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1

  “20xx年3月28日幼兒園家長培訓”在我的日曆中這一天早已記在了心裡。開學初的家長會,李老師就通知了本學期有三次家長培訓,提前報名。我想了想,一定得參加。鐵西實驗幼兒園的家教工作做的很到位,週末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全面提升家長的整體素質和水平。這是多好的事。是給家長們的福利,免費的午餐呀!為什麼不參加呢?於是我報名了。

  小班的講座安排到了下午,共兩場。這天天氣很好,前來參加培訓的家長特別多,一直擠到了門口。第一場是:吳亞麗老師帶來的《讓孩子成為自己》。內容非常精彩,發人深思。總體而言,為我們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指明瞭方向。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髮展至關重要。這一點我們每個家長都知道,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很難把握。如:對於小班的孩子,要自己吃飯、不剩飯、自己穿脫衣、用完的東西放回原處、按時睡覺、按時起床等習慣。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做的已經很好了,可是一回到家就全變了。我想這和家長、長輩對孩子的溺愛分不開,低估了孩子的能力。聯絡自己的孩子,我發現也是犯了同樣的錯誤,我想作為家長我們應該認真反思自己,怎樣才能更好地配合老師更好地培養好孩子。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為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勞動習慣、衛生習慣打下基礎。

  二、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關注孩子自主性發展,要在0—6歲時打好地基。其中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品質、積極的態度、認真專注度、不怕困難、樂於創造和想象的能力。家長要為孩子做好榜樣,整體設計和規劃好時間和空間。不能放縱不管。有秩序的安排好孩子的一切。吳老師形象的舉例:孩子在幼兒園自己穿衣、自己吃飯,自己的玩具玩完後都會放回原處,可是一回到家,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什麼都不幹。這怎麼能鍛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反而滋生了一種信念“反正爸爸媽媽會為我做的”。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不也正是這樣嗎?不反思能行嗎?幸好孩子剛剛上小班,還來得及!我們可以試著變換思維,用實實在在的語言去鼓勵孩子,而不是總說:“你真棒”、“你真聰明”……

  三、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閱讀”在鐵西實驗幼兒園的大環境下做的非常好,大量的設定圖書角,任你自由選擇借閱。作為家長我們深有體會。應該很好的配合學校,不僅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三年的幼兒園生活中將閱讀一直堅持下去。讓閱讀成為孩子生活的好習慣。

  第二講魏老師的《幼兒口腔保健》非常實用,讓家長明白了孩子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保護牙齒、以及怎樣刷牙、遠離甜食和垃圾食品。

  一下午的講座非常真切、實用,值得家長借鑑和反思,我們要做一名智慧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花時間、下功夫、“鬥智鬥勇”,認真配合幼兒園和老師的工作,共同培養好、教育好孩子。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2

  很感謝老師給我們家長提供了這樣一個好的學習的平臺,培訓讓我有機會與很多家長及老師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進步。透過培訓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學會與孩子做朋友

  人與人根本上來說是平等的,家長與學生也是平等的。然而由於觀念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發生不平等的關係。家長體罰孩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有體罰了才能夠長記性,這樣才能夠改正缺點,在實際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這點,小孩子有逆反的心理,我們應該和孩子多溝通,透過溝通了解,理解孩子的需要,這樣才能夠調節孩子的積極性。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特別是對小孩子,家長某些語言或者習慣小孩子很容易效仿,認為家長可以,我為什麼不可以,養成小孩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小孩獨立自主的能力,家長適當的可以讓孩子在家有點事做,多動手,在學校可以的,在家也一定可以的。

  三、創造各種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實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小孩也一樣,挖掘孩子所具有的能力和天賦才能,引導他能更有效地運用、發展自己的能力,什麼事情可以讓孩子自己先去動手動腦,做好了不管對還是錯,都要和孩子去交流,為什麼會錯,為什麼會對,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去把問題改正過來,以便以後更好的努力。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3

  透過參加此次家長培訓,可謂受益頗多,感受非淺。我深深體會到學校對學生的重視、關心和愛護,也更深的體會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學習過程中可謂重中之重的關鍵。現就自己聽課後的感受談一點體會。

