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教育漫話》拿來也只是粗略的閱讀,不過或多或少也能領悟書中的道理,結合實際談談自已的感受。

  一、《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按作者約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體育、德育和智育。

  本書中首先提及的是體育,實質談的就是健康教育。開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觀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他認為第一件應該當是“無論冬天夏天,兒童的衣著都不可過暖”,因為“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到了損害。”他指出,身體強鍵的主要標準在能忍耐勞苦。也許日本小朋友與中國小朋友一同進行的友好夏令營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聞熟悉了,面對中國孩子較弱的身體素質,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是不是也該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給出的藥方,“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涼水,應與水接觸。”多麼簡單易行,可是在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能讓孩子做到幾項?最近國務院又下發了《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共十二條,其中心還是要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而且要落到實處,應該要成為一種學校規範,學生的習慣。

  二、第二個話題:德育。

  “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錯誤放縱不管,他們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這恰恰是最危險的。洛克認為應該在兒童“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要讓他們習慣於遵守約束,服從理智,免得以後難以糾正。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能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會把他們搞得暈頭轉向,反而不利於習慣的培養。在德育培養的過程中,榜樣示範的作用不可小視。我們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的,都愛模仿別人,特別是小學生。如果我們把他們熟識的人的正確的或錯誤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面前,同時說明為什麼美麗或醜陋,這種榜樣的力量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大。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不能忽視我們自身的榜樣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認為他做的是一件過錯,你自己卻做了,那麼,他便一定會以你的榜樣為護身符,那時你再想用正當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錯誤就不容易了。”那麼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錯誤該怎麼辦?洛克指出,他認為懲罰應儘量避免,主張喚醒兒童內心深處的,觸及心靈的榮譽感和羞恥心,因為“兒童對於名譽是極敏感的”,他們覺得被別人看得起是一種快樂。他們一旦懂得尊重與羞辱的意義後,對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內心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三、才是智育。

  洛克先生認為,相比於品質,學問不是最重要的。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三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所以本書中,把智育放到最後來談。他首先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使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一旦讀書成為兒童的負擔,他就會立刻討厭它,哪怕他們以前本來很喜歡讀書。應該把學習看做是一種遊戲、消遣,把它當作一件做了別些事情以後的獎勵。這種觀點,他在書中曾多次提起。在語文學習上,洛克先生是反對機械學習,反對靠文法學習語文的,他舉了個例子:一個法國婦人教一個英國女孩學習法文,只是和她閒談,一點不需要什麼文法,只是口語,有了一兩年的功夫,英國女孩就能把法文說得很好,讀得很好了。主張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對兒童充滿求知慾望的好奇心給予鼓勵。在本書的最後,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如這一段話,便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不掉的。”這樣的話不能不讓人去審視自己:我犯的錯誤會給學生留下什麼影響,還能補救多少?總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雖然相隔幾個世紀,但這本著作中作者闡述的教育思想,對我們現在的學校、家庭教育仍有現實指導意義,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有如聆聽一場精闢的教育心理講座。它讓我驚喜地發現原來教育理論書籍也可以這樣生動!它飽含哲理而又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他對教育的真知灼見讓我在敬佩的同時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項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眾多觀點,仍適用於當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問,也是我們現在同樣面臨的仍未解決的教育問題。以下幾點是我在閱讀時感受最深刻的:

  一,教育上難以做到而又具有價值的一部分目標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師意識到的,作者指出:對於小學階段的兒童首先應該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應儘早培養。因為幼兒的可塑性是最強的,他們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蠟,是可以隨心所欲地做成什麼式樣的。每個班都有一兩個讓老師,家長都頭疼的孩子,一般的說教似乎對這些孩子毫無作用,造成這些孩子學習困難,表現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為從小沒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如果不糾正他的不良習慣,從根本上改變他對待學習的態度,是很難看到他的轉化與進步的。洛克在書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錯誤和大人常用的培養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說理,鞭笞,榜樣,責罵,強迫等。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禮貌的方法中,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面前。當對學生進行說理時,舉止應該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也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時學生的錯誤會讓老師生氣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為學生不聽話氣得對他們大聲呵斥,可老師的憤怒只會讓學生害怕或反感,他們會認為你的惱怒是對他們犯錯的一種報復,並不是為了幫助他們,因此這種失態的懲罰不能讓孩子從內心認識到他們的錯誤。

  二,智育的目的在於發展學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

  寫了體育和德育之後,作者最後才寫到智育。他認為德行和智慧比學問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於學問,而徒有學問但無德行與智慧則反而無用。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觀點是小孩子的好奇心應該小心地加以鼓勵。因為好奇心是一種求知慾,對事物好奇的孩子才會善於思考,愛動腦筋。要重視兒童的興趣。因為兒童興致好的時候,學習效率要好兩三倍。當兒童沒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時,父母或老師就應該少就他去做。有些喜愛讀書,寫字,畫畫的人,在某些時候對於書,字,畫也會感到無味,如果那時他再勉強自己去弄,結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憊,甚至對原本感興趣的東西失去原有的興趣。兒童的時間應該用在獲得一些對於他們日後長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強調教育的實用性。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應該用在學習最需要的事情上。他們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應當所追求的事物。

