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個人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國培個人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培個人心得體會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國培個心得體會1
登入“國培”,一種全新的培訓模式,一種國家級的大規模的專業培訓,一種充滿人文關懷,一種種更具專業和規範的教師培訓,一門門引領教育教學思想潮流的學科課程,一場場專家精彩務實的講座報告,學員積極而熱烈的討論交流,認真而創意的提交作業,專家、輔導老師的積極耐心的輔導和溫暖而有力的鼓勵,從字裡行間感受著他們嚴謹的作風;
學員的一網情深,如飢似渴,不斷學習,不斷總結與反思,洋溢著對教育的極大熱情和真誠,我在國培裡找到了榜樣和力量,來自教育的另一種力量,所有這些彷彿就在昨天,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我,感動著我,激勵著我前進……伴隨著緊張有序的日程安排,不知不覺中培訓就已接近尾聲,自己也收穫頗豐,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和專業素養上都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和提升。現將我自己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明確角色定位,堅定教育信心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所以要充分發揮“國培計劃”的示範引領、“雪中送炭”和促進改革的作用。透過培訓一批“種子”教師,使我們在推進素質教育和教師培訓方面發揮骨幹示範作用。
一粒粒種子的播種,播種的是一種思想、一種信念、一種希望,一種信任、一種責任,由此,我們更感到了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更加堅定了教育信心,堅定紮根農村教育事業的一線的決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要將這種態度,這種責任,這種信心用我的教育成果來說話,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和帶動更多的教師,積極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為教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竭力成為一名甘為人梯的人民教師。
二、反思總結實踐探索,提升專業素養
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對我們進行了培訓,緊密聯絡最新的教育理論和教研動態,結合精彩案例,對目前教學實際中廣泛存在的問題、困惑和誤區進行梳理、分析、點撥。培訓我們對教材的重新解構與分析,使我對教材及如何使用教材去教學有了正確的認識,使在教學實踐中思路更加清晰,頭腦裡有了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所學習的課程,使原有凌亂、不規範、沒有理論支撐、不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育教學思想和實踐得到了一次全面的系統升級更新,大腦被激活了。
如何從實踐中進行科研,如何用科研去應用實踐等,曾經的這些問題,曾經讓我深深困惑,有許多問題至今仍然沒有解決,透過這次學習,我會帶著這些問題學習、溝通、交流與反思。在學習的過程中,透過與專家的交流、同行的商討與相互學習,透過轉變、拓寬、更新、豐富,圍繞課程改革,準確把握新課程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實效,爭取成為一名有理論水平、有學科知識、有思想善反思勤實踐的教育教學引路人和學科帶頭人的科研型教育者。
三、你我他—“國培”
國培的學習與培訓,專家、學者、學員,不少的教育教學的經歷、體會、感受和學習成果的展現,在這種培訓中一起完成了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的資源共享!這是一次大規模的集體的智慧的共同創造和創新,是一次教師成果的大薈萃,彼此影響著彼此,收穫著收穫,你的,我的,他的,我們大家的。
四、努力做一名具有專業素養負責任的人民教師
“國培”帶給我們的知識、思想和精神將會是持久的陪伴和影響,“國培”會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輻射全國教師;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與一名優秀教育者的差距所在,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潛下心來採他山之玉,靜下心來納百家之長,在教中學,在教中研,以生為本,在教和研中追求質量和水平,創造出自己在農村教育事業的一片新天地,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努力成為一名更加受黨和國家、人民信任、放心,學生尊重和喜歡的人民教師。“國培”你真的很“給力”。
國培個心得體會2
20xx年1月15日至1月29日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培訓,此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怎樣成為在學生心中具有影響力的老師,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如何進行字理教學、如何進行教育敘事寫作、如何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如何進行習作教學,透過這次“國培計劃”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國培計劃中有幸傾聽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精彩講解,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
一、教師改變著學生的生活
這是上海師範大學黎家厚教授講的一句話,這引起了我對平日工作的思考。有時候自己的不良情緒會帶到課堂上來,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會看到眼裡記在心上,因此,在學生面前一定要有師者風範。一個優秀的教師他最基本的素質是對學生的愛。黎家厚教授提到一個名詞“奧式微笑”,教師的微笑擁有無窮的教育魅力。教師微笑著面對學生,能給學生一種寬鬆的師生交往人際環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關心、寬容和激勵。在平時會擔心給了學生笑容學生就放肆,看了黎家厚教授播放的“湯普森太太與泰迪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動。不苟言笑未必就是好老師,一味嚴厲未必就是好老師。在今後與學生的接觸中,我應注意自己言行得當,毫不吝嗇地對學生多一些微笑,發自內心的真正關愛每一位學生。
