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題研究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1
學習《中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心得體會20XX年10月24日在新城四中有幸聽取了渭南教育局王主任的《中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報告,感覺收穫很大。深感作為一名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態度,才能不斷提升自我。透過學習,使我更清楚地認識到,教育科研是教育事業的需要,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知道了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體會如下: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象力。
選題注意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不要貪大求全。要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
(二)選題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三)做好方案
曾不止一次地聽搞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課題成功邁進了一大步。
總之,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學、課題研究過程中,認真去做、用心積累,一定有所收穫。我將為此而好好努力。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2
有自理的意識,才能進行自理能力的學習。那我們在實踐中,應當如何增強孩子的自理意識呢?
家長觀念要轉變:
要讓家長明確孩子雖小,但也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們已經可以自己吃飯、穿簡單的衣服等,作為家長要堅持引導孩子自己去完成,給孩子充裕的時間,切莫代勞。
要讓家長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讓家長面對幼兒不可避免的失敗,千萬不以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以免挫傷幼兒的自尊心和學習的積極性。要以鼓勵、引導、示範等正面的方式進行,用榜樣法、提示法、表揚法、示範法等方法進行教育。
教師工作要積極:
教師積極的語言暗示幫助幼兒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幼兒的自我評價往往是建立在成人對他的評價的基礎上,教師的評價對他們自我意識形成影響至深。在幼兒行為沒有發生時,給予一個正確、積極的暗示,幼兒的行為會向著這一暗示的指向去做。
用積極的評價,強化幼兒的行為。在培養幼兒自理意識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給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和表揚,不斷地肯定他們,使其形成對自身價值的認同,建立起自信,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實踐。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教師都透過集體表揚、物質(小紅花)獎勵、家庭宣揚等形式進行鼓勵,讓孩子樹立“我能行”的意識。我想在這樣反覆培養的過程中,孩子的自理意識會不斷的增強,從而轉化為積極主動的行為。
幼兒生活自理意識的培養不是一兩次教育就能奏效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給他創造鍛鍊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施以言傳身教,輔以耐心細緻的指導,積極向上的鼓勵,結合家園同心,相信孩子的自理意識會有很大的提升。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3
我參與了我鎮《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的研究。我是語文科教研組長,在研究過程中我負責的工作主要有:參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等工作。在參與課題研究過程中,對於我來說,感受良多。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做課題這個過程中的體會:
一、在課題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透過這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科研活動零的空白。課題研究,不能只是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制定出來的,它需要科學理論做依據,有實踐經驗做支撐,這就迫使自己認真地去學習,研究。在課題研究前期,我們在課題主持人的組織下,透過聽講座,瞭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組活動上,學習了與課題有關的資料,案例。自己也查閱了專家的學術著作,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我的知識量,提高了自身素質。隨著理論素養的提升,教學實踐能力也不斷增強。尤其體現在文字解讀的深度和教學設計的效度上。課堂上,我努力實踐有效教學,突出年段教學特點,引導學生初讀感知、熟讀感悟、美讀抒情、讀後延伸,提高閱讀教學效益,與學生共享成長。
二、課題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圍
我慶幸,能成為課題組研究成員之一,能參與到這支高素質的團隊中來。就拿我們低年級“四讀”教學模式來說,從模式的環節,內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稱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經過多次修改。這需要我們課題組透過備課,說課,聽課,評課,反覆地進行討論、分析。我們正是靠在這樣的研究氛圍中不斷地修正觀點與思路,不斷地產生碰撞與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取得預期的研究成果。有了這次課題研究的經驗,我們已經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較強的隊伍,我們一定會勇於接受更多的挑戰,為我們共同的教學事業而努力。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4
課題研究講究科學,嚴密性,而這種特性有利於教師養成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原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於一些我認為簡單的問題,只要簡單的講解、演示給學生看,學生就能夠理解、掌握該知識了,但是當學生真正做起習題或考試的時候才發現情況並非如此,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非常糟糕,當時便歸責於學生的能力差。但是,現在想來實際責任在我,我沒有給學生表現能力的機會,課堂沒能以學生為主體,沒有努力培養他們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自從開展課題研究之後,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所有的教師課堂演示實驗由學生代替完成,利用學校現有的條件,完成學生“活動與探究”實驗,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增加了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更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不僅易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長時間記憶;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拉近了我們師生的距離。
透過一年的研究,我尋找時間閱讀了大量相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不斷更新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經過一年的研究與實踐,我所任教的班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2011年秋季學期期末考試中,我我所任教的班級達A率、達C率、平均成績均居全縣前列
總之,我覺得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能夠在教學的同時積極參與課題的研究,開展教科研的實踐對於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是不無益的。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5
