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2021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1
2月29日我參加了數學同課異構觀摩聽課活動,分別聽了五位教師講的數學《方向與位置》,各位教師各顯才能為我們呈現了一節節生動而精彩的數學課。經過傾聽這五節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頭是我的幾點學習心得:
經過同課異構數學教學課的比較,我發現我們的教師沒有盲目地照本宣科組織教學,而是根據學生的實際理解情景,根據自我對新教材的解讀,靈活地處理了教材,完成了本節課的知識的學習。我們說一節好課要有新意,有實效,有韻味。要做到有新意,必須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任何一節成功的課,必定包含教師再創造的成分,我們不能一概地說創造得越多就必須是一節好課,但如果沒有創造,肯定上不出一節精彩的課。特級教師翟裕康曾說過:“看一節課上得好壞,首先看教者對教材作了多大的改動……”,回味一些名師的課堂,他們除了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堂駕馭本事外,更讓人佩服的是在他們的課堂上總能發現一些教學“金點子”。這些“金點子”會讓你眼前一亮,而這些“金點子”在教材上,教參上根本沒有的,它正是這些教師們創造性勞動的結果,是他們大智慧的充分體現。
經過這樣一個同課異構的教學比武,我對新課程的教學處理有了多方位的思考,“聚焦課堂”的背後,是對學生,對教師自身,對數學教材,新課程標準,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一系環節與物件的聚焦。相信在廣大教師的進取探究,深入思考下使我的數學課堂真正成為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本事和文化素養的精神樂園。
同樣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們應當盡力使自我的課更生動、更趣味。上出自我的風格自我的特色,在教材教法上多下功夫,在對學生上多一些耐心。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2
12月13日去天津中學參加“華北九校初中數學同課異構”做課活動,來自天津中學的馬玲玲、靜海二中的賈智學、河北師大附中的苑義層、內蒙古錫林浩特六中的劉娟娟四位教師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我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一樣的教學風格。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劉娟娟教師先類比線段的比較並在黑板上貼了三個不一樣顏色和不一樣大小的角,學生利用第四個角在黑板上比較,引出本課課題。讓學生感覺數學是趣味的。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本事的培養;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覆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於做題,並且沒完沒了。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他們感到數學是趣味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為學生供給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苑義層教師經過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時,就是經過動畫演示,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天津中學的馬玲玲教師的語言表述最好,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四位教師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進取性。教學語言敘述應合乎邏輯,因果關係不能顛倒,提出問題要清晰明確。教學語言應規範化,用普通話教學。教學語言要乾淨利索,要根據不一樣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容易理解和理解的語言。
五、小組合作。
劉娟娟教師對學習資料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我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本事,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苑義層教師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比較充分,能深入每一組傾聽學生討論並時而和學生共同交流。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使學生養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進取交往的機會,培養合作本事等方面都是有極大作用的有利於學生間的互幫互學、相互啟發,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並且小組合作學習能較好的解決在較短的課堂時間內完成動手操作與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探索創新這一矛盾,使學生能在和諧的氣氛中相互學習、逐步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
六、一題多變。
天津中學馬玲玲教師的學材的設計中最突出的是一題多變,經常做這種訓練,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思維質量,還能夠培養學生應對難題的良好的從容心態。一題多變重點在於對某個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探索。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有極大的幫忙。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必備前提,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品質。
數學中的一題多變設計應能夠體現知識的必須規律和必須的關聯,便於學生思考問題時思路的'發展。新課程標準中增加了“增強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本事”。用題目的相同、相似這一系列培養學生的觀察本事,瞭解數學從簡單到複雜,從一般到特殊的探索規律。再用不一樣的思路去分析,不僅僅使得學生對思考的問題由淺入深,並且極大的鍛鍊學生類推本事和梳理思路歸納的本事。
教學時,教師都經常埋怨學生講過的都不會,我們是否想過自我在教學上的欠缺?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3
透過這次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使我受益匪淺。正所謂教一遍有一遍的收穫,聽一遍有一遍的心得。特別是觀摩別人同內容的課和聽了同行的評議之後,會對課本有更深的理解,把這種感受和理解記錄下來,對別人對自己都會有所啟發。
同課異構,意思是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的理解,自己備課並上課。由於老師的不同,所備所上的課的結構、風格,所採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這就構成了不同內容的課。聽課的老師就透過對不同老師上課的對比,結合他們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然後反思自己上過這節課所經歷的過程或沒上過的為自己準備上這堂課進行再次備課。這也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教師之間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並在相互的聽課過程中,其他教師的一些緘默的知識和情境性教育機智可以被相互體會。