二、語文教師要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
此次培訓聽了全國特級教師李衛東老師的示範課和“樹立過程意識,提高教學效率”講座感觸極深,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語文教師要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教學
在黃亢美教授的“遨遊漢字王國”示範課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高漲。黃亢美教授的字理教學就是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識字和析詞的一種語文教學方法。黃教授提出,學生學習漢字的認知規律(心理)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義識記,而形象感知和意義識記漢字最主要的就是講析字理。漢字雖然歷經漫長歲月的演化和特別是近代的簡化,但是大部分的漢字依然有“理”,因此,在一般的情況下,依據字理教學,也就自然地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黃亢美教授的字理教學無疑為我的識字教學策略又開了一扇窗。
四、有專業追求想獲得專業成長的教師要學會教育敘事研究
教師敘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敘述的方式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並透過反思來改進自己的行為,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平日的教學中會偶爾寫寫工作日誌發發牢騷,此次學習後,我認識到我的工作日誌如果再有深度,和教育教學的反思聯絡起來,也算得上是教育敘事,但是數量太少。
五、語文教師要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進入三年級語文學習中,學生寫作文字數寥寥,不得要領,我認識到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徑。但是每天的課上完再講練習,沒有多餘的時間留給學生閱讀,苦於無更好的方法。此次培訓中,老師對這一方面做了方法指導。老師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熱情,在班裡營造讀書氛圍,老師可以和學生同讀一本書,並與學生進行內容交流等等。
六、多想招讓學生樂於寫作。
要想使學生在這片天地中切實得到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鍛鍊和培養,教師就必須在作文教學的各環節中努力做到:
(1)注重興趣培養,突出主體體驗,當學生有了自已心裡想說的話,有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有了對現實生活的關注熱愛,才能提起習作的興趣。
(2)強化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語言記憶體,學會了遷移運用,提高了思維的廣闊性,學生才會“善於習作”。
(3)豐富習作內容和習作形式,拓寬表達空間,為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習作環境,學生才會“輕鬆習作”。
(4)淡化習作技巧,重實踐、重過程、重交流。
(5)養成積累素材、修改文章、經常練筆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勤於習作”,樂寫、善寫,創造性地寫。
這次培訓是教育部送給我們一線教師的一席知識盛宴,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鑽研,要學習的路很長,雖然這次短期學習已經結束,但是終身學習還在繼續。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我相信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國培個心得體會3
幼兒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擔任著為祖國的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要當一名幼師更不易的。透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體會:
組織教育活動以及教育活動應注意的問題和遵循的原則,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不管你的家庭怎樣?怎麼忙,有機會來學習,就要鐵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學,廳長的話,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幼兒不是那麼好教的。
這次的培訓,體會到了幼兒園教育工作應該堅持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碌,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互動作用,幼兒教育,熱愛孩子是第一為的,幼兒不同於小學,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為形成的最佳時期,好模仿,是非觀念在萌芽時期等特點要求,我們幼兒教師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溫柔,可愛,要因可愛而動人,我們既要做到母親般的關愛,又要做到高於母親的教育。
德高為師,身正是範,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時間,我卻收穫了許多。在美術方面,要多給幼兒欣賞作品,無論是幼兒、老師或是大師的好的作品;在繪畫過程中更注重幼兒的繪畫時的興趣,將遊戲融入到其中,給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氛圍,我想這樣的過程產生的結果一定是預想不到的。在美術的教學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鑑薛老師的借形想象,讓幼兒在想象中創作出不同的作品。
回顧原來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太簡單,不知道怎樣一層一層加難度;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又太難,幼兒根本完成不了。如果教師能夠經常有效地創設情境,讓幼兒能夠被合理的教學目標所激發,透過自己的努力,在各不同種學習情境中都能夠不斷獲得新的成就,那麼,在不斷獲取新的自我實現高峰體驗需求的驅動下,全身心投入學習自然就會成為他們自己主動追求的事情!
