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 篇1

  時光荏苒,轉眼,我從事護理工作已經7個年頭了。從高中畢業到選擇專業,從護校生活到融入社會,從一名實習生到現在的實習生帶教老師,與其說時間改變著一切,不如說護理伴隨著我成長。

  回想當年為什麼會選擇護理這門專業,其實想法很簡單,護士的形象很美:高翹的燕尾帽,挺刮的束腰白大褂,潔白的護理鞋,容光煥發,身輕如燕,就像天使一般;護士的工作內容也簡單:打打針,發發藥,除此之外,學會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家裡人如果有個頭痛腦熱的也可以幫一下忙。

  想法很美好,可是現實並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越靠近,越深入,越覺得不一樣。年輕的我們都是愛美的女孩,喜歡打扮,喜歡逛街,喜歡購物,喜歡長髮及腰,喜歡那晶瑩剔透的首飾,可是,當我們接觸護理,無論是在護校的實驗課上還是在醫院的病房裡,為了遵守護士禮儀的規範,也為了自身防護,不得不將自己的長髮高高盤起,將精美的各種飾品深藏,裡三層,外三層,將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雙層口罩一捂,只剩下兩隻眼睛,上班的時候有些病人認識你是某某護士,下班了工作服一脫,路上碰到衝著他微笑,病人還當你是傻瓜。在護士這個特殊的職業裡,頻繁的三班倒,尤其是漫長的夜班讓人身心疲憊,幾年晚夜班上下來,且不說皮膚變得枯黃無光,哪天開個同學會,和同齡人在一起,你會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啊,而且都在我臉上起作用了,由於生物鐘的顛倒,衣食住行也收到很大的影響,節假日也沒有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特別對我們這些有孩子的人來說,總感覺有太多的虧欠,不是孩子的好媽媽,丈夫的好妻子。

  做這項工作或者做好這項工作,有很多的無奈,然而,從護理工作當中我得到了無盡的滿足和自豪,就像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一樣,透過努力,我實現了自我價值的需要。當踏進病房,當給病人穿刺,一針見血時,心裡是快活的;當病人被粘痰阻塞呼吸道,透過叩背,吸痰,為其疏通時,心裡是舒暢的;當病人高燒,透過指導,協助物理或者藥物降溫,病人的高燒退下來時,內心是愜意的;當看到自己護理的病人康復時,心情是美麗的。患者無小事,正是這一件件普通又平凡的小事,讓我內心的充實和滿足。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爛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疼痛,有淚可落,卻不覺得悲涼。"人生之路上,每一個人在疾病面前都是脆弱的,每一個人在死亡面前都會恐懼,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能夠守護生命,關愛生命,幫助患者點燃希望,戰勝疾病,或者使患者在生命完結的一刻充滿尊嚴,安祥地離去,意義深遠。我以此為榮!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 篇2

  南丁格爾說:一個護士就是一隻沒有翅膀的天使。

  當一個人生病了,第一次走進醫院,心裡存在著各種惶恐和不安的時候,他首先接觸到的是我們護士,如果我們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微笑,然後耐心的詢問他的感受,那麼接下來的交流自然而然就會更加的順暢。相反,如果我們只是冷漠地和他交流,我相信接下來就會出現很多的不愉快。

  病人首先是“人”,其次是“病”,人是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是各種各樣的,人和人溝通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去治病。由於社會、職業、地位、民族、信仰、生活習慣、文化程度和病情輕重不同,要使千差萬別的病人能達到治療和康復所需的最佳身心狀態,本身就是一項精細的藝術。而護士則是集走路的藝術,談話的藝術,操作的藝術於一體的,都是給病人帶來幸福、安寧、健康。

  我們要重視和病人有效的溝通,履行告知義務,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權利和需求,人格和尊嚴高度關注,讓病人感覺就醫方便、舒適、滿意。要學會換位思考,給病人真誠,信心,愛。用優質的服務讓病人及其家屬感受到關懷。

  人的需要有生理、安全、愛與歸屬、尊重和自我實現。所以,我們更要因人、因時、因病、因實、因境、因式而異為病人營造舒適的就醫環境,讓人、健康、環境、護理與人性之愛融為一體。

  以往護士只是被動的執行醫囑,注重疾病護理,忽視病人的心理感受與生物體驗,習慣於醫院要我做什麼,只是單純地重複地機械地把護理工作當任務來完成,工作中對病人缺少關愛、尊重和理解。現在我們要轉變“護士實施什麼樣的護理,病人就接受什麼樣的護理”為“病人需要什麼,我就護理什麼”。多走幾步去病房巡視觀察,多問幾聲病人的主觀感受,和病人的每一次的交流多留笑臉。