  一、家校合力,才能有效的培養好孩子

  現在的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家裡全是大人;因此,她所接觸的家庭環境其實是一個成人的環境,而學校的學習環境又和家庭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在這中間,家長和老師就承擔了橋樑作用,只有家長和老師充分的溝通,共同探討孩子教育問題,達成共識,才能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培養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

  習慣是人的思維定勢,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正如智者所言: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種習慣;來老師的一句話就講到與其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不如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我會從今天起,根據自己家庭實際儘量在那種理念的指導下進行家庭教育。從孩子的.書寫習慣、做作業的習慣以及生活習慣等方面進行著手,從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中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正確看待自己的孩子

  俗話說“孩子是自己的乖”,大多數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什麼都好,受不得半點委屈。對於老師的批評有時不能正確看待。其實,老師批評孩子,正說明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我們家長、老師保持一致意見,會更有利於孩子改正缺點;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小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使孩子建立起自信。同時,要淡化成績觀,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各方面學習能力的培養。

  四、理解、尊重孩子的選擇;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絕對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孩子。所以,我覺得對孩子的正當要求和理由需要家長站在她的角度去分析利弊,只要是有道理的一般都應該同意。同時,這也能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也能使孩子更信任你。

  請老師們放心,在孩子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將盡自己所能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孩子。我作為學生的家長對你們給予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錶示感謝!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4

  一、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覺得,如果父母本身就是一個處處依賴別人的人,對什麼事情都拿不定主意,動不動就尋求幫助,那就不能指望孩子獨立自主。我的一舉一動都要獨立自主,我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的、最直接的榜樣。

  二、對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實際上,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講都喜歡自己做事,雖然有時候孩子會把事情辦糟。在我們吃完飯收拾餐具的時候,她會站在旁邊,跟我學刷碗,結果弄得滿身滿地都是水。這時,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去責備她,而是耐心地告訴她應該如何刷碗,水弄到身上會把衣服打溼,容易著涼;同時還鼓勵她說:“好孩子真棒,都會刷碗了,爸爸、媽媽真高興。”這樣促使孩子繼續獨立做事情,因為這些對孩子來說,只是小小的失誤,這些失誤會透過練習以後就會避免的。

  三、學會和孩子做朋友

  說實在話,我們對孩子的付出還不夠,特別是單獨和她交流、談心的時間很少,大部分時間都交給了學校和老師,對此我們非常內疚。其實孩子對父母的要求並不高,就是週六、週日父母能夠帶她一起出去玩玩,多陪陪她,多聽她說說心裡話,多瞭解她童年的內心世界,和她做一個好朋友。

  家長會暨家庭教育培訓心得體會5

  首先,感謝城東小學為我們家長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特聘請兒童教育專家為我們進行知識講座。聽了講座後,我進一步認識到家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因此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和成才觀。現就本人聽課後的一點體會略表如下:

  一、要言傳身教,注重個人修養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他,正如同“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我們做家長的如果品行不端,那麼教育出來的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個失敗的複製品。

  二、要講究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門大的學問,我們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就是不知怎樣才能正確高效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聽了家長學校的培訓後,我的教子方法有所改進,比先前更注重技巧性和科學性。譬如,孩子犯錯不再是一味的責罵,而是學會心平氣和的與之溝通,分析對錯,再予以適當的批評和鼓勵,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積極主動的改正。又譬如,以前常以工作忙為由,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覺得只要讓他吃好穿好就行。

  聽了家長的培訓後,我明白了,孩子即使再小,也有他自己的思想,並且特別希望大人們尊重他們的想法,所以我們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一當發現有不好的行為習慣或思想觀點及時予以改正,有好的就多支援與鼓勵,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的成長。

  總之,教育好孩子是學校和我們家長共同的心願與最終目標。雖然,目前對孩子的教育仍在探索中,但我堅信,在學校老師的帶領及指導下,在我們家長不懈的努力下,我們的孩子將更健康茁壯的成長。

  在此,我衷心感謝城東小學對學生的重視、關心和愛護,也期待下期的家長培訓班越辦越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