國培個心得體會4
今天是國培計劃學習的第一天,透過今天的學習,心裡有很多的感慨,教師國培心得體會。
今天的學習內容是公共學習,看了韋鈺院士《瞭解學生腦的發展規律,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和李吉林老師《情境教育的特質和獨特優勢》的電視講座。聽著兩位老專家的講座,從中得到很多啟示。
韋鈺院士說,人大腦的發育生分階段的,每個階段的特點各不相同,當然每個人都大腦發育程度和容量也是不一樣的,這樣就告訴我們每個人實際上都是不同的,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韋鈺院士的講演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在對待和教育學生的時候應該根據學生大腦的發展規律進行科學的育人和教學。對比一下,我們在教學和育人中,往往忽視了這一規律,常常把所有學生用同一個教學方式或一種簡單的教育方式來對待,沒有根據學生的特性因材施教,沒有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性格特點採用不同的方式實施春風化雨的灌溉。單一的粗糙的方式,不但沒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還把學生和老師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透過講座,我們應該對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自省和反思,積極地加以改正和改進,打造一片新的育人新天地。
李吉林老師的講座也給我們很多啟示。“情境教學法”其實不是很新的東西了,很多專家和學者論證了這一做法的有效性,特別是在推進學生素質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這一教學手段在我們身邊卻用的很少,很多老師習慣於陳舊的知識灌輸,習慣於學生的被動接受,即使現在實施課改了,仍然丟不掉和放不下“照本宣科”、“滿堂灌”的“舊乳酪”,常常無法接受新的教學理念的植入,一直依靠“填鴨”的方式在維持教學,很多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有苦難言,我們不能否認,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她可取的一面,老師傾囊相付,學生全面接受。
但學生在被動甚至是體罰的情境下學習是沒有多少創造思維的,就像有人說,中國有很多的博士後,卻沒有自己的“諾貝爾”,大學生中“高分低能”的現象不是少數,這些都是因為很多學校確保“升學率”控制的結果,素質教育提出很多年了,很還是很多人都帶著新理論帽子,走傳統老路,分數依然是評價老師和學生的法寶。李吉林老師30多年的能力,終於把情境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全國推廣開來,可以說是瀝盡心血。透過李老師的課堂,我們應該深深的感受到,李老師的課堂,每個學生都是很快樂的,深深地陶醉在李老師動情的語言裡,積極地參與到每一個情境創設中,在大自然中,在課本劇裡,在音樂和藝術的渲染下,在童話故事的無限暢想中,每一個學生都會覺得語文的學習是那麼的有趣,每一個孩子都像蝴蝶一樣圍繞在李老師的周圍。
這樣生動的課堂,還有哪個孩子不願意學習呢,還有誰會在課堂搗亂或呼呼大睡,感覺枯燥呢?透過李吉林老師的事蹟,突然覺得,作為一名教師,真正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30年如一日的教學實踐和教學總結,那是無法想象的多麼艱辛的堅持和堅守。我們常常滿足於簡單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很少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充其量是一個教學的機器,沒有做一個教學方面的思考者。現代的教育環境下,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廣大教師向理論研究型靠攏,要對教育現象加以思考和總結,要不斷更新理念,與時俱進。與之比較,我們的差距還很大。
國培個心得體會5
這次培訓是教育部送給我們一線教師的一席知識盛宴,以專家講座為主,配合觀摩教學、小組討論、相互交流等活動,內容豐富、實用。既重視對學員理念的更新,又重視具體操作技能的介紹,既有理論上居高臨下的指導,同時也有具體的教學工作實踐經驗的交流。透過學習,使我們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對本職工作充滿了信心和熱愛。反思自己平時工作中的困惑,認真體會培訓期間專家們精闢的闡述,感悟深刻。
一、教育資訊化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
教育資訊化是指在教育領域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化資訊科技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其結果是形成一種全新的教育形態——資訊化教育。資訊化教育,要求在教育過程中較全面地運用以計算機、多媒體和網路通訊為基礎的現代資訊科技,促進教育改革,從而適應正在到來的資訊化社會提出的新要求,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將資訊科技融入現代教育之中已成定勢。
同時資訊化教育對教師、對教育環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儘管許多教師都掌握了基本的資訊科技,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有很多的困惑,如:教育技術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更多的活力,怎樣才能最大發揮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作用,有效突破課堂的重難點,增大課堂容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何應用現代化資訊科技有效地進行電子備課,提高備課效率,減輕教師負擔,豐富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設計動態管理,增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資源共享?在大多數學校裡,只能在公開課或研究課上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何解決學校硬體設施不配套的缺憾?