  讀一本好書,如拜一位名師。它為我的心靈輸入的智慧與靈感之光,讓我對以往,今後自己的教學產生深深的思考。不要把讀書當成一種任務強迫兒童去學,而要把讀書當作一種遊戲,消遣,光榮快樂的事情或對良好表現的獎勵,孩子們就會自己要求學習的。如鼓勵孩子愛上閱讀,可以這樣說:剛才某項活動表現很好,獎勵你去讀會書吧!孩子就會珍惜這個機會,愛上閱讀,並且提高閱讀效率!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3

  不必擔心看這樣一本書要花費多長時間,因為它只是薄薄的一本;也不必擔心這本書有多麼晦澀深奧,因為它的行文平易近人。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在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原來都是古今相同,中外盡然的。從一個孩子的健康教育到良好德行的培養,再到知識技能的教育學習,作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實在的觀點和方法。特別是在對孩子的德行培養方面,作者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例如要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對孩子的要求應該是合理,凡是合理的要求都應該堅持;道德教育最重要不在多記,而在多做;而父母與老師的榜樣力量在教育孩子時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孩子周遭的人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事實上,對於身處小學教育階段的我們來說,對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是更應該放在首位的,那些常常因為偏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德行的培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也有失之偏頗的地方,還可以借鑑作者提供的一些教育方法去加以實踐操作。正如作者所說“教育問題相當複雜,得寫滿一本書才行——其實,寫滿一本書也無法說完。……要找到能用一模一樣的方法解決教育問題的兩個孩子,非常困難。”因此,所有的方法我們也應該區分對待,實事求是地去加以借鑑和實踐。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讀了體育保健部分的內容,我彷佛感受一位家長對孩子的諄諄教誨和博大無私的愛。洛克在這一部分詳細闡述了在生活中怎樣注意孩子的身體健康問題。他要求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對孩子溺愛,崇尚自然,例如他談到中國婦女裹腳傷害了身體的健康,要求穿衣不要過緊等。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許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我們的很多家長在孩子幼小時往往是百依百順,十分溺愛,“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懶惰、嬌縱的性格,近些年來出現的“小皇帝”“小公主”便是如此形成的。愛孩子固然沒錯,但是如果我們的家長能夠像洛克那樣耐心而有理性的教育他們,我們的孩子從小便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會為他的一生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同時,我也想到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我們的學校教育在很多地方忽視了學生的體育教育,以犧牲學生的身體健康為代價,片面追求升學率。如有些初中學生在校學習時間達到12個小時左右教育,體育課簡直沒有正規上過,課外活動時間少之又少,學生的不懂得必要體育技能等。因此,我們的學校應當切實貫徹教育方針,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來培養學生。

  我希望我們的家長、學校能夠像洛克一樣理性而又耐心地教育孩子,為孩子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5

  讀完洛克的這本書,彷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跟讀者們聊天一般,本以為是一本生澀的教育理論,其實不然,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我們,他在教育生涯中領悟到的教育真理。一小段的言語描述著看似瑣碎的小事,卻藏著教育者的初心,關心孩子的健康、品德、良好的習慣,這些才是身為教師和家長更要關注的終點,我們要培養健全的孩子,而不僅僅是聽話的學生。

  首先,關於“健康的身體”是作者一直反覆強調的重點,看得出來洛克非常注重孩子們體格的發展。他主張讓孩子多一些鍛鍊,甚至可以說是讓孩子的身體多吃點苦。“冬天不必穿太多、習慣冷水洗臉洗腳、養成鍛鍊的習慣颳風下雨也要堅持”。雖然現在我們有每天鍛鍊一小時的運動要求,但是說實話,一小時的運動強度也是往往不夠的,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更需要保持一定的運動負荷,這一點要落實下去很困難,有時就是要下狠心,跑不動還是要跑,練不動還是要練,不能因為孩子們求饒或者其他藉口就作罷。當然,作為成人,現在認識到這點也還來得及,任何時間運動起來都不算晚,要求孩子們怎麼做,我們作為老師也要這麼做!

  只有一點,洛克十分堅持“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這一點我們又不由得與其背道而馳,身為人母,孩子才二年級,入睡時間已經從八點延後到了九點甚至更晚,我們的學生的學業更繁重一些,面對中考壓力,要如何平衡孩子的作息時間呢?作為體育教師,我在課堂中喜歡使用難度低強度大的體能練習,去提高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雖然練習時學生們時有叫苦,但是練習後身體分泌的多巴胺,卻是會讓人身心愉悅,算是對學生身心的雙重作用吧。只是學生每逢雙休、假期,沒有有效的方法去督促和激勵他們保持運動,遇上特殊情況的寒假更是擔心開學以後學生們的身體素質。如何能把“終身體育”這一理念真正種進孩子們的心裡一直是我在課內外探索的課題,作者的觀點又給了我一些啟發,讓我在未來的課堂設計、師生互動中有了新的思路。

  其次,洛克另一個觀點,也令人十分贊同。對孩子們不能溺愛,愛要有原則而不是放縱。

  現在的家庭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結構是“4—2—1”模式,全家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打轉,孩子稍有風吹草動,大人們的反應比孩子還激烈,結果就聽到越來越多的案例,都是因為孩子們從小被溺愛,所有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能被滿足,後來要求不能被滿足後,就出現厭學、逃學、自殘等情況去要挾家長和老師。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但是更要教會他們什麼是原則,是非要分明。這就關乎到另一個問題,學生的羞恥心和名譽。有時會覺得自己是老師,教育學生是理所因當的,往往就忽略了場合。