同課異構,對於聽課者來說,透過就同一內容開課,所以更有可比性,對教材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老師們共同探討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探討教學的藝術,交流彼此的經驗,共享成功的喜悅。多維的角度,迥異的風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昇華,這種多層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討,整體提升了我校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學質量。
本次“同課異構”活動形成了濃郁的教研氛圍,大家達到共同學習,共同研究探討,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從異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我認真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其他老師的差距,借鑑別人的長處,不斷在實踐中探索,不斷總結,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4
這是為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採取的一項舉措,也就是同一學年同學科的教師講授同樣的教學內容,透過不同的教學設計來呈現不同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教學研究的目的。每一位授課的老師各顯其能,作了多彩的課堂展示,可以說是精彩紛呈、各有千秋,呈現了課堂教學的多樣化。來新州三小的楊超平老師、新州中心校的劉華群老師和新州一小的李先梅老師,同臺獻課,透過觀摩三位老師的教學過程使我深有感受感。下面把我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同課異構”本身屬性決定了授課教師風采形式的多樣化。讓人感受到了不同的授課風格,在鑑賞中尋找差異,在比較中學習特性。如;楊超平老師的課堂在樸實中見真情,靈活中促情感。整節課,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心靈交流,老師能和學生融為一體,讓孩子的思維得以擴散。能感受到她真的用心在講課,整個課堂很大氣,教態自然大方。劉華群老師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創設有實際意義真實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觀察和交際的興趣,注重了知識的引導而非簡單的傳授。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感知,在感知中去領悟,而劉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嫻熟靈活的課堂教學水平又讓我為之一振。李先梅老師在學生交流之前有明確的要求,交流之中適時指導,更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發現及發現的過程講給同學聽,她不僅以自身的熱情感染學生,激起學生交流的慾望。而且李老師自始至終激情高昂,情緒的感染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教師和學生表演配合默契,使課堂有真實感。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儘管授課課題一樣,但這些老師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使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非常佩服老師們的教學智慧,無論是教學基本功還是課堂教學水平,都讓我受益匪淺。透過這次的“同課異構”教研活動,我明白了課堂教學是個性化的藝術,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也許對於學生對於課堂來說是無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透過老師們的共同研討,集思廣益,我們才能發現自己設計的不足,讓有效的教學過程佔領課堂。“同課異構”讓我真正地認識到了只有在聽與評的過程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在對許多問題的研討中,取得比較一致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從異中領悟到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才能達到激發內在潛能,張揚個性,從而追求異中有同、同中求異的境界。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帶來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有合作有交流、自主探究,課堂氣氛活躍充滿歡聲笑語。我會珍惜每一次學習的好機會,也爭取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樸實紮實些,使學生逐步從“學會”到“會學”,最後達到“好學”的美好境界。
同課異構聽課心得體會5
這次活動採用同課異構的形式,先上課,然後全體學員進行評課,說出自我對本節課的精彩之處和不足的地方。本次活動,學員們發言熱烈,既有爭論、辯解的地方,又有經過討論、溝通,最終到達目標一致的過程,展現了鄉村骨幹教師的研訓成果。聽了三位教師分別上的《分數的意義》,以及專家們和各位教師對這三節課的精彩點評,我收穫頗豐。下頭我談談在這次研討活動中的幾點體會:
1、這三節課,顧教師和蔡教師先讓學生認識分數有哪幾部分,再讀寫分數,之後引出單位“1”,然後教學分數的意義後,由自然數的單位很自然地引出分數單位,這樣不但回顧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還能突出單位“1”,加深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一環緊扣一環,層層推進,清楚明瞭,貼合學生的認知心理。
2、在教學中,教師運用現代電腦教學手段,先借助直觀圖,喚起學生對分數的印象,然後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概括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或有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都能夠看作單位“1”,加深了對單位“1”的理解。然後將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絡起來,引出分數的意義,始終強調“在生活中”能夠把什麼平均分,“在生活中”能夠把什麼看作單位“1”,從而經過學生熟悉的事物,將抽象的分數具體化。
3、練習是掌握知識、構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三位教師練習題的設計,形式新穎,靈活多樣,如鹿麗麗教師,在練習中課件出示了3個五角星塗1個,6個五角星塗2個,9個五角星塗3個,然後提問:為什麼這三個都能夠用13來表示呢?從不一樣的圖形,能夠體會到單位“1”的不一樣。這些練習,都是針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有層次、有針對性地設計的,讓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對知識的理解,同時練習中充分讓孩子思考、想象,不斷開拓孩子思維的空間。
總之,這次捲入式研訓活動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還有很多,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必須要改掉不足之處,更有深度的參與到觀課評課活動中,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