這次培訓,為我們揭開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資訊化教育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方法,教師藉助現代教育技術蒐集、加工處理和傳遞教育資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知識量和資訊量;學生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查詢,搜尋,接收和加工教育資訊,使學生全面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充滿探究、富於樂趣和挑戰的課堂氣氛下學習,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對提高教學效益、保證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老師們過硬的資訊科技水平,激發了我們求知的熱情。而基於網路環境下的,集體協作電子備課形式,更是廣大一線教師的福音。這種備課形式,可以提高備課的效率和質量,便於教案等相關資料的動態儲存,便於交流和修改,便於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作為教師,我們要自覺學習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的資訊素養,自覺地學習和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促進教育資訊化更好地實現。
二、差異教學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是和諧社會的基石。在教育權利平等的前提下,著重考慮的是經濟的合理性,要求在資源配置和教學過程中,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時,我們必須承認個體差異即個體發展的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給每一個兒童提供不同的教育,可以促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公平與效率難以兼得的衝突狀態如何解決呢?師大郭要紅教授為我們作了講座:《公平教育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差異教學》,為我平時教學中的一些體會提供了理論依據。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於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的教學。”在班集體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共性而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並在教學中將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辯證地統一起來,從而促進學生優勢潛能的開發;差異教學強調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但不是消極適應,而是從個體的情況出發,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從而促進他們發展;為了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教學中給每個學生均等的學習機會,尊重學生的差異,將學生的差異作為資源來開發,讓學生有差距的發展;教學中既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一些動態的分層分類的學習活動,又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將“同質分層”與“異質合作”相結合。真正的教育公平就是使每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並突出學生作為個體所具有的個性。
三、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
著名數學家斯廷洛德說過:就整個數學而言,實際上只有一打左右的思想是人們一再使用的,一旦掌握了它們,你就可以“開張營業”了!然而在小學數學學習內容中,有哪些數學思想方法可以有效地滲透?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有目的對孩子進行系統地培養?帶著這些困惑,我們聆聽了師大數計學院孫國正教授的講座《小學數學思想方法研究》、郭大偉教授的講座《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建模》。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知識和理論的本質認識,是在數學的認識活動中,提煉、上升的數學觀點,它在認識活動中被反覆使用,並帶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建立數學理論及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數學方法是數學地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採用的手段和途徑,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化形式。透過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數學的能力素養才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掌握了數學的精髓。