  洛克說:“兒童的錯誤有時不能不加以斥責,但嚴肅的、不任情的詞句應當揹著別人私下去執行,至於兒童應當受表揚時,則應當當著別人的面去得到。”的確是這樣,當眾受到批評的孩子會垂頭喪氣,只想快點忘記讓自己不開心的事情,當然也會忘記老師的要求,但當老師能為其保留顏面,私下裡提示,孩子們往往更快接受並改正言行。

  洛克的觀點還有許多深入人心的地方,每每重新翻閱總有新的體會和反思。在以後的教育實踐中,我會時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真心對待每一位孩子。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最近讀了《教育漫話》這本書,拋開作者的時代和階級侷限性,其中有很多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結合教學實際,我受到了很多啟發。

  作者約翰洛克一個比較鮮明的觀點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在新生班中,經常會發生孩子剛入學不適應,體質差易生病,甚至有的孩子會由於生病,耽誤一個月的課程。究其原因,除了先天體質,時感的因素以外,現在的孩子缺乏運動,過度營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因為獨子居多,怕磕碰,怕意外,怕遇到壞人,宅養的孩子越來越多。特別是老人幫助照顧的家庭,溺愛已經深深地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智商高,身體差,成了現在孩子面臨的普遍問題。作為基層教育者,不只是要教育孩子,還要透過孩子影響孩子的家人乃至社會,正確的育兒觀念與方法要靠我們和整個社會大力普及,從少年時培養孩子們強健的體魄,讓他們面對今後的人生,有足夠的體力去支撐。

  另外一個觀點是“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特別是在現在的社會,孩子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對國家感情和利益瞭解比較淺薄的時候。就像前一段發表不適當言論的“某想”IT名人,他的社會地位,所屬階層無不證明了他的優秀,但這個優秀只限於智力方面,在德行方面確有所失。作為一箇中國人,最基本的愛國立場的缺失,只能說明在對他的教育上,德育的失敗。德育往大處著眼是愛黨愛國,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從小處著眼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淪於物慾,有所為,有所不為,而這一切的最初萌芽,都在人年幼的時候。想到這些,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尤為沉重。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一話題不能只是老生常談,應該在教學實操中得到落實。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很榮幸我選擇了教師這一份職業,在少年成長的最初階段,為他們刻下最深刻的記憶,夯實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所以一定要言傳身教,讓我所教的這一群少年愛國、敬業;博學,有為;明理,有容!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教育漫話》整體涉及三個方面的話題:體育、德育和智育。

  體育,圍繞如何使兒童擁有健康的身體,洛克先生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多方面進行了講述。

  德育,洛克先生從英國當時社會的實際,從培養紳士的角度出發,必須具備理智、禮儀、智慧和勇敢這四方面的道德品質。而這些道德品質應該及早形成,那可是影響兒童一生一世的。

  智育,作者指出“每個人的心理都與他的面孔一樣,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與別人區別開來。兩個兒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導的。”對兒童的教育要根據兒童的不同特點進行,和我們的祖師爺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看了《教育漫話》這本書讓我們懂得了,培養孩子生活上的好習慣可以為他們打下健康的基礎;調教孩子的精神世界讓孩子早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借用書上的一些具體方法幫助孩子沿著正確的軌跡健康成長。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教育思想家約翰。洛克撰寫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論述“紳士教育”。讀完這本書,讓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瞭解。雖然這本書創作於三百多年前,時至今日仍然有著現實意義。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並且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非常重視紳士的體育。在他看來,透過體育獲得健康的身體對於紳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他認為:健康的身體是精神快樂和生活幸福的保證。在他看來,沒有健康的身體就談不上人生的幸福。而且,他覺得:健康的身體是紳士幹事業的保證。對於這一點,我是非常贊成的。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大多從小嬌生慣養,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這一切原本也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卻反而使得現在的孩子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天一冷,就會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覺得我們可以學習《教育漫話》中科學的合理的成分,培養孩子強健的體魄,讓孩子從小就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讓他們將來有適應社會生活各方面變化的能力。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物件,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模仿學習能力很強,可塑性也強,老師家長的榜樣作用非常大。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我要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時時事事都要以身作則。同時,正確的引導學生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我將繼續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本書於1693年問世,至今已有324年,這位作者不知長眠了多少年了,但他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還在被一代代的人們所使用。正如一首詩所寫,“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人最終都會死亡,身體髮膚生會帶來,死亦會帶去,唯一可以留下去的東西是人的思想。就像約翰洛克,雖然他已死了那麼多年,但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活在全世界的人心中。

  本書中篇談的是兒童的道德教育問題,有幾種觀點我感悟很深。

  一、早期教育

  教育要趁早,孩子小的時候,是人的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之時,此時是對孩子進行良好教育的最佳時期,要讓孩子習慣性地遵守紀律,服從紀律。但我們今天的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任孩子妄為,對他們的行為不加管理與約束,致使長大後再想去矯正時會相當麻煩。人們習慣性在水的源頭播撒毒藥,日後親自喝到苦水時,卻又感到不解。園藝者培育盆景,在植物很小的時候就下很大的功夫對植物進行修剪、定型,才使植物按照人們喜愛的方向去發展,倘若我們在樹小的時候沒有進行處理,待它長成粗枝大葉的,我們就無法把他培育成我們喜歡的模樣。所以早期教育很重要,那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

