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7篇)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讀《這就是幼兒教師》一書,確實有很多感慨。的確,做個幼兒教師不容易,但是什麼讓我們仍然堅持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面對著強大的工作量,面對家長和社會的不理解,堅守清貧,淡泊名利,任雲捲雲舒,皆能寵辱不驚,矢志不移。正如日誌裡寫的“是孩子們的純真支撐我們走到了今天”。
這本書是如此的貼近幼兒園教師的心聲,一個個小故事似一張張似曾相識的笑臉,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幼兒園生活的真實畫卷。是的,幼兒園老師是保姆,因為每天有擦不完鼻涕,系不完的鞋帶,甚至孩子們每次入廁都需要老師的陪伴。幼兒園老師是法官,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小官司,甚至每天一入夢,孩子們便爭先恐後的擠進夢裡。幼兒園老師是“瘋子”,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在一起,順口而來的是與年齡不相實際的兒童歌曲,每天與孩子一起摸爬滾打,上竄下跳,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幼兒園老師是清潔工人,孩子們小,幼兒園又幾乎都是娘子軍,所有的體力活都要我們自己來承擔。但同時,幼兒園老師也是藝術家,唱歌跳舞、彈琴、摺紙、畫畫,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幼兒園教師也是教育專家,因為在家再難纏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會乖乖的聽話。幼兒園老師是設計師,家長園地的佈置,區域活動的設計,樣樣都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幼兒園老師是媽媽,因為年幼的孩子們需要無微不至的呵護。
聯想到我們班級的孩子們,他們剛入園的時候,在父母的臂彎裡撒嬌,在老師的懷抱裡哭鬧。他們的眼中是迷茫,他們的心裡是膽怯,是對周圍陌生的環境所表現出的惶恐。有的老師的手臂和臉上可能會留下孩子“英勇抗爭”的“傑作”。但是我們的老師仍舊是給孩子親密的安撫,讓孩子看到我們溫暖的笑臉。我們在孩子們的心上撒播陽光,但我們也會得到愛的回報。看著孩子們稚嫩的塗鴉,聽著孩子們甜甜的歌聲,凝望他們活潑自信的背影,還有孩子們一臉的自信與陽光。這讓我們倍感欣慰,苦中有樂。
讀了這本書後,我從表面上看似不滿和發洩的文字中卻感悟到平凡中的偉大,而我能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感到真慶幸。也許當孩子們長大以後,很少有能記起他的幼兒園老師是誰,但我們給他們的教育,對他們的影響,卻可以延伸到他們長大成人,我想,這就是幼兒教育的魅力所在。
當有一天,我們的韶華不再,當有一天,我們鬢染秋霜,那滿園的碩果定會讓我們陶醉,當我們走下幼教崗位時,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曾為民族的崛起揮灑過汗水,我們也曾為共和國大廈的奠基流淌過心血。”讓未來的才子從我們這裡起步。讓燦爛的太陽從這裡冉冉升起。
幼兒教師,塑造輝煌的未來,托起明天的希望。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在讀了《告訴孩子,你真棒!》這本書以後,內心的觸動也是非常大的。“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事不能如願以償。心理素質好的豁達開朗,沉著應對,於是成功了;心理素質差,煩惱纏繞,難以自拔,於是倒下了。就像一個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智商),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話,從這句話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個小改變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寶,對他的改變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那麼驚喜。孩子年紀小人生的路還很漫長,我們不好給以孩子過高的期望。其實,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沒有必要總去和別人的孩子比。
任何比較都是有害的。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屬於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興趣愛好,不一定是非要學習別人,成為別人的複製品。因此當他學會寫第一個字。講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我們就應從孩子自身的角度出發,把他的過去和此刻拿來進行比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進步和改變我們都要真誠地給孩子鼓勵和支援。不好吝嗇你的那句“你真棒”雖然他寫的這個字在你的眼裡寫得不是很好,遠遠達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為愛他關心他養育他的父母,就應用你的溫暖去呵護關愛他成長,而不是帶給他消極能量。
其實,孩子們每一天都在尋找別人的認可與理解,盼望公正的評價。人對生存價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強烈。當孩子被貶損得一無是處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抑鬱,既影響健康,還會產生厭世情緒,甚至會做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極端舉動。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調皮鬼一類裡的孩子,為什麼他們總是在犯錯之後還是改但是來其實他們的心並不是真的很壞!一向想和老師作對!而是我們給了他們認為不平等的“待遇”。
他是這麼想的:大家都不喜愛我,連老師都說我不聽話。乾脆壞到底吧誰也不敢來惹我!這樣總比悶著好。這樣的例子我身邊也有發生:我班有一個小孩很好動,跟人家接觸的時候動作個性粗魯,常傷害到別人,他的力氣也比較大,常喜愛起腳踢向別的小朋友。他的行為在我看來是一種無奈的發洩,正因大家都不跟他玩因此心裡很難受。
其他老師對他的態度都是很嚴厲的。有一次,我上課我故意點他起來回答問題時,發現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誇張地表揚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來他像變了一個人很安靜專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讓讓他把教室裡的油畫棒盒疊好,他一個人忙得滿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疊整齊!之後還問我“老師,還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的嗎”當時我對他的舉動
感到無比的震驚!確實,我給他的信任讓他感到很自信和驕傲,正因老師已經認可他是個能幹的孩子了!
