位。總的來說展示課我最大的感受是老師對教材獨特的剖析和挖掘,這種專業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這種精神是更值得我們學習的。

  這次的講座也很精彩,使我感受到教師利用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培養,而不是單純的認知教育。特別是梅子涵教授的演講,他沒有告訴我們繪本怎麼上,卻讓我們明白如何挖掘故事中的資訊。他一開始演講就說要把繪本名稱改為圖畫書,雖然話語很簡單,讓我感受到他很愛國,因為繪本是日本人的叫法。整個講座讓我感受到孩子的童年不能沒有圖畫書的陪伴,圖畫書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字,昂貴的價格,但他美的畫面帶給孩子賞心悅目的享受。特別是當中情感的教育使孩子終身受益。誰都想培養一個有感情浪漫會珍惜的孩子,圖畫書把生活中沒有的感情和愛賦予了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色彩斑斕的,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我們的責任重大,所以我們要不斷鞭策自己學好知識,才能教給他們更多知識,對於每次的學習機會我們都要好好珍惜,好好把握。我們的進步就是孩子的進步,俗話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們一定要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3

  剛接觸學前教育時,我原本只是覺得照顧小是孩子是件簡單的事,只要有耐心,愛心,責任心,再加上會一些基本技能就好。經過專業入門課和馮曉霞老師和李季湄老師的進一步對學前專業的闡述,我越發覺得當一個幼師是難的,當一個優秀的幼師更是艱難困苦的事情。

  xxx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我明白學前教育改革是件艱鉅的事。要從傳統觀念轉到行為上來。我們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更要注重幼兒活動的教育過程。

  講座中最讓有所觸動的是要求幼師不僅有基本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自然知識,人文科學知識,並且將這些科學知識融入幼兒園教學中。而不是簡單的將生活常識再做無用之功,浪費人力物力,且讓兒童失去了對世界的探索的好奇心。這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而關乎著國家未來科技的發展。

  xxx老師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的指南》的講解中,我深刻體會到教育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無數的家長需要我們的幫助。因為在這浮躁的時代,家長如果沒有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就成了浮躁時代的學習機器,成了最可悲的犧牲品。所以指南不僅是對老師提出要求而且還有我們的家長,這就要求幼師要與家長溝通,不能拿指南來當指標來要求我們的孩子達標。

  對於老師對指南的解讀,我體會到幼兒教學不能小學化,不能一味違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要求孩子理解數與數學。畢竟發展都有逐漸積累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指南要求幼師與家長要學會充分的尊重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孩子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

  名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更讓我有沉重的壓力,做好幼師是艱鉅的,要堅持努力學習。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4

  今天教育局邀請浙江省首批特級教師,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兼職教授——朱靜怡老師給我們培訓處的老師上課,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一線老師平凡的工作,不平凡的人生。

  首先,她給我的感覺是年輕,儘管她已62歲的高齡了,但她依仍頭髮烏黑,精神迥弈,她不說我還以為50多歲呢!同時,她早上來給我們上課,是自己乘車過來的,據樓老師說,朱老師在給我們上課前兩天,打電話給她,詢問乘車路線,當樓老師跟她說:教育局這些老師都是派車去接,不管她住得路程是遠還是近,但朱老師卻說,現在油價貴,讓司機起個大早,大遠去接不划算,還是她自己過來比較好,到了汽車站,她打的過來,儘管如此,她跟我們是差不多時間到教師進修學校的。

  再次,她給我的感覺是責任,在上課一開始,就給我們講她的經歷,從1962年——至今,經歷了入門、起步、開溫、沸騰、結晶、周住琢等六個時期,這六個時期再就了她輝煌的一生,在這期間,她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研究成果《發展幼兒能力課程》獲得了首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其中這個“發展能力課程”是xxx年秋前世界考前教育組織主席柯蒂斯教授親自定名的,可見朱老師是想得提前和獨到,在她53歲設計,取得自學大專畢業證書,被評為全國優秀自考生,這讓我感到肅然起敬,朱老師在數十年的幼兒教育中一直踐行著“一切為幼兒,為了一切幼兒,為了幼兒的一切”為宗旨。為了履行這個責任,她始終將體、智、德、美融為一體,讓每個幼兒手、足、眼、耳、鼻口等器官並用,促進大腦的健全與發展從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達到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知、情、意、行的和諧發展。

  她告訴我們,她的教育理念是:一日活動課上,把課當遊戲做,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在她的教育活動中,時之,處之顯示著“尊重幼兒的人格,關注幼兒的差異,維護幼兒的`天性,完善幼兒的人性”的教育思想。她在每一項活動中都傾注著摯愛幼兒,欣賞幼兒,激勵幼兒的情感營造著民主、平等、積極、向上的教育,教師與幼兒“手拉手”進行溝,幼兒一起玩耍,一起研究,一起發展。

  此外,朱老師在平時的活動,密切聯絡著幼兒的生活經驗,完全利用環境資源,根據幼兒日常生活得到的一些顯淺的感性知識,組織他們交流與討論,經常適當的點撥,逐漸上開為理性認識,經常帶領幼兒去大自然走走,觀察社群環境的變化,幼兒園內外花、草、樹、木生長變化和各種動物的變化。引導他們討論春、夏、秋、冬四季與各種動物、植物生長的關係,使幼兒從小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和自然界的無窮奧秘,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最後,她送我們一句話:“跳出幼教,看終身教育,看社會”在她那,我學到了不少,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需要透過努力,儘量縮短距離,使自己成長起來,做一名平凡不平凡的幼兒教師。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5

