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1

  7月18日,伴隨著天空中落下的雨點,炎熱的夏日出現了難得的一絲涼爽,似乎讓人們感到秋天即將到來。雖然正值暑假期間,但是在實驗中學的校園裡卻處處洋溢著一種充滿激情與夢想的熱情,教師參加全員培訓。

  到今天為止,小學數學培訓活動已經進行了七天,教師們按照培訓活動的要求和安排積極配合、認真學習,友好地進行交流,使培訓活動充實而又生動。在這七天的學習中,先後有來自各個單位的骨幹與優秀教師為講解單元知識以及他們成功的經驗和體會,既有學校領導的諄諄教導,優秀班主任真誠感人的事蹟,又有名師、骨幹教師的教學反思,專家引經據典的理論評述等,這些講座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要求方面都讓教師受益匪淺而且從中更讓他們看到:這些優秀教師是他們學習的榜樣,領導是讓他們堅定信心的後盾,專家的理論則是將來萬里航行的照明燈。

  在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教師也同樣不放鬆對教育工作的反思,每天下午都會安排90分鐘的時間進行交流,來回顧之前他們的所學、所思、所感。在不斷的反思中教師們都表現出對工作的信心,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要承擔責任的重大。在發言中其中一名教師就說到:我不想大聲地宣誓,但我會踏踏實實,從一點一滴做起,讓自己成為一名當之無愧的人民教師,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過幾天的培訓,教師們不但對教師角色有了進一步認識,而且專家教師的精彩傳授更是激發了他們對教育事業美好未來的憧憬。培訓時間雖然是短暫的,但是它卻給教師留下了永生難忘的記憶。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2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從低年級抓起非常的有必要,尤其是從一年級抓起,今年我正好教一年級,在計算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抓好10以內的加減法。

  10以內的加減法是所有加減法計算的基礎,因此我堅持每節課前拿出5分鐘的時間練習口算,可以出手指的方式進行,比如練習加法,我一次出2根手指頭,再次出3根手指頭,孩子很快就說出:2+3=5,練習減法時我第一次出8根手指頭,再退回3根手指頭學生會大聲說出:8-3=5,也可以讓學生學老師的樣子來練習,讓學生輕輕鬆鬆的練習口算。

  二、幫助孩子理解算理。

  幫助孩子理解算理是提高孩子計算能力的保證,動手操作可以幫孩子理解算理。在學習2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透過讓孩子擺小棒來理解算理;在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時,尤其是進位加退位減時,透過撥計數器幫助孩子理解滿十進一和各位不夠減從十位借10的道理。

  三、定期檢驗孩子的計算。

  每2周拿出一定的時間來檢驗孩子的計算,有教師出題,定下時間,看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的有多少,全做對的有多少,並且及時反饋,以激發學生提高計算的興趣。

  要想提高孩子的計算能力貴在堅持,在我的堅持下孩子的計算能力提高了很多。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3

  回顧這十幾天的學習培訓歷程,雖然感到很忙碌,很疲憊,但是也很充實。培訓又讓我接觸了許多新思想,新方法,我認為這次培訓後要改善自己,改善就是智慧,改善就是行動。

  聽了成玉立老師的報告,使我認識到“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意識是一種探索意識,是學生創造的起點。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思考、探索、創新、發展。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嘗試用以下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消除學生的,保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敢問”。

  2、精心創設問題的情景,讓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自然而然的產生出問題,善於引導學生思考,創設機會讓學生問,使學生“愛問”。

  3、指導學生每週寫一篇數學日記,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去觀察、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如:去商場、超市購物時,發現數學問題及時提出,並寫成數學日記,搞好積累,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會問”。

  總之,只有讓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善於提出問題,並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和解決問題,才能真正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化,才能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人才。

  培訓感受頗深,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次培訓對我來說,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盪滌!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4

  20xx年x月xx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洛陽師範學院送教下鄉伊川縣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聆聽了數學專家楊建濱老師的《在"問題"的驅動和引領下實現深度教學》專題講座,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多!