我堅信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常告訴孩子們,你真棒!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讀了《我的教育心》這本書,我深深的為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對學生的愛心而感動!
李老師說:“永遠保持現在這種純淨的童心。這很難,但一定要保持,其支撐點是把教育當成信仰,不為名利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不能讓自己的.心生鏽。”李老師這顆童心的“純粹”實際上就是叫我們不為社會世俗所紛擾,不為追逐名利而累心,不為利益受損而喪氣,要將教育當成一種信仰。如何能永遠守住一顆樸素的教育心呢?李老師給出5條建議:
1、永遠保持現在這種純淨的童心
永遠保持純淨童心的支撐點是把教育當成信仰,不為名利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不能讓自己的心生鏽。我們的工作環境決定了我們大多數的時間是和孩子在一起的,讓自己保持童心有很多種方法:和孩子像朋友一樣談談心,聊聊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有機會的時候加入到孩子們的遊戲隊伍中,放飛童心,感悟童真、童趣;和孩子們一起閱讀,看他們喜歡看的書,和他們一起說一說對書中故事的理解,對人物的感受,會無形間拉近和孩子的心靈距離,也會讓你自己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只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都要去嘗試,要把純真保持到永遠。
2、要有愛心
有人說: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我們很多老師其實也是有愛的。真正的愛應該是不僅愛分數結果,更愛學生成長過程;不僅愛“優等生”,更要愛“學困生”;不僅愛學生的聰明乖巧,更要愛學生的貪玩調皮;不能愛少數,而要愛所有我們要將自己的愛播撒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澆灌到所有孩子的心田。
3、要善於積累智慧
李老師說,幫助學困生的過程正是積累教育智慧的過程。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我們老師要理解他們。學困生經常得不到表揚獎勵,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功,他們的內心深處缺少自信,相當一部分學困生還會出現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他們更需要溫暖,更需要關愛。陶行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將愛更多地向學困生傾斜,是教師的天職,也是轉化學困生的基本前提。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真心的表揚、一個溫柔的撫摸……都能體現老師對他們的愛心。學困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在師愛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長。
4、要加強閱讀
老師要善於廣泛閱讀教育名著,學習借鑑教育名家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運用在平日教學中,積極實踐和反思,總結積累教學經驗。
5、要勤於寫作
寫作,是情感的昇華,是智慧的結晶。教育故事,教學反思,生活感悟,只要想寫,就及時記錄下來,那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守住自己的教育心,我們就是成功的教師!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在幼兒園中題“課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背景裡,《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無疑給我們一種新的觀念震盪。這一課程以幼兒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理論為依據,充分關注了家庭、社群和托幼機構之間的關係,關注了保教人員、家長和社群成員的關係,以優質教育的思想,系統構建了托幼機構的創造性課程。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理想的,更是現實的。所謂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標。有些追求和目標基於對幼兒和幼兒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評估。與其他年齡段的課程一樣,設定幼兒發展的目標,是落實課程理想的主要步驟,也是保教人員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擬定各類工作計劃。本書所展示的計劃較為具體、直觀,又有示例,清晰明瞭,有操作性。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將一般的幼兒發展目標落實到特別的幼兒身上,為設定個別化目標,真正考慮“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課程”。