本次地理研究性學習是關於中國美食的課題,為了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此次研究活動中,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我們確定研究性學習的題目是《舌尖上的中國》,與當下正在熱播的《舌尖上中國第二季》相得益彰,學生透過對中國不同分割槽的主打美食的瞭解,從地理視角感受到美食對該地區的獨特意義,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地理知識的理解,直觀上感受著美食的誘惑,深深為中國美食文化所吸引。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地理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來自於生活。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
每個班級平均分成6到7個小組,每個小組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地理區域,在小組分工後各自展開調查與蒐集資料,持續時間一個月,效果非常好。從整個活動來看,學生對中國美食這一研究內容充滿興趣,大家都被色香味俱全的中國美食所吸引,這樣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加,學生主要透過上網收集一些圖片、文字及影片整理材料並撰寫成文。有的學生介紹美食的美麗傳說,食材的獲取方法或是介紹製作方法,有的學生展示美食圖片,並制定吃貨路線,直觀形象,嚐盡天下美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著知識帶來的喜悅。還有的學生獨闢蹊徑用地理視角去解讀中國美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情操。總之本次研究性學習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成功,不僅調動了學生參與活動、研究問題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概括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6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洩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提出:“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的研究,就是研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個人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脫衣服及鞋襪、收拾整理衣服、獨立進餐、自己洗臉等。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大人也可以幫著一起完成”。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家長眼裡,覺得他們的孩子太小,儘量幫助他們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承包下來,尤其是爺爺奶奶帶孩子的過程中,由於溺愛、怕出小狀況、怕不衛生等,將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攬下來,覺得這樣才是愛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缺乏實踐和鍛鍊,造成膽量小,自理能力差等。因此,我從孩子入園第一天起,就著手進行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著重從為自己服務、吃飯、穿衣褲、分餅乾、分牛奶、搬自己的凳子等方面進行教育。同時要求家長樹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的事情學著做,大人也可以幫著一起完成”的理念,組織親子活動,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實踐證明,越是儘早進行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發展的越快,尤其是到中班以後,表現的最為明顯。所以我覺得要儘早開始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7
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如果想要做一個很好的課題研究那麼選定題目是課題研究的關鍵。題目決定了研究的深度、廣度、意義、內容和過程。選題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發現問題——查詢資料——分析問題——確定課題。選題存在一定誤區:越時髦越好;越熱門越好;越大越好。其實,時髦的、熱門的、大的不一定是對的、好的。透過學習瞭解到選題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途徑:
1、從教育教學的問題及困惑中選題
課題研究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具體問題,教師可以從自己感到不很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去選題,長期積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來建立自己的“問題庫”。
2、在切磋交流中發現課題
教師之間交流可以開闊視野,讓教師更多地瞭解教育教學情況。
3、在理論學習中反思出課題
在閱讀學習中,最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時時注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思考,對自己工作中的相關問題或經驗進行解讀和分析,使有價值的問題或經驗在聯絡、解讀中逐漸清晰起來。
4、從學生的反應中尋覓課題
教師要多瞭解學生的反應,透過觀察學生的言行,與學生交流,更好地發現學生現實的需要,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同時,挖掘一些教師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價值的小課題。
5、從已有成果的應用研究中歸納課題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將他人研究的成果應用於自身的教育實踐。這類課題由於是學習他人的成果後,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實施,比較適合年輕教師。一般要從教師自身感興趣的他人成果選題,但必須注意可操作性。
對於一個新教師而言,我們要善於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總結經驗,善於從這些經驗教訓中去形成一些課題。其次,要能夠根據當下的一些實事,或者一些新的課程改革出發去創新的工作也可以發一些新的課題,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睛,並且也要善於學會去總結從而提升。
課題研究心得體會8
以美促德是全國九五課題重要的研究專案,此項研究是把美育滲透與德育教育中,讓學生有美的語言,美的行為。
本期我著重對學生的行為、意志力進行了培養。我對學生提出的是“做一個有自制力的人”
我認為自覺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質之一。一個人小時候缺乏自制力,長大以後,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後天的教育培養。一個小孩子,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志品質的初步狀態。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意志品質的各個因素髮展很快。因此,必須從小抓緊意志品質的培養,一點也不能放鬆。凡是小時候缺乏自制力的,長大以後,不管他的智力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而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主要靠後天的教育培養。一個小孩子,幼兒和小學低年級會表現出意志品質的初步狀態。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意志品質的各個因素髮展很快,各種意志品質在不斷髮展,自我意識也有所發展,低年級兒童評價自己或別人時,幾乎完全以教師的評價為轉移,中年級學會能獨立地進行評價。兒童的自我評價隨年齡增長而有所提高,自制力日益擴大和改善。因此,必須從小抓緊意志品質的培養,一點也不能放鬆。
實驗表明,一學期下來,全班所有同學的五星都比第一次增加了,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進步,他們能看到自己進步最大的一點。一半的同學認為自己有了自制力,但還需要向富蘭克林一樣堅持。當再次做自制力測評時,每個學生的分值都提高了,90%的同學有了不同程度的自制力。
培養意志品質要從小事做起,磨鍊孩子的意志。每人孩子都有一定的意志力,只是強弱不同,如果具體分析,其強弱的具體環節不同,要從孩子實際出發,找準弱點。正如著名文學家高爾基所說:“哪怕對自己一點小的剋制,都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我堅信,長期下去,孩子們的自制力一定會有所提高,他們一定會成為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