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1
光陰似箭,又是一個學期的開始,很榮幸又參加了此次的培訓,也很高興有這麼一個分享的機會。培訓內容簡直就是兩個字豐富,它為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量身定做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平臺,讓我們看到別人的成長和進步,也讓自身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覺得自身或許更優秀的地方。透過這次培訓,我發現在平時可教學當中並不完全是學生的原因。要想真正上好數學課,不僅要有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懂得在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那麼,在課堂上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改變上課的學習環境。
上課時,先不著急教學知識,而是先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堂。
2.改革教學方法。
在上課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多種活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抓住學生的這個特點,讓他們在玩中學,又在學中玩。這樣既讓學生樂於接受所要學習的東西,又幫助他們理解了知識。
3.改善課堂氛圍。
以前在上課的時候,很怕學生吵,要求學生保持安靜。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適當地“吵鬧”並沒有什麼不好,當然這個“吵鬧”不是真的吵,而是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爭論的環境。這種爭論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競爭中相互學習,又在學習中共同進步。
4.加強溝通。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經常和學生溝通,進入他們的世界,不能只是一味的想和做。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只有真正瞭解學生,把握孩子的認知規律,在教學是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看來,一堂好的數學課,不僅只是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因此,需要我們努力的東西還很多,在後面將會更加努力學習,學習當中和學生共同學習,並不是說小學生他什麼都不懂,仔細去研究其實他們身上也有不少的優點,只是他們或許不知道這是他們的有點罷了,好比說學生一個甜蜜的微笑,一個非常好的語言語氣,一個良好的態度,或者說一個聽話懂事過程當中的尊重他人的一面,這些你可以透過一些小事情去展開,其實有很多身邊的人都做不到的地方,因為其實大的道理就是一些小的道理,能把身邊的細節做好我相信沒有做不了的事情,哪來多多少真理。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2
在這一段時間的培訓中,我比較認真地看了各位專家對於小學數學新課標的解讀,尤其對他們講解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問題、今後改進的措施、辦法進行了深刻的理解和領悟。確實收穫不小,感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我們僅僅在自己的一個狹小範圍內著自己的工作。透過這次培訓,我有如下感想:
一、這次培訓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們要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徹底改變自己。這次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更深層次的轉變。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良好的思維品質,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在數學學習探究過程中,不再把數學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要成為學習集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學生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數學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朋友。
二、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應做到:
1、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地實踐,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透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三、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學科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學習的效果,還會影響其它發展,因此我們要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關注學生我們應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四、在數學教學中體現情感態度:
新課程強調“數學教育要從以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轉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轉變為首先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發展”。在此,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數學教育中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應是與其數學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學習直接相聯絡的,也即在兩者之間存在記憶體的、必然的聯絡,而不是某種外在的、牽強附會的、偶然的成分。因此,我們無疑應當強調透過數學教學幫助學生樹立在數學學習上的自信心,但是這絕不是指數學學習應當成為一種毫不費勁的“愉快學習”,我們應當努力增強學生對於數學學習過程中艱苦困難的承受能力,從而也就能夠透過刻苦學習真切地體會到更高層次上的快樂。這也是中國數學教育優良傳統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
五、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
對學生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即讓他們在學習和使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那麼,指導學生學習策略我們應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新課程改革不是說說而已,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即將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在課堂實踐教學中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我樂於參與遠端研修,我也樂於與廣大同仁們共同成長,我也更樂於實踐課堂教學。
六、我也從班級成員的提問、評論、作業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培訓中,各位老師都能積極提出自己遇見的問題,也能毫不保留地講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認識。對班裡成員提出的問題能認真討論,各抒己見,有利於改進我們的教學,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
時代要求我們必須進步,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努力地在先進理論的指引下大力改進我的工作。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3
透過這段時間的遠端研修學習,我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引發了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的變革。
1、數學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持續、和諧的發展”為總體目標。
新一輪基礎教育強調培養物件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來確立教學思想,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上,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數學課程的目標不止是讓學生獲得必要的數學知識、技能,它還應當包括在啟迪思維、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強調學生“經歷了什麼”、“體會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讓學生願意接近數學、瞭解數學、用數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與社會,發展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
2、數學課程在教材編寫上,試圖建立在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會素質精神的數學課程新體系中。
新教材在編寫上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以前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此思想的指導下,新教材不是以例題、習題等形式出現,而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安排,從而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等實踐活動。
3、對教師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理念的確立、新課程的及時推出,社會對教師的教學、教師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時期、新形式下,教師還應當扮演的角色有: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b學生探究的合作者c學生髮展的'引導者d個性化教學的創新者等。
素質教育強調,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為學生的後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瞭解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長,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後顧之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學業成績;在學生的學習探究活動中,教師常常是以智者長者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在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指導、提供幫助、提供服務,扮演著指導者和服務者的雙重角色。
4、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透過情景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慾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能力。