  護士是沒有翅膀的天使,天使是播撒愛的精靈。我們要用無盡的愛溫暖每一個生病的人。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離開象牙塔已經半年多了,我已經成為一名正式的護士了。事實上,由於我們專業的特殊性,大四一整年我們就已經不需要在學校學習而是去醫院實習了。實習的時候整天懵懵懂懂的,每天說是上班上班其實也就是做老師的小跟班,到處打打下手,這裡打個針那裡量個血壓,到底護士這份工作該怎麼做其實還是糊里糊塗的。記得有一次快下班的時候剛好帶教老師離開了一下,接班的護士就讓我來交班,慌慌張張的情況下交得一塌糊塗,連新病人是哪邊肢體活動不利都說錯了。類似的事件不免讓我產生了自己能否成為一名稱職的護士的擔心。實習完很快就畢業了,找到了工作,跟趕鴨子上架似的,懸著心開始一個人獨立上班了,偶爾也會犯糊塗,但是漸漸地開始適應這種節奏了。以前簡直不敢想象自己可以獨立管一組病人或者一個人上夜班,但是現在不知不覺就做到了,以前病人問什麼問題都要立馬跑去問老師,得到老師的回答才敢小心翼翼地回答病人,現在健康宣教的時候也不再會張口結舌無話可說了,於是內心偶爾也會小小地為自己驕傲一下。所以如果讓我用滿意程度來形容我現在的生活的話,我會說,基本滿意。

  誠然,護士這份工作是辛苦的,又髒又累,而且還要日夜顛倒。當病人咳嗽時痰噴到我臉上的時候,當早上一次次彎著腰為長期臥床的病人更換床單的時候,當朋友跟我說我的黑眼圈已經佔了大半張臉的時候,我的確覺得很辛苦。當打針不成功被病人或家屬責罵的時候,當碰到難纏的家屬或病人有理說不清的時候,我的確覺得很委屈。但是再辛苦的工作總是要有人去做,有這份職業存在說明這份職業是被人需要的,是有存在的意義的。護理學發展史上說護理活動從遠古時期便有了雛形,人的一生都是由醫院開始,在醫院結束,每個人的人生中都充斥護士的身影,都留下了護理工作者的辛勤汗水。

  工作後我有了這樣一個感悟:這個社會是由多種職業的人群組成的,每個人都各司其職,社會才能正常運轉。就像機器上的小小螺絲釘,看起來雖然不起眼但每一個都很重要。以前讀書的時候我不明白這個道理,因為那時候好像社會上的所有人都是為我服務的:我不需要工作父母就會給我生活費,我出行的時候司機為我開車,我旅遊的時候導遊帶我遊覽,我在飯店裡用餐的時候服務員為我服務,我生病的時候護士對我進行護理,我只要讀好書就行,其它一切都不用操心。感覺我好像只需要享受服務而不需要付出。而當我成為一名護士之後,司機、服務員、導遊……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成為我的病人,當我在他們工作的範圍內他們為我服務,而他們生病在醫院的時候就輪到我為他們服務了。

  這種感覺真是的很奇妙。在身份的轉換過程中每個工作中的人的價值都得到了體現。一個人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是一件多麼令人愉快的事情!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抱怨過“哎呀明天又要上班了”,幻想過如果可以每天不上班就有錢拿那該多麼美好。然而,如果真的讓我每天閒在家,我必定是坐不住的,我覺得正是讓我們覺得痛苦的上班時間,才讓我們在休息的時候更有幸福感,才能讓時間更有效率地被利用起來,而不是像流水一樣流走。馬克思說過,勞動是人的本質活動,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一個不勞動的人是不會被別人所尊重的,一個不勞動的人是體現不了生存價值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勞動,而且應該試著從勞動中獲得快樂,獲得滿足感。

  作為一個剛工作半年的小護士,我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在以後的日子裡努力積累臨床經驗,磨練操作技術,使更多的病人能夠恢復健康,讓自己的勞動更有價值,從工作中收穫經驗,從工作中獲得快樂!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 篇4

  自從開展示範病房,全科護士在護理部及護士長的帶領下,我們從環境、設施、模式、態度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從前的病房陰暗、潮溼、環境簡陋,自從開展示範病房後,將病房搬至3樓,走廊變得清新素雅、潔淨美觀,病房裡溫馨舒適,安靜怡然,溫馨提示隨處可見,更重要是我們都用快樂的情緒,積極的心態,真誠的服務感染著每一位患者,為患者解除病痛,增添快樂。