這個過程,是以評估特定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前提的。該書詳細地說明了評估幼兒需要和行為並確定目標和行為的程序,示例生動、有趣。尤其是對幼兒觀察和對觀察資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此外,該書提出給幼兒規劃一個能滿足他們需要且是傳遞正向資訊的環境,主張“將幼兒的家長和文化帶入托幼機構”,這些觀點,一方面是體現了教育機構環境的特點,另一方面是體現了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發展為重的原則。該書還在保護幼兒的安全及給予幼兒行為知道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現實的。當規劃。環境等轉化為幼兒和成人的行動時,幼兒的發展就成為可能。《托幼班創造性課程》詳細地說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瞭解幼兒的需要,如何滿足幼兒的需要,如何知道幼兒具體的行為,如何調整幼兒特定的情緒。涉及幼兒的交往、睡眠、飲食、玩耍、製作、欣賞、模仿、扮演、閱讀、律動、郊遊等等日復一日的具體行為。
涉及特定活動的準備,涉及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現象,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困惑,涉及可能產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當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對幼兒行為的鼓勵、引導策略。該書在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體生動的。
看完《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優秀的幼兒教育課程方案,是紮根於幼兒生活的,是能真實反映幼兒的需要和能力的,並且有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我可以在其系統的指導策略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也能在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們長期的實踐和思考。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今天我有幸閱讀了《讓寶寶愛上幼兒園》這本書,這是董旭花教授和袁霞園長寫的一本關於寶寶入園問題的一本書。這是一本涵蓋寶寶家長從寶寶入園到幼兒園畢業所能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答案的"錦囊妙計集".它不僅僅是一本教育策略的教育書,這本書裡支撐每一個策略和策略中每每折射出的兒童觀、兒童教育觀是更值得我們熟讀和深思的。
作為母親,我體驗到了和所有父母一樣的甜蜜和滿足,也體驗到了一樣的困惑和掙扎。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幾乎每天都和孩子打交道,和家長在交流。每每看到新生入園時,寶寶撕心裂肺的哭啼、死死攥住父母的衣角頭髮不肯放開的拉扯、用噙滿淚水的雙眼盯著我喊"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媽"的請求以及在個別家長交談中流露出的"該送"還是"不該送"的內心糾結、一天好幾個電話打給我背後的那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揪心、幾乎什麼也不想幹只要可以在幼兒園的某一個角落看到自己的孩子的內心祈盼等等,一切的一切是那麼的令人心酸。
此時的我,既要擔負起引導幼兒儘快的度過入園焦慮期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責任,又要做好家長工作,隨機的解決家長提出的這樣那樣的問題,幫助家長緩解比幼兒還要焦慮的心態。經過不懈的努力,幼兒適應了幼兒園,可每一個幼兒都會有不同的特點,每一個家長都會有不同的觀點和態度,針對每一個個體都會有需要我們解決的不同問題。這使我們絞盡腦汁,在這本書裡讓我們找到很多教育孩子和向家長解答問題的對策。
這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是關於幼兒入園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的解答;下篇是關於幼兒入園後父母在孩子教養以及與幼兒園溝通方面存在的問題地解答。雖然不是父母們提出的所有問題,但是最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如:孩子是不是一定要上幼兒園;孩子愛玩、好動、坐不住,會不會被老師訓斥;如何激發幼兒入園的願望;孩子有病史該不該和幼兒園說;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是否可以由著孩子歇兩天再去;孩子回家後經常亂髮脾氣睡覺時還會驚醒哭鬧,是不是在幼兒園受了委屈、孩子去了幼兒園以後老是生病,是不是幼兒園條件差或是老師照顧的不好導致的;孩子在幼兒園到底學什麼,回來怎麼什麼也不說;孩子內向膽小,在幼兒園不愛說話怎麼辦等,有針對性的做了解答,啟到了很好的啟迪和引導作用。
我會把我所學到的這些經驗應用到我的工作當中,使我的工作做的更加得心應手,我要找到最恰當的方式來教育寶貝;用最合適的語言來解決家長的疑問。願每一個父母都有無限愛和耐心接納孩子,願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幼兒園生活的樂趣,讓寶寶愛上幼兒園吧,愛上幼兒園就是愛上集體生活,就是健康順利的步入社會。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學生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託。面臨二期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內容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