在小學數學內容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主要有:集合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函式與方程思想、變換與轉化思想、符號化思想、分類類比思想、特殊化和一般化思想等等。集合思想對數學的影響巨大,很多的數學分支都需要用集合語言表達;符號化是數學最大的優勢和特色;讓學生樹立牢固的轉化思想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數學模型是聯絡數學技術和實際問題的橋樑,是數學技術參與到問題解決中的載體,數學模型與數學有著同樣的發展歷程,數學模型已經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在世界各地的大學中開設,同時應該作為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在中小學數學中滲透。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利於學生深刻地理解數學的本質;學會數學地思考問題;提高數學素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培個心得體會6
金秋十月,有幸參加“國培”學習,來到依山傍水的湖北師範學院,對於大學校園,我並不陌生,時隔兩年,再次走進大學校園,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研修學習,讓我既興奮又惶恐,興奮的是,我可以好好放鬆,再次享受大學生活了;惶恐的是,如果三個月我沒有學到東西,回校瞭如何向校長交差呢?後來我發現,雖然我年紀輕,在教學上沒有什麼經驗,但肯定有其它的優點,果然日後就見效了。
前一個月基本是教育理論部分,大多數人聽得懂,聽不懂的一樣都不懂,這段時期印象最深的是王文老師的“五心修煉”,即慈悲心、平等心、清淨心、歡喜心、智慧心。還有柳清秀老師講的教育敘事,他是一位年長的老教授,講到動情處居然引吭高歌,著實讓人欽佩!汪金權和肖月娥的事蹟報道,深深的打動了我,也許我做不到他們那麼偉大,但我卻可以學習他們偉大的靈魂,崇高的師德。“汪金權:也許我的肉體只能蝸居在大別山的一隅,但我的靈魂會跟隨我的學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電線杆,也許只能永遠矗立在哪兒,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遠方;我可能永遠是一座橋,能讓學生踏著我的身軀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滿意足了……
後來一個月是計算機類知識,老師講得很快,基本是一課一練,很多年長的老師都跟不上,我有幸在大學學過一些,有些基礎,基本上每課都跟得上,老師佈置的作業也能按時完成。
最後一個月的專業部分,張開焱老師講文字解讀,很多老師不理解,但我特別愛聽,每次都聽得津津有味,印象最深的是他講文字話語層中的抒情話語,聲音的表情作用,如“東紅”渾厚,“黃楊”洪亮,“銀平”清晰,“灰堆”低沉。聲韻、聲調、語氣、節奏的有機組合和巧妙調配構成詩歌的特定風格。如蘇軾的(念奴嬌)渾厚洪亮,李清照的(聲聲慢)低沉靡靡。還有語法關係的鬆散,更讓我體會到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如杜牧的(清明),不同地方的標點,皆可成意。
有些老師的獨特教學方法讓我受益匪淺,胡覺先老師的作文教學“八股借鑑法”讓作文有章可循;李有光老師的“日記法”“讀後感法”讓學生抓住所感馬上寫,記住頓悟時的心境,積累了作文素材;徐擁軍老師教導我們拋開傳統教學理念,深層發掘文字內涵,給與文字全新的視覺;馮聲科老師讓我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積極發言,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
有些老師深層的學術內涵讓我景仰,如石麟老師、景遐東老師、張開焱老師,他們都是文學院的老資歷教師,上他們的課讓人忘卻了時間的流逝,讓我回想起大學時,在山東泰安,上宋阜森老師和王偉老師的課,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學校。
湖北師範學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是他們的老師講課講得好,還有學生素質高,在學校食堂,你永遠看不到打飯插隊的,每列隊排得整整齊齊的,吃完飯自覺回收餐具,有一次一位老師的飯卡掉了,裡面有一千多元,硬是被學生給撿回來了。學校到處貼有小紙條,有溫馨提醒的,有課程表,還有一些節能倡導,這些細節讓人倍感溫暖。學生們每週都會組織節目,我經常魚目混珠當學生去參加,有一次居然抽獎得了三件套,真是喜不自禁!學校還有“愛心超市”專門資助貧困學生,我還捐過一件毛衣,真是善有善報。
短短的三個月就這樣結束了,還記得剛來時,一切彷彿就在眼前。剛開始以為自己要寫很多東西,才發現這才是真正寫的一樣東西,沒有計劃,沒有強制要求自己,老師都如此,何況還是孩子的學生們。三個月我收穫了許多知識,還有同學情,不同地方的老師們讓我們領略了異樣的風光;室友情,同吃同睡同學習,同逛街同歡笑同悲傷。
培訓快結束時,因為學校有事我提前走了,連畢業照也沒留,但我還是要來一張國培語文班的合影,看著每一張熟悉的臉龐,一幕幕又回印在眼前,突然想到一句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以前看這句詩沒有太大的感覺,今天看這句詩,卻飽含一股離愁別緒,氣短情長,更有一種欲說還休,欲語淚先流的感覺,也罷,只怪我是一個日久生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