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範文600字(通用8篇)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範文600字(通用8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範文600字(通用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1

  在教育孩子上,每個家長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每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一樣看你是否瞭解自己的的孩子。下面我談一談我的育兒經驗。

  1、足夠的睡眠是孩子生長髮育和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所以我每天規定孩子晚九點之前必須睡覺。早六點半必須起床。讓孩子有個良好的作息時間。

  2、每天放學回家自己安排寫作業的時間。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看電視,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自己也看看書,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每天做完作業一定要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加以鞏固。

  3、學會跟孩子交流,我每天晚上都要和孩子談一談幼兒園有什麼趣事,媽媽單位有什麼新鮮事。透過交流能提高孩子表達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4、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買書,讓他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孩子有時候問的問題大人也無法回答,比如:星星為什麼會眨眼?水星上有水嗎?讓他在書中找到答案,孩子非常開心。這樣就培養他從小愛學愛問的習慣。

  5、對於孩子提出的無理要求,家長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能有絲毫心軟。別看孩子小,他們也會察言觀色,你退一步,他們就進一步。下次就不好管了。

  6、要尊重孩子,不要強求孩子做一些自己不願做的事。也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去批評指責孩子。

  7、父母在家庭教育上要保持意見一致。

  透過不斷的努力和學習,兒子長大了,做事很認真,時間觀念很強。看來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只要方法得當,任何孩子都是優秀的,只要用心總能找到合適的教育方法。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2

  “綠色、紅色、藍色、橙色、粉色……五彩繽紛,快樂無限!”這不是在上美術課,而是實驗小學留給孩子們的別具匠心的寒假作業。整個假期,我的孫子品策過得充實、開心。而我也不時地被子一份愛心和孝心緊緊地包圍著,深深地感動著……

  記得寒假的一天,因為公司工作繁忙,我很晚才回到家。我一踏進家門,品策就馬上幫我盛飯,端到我面前說:“奶奶,您辛苦了,快吃飯吧!”頓時,我熱淚盈眶,一股暖流湧遍了全身,我激動得不知說什麼好。他爺爺開玩笑說:“真是個馬屁精。”品策笑著說:“這哪裡是拍馬屁,這是我應該做的。”聽了品策的話,我一天的疲勞都煙消雲散了。飯後,我在看電視,品策還站在背後給我按摩、捶背……

  1月29日是我的生日,那天品策早早來到我的床前,遞給我一張自己製作的生日卡,並鄭重其事地說:“奶奶,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我喜出望外,但心裡挺納悶:他怎麼知道我的陽曆生日呢?經過詢問,原來細心的品策是從我的身份證上偷偷記住的。多麼有心的孩子啊!我實在太感動了。因為我的兩個兒子從來沒對我說一句祝福的話,也從沒給我送過生日禮物。品策幼小的心田已悄悄播下了孝敬的種子,並已生根發芽,不斷生長著……

  整個寒假,這樣的感動不勝列舉,所有親戚都誇品策懂事,有孝心。我深深地體會到平時家長、老師傾注在他身上的心血沒有白費,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帶來了愛!平時我再苦再累,也覺得無怨無悔。真心地希望愛心和孝心能成為實驗小學每個孩子最大的財富。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3

  週五收到劉老師的簡訊,請家長週末利用空餘時間寫一篇育兒經驗。呵呵,說實在的,收到這個簡訊,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

  孩子剛出生時,自己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發展,也買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有時候會發覺,實際要按照書中所教那樣去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兒也要家庭成員都要配合這個舉動,相信這個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難上加難。

  茜茜在家裡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比較膽小,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儘量帶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觸,多帶她接觸大自然。

  在她兩歲前時,根本就是害怕見到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著媽媽不會鬆手的,正好我們住的附近新開了一個早教中心——真寶貝,這個早教中心週二到週日每天早上10:00都有一個小時的親子游戲,由於當時住得近,也可以叫奶奶每天都帶她去參加這個親自遊戲,剛開始一個月到二個月,茜茜都是不會和任何人互動的,看到老師也會不好意思,會躲起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那裡的氛圍,可以玩遊戲,還有滑滑梯和波波池可以玩,到了二個多月,茜茜開始有了變化,老師可以帶她單獨去玩,而且會有勇氣敢坐到老師的旁邊和老師一起跳舞,雖然還是比較敏感,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戰,媽媽覺得她已經做得很好了。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4

  簡短的5條,雖不能說句句精闢,但仔細品味,每一句都有它的道理,內容如下:

  1、當寶貝玩某個物件的時候:對於好奇的寶貝來說,不管見到什麼,他都會有拿在手裡玩耍的`願望。也許,碰巧,這個東西在他手裡舞動,劃出一條非常好看的線條;如果速度足夠快,還可能舞出一片很有意境的圖案;又或者,這個東西突然掉落在地面,或者被寶貝抓在手裡砸向地面,或者其他物體的表面,發出一聲特別的聲響,這個聲響碰巧就有著非常有感染力的音樂元素;再或者,寶貝無意間將兩個東西擺放到了一起,它們的聯合突然就有了一種珠聯璧合的感覺……