  每天早上我們7:30來到病房,為病情重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刷牙、洗臉、梳頭等,併為每一位患者整理床單位,我們皮膚病人大多數來自農村,因為住院時間長,私人物品特別多,床上床下、床頭櫃、窗臺上到處都是,我們一遍遍為他們整理打掃,以保持病房整潔。我們主動熱情幫患者開啟水、整理床單元、協助更衣、協助大小便、洗頭、剪指甲等等,我們還在走廊牆上貼上了醒目的人性化標語,以提醒病人注意安全。由於我們科室很多術後病人都必須臥床休息、制動,為了讓病人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護理,醫院還特意購買了一臺洗頭機,讓患者可以在躺在床上洗頭,這樣病人覺得住院和在家裡一樣舒適。過去病床呼叫器響了,家屬或者患者呼叫後才能見到護士,而現在護士不斷巡迴病房,主動及時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護士在病房的時間長了,對患者的病情觀察越來越仔細,連醫生對我們都讚不絕口。記得我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鱗癌術後的病人,由於術後需要臥床休息並且制動,術後我為患者洗臉、餵飯、協助大小便,患者出院的時候非常感謝我們,看見患者臉上的笑容真的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沒有愧對白衣天使這個稱號。

  在全科護士的努力下,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病人的充分肯定,從開展優質護理病房開始,我科室患者出院滿意度調查都是100%。病人對我們工作的鼓勵和認可也大大增強了我們努力工作的信心和服務於病人的信念,病人回報給我們的每一個笑臉,每一句真誠的感謝都讓我們心裡覺得很欣慰,病人在意見欄裡寫給我們簡單的幾個字:工作很棒,加油!會讓我們很感動,對我們來說就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肯定和鼓舞,我們會覺得自己努力工作是值得的!

  優質護理對護士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我們要有紮實的理論知識為患者做健康教育,要用精湛的技術贏得患者的信任,優質護理讓患者更信任我們了,真正做到了病人滿意,家屬放心。

  護理學專業認知心得體會 篇5

  最初選擇護士,並非為了救死扶傷,也都與病痛死亡無關,只是憧憬於燕尾帽的輕盈和一襲白衣的美麗,這只是一個年輕單純的夢。甚至於走上崗位那一刻,依然是滿頭滿腦的幻想。然而,在神經外科一年多的工作學習後,我開始真正體會到“護士”兩個字所蘊含的意義。

  雖然我在學校學習了很久,也在臨床實習過一段時間,但畢竟跟正式工作不一樣,角色的轉變、環境的陌生、工作流程的差異,都讓我感到茫然。而神經外科又是一個特別的科室,病人發病急驟,病情危重、變化快,死亡率極高,每天要求24h對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等密切觀察,所以神經外科護士必須具備熟練的護理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減負,這些讓我感到害怕和焦慮,我能否擔起觀察病情的重大責任,能否做好神經外科的護士?

  入科後,為使我們能更快進入角色,科裡組織了多次入科教育,介紹了神經外科的發展史,及眾多優秀的老前輩帶領神經外科取得的輝煌成就,我為能來到有這麼多優秀人才的科室而感到慶幸和自豪,循著老前輩的足跡和他們寶貴的經驗,神經外科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我相信我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神經外科護士。

  真正進入到臨床工作後,護士長帶我們熟悉工作環境,並親自講解一些基礎操作的要領和注意事項,讓我們從開始就形成規範操作、嚴謹工作的良好習慣。由於神經外科需要對病人的神志、瞳孔、呼吸等密切觀察,而且還要做好各種引流管、氣管導管、靜脈通道等的護理以及頻繁面臨緊張的搶救,而我們又都是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和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護士長安排了各個崗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給我們帶教,老師們把自己工作多年的寶貴經驗和一些規則教給我們,並告訴我們一些能讓工作變得簡便的小竅門,而且她們總會有巧思妙招來解決一些條件不足帶來的難題,這些讓繁瑣枯燥的工作有了色彩、有了情趣,讓我受益匪淺。老師們帶教時的寬容和認真,也讓我深深感動,我做事毛手毛腳而且很慢,有時候同一件事情我會多次犯錯,但老師們從來不會嫌棄,而是每錯一次都給我重新糾正一次,而且告訴我做事前先思考一下這樣做對不對,會不會給他人帶來麻煩,有時候事情是做對了,但卻不方便他人工作。我會盡快地熟悉並融入這樣一個優秀的團體,向老師們學習優秀品格和做事嚴謹認真的作風,做一名合格的神經外科護士。

  神經外科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雖然忙,雖然累,但卻充實而溫暖,給予我的不僅僅是工作,是成長,是堅強,更是責任。我要不辱使命對病人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負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