我想:我能透過這次學習,進行實踐反思,學以致用,讓我的教學更加得心應手。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4
能成為安康市李志工作坊的一員,我倍感榮幸。感謝市、縣教研室領導以及阮老師為我們一線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一年來,工作坊圍繞著有效教學評價典型案例研究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真正發揮了示範引領的輻射作用,帶動區域學校及骨幹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從而把團隊的口號落到了實處:“幫想做事的人做成事,為能做事的人搭好臺”。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轉眼一學年的研修活動就要告一段落了。這一學年裡,我全程參與了工作坊的每次研修活動。每一次活動,我就提高一次;每一次活動,我就成熟一分;每一次活動,我就接受了一次新的洗禮。工作坊的每一次活動都像一個巨大的磁場,緊緊吸引著我們。從中我收穫了很多終生受用的東西,同時,我也在不斷思考,不斷努力,回顧一年來的學習,我有如下幾點收穫:
一、堅持學習,向目標不斷奮鬥。
xxxx年元月份起,我被李志工作坊接納為一名新成員,我深感自己的各種水平還有待提高,就制定一些學習計劃。首先從學習理論知識做起:堅持每天學習《數學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在閒暇之時學習了著名特級小學數學教育專家黃愛華老師的《大問題教學的形與神》;也拜讀了安康市名師李志老師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一書;堅持每月讀《小學數教育》期刊,從而豐富自己的理論水平。其次,跟著名師走進網路,進行網路學習。我已在網路如期修完了完十門的必修課程,同時還學習了相關的影片講座。學的同時及時撰寫心得體會,並運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再次,走進名師,與名師同堂競技。自從加入到李志工作坊,看到所有的成員都是省級教學能手,我內心就有些不安和愧疚。同時,我的內心也充滿了安心與期待,這不正是我學習、成長的好機會嗎?因此,我主動承擔了一些公開課的教學活動,得到了名師的親自指導,從中學到了許多知識與方法,這更加堅定了我今後奮鬥的信心與方向。
二、更新理念,向研究教師轉型。
李志老師工作坊教師培養目標中提到:“能上課、會評課、敢講座、懂研究”十二字方針。我一一對應檢查自己,似乎是我望塵莫及的事情。但是透過近一學年來的團隊活動,讓我明白了:自主反思和專家引領,會使一個教師很快成長起來。
第一,從能上課向會評課轉變。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每一位坊員都要承擔對授課教師的課堂進行點評。剛開始我不知從何入手,生怕說不到點子上,走上臺中,心裡特緊張,當時心想還不如上一節課呢。然而透過聽取團隊成員的引領與示範點評,特別是漢濱小學的梁校長,每一次點評都是如此的充滿詩意,從每一個細節中進行深入的剖析,我從每一個真知灼見中汲取養分。在省級教學能手呂蒙老師、王曉君老師、張遠珍校長、羅龍飛老師等對我的悉心指導下,再加上自己對新課標理念等知識的不斷深入學習,我學著走上臺談談自己觀課的一些不成熟的見解,在不斷的學習中讓我這麼一個只知道上課的教師終於有了撥雲見日的感覺。原來評課是一門學問,評好課更是一種境界。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5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在學習中開闊了自己的視野,瞭解教育的前瞻思想,並在與老師們交流中收穫了啟迪,培訓的時間是短暫的,但留給我的東西卻是深刻的。我對本次學習是十分珍惜,因為我從內心感到,教師參加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透過對六個專題的學習,收穫的確不小,同時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很多新思考,下面就對本次培訓學習作以:
一、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班級管理、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數學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二、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透過研修學習,我認為要想駕馭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不僅要具備高尚的師德,還要有淵博的學識,這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要以這次遠端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資訊,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透過這次研修,在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髮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四、進一步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反思。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後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貢獻。
小學數學校本研修的心得體會6
透過這段時間的遠端研修學習,我對教師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對教師的教學、教師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再只是充當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是當是學生生活的良友,學習上的促進者,探究的合作者,發展的引導者。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為學生的後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奠定基礎。這就要求教師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瞭解每一個學生;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長,瞭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知道他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克服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後顧之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學習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學業成績。
一、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數學知識,著力培養他們勤動手、勤動口,勤觀察、勤思考的良好習慣,把感知與思維結合起來,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
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時,我注重引導,透過“思考——問題——”的形式,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思維狀態,既掌握數學知識,又學會了數學學習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操作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學習活動。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學習研究的情境,透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調查、收集與處理資訊、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學生愉快的操作不僅可以豐富感性知識,激發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對理性知識的理解。我在教學“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時,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式:首先,引導學生操作,把讀書、操作、思維、語言表達能力融為一體。讓學生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已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並說出它的面積是怎樣計算的?透過動手操作,把新舊知識串聯起來,讓學生初步感知到梯形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絡。接著,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哪兩條線段有關係?有什麼關係?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何關係?這樣,透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維,讓學生髮現和概括出梯形的面積,同時也讓學生在參與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到了探究知識的方法,培養了的意識。
三、讓學生多想想、多議議,在討論中學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和個性化的過程,學習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其中“討論”就是課堂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是一種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討論”不是讓學生放任,對他們不管不問,而是要求我們向僵化的挑戰。“討論”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明辨是非真偽,以獲得知識。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變“講”為“導”,學生從“學會”向“會學”方面轉化。對於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教師不透過直接講解讓學生掌握,而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在動腦、動口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示自己的認識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把例題變成一系列具有啟發性、由淺入深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我讓學生觀察和思考1/2轉化成2/4、3/6和3/6、2/4轉化成1/2的過程,提出問題討論:
①仔細觀察上面兩個轉化過程,這幾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都怎樣變化?
②這三個分數之間有何關係,從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讓學生對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所學內容有較深入的理解,而且促使學生養成鑽研教材的習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抽象、概括、比較和求異能力。
四、經常性地進行自測與評價,在反思中學習
自測與評價是透過學生自己對學習的思考完成過程,實現自主學習後的實踐與反思。這裡既要使學生享受到獲取知識後的愉悅心情,又要使學生感受到有待努力之處。在每節課的末尾留出一點時間,讓學生自我反思、自我評價,說說:“你學會了什麼?怎麼學會的?還想知道什麼問題?努力方向是什麼?”經常性地進行這樣的自測與評價,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