  一、第一次明白了什麼是“深度教學”。

  深度教學是建立在教師深度教的基礎,透過學生深度的學來實現教育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為學生的繼續學習發展做奠基,以問題為核心,解決問題為目標,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讓學生置身於複雜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透過討論,探究,表達等學習活動,解決教學問題,發展學科關鍵能力。

  三、深度教學的核心素養。

  新的課程標準:四基,四能,三會。現在新課標指的“四基”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即透過數學教學達到以下要求: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基本活動經驗。四能是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過去僅僅強調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現在加了兩個,就是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三會"是指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培養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努力在教學過程中嘗試深度教學,促進學生學科關鍵能力的發展。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5

  貴州教育精神:開放自信,樂於奉獻;攻堅克難,勇於爭先。一人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履行教師神聖職責。修身立德,為人師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學;敬業愛生,教書育人;淡泊名利,嚴謹治學;傳承文明,勇於創新;終身學習,不斷進步。為全體學生美好未來,我願奉獻全部智慧和力量。

  教育作為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位置。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為今後的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我們教師要認真審視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明確教育的目標和任務,改進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實將貴州教育精神與學校建設實際和自己的教學工作結合起來,發展教育事業,使我們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師,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把教育辦成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了深入的落實貫徹《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增強廣大幼兒教師學科教學整合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幼兒教師專業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近幾年縣教育局組織了全縣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我作為其中一員對此次繼續教育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深刻的感受。有幾個想不到:一是想不到縣教育局如此重視;二是想不到是全員參予,全員觀摸;三是全部教師高度重視,精心準備,展現自我。使我深受啟發。

  此次教育培訓組織了一線教師以看“典型”說自己為題讓全體教師發言以及全體教師“模擬上課”互評。模擬上課它能反映教師設計教案、語言表達、調控課堂等綜合素質。讓教師們在“自導自演”的情境中展示風采。如:職工幼兒園的李莉老師為大家模擬上了一節奧爾夫音樂《檸檬樹》以打擊樂讓幼兒在自娛自樂中學習掌握節奏,李莉老師在歡快的音樂節奏中以活潑奔放語氣和身動的肢體語言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馬場坪甕福磷礦幼兒園的楊豔輝老師模擬的一節《安全標誌作用大》的多媒體教學也讓我從教學中學到很多以前沒注意到的安全標誌。課後教師們進行討論,針對每節活動過程呈現的不足問題,互相質疑、互相研討,找出解決困惑的方法。透過開展幼兒教師模擬上課活動,展示了幼兒教師紮實的基本功,為全體幼兒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幼兒教師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為進一步提升幼教質量打下了基礎。在這次模擬教學中,我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在每位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以別人的長處補自身的不足。我相信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會更上一層樓。

  數學教師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6

  數感是人們在數概念擴充套件中而產生的對數學的一種敏感與一般理解。建立數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我構建,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

  所謂“數感”,就是對數學的感覺、感受乃至感情。從數學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具體地表現在對日常生活中的數和運算有敏銳的感受力,有意識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客觀事物的數量關係、資料特徵和空間形式,善於捕捉一般題中潛在的數學特徵。那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呢?

  我認為,應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所關心的事情入手進行數學教學,從而建立良好的數感。具體做法如下:

  結合生活——體驗數感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數感,從室內擴充套件到室外,校內延伸到社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周圍事物,用數學的概念與語言去反映和描述社會生產和生活實踐的問題,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例項去教學數學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從而能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體驗數感。例如教學克、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尋找並掂量1克與1千克的物體,尋找哪些物體分別用“克”、“千克”作單位。像一分硬幣重1克,4粒黃豆大約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藥片、黃金等細小物品用“克”作單位,體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單位;在教學長度單位時,可透過讓學生到操場上跑跑、測則、量量,讓學生感受50米、100米、500米的距離,在春遊、秋遊中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教學數的認識時,可讓學生說出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數字及其作用。如,你今年幾歲?班級號是多少?你的鞋號是多少?火警電話號碼是多少?急救中心電話號碼是多少?……這些資料、單位都來自於生活實際,學生很容易理解、接受,這種“親數學”行為,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體會數的含義,建立良好的數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