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幼兒今天知道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該著重考慮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符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內容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著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透過調動幼兒積極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積極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形成、知識結構化過程。比如說,在我們前段時間開展的吃飯好習慣觀摩活動中,我們為了吸引孩子,創設了“小熊過生日”的情境,當老師說“小熊過生日,請大家吃飯,請大家吃什麼呢“,孩子們馬上回答“蛋糕”,但是老師推出的餐車上是飯和菜。
這是誰的問題呢?是孩子的錯?肯定不是,孩子的生活經驗告訴孩子“生日就是吃蛋糕”。完全怪罪於老師?也不行,老師的出發點也是好意,並且為之花了很多心思。我個人認為是對於活動設計,我們還缺乏一定的藝術,總之,只要是有一個情境就可以了,很多時候就是套用一個情境,而不管這一情境是否貼近孩子的生活,也不管是否有利於支援整個活動那個。類似的問題,在幼兒園老師設計的活動中很常見。其實創設情境,符合學前段孩子的認知特點,但是我們好像進入了誤區,明知道又這樣的問題,又很難回頭,並且從此越走越遠。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我靜下心給自己充電拜讀了陳磊老師所著寫的《體驗孩子:宋慶齡幼兒園區域活動案例》。本書列舉了宋慶齡幼兒園區域活動中13個案例。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找到如何創設一個能吸引兒童、引導兒童活動的區域環境的答案,書中也能對區域合作遊戲開展的策略分析採用案例剖析的形式來闡述觀點,同時我們還可以在書中看到作者提出:既要提供一個有準備的、豐富的、精心設計的、有序的環境,又要提供開放的、變化的、有多種探索發現機會的環境等等。本書中列舉的案例有環境創設與生成策略,觀察傾聽與回應策略,分層指導的認知策略,操作探究的經驗積累,個別啟發的引導策略,集體活動的交流指導策略等等。其中“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合作遊戲的設計”對我啟發很大。
書中提出既要提供一個有準備的、豐富的、精心設計的、有序的環境,又要提供開放的、變化的、有多種探索發現機會的環境等。對此我覺得這正呼應了《綱要》。《綱要》中指出:區域環境的創設應該從幼兒的水平和需求出發,要讓幼兒做主,要讓幼兒成為區域活動的主人,還要考慮到幼兒之間能夠相互交流共同合作。
老師是幼兒園區域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組織幼兒活動時,老師要以同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活動中去,當孩子之間發生爭論時儘量不當“裁判員”,而是根據區域情境的需要對幼兒的語言或者行為作出反饋,或者偶爾提些問題,引導幼兒繼續遊戲。在區域活動中對幼兒進行合作能力的培養,可使幼兒逐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集體中的一份子,能漸漸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自己,克服以自我為中心,並體驗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合作的樂趣,同時促進區域遊戲活動更好地開展。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自由選擇、自發探索的自主活動,為幼兒們所喜歡。在活動中,幼兒們透過持續不斷地實踐與環境相互作用,培養自我選擇、自我發展的能力。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師生關係與集體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在互動上有所區別,區域活動是以幼兒自主學習為中心的一種師生互動過程,教師的指導更多是非正式的、隱性的和機動靈活的。對3至6歲的兒童來講,幼兒園課程實施的方法應更多地選擇那些結構性低、非正式的活動。讓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和學習更多的技能。比如:孩子們在進行建構活動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自行商量活動中要運用的材料,讓孩子們自行收集搭建主題作品。這樣孩子們能夠主動進行思考,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性和自信心。
對於我來講,平時雖然對幼兒的區域遊戲進行仔細的觀察,但是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策略方面還是比較不足的。書中的案例給了我很好的啟發,作為老師要運用教學機智,分層次進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