  二、教育兒童要用理智克服慾望

  節制慾望,是造就一個自滿自得、幸福快樂的人的合適途徑。人為什麼會痛苦,是因為你的慾望太多,當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慾望時,你就會痛苦。對孩子,從小就要剋制他的慾望,要讓他明白,你得到的是適合你得到的,而不是你想要的。對於孩子要求的東西,我們要適當給予,比如孩子餓了,他如果只是說他餓了我們就要滿足他的要求,如果他點名需要啤酒或麵包時,就不能答應他,因為這是人的慾望的表現。我們必須透過對這一件件小事的控制來控制兒童的慾望。

  三、尋找適合父子的恰當距離。

  孩子小的時候,是最適合建立威信的時候,所以孩子小的時候要對孩子嚴格一些,讓他對你產生敬畏之心。長大了,我們反而應該越來越親切地去對待他,像朋友一樣,一起幹活一起玩樂。而現在的家庭的教育剛好是反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對他百般溺愛,把孩子的各種壞習慣都培養起來了,長大了,又想把他們塑造成我們希望的樣子,須不知小樹苗已變成雜亂叢生、沒有方向的大樹,我們已經沒有辦法給它矯正了,因為我們錯過了培育的最佳時期。所以在家庭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儘早,而且還要找到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方法。

  四、儘可能不適用鞭撻。

  曾看過一篇一位老師寫的文章,他的小學和初中老師喜歡打人。小學的老師,只要你題目做不對就會打人,所以大家上課都很規矩,這位老師的教學效果非常不錯。到了初中,遇到的班主任也打人,不過是無理由的亂打,只要他喝酒喝醉了,就在班上亂打人,很多同學都受了不少冤枉打。這兩位老師的鞭撻對現在的這位老師影響很深遠。畢業了,這位老師在社會上不敢和別人打交道,對領導如同對當年的教師一樣,有畏懼心裡,所以剛進入社會那幾年,工作一直不出色。所以從長遠來看,鞭撻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作者也提出,鞭撻與呵斥應謹慎地予以避免,因為這種懲罰的方法,除了使兒童對於帶給他們不幸的行為產生一種羞恥與憎惡的心思以外,決不會再有別的益處。

  雖然是一本古老的書,但它的思想至今都很前衛,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遵循這一種自然的規律,任時代風起雲湧,它自巋然不動。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一名小學教師,面對的孩子們都是一張張嶄新的純真的白紙,我覺得自己有義務來啟迪他們,讓孩子們不論是思想還是身體都要健康成長。我從約翰·洛克的這本經典名著《教育漫話》中得到了很多教育的新靈感,他將孩子們的教育分成了體育、德育和智育三個方面,這樣的三個分類我們並不意外,可是這樣的排序卻別有深意。

  洛克在書中首先談到的是體育,實際談的便是健康教育。在中國的教育裡,我們很少會將體育排在第一位,在我們的思維裡,教師的主要職責便是傳授知識,至於體育,就適可而止了。我接著讀了下去,洛克的觀點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他圍繞著如何保持兒童的健康,從溫暖、游泳、空氣、衣服、飲食、睡眠、藥物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述,他將忍耐勞苦作為身體健康的標準。

  其次,洛克所談到的是德育,道德品質應該是在兒童時期形成的,這會影響孩子們的一生。然而,正如他所說的“教育上難於做到而又具有一部分目標的是德行”,在我們的固化思維裡,孩子們犯了錯,我們會習慣性地為他們遮掩,總會認為他們還是孩子,長大就好了。而洛克在書中所講的,卻完全相反,他認為我們應當在孩子們精神最纖弱,最容易支配的時候教導他們,讓他們從小便遵守規矩,服從理性,以免長大以後難於糾正。

  在洛克先生的書中,他是將智育排在最末一位的,相比於品質,學問是最不重要的。在這一部分裡,他首先便提醒我們“應該極力注意,決不可把讀書當做他的一種任務,也不可讓他把讀書看成一種工作”。孩子們若是為了完成任務而讀書,長期下去會磨滅他們的求知慾望,機械的學習是無用的。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們把學習當做一種遊戲、消遣,一種做了別的事情之後的獎勵,而不是讓孩子們把學習當做厭煩的事情。

  讀到這裡,我不禁反思中國的教育,我們也會教導孩子要吃苦耐勞,可也只是口頭上的教育。“這節體育課上數學”,在我們兒時便從我們的老師口中聽到過類似的話,如今我們又將同樣的話說給我們的學生。究其根本,是因為作為教師,我們總會有些急功近利的思想,總想讓孩子們一步登天。體育活動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彷彿可有可無,我們卻很少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問題,我們總是會忘記和忽視體育對孩子們的重要性,這一點,我們應該反思和改正。

  與此同時,父母們又對孩子過分溺愛和保護,我接觸的很多家長都說過類似的話:我的孩子在家裡什麼都不用做,我們也不指望他能做什麼,只要他能好好讀書就行了。在家長們的眼中,所謂的讀書便是“智育”,而體育和德育很少被提出來。在這樣的教育環境裡,在洛克書中十分簡單易行的方法,卻變得寸步難行。

