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9篇)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9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

  《目送》是龍應臺的一本書。《目送》記錄了作者經歷很多事情寫下的感受,宛妙的文筆讓讀者心曠神怡,幾乎每篇文章都附上了一幅精美的圖片,在它們的幫忙下,文章更加有了意境。

  本書以目送名,而這本書的第一篇散文就叫做“目送”,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告訴我們,不論是父母還是子女一場,最終都只能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改變不了的緣分。分離時,僅有小小的,無法獨立的孩子才會對持續依靠著的父母戀戀不捨,不斷回頭,而若孩子長大了,就必須會堅決地最求獨立,厭惡家長百般重複沒有文采的嘮叨,我也何嘗不是如此呢。

  自大約小學一年級,我就愛上一個人做事,不論是寫作業、彈琴、畫畫,還是去公園、上學校,厭惡家長每隔幾分鐘就走到我的房間門口,使勁地推開門看看並大聲質問我在幹什麼,厭惡每一次都被“會有壞人”的藉口限制著無法一個人走出家門。記得小時候每一次被大聲質問,我連頭都不抬地以同樣的分貝:“我都說過一萬遍了不要看見了還問我,就是愛省錢不去眼科醫院看看,倒好意思天天浪費我的心境讓我回話!”

  可是此刻想想,那時家長的心境其實和龍應臺在文章中一樣難過,一樣無奈吧,即使吃力不討好還是一向堅持著“監督”這項任務,家長的心理承受水平真的是很高的,我對他們有了一絲絲的敬佩。可是,此刻的我恐怕沒有辦法真的真正理解作者和家長的心境吧。

  在本書中,也有提到老人,例如龍應臺的父親,被沒收了車鑰匙後再也不乘車出門。之後的病也來源於這件事情,讓龍應臺十分後悔。其實我覺得老人,對於某些他所注重的地方是很敏感的。

  記得有一次,外婆從上陡門坐車送了些菜過來,正在和老媽說一些煮菜的事情,我從補習班回來,讓弟弟幫我開了門,進了屋。那時我看見外婆和老媽在廚房津津有味地聊著天,看見了也就不好插話,走過客廳時,只和沙發上閒著無事的爺爺奶奶問了聲好。之後,我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可之後不知過了多久外婆和我談心時居然說起這件事,竟對我說那時我看到了她沒有問好,她有多麼生氣多麼悲痛,過了這麼久仍然耿耿於懷,並且解釋因為那件事她賭氣再也沒有來過。

  我小的時候,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直到之後出了一個什麼事情,我來到母親家居住,所以或許,在外婆的心中,我們的情感是必須要有個什麼表現的。

  我們年輕人的觀點,和老一輩,老幾輩的人是不一樣的,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或許在我們年輕一代的人眼裡理由正常可是,但卻讓上輩悲痛和不理解,所以,我們要一向堅持著互相溝通的習慣,瞭解他們的心裡想法,定期解除誤會,消除矛盾,這是雙贏。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

  第一次聞及龍應臺這三個字是在高三的某個課間,隔壁桌的同學說了一句龍應臺的格言,而我卻啞然不知這位華人世界裡頗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深感慚愧。

  看的第一本龍應臺的書正是《目送》,此刻還在噹噹的銷售榜上,書是從小夥伴那裡借來的,在某個暑假裡看完,當時的情感至今仍有幾分印象。書中談到死亡,衰老和孤獨,觸及脆弱的敏感神經,幾次尷尬落淚。還記得是在家裡的客廳沙發上,蜷縮著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親走出廚房門的時候,假裝無意地抹去眼淚。當時讀到的正是作者對其母親的描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卻有著一股讓人心生悲傷的強烈情緒。

  給文字賦予情感,它就是擁有了靈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觸龍應臺這三個字,是在讀書會員的書單上,於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決定細細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都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候了吧,小時候渴望長大,覺得長大就有了自由,卻不知越是長大,越會被現實圈住。成長的自由是相對的,大手拉小手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一個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氣。

  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著依託。

  人,終究是孤獨的,你會有家人,會有伴侶,會有朋友,可是更多的時候,你僅有你自己。你才是你自己的全部,在這世間,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暫時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3

  龍應臺的《目送》一書,包含寫父親、母親、兒子、朋友、兄弟的七十三篇散文,深邃、美麗的文字,吸引我在這個七月盛夏用幾個晚上讀完該書,共鳴之處頗多,最是印象深刻的還是跟孩子有關的《目送》和《十七歲》。

  首篇《目送》,講述兒子華安上小學第