  2、語言從出生到6歲:嬰兒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併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發育敏感期。故在此階段,父母要經常和孩子說話、講故事、唱兒歌、朗誦詩詞,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孩子的表達能力,為孩子的語言發育“添磚加瓦”。思維從出生到2—3歲,為感覺動作思維發育敏感階段;3-6歲為具體形象思維發育敏感階段;7-14歲進入抽象邏輯思維發育敏感階段。各階段之間可以透過正確的教育方法加速,但不能超越。

  3、學問5:囉嗦不得有些家長教訓孩子喜歡沒完沒了,孩子懾於家長的威嚴,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別無選擇地說“聽見了”,其實他可能什麼都沒聽進去或者根本就沒聽。於是,當孩子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時,家長便說孩子“不把我的話當回事”,說孩子“不聽話”。其實這並非孩子不聽話,而是父母的嘮叨太多了;另外經常性的嘮叨多了,也會導致孩子耳朵“失聰”,使教訓失去效果。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要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5

  大家好我是xxx媽媽,週一收到老師的簡訊要我為他們班級寫一篇育兒心得,說實在的當時我都懵了,育兒經驗不知道自己有還是沒有,這些年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正確我一無所知。

  我個人覺得孩子應該在一個輕鬆快樂的環境中成長,享受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方式,這是我認為最佳的教育方法,在玩的過程中不緊可以讓他們獲得無盡的樂趣還可以學到各種知識,,透過遊戲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

  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漸漸長大了千萬不要在他的同學朋友面前批評或打罵他,那樣會傷害到他的自尊心,也會破壞你和他之間的感情。平時給他買一些他喜歡的故事書,每天晚上陪他一起讀故事,這樣可以養成一個閱讀的好習慣還可以從中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生字。

  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在公共場合要求做到不打架,不罵人,不說髒話。我們做家長的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在孩子面前要做到不說髒話不做過激的行為,當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事的時候我們要主動認錯並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平時在家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早上起床後自己整理床被,雖然他們整理的不是那麼的理想,但是可以鍛鍊他們的自理能力!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6

  都說現代職業媽媽打兩份工,一份在職場,一份在家裡,此話一點也不假。個人體會是:家裡的那份工更難打。單是兒子多變的志向就讓我困惑。

  兒子今年十三歲,身體發育正常,思想發育卻常常讓我又“驚”又“喜”。像大部分父母一樣,我也很喜歡問兒子長大以後的志向。小時候有次見他學孫悟空打猴拳,我有感而發:David,吟吟學跳舞,菲菲學鋼琴,你呢?他很自信地回答:我要踢好球,練好拳!我一時語塞。

  對於他長大後的志向,我心裡期望的答案是工程師、醫生或律師這種職業,在他五六歲的時候,他的答案是做警察或飛虎隊員,小朋友都是崇拜英雄的,我覺得也不錯。這幾年他的志向又發生了變化,最新的志向是做廚師,雖然我內心多少有些不舒服,但我還是支援他,記得看過一本關於培育孩子的書,裡面談到小孩的志向是隨時隨地變化的,有志向比無志向好,關鍵是引導他的興趣,一直到他找到自己人生真正的方向。

  於是,我也讓他嘗試做簡單的菜,同他一起看烹飪電視節目,最近電視臺在播“大城小廚請食飯”,我不失時機地向他介紹主持人英國青年廚師“佔美”,他就是主持電視烹飪節目一炮走紅,現在他忙於出書,開餐廳,向失學青年授廚藝……兒子突然打斷我:“媽媽,我長大要做酒店老闆!”我聽了心裡美滋滋的。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7

  賀今年4歲了。這幾年也積累了一些育兒心得,以下我就從五方面談談自己幾年來的育兒心得: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說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說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說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說“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家長育兒心得體會8

  時間過得真的很快,愷愷在幼兒園學習已經二年了,明年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幼兒階段的教育宗旨是:寶寶健康歡樂的成長,能養成好的生活和好的學習習慣,倒不是說要在幼兒園必須要學到什麼知識。既想讓孩子歡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的事,那樣對孩子包袱也重。以下是我們個人的一些心得:

  一、注意聆聽孩子關於他自我的事

  家長關心孩子,不僅僅用眼“看”,並且要用耳“聽”。”“聽”就是要鼓勵孩子多談自我的事(幼兒園及他身邊的事),經過“聽”聽到他的心聲從而正確引導孩子。

  二、鼓勵為主、批評為輔

  孩子是需要鼓勵,鼓勵就是動力。每當孩子有一些提高時,我們都會極力鼓勵他,這樣他就會很高興,自信心大增。錯誤時,比如說謊等等,我們還是要對他嚴厲的批評。同時也會聽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的原因,告訴他是不對的,不能夠這樣做。

  三、要擁有一顆童心

  和孩子在一齊,像孩子一樣的和他玩,融入到他的世界。跟孩子一齊做一些遊戲,做手工等等。要擁有一顆童心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要敷衍了事應付他。

  以上是我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體會。“說說容易做做難”,我們對孩子教育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望教師給予更大的指教,共同讓孩子得到更大的提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