  不論是教師和家長總有一種思想,便是把孩子們培育成一個“能人”,或者說一個“成功人士”,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紳士”。洛克先生書中有許多話,值得我們進行深入的、細緻的揣摩。《教育漫話》這本書語言不多,其間談到的教育思想是進步的,都是值得我學習的。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這幾天讀完洛克的《教育漫話》,這本書十分通俗易懂,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洛克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其實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下面我就來講一下我的幾點主要體會。

  關於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的幼時習慣,洛克講了方方面面,我覺得非常細緻,尤其關於孩子的排便。大部分家長都會關心稍大孩子的每頓飯吃多少,胃口稍微不好就緊張了,卻忽略了孩子的排便習慣,我們家孩子便秘嚴重的時候都要用開塞露。洛克認為便秘百害而無一利,沒什麼比大便通暢而有益於健康了。洛克透過實驗發現,大便和吃飯一樣受人控制,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在固定時間到廁所做該做的事,就會得到自然的功能。這個我學到了,可以改善孩子的便秘,而不去靠藥物。

  其次,關於“調教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一部分,洛克說別讓大人的習慣教壞孩子,比如暴力、報復、誇耀、找藉口、尤其是大吃大喝。洛克說,雖然飲食清淡有利健康,但當週圍全是好吃好喝的聲音時,就難抵誘惑了。“吃得好”的聲音會刺激人的慾望,從而追求山珍海味,甚至將“吃得好”等同於“生活得好”。社會風氣如此,理性怎能不變得蒼白?確實,我們朋友圈裡曬娃的有多少是帶娃胡吃海喝的。所以洛克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認識到這點,並清楚雖然身在邪惡中,但依舊要脫俗、正確引導兒童。

  洛克講了很多管教孩子的具體方法,其中有一條說與孩子成為朋友,真的發人深省。小時候我的父母雖然疼愛我,卻一直板著臉,嚴厲地對待我們,很少與我們親近,我甚至不記得對父母說過我愛你這樣的話。但那時的我們無法選擇教育,輪到成年的自己來實施教育時,是在複製經驗還是該重新學習?我願選擇後者。洛克說,一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著做決定,那樣孩子能更快地成熟,又可以建立起友誼。孩子向我們請教問題時,要拋開家長的威嚴,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對話,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們。這樣,孩子遇到問題才會願意向我們請教,而不是埋在心底。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並在內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被人遺忘,讓孩子參加一些事情的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能使孩子對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不管孩子提出什麼問題,都不要打擊或嘲笑他們。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和理解能力,儘量讓孩子弄明白。洛克認為很多孩子因好奇心、求知慾未被滿足,才把時間浪費在無聊的消遣中,否則他們會在學習知識上獲得更大的樂趣。我自己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通常是:如果問題無關緊要,我便敷衍了事,如果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會顯出不耐煩,甚至說你不需要知道這些;這顯然不對了,因為一些在我們看來是理所當然的問題,在孩子眼裡仍是一個新來者對於未知世界的重大發現。所以要知無不言而又耐心細緻地幫助孩子瞭解世界。

  看完了《教育漫話》,我想如果成年人的我,按照他說的方式去養育小時候的我,很有可能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也許我會變得更好:身心健康,有德、有識、有禮、有趣,懂得自制,熱愛學習,努力工作,也會享受閒暇的時光。可惜小時候我回不去了,卻不得不面對成年後的自己。儘管如此,在面對自己和孩子們時,多了一些勇氣和理性的力量,讓我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讀了《教育漫話》我對英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教育思想有所瞭解。作為教育工作者,可以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並且反思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教育漫話》開篇就闡述了健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他的體育教育思想。洛克認為“凡是身體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他把健康放在了比其他一切種種都重要的位置上面。洛克提出“身體強健的主要標準在能忍受痛苦”,因此,洛克堅決反對上流社會對兒童的嬌生慣養,主張身體鍛鍊自幼小開始。洛克認為,兒童的衣服不宜過緊,以免束縛身體,影響發育,衣著也不宜過暖,使身體習慣於氣候的變化,增強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腳、洗澡是鍛鍊身體的好辦法,可使衰弱者恢復健康,健康人增強體質。

  讀到這裡,這又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從小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老人們的溺愛讓他養成了許多壞習慣,尤其讓我頭疼的是,他很調皮,愛看電視和玩電腦。針對他的這一情況,我首先是減少他看電視和玩電腦的時間,在他感到無聊的時候,再介紹一些有趣的圖書給他,當然,一開始是一些純漫畫型的,而且是由他自己挑選。慢慢地,他開始喜歡看書了,自己就主動拿出一些書來看,現在,除了星期天,他基本上不看電視了,而且所看的書也由一開始的漫畫向一些知識型的書籍轉變了,他還經常把他從書上獲得的知識講給我聽呢!