  老師講座是以“民主教學”為主題展開的,我在聽後頗受感動並深受啟發。感想很多,現整理如下:

  一、魏老師民主教育的第一點是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是指我們作為教育的實施者,不能只強調管理者的地位和權力,而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點,和學生家長一道為學生提供良好成長的環境,而不是逼著孩子成長,作為教師要甘為人梯,降低自己的位置,平等對待所有學生。我在教學中,這一點做得不夠,有時我認為自己是四十年熬成婆,該是我要求學生怎樣做學生,而不能從當初我做學生時的心態去思考老師該怎樣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是否有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形象和帶動作用。

  二、魏老師民主教育的第二點是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起點,分析學生的優點。讓每一位在班集體中的學生都有所作為。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長處,需要教師很大耐性。而身為人師,古人就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感觸,這是師道尊嚴。如果起碼的耐心都沒有,就會喪失應有的師道尊嚴,更會喪失學生對教師應有的尊重。這一點我很有感觸,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是沒有什麼耐心的,後來開始會因為一道題目為學生講解五遍甚至十遍,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對我這門學科的興趣,最後學生用四所中學平行班平均分第一名來回報我的耐心。現在,我認為光有一定的耐心是不夠的;除了有足夠的耐心,還要有一定的策略,幫助學生髮展自主能動性,讓學生從自身的發展水平來給自己制定可行性目標。魏老師“幫助孩子成長,別逼著孩子成長”很有道理,之所以老師和家長都認為孩子有逆反心理,無外乎沒有找準自身的位置,不能為學生找到自身的優點,從而不能激勵學生,也就不能很好的發展學生。

  三、魏老師民主教育的第三點是一定要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每個人都有嚮往真善美的願望和要求。當我們積極發現學生這些願望和要求,並我們幫助學生髮展這些願望和提升這些要求,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學生的品質。這裡所說的人性,是要回歸到人的最真最純的層面上來。魏書生舉例:愛國愛人民和愛社會首先要從在家中幫助父母做家務開始,知道愛自己的父母,才能談得上愛國愛人民愛社會,否則是本末倒置。如果只是掛在嘴邊或是一味喊口號,做做形式根本就不是教育的初衷。所以人性的真善美是要求發現和發展的。發展學生的個性是因為個性的發展能夠造成差異,而只有差異性教育或者說因材施教才能更大可能的'成就更全面的人才,更好地使學生髮現自己,同時更好的形成差異性人才。發展個性也是幫助學生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所以說發展學生的人性和個性是民主教育的和好體現。

  四、魏老師民主教育的第四點是要多和學生商量。我所理解的是要和學生交流,交流和溝通能很好的發現學生的優缺點,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起點,從而使學生利用自己的優點、發揚自己的優點為班集體和他人多做事做好事。所謂“責任感是在做事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這種做事的責任感也會幫助他人培養良好習慣的行為習慣。交流也得有個準則:不難為任何學生,也不放縱任何學生。溝通要求師者放下架子,能和學生平視對待,能和學生坦誠不公的交流,這樣的交流可以消除很多不良的學習因素,從而不浪費任何時間去做無意義的事。當教師的只有勤於和學生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才能發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做到師道尊嚴。

  魏老師最後強調民主教育教學的經驗總結應為三個部分:

  1、做好計劃;

  2、監督檢查;

  3、總結反饋。

  所以我要在教學中不斷的學習總結,用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不斷在教育教學中檢驗,已儘快的提升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學前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6

  在這炎炎夏日,專家們特地從上海來到濱海,為我們進行講座。很感謝她們。蔣老師還有點小感冒,她的敬業態度讓人敬佩。劉老師雖然年輕,可是她在課程軟體這方面確實是專家。她們的講座,讓我們學到很多。

  蔣老師的講座是“建構式課程的學習使用,一切為了孩子”。課程圍繞著《綱要》和《指南》去實施應用。可以直觀或直接的理解為,課程是載體或者說是一種呈現方式。期間蔣老師用示範畫,進行分析。比如:小班的螺旋畫,蝴蝶的對稱畫,幼兒的畫有思維收到侷限的,也有發揮想象的。從幼兒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師的教學也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維。

  建構式課程的主體和創造者是教師和幼兒。老師與幼兒的關係是互動主體。兒童是課程的主體,以兒童發展為本。在這裡蔣老師以床下取鞋這個案列作講解,一個小孩為了取出床下的鞋子,試了不同的方法,最終把鞋子給取出來。這就告訴我們,教育孩子時要給孩子留點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接著蔣老師以小班的一個主題進行論述。從主題的環境創設、家園共育、區域活動、集體教學活動、日常活動。各方面如何實施,如何相互作用,講的很到位。

  最後留些時間,進行問題的探討,有關於活動時間的安排,有晨間活動的安排,有主題牆的佈置等等。讓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怎樣做的更好。

  接著是劉軼丹老師對課程軟體的操作和使用進行講解。說實話那光碟做的很好,形象生動有趣。主要我們用的不是不是建構式課程,光盤裡有生動的PPT教學。比如在音樂活動《我是棉花糖》中,先是對歌詞的理解,接著對節拍的感受,再者是影片的範唱,為了讓幼兒更好的瞭解棉花糖,還特地做個做棉花糖的影片。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社會發展是飛快的,只有與時俱進才能學會很多,才能跟上這個資訊時代發展飛快的時代。

  在這次講座中我學到了很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好好運用老師講的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