  《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認真學習的。我相信只要用一顆愛心去工作,再加上教育方法得當,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教育漫話》這本書,給我印象較深的還有榜樣的作用,父母的榜樣作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同伴的榜樣作用。在學習生活中,教師往往會在無形當中成為孩子學習的物件,尤其在幼兒園,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強,教師的榜樣作用也就更大了。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從現在起就不斷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實,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品德,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凡事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師的榜樣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孩子與品行端正積極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洛克反對溺愛放縱孩子,他認為這是最大的教育失誤。當今社會,溺愛放縱孩子這一現象越來越多的存在著。被溺愛的孩子總是哭鬧著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或做某件事,小時侯是糖、玩具,長大後就要的更多了,這時候家長才對孩子的任性感到煩惱。還有許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行為視而不見,聽之任之,一再的放縱孩子,等小錯變為大錯才想要糾正,但為時已晚。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得孩子任性妄為,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對於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氣壯的和父母爭吵。過分的溺愛孩子,會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進入社會後,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

  讀了《教育漫話》,使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瞭解,我將繼續勤奮學習,為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今年暑假,我閱讀了教育專著——《教育漫話》,獲益頗多。《教育漫話》是一本飽含哲理而又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書。我讀後不禁深深佩服這位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唯物主義的哲學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約翰R26;洛克。書中深入淺出的描述,飽含哲理的文字,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讓我不由自主地去領悟反思。《教育漫話》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們繼續學習的。書中大量講述了學生所必須具備的品行和個性,如德行、理智、機敏、優雅、禮貌等。約翰R26;洛克認為,從小培養學生的這些品行個性,對學生今後的成長和發展是終身受益的事。多年來的教育實踐使我支援洛克的上述觀點。的確,對於學生的教育,尤其是家庭中的教育來說,有些基礎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生活習慣、道德品質、學習的態度、切合和針對孩子的有效的方法的形成等。根據讀後所想,下面就來探討一下教育應該養成哪些使孩子終身受益的優秀品質和獨特個性。

  一、健康

  “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人世間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地描繪。”這是《教育漫話》卷首第一句話。約翰R26;洛克在書中主張,孩子應從幼年起就進行鍛鍊,反對嬌生慣養;提出童年不宜穿太多的衣服,要多過戶外生活,多做戶外活動,多接近自然,多游泳,用冷水冼腳從而鍛鍊意志;飲食要清淡,多吃麵食,少吃肉膩食品,不飲烈性飲料;多運動、多睡眠、多呼吸清新空氣等許多有益的、具體的見解。約翰R26;洛克把健康區分為身(身體)、心(精神)兩個方面。這兩方面都是“能工作、有幸福”的基礎條件。“凡是身體和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便得到別的種種,也是徒然。”因此約翰R26;洛克要求家庭教育要充分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著力養成孩子健康的品性。約翰

  R26;洛克的“健康”品性,既包括對健康的自覺意識,也包括科學地生活的常識。由此得到的啟示是,家庭教育必須把保障孩子的身體和精神健康作為最基礎的環節,要採取科學的教育、培養態度和方法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要幫助孩子瞭解自身特點,培養自我認識能力,學會客觀地對待自己,學會傾聽和表達,把握自己的情緒,學會緩解壓力,控制心態平衡的方法,學會理解和支援他人,養成換位思考的習慣,使孩子遠離心理疾病,發展健全的精神。這點在我們的社會社會生活中尤為重要。

  二、習慣

  《教育漫話》中約翰R26;洛克的見解是:“孩子因為年齡增長,自由便應跟著到來,許多事情他應信託自己的行動去應付,因為他不能永遠受人監護;只有你給他良好的'原則和牢固的習慣,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應該注重的。”“因為一切告誡與規則,無論如何反覆叮嚀,除非實行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習慣可以在這裡是這樣,在其它情形下也是這樣。”“習慣的力量比理智更加有恆,更加簡便。”習慣是經多次重複而形成的自動化了的、去自覺的行為方式。約翰R26;洛克認為,習慣的形成過程“是給予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之在兒童身上固定起來;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可發生作用了。”這個見解無疑是正確的。我們的言行、品質、個性,說到底都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而已,好的習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說過,“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亞里士多德也說過“優秀本質上是一種習慣”。教育要著意養成孩子的好的習慣、優秀的習慣、形成將來成功的習慣。好的習慣很多,積極思考的習慣、謙遜的習慣、全力以赴專心致志的習慣、做事一絲不苟的習慣等。從小處看,仔細觀察的習慣、善於提問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預習複習的習慣、歸納總結的習慣、善於反思的習慣,甚至於約翰R26;洛克提到的早起早睡的習慣、嚴格遵守作息制度的習慣等。教育要努力發現和保護孩子在各個方面的優秀的行為,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的精神財富。

  三、分享

  分享意味著彼此共享,分享意味著相互理解與合作。《教育漫話》中約翰R26;洛克提出,教育要培養孩子與兄弟姐妹、與夥伴、與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識和快樂的品性。他說,“關於取得事物與佔有事物,你要教導孩子,使他們能把自己所有的東西分給朋友,一點也不要為難,不吝嗇,使他們從小就從經驗中知道,凡是最大量的人也是最富有的,而且還得到別人的敬重與稱譽”。“分享”可使兄弟姐妹之間來得更加和睦,更有禮貌,且同樣推及旁人。“分享”可使兒童養成溫厚、對人和善、慷慨、以及得到一種快樂,視為一種值得自豪的事。的確,使學生學會分享,可以使他們學會在關心、欣賞自己的同時,同樣關心欣賞他人,可以使他們有效地團結合作,有效地處理好人際關係,有效地走出自我中心和自我封閉,學會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積極接納他人和換位思維的技巧。最終,“分享”的品性有利於他們畢生的健康成長。約翰R26;洛克多次強調,“分享”的品質要從小加以培養,“使兒童經過不斷的練習,便能把自己所有的東西給予別人而不覺為難。”“樂於贈予別人的美德,要加以培植。”兒童的美德應“建立在大量與慷慨地把自己所有的或好的東西去給予別人上面”。這些見解和教育要求無疑都是有益的。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愛已,不知愛別人,這是當前獨生子女一代的性格通病,而當前我們的家庭教育中,約翰R26;洛克所提到的這種“分享”品質的培育又是何其缺失。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有著不可彌補的根本缺陷,那就是隻有一個孩子的家庭生活和教育情境會造成孩子的獨佔性格,而缺乏與他人分享的寶貴經驗。人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有理性、有同情心、有愛心,一個根本不知道關心人、同情人、愛別人的孩子必定會生出陰暗的心理,整個心靈人格也不會健全。因此,必須認真記取約翰R26;洛克的教誨,在家庭教育中充分注重孩子的分享品質的培養和訓練,父母應從小就在孩子的心田裡播下善良的種子,讓他們學會愛人,學會移情,學會與人相處,學會民主與合作,學會與他人分享事物、分享知識、分享快樂、分享情趣和其它經驗,從而使他們的個性保持健康和豐富。

  我想,對於洛克的這些教育建議的價值。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也不能低估和輕視。我們現在的教育中不就是缺乏這些方面嗎,關注學生,教育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當前我們時刻需要學習、反思,併為之不斷努力的工作重任。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前段時間有幸閱讀了《教育漫話》這本書,書中提到了好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於從事教育行業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受益匪淺。本書的作者約翰洛克,是17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洛克對醫學、自然科學以及實驗科學情有獨鍾,後來他又擔任過多年的私人醫生以及家庭教師,這些經歷使洛克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為日後寫下《教育漫話》奠定了基礎。《教育漫話》的主題是所謂的“紳士教育”。紳士教育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一種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教育觀,洛克提出的紳士教育的任務是要闡明,如何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幹的紳士或者有開拓精神的事業家。全書共217節,主要分為三部分:體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

  在《教育漫話》中,洛克首先討論的是健康教育,因為“健康的精神寓於健康的身體”,是“對於人世幸福狀態的一種簡潔而充分的描繪”,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視保健、養護,與其所處的時代有密切的關係。洛克是一位唯物主義哲學家,而且深入研究過醫學和其他自然學科,作為一位“內行”,他對兒童的體育、健康、養護等問題都提出了不少具體的頗有價值的意見。例如他建議“無論冬夏,兒童的穿著都不可過暖,主張兒童用冷水洗腳或洗澡,多過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鮮空氣,衣著不可過緊,飲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飲料,早睡早起,睡硬板床,不宜濫用藥物,注意運動鍛鍊等。這些主張都是配合貫徹其教育目的、任務提出來的,至今看來絕大部分還是科學合理的,值得人們吸取。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話》這本書中最重要的內容。洛克聲稱:“一位紳士應具備的各種品行之中,我將德行放在首位,視之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兒童在具備健康體魄的基礎上,必須有健全的精神發展,而這集中表現為必須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認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無所謂人生幸福可言;因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難以取得事業的成功。在這一部分,洛克對兒童的德育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其中包括:

  (1)小時候就要將孩子馴服,讓他(她)聽自己的話,讓他尊重自己。因為小時候如果就習慣糟糕,對你的話都當做耳邊風,長大的孩子就更沒有出息,抑或更沒有規矩,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那他又怎能走上一條嚴格要求自己、善待別人、健康而又安全的道路?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做父母的都捨不得將時間留給孩子,那他的成長還有誰對他負責?如果要求孩子不做的,做父母的首先帶頭不這樣做。父母要選擇適宜孩子成長的良好環境,就像我們古代的故事“孟母三遷”一樣。首先父母要選擇或創造良好的、積極向上、充滿學習氛圍的一個環境或空間,讓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積極和樂觀的空氣,讓孩子在藍天下健康和茁壯地成長,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

  (3)對於孩子一定要謹慎地使用體罰,體罰的作用是要讓孩子的羞恥心佔據更大,如果只是身體的疼痛或是一種躲避的心理,那這種體罰對於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是體罰下的孩子變得懦弱,變的十分的奸詐。在教育中,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孩子對自己榮譽和名譽的保護,如果他很熱愛自己的名譽,他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或一句嚴重的話語都會起到效果。如果使用體罰,就要將他一次馴服,沒有絲毫討價還價的餘地……智育是《教育漫話》這本書的第三部分,討論的是智慧與學問。為了培養能力,洛克重視智育辦法並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見解,包括:

  (1)不能強迫兒童學習,反對教師用斥責和懲罰的方法迫使學生去注意;

  (2)主張啟發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自己去向往學習,把求學當成另外一種遊戲或娛樂去追求”;

  (3)教育孩子“要從明白的地方開始”,一次不要學的太多,同時也要善於激發兒童的努力;

  (4)應當鼓勵並儘量滿足兒童的好奇心,並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意見;

  (5)培養動手能力,如引導兒童自己製作玩具,學習一種手藝或園藝等,這樣既可調劑生活,又可獲得一些必要的知識技能,還可防止兒童將寶貴的光陰虛擲在無益的事情上。洛克還一再強調教育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對於年幼兒童,可以寓教學於遊戲之中等。雖然洛克在書中提出的某些意見具有時代的侷限性,但總的來說,本書是富有教益的。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教育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此情況下,愛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龍成風但苦於乏術的家長,承擔兒童教育重任的教師,以及一些對教育有興趣的人閱讀此書,一定會在兒童教育問題上獲得諸多有益的啟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教育漫話》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哲學家和啟蒙思想家約翰·洛克所寫的一部教育名著。這本書深刻地影響了後世的學者,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的思想,至今仍然是歐美乃至世界各國教育工作者和父母的必讀之書。

  《教育漫話》在書本的起章就強調了愛爾維修的一句話: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這句話,有力地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得法至關重要。

  《教育漫話》主要分為身體保健、道德教育、智育三部分。書本從這三部分分別教導父母與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教導孩子,培養孩子日後成為一個有理性、有道德、有才幹的人。

  (一)身體保健

  洛克說:“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是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良好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健康的教育有密切的聯絡,而健康教育與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連。因而,作為父母,應當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不能過於溺愛孩子。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能放縱他們的行為,任意讓他們運用自己的意志去做各種事情。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是經不起風雨洗禮的,洛克主張用冷水洗腳或洗澡,注意運動鍛鍊等等,從小就開始鍛鍊身體素質,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身體素質也會增強。

  (二)道德教育

  洛克認為,德行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他認為“良好的德行”大致有三層含義,其一為世俗的聰明,其二是要懂得的禮儀,禮貌,其三是具有性格剛毅、堅強、能吃苦耐勞等品質。洛克對兒童的德育提出了許多具體意見,其中包括:(1)反對溺愛、放縱子女;(2)寬嚴結合;(3)獎懲結合;(4)說理教育;(5)榜樣教育;(6)文明禮貌教育。每個方面,洛克都在書本中做了詳細的說明,其中,讓我最深刻的是榜樣教育。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兒童,都喜歡模仿別人,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得來的。最能影響他們的舉止的還是那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和他們周圍的人的言行。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而,父母應為子女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你不願意他去仿效的事,你自己絕不可在他們的面前做,並且讓孩子結交好的伴侶。由此,我想到了,作為一名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很神聖的,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因而,我們從事教師事業,要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做到上課不遲到、早退,誠實守信,衣著端莊,談吐優雅等等,為學生樹立榜樣作用。

  (三)智育

  洛克對有實際用途的學科很重視,尤其重視培養世俗的智慧與能力。他重視智育的方法,並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見解,其中他還在書本中一再強調教育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對於年幼兒童,可以學於遊戲之中。他主張要把讀書看成一種遊戲,一項娛樂,而不是當做他的一種責任。例如教兒童學字母時,我們可以在骰子和玩具粘上字母,在遊戲時教兒童學習字母。書中提到了書籍中配有插圖更會使兒童歡欣雀躍,並可鼓勵他去閱讀求知,因為如果兒童的觀念中缺乏此類生動直觀的事物,但是聽說說沒有多少用處,而且也不能夠獲得滿足:這些觀念不能從聲音中學到,只能從事物本身或事物的圖片上獲得。在《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也提到小學兒童處於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時期,其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導兒童學習時,要多借助具體的物體、影象讓兒童接受知識。顯而易見,這兩個知識點是一致的。這告訴了我,在學習課堂書本知識之外,我們也應該多閱讀課外有關的書籍,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瞭解,擴充套件我們的知識視野,並學會學以致用。

  《教育漫話》中,強調事業型、開拓性人才的培養,以及體、德、智全面發展的教育,而且對德育比智育更為重要強調,尤其是洛克對於德行和教養的強調,對我國當前的教育普遍忽視德行和教養的培養而一味強調智育和分數,是一種極好的清醒劑。目前,隨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此情況下,愛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龍成鳳,但苦於乏術的家長,以及承擔兒童教育重任的教師閱讀本書,一定會在兒童教育問題上獲得諸多有益的啟示。

  教育漫話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有幸看了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作者從體育、德育、智育三方面論述了自己的教育觀點,內容給人感覺很與眾不同,非常具體實在。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於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教育漫話》十分通俗易懂,書中既沒有艱深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晦澀的學術概念,作者有如在和親朋好友話家常,語調親切平和,道理簡單明瞭,但他所講的東西卻非常深刻,極有啟發意義。這種深入淺出的東西,只有大師才能寫得出來。書中的許多話都能引起我的思索。我想我們教師的工作要比醫師更重要。若不是每位老師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那麼也許會培養出更多的庸醫,傷及更多人的性命。

  “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柔,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匯入它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變。讀了《教育漫話》讓我聯想到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對於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啟發和反省。

  形式很美觀,質料很貴重,裡面盛著的東西總不能使他感覺到好吃一樣。與此同時,這種棍棒教育在實行的時候,學生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沒人看見時他們便越會放任,顯露出的勢頭回比約束前更加強烈。

  讀了《教育漫話》,讓年輕的我進一步去思考,究竟什麼是素質教育?究竟如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如何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不再盲目,使我們對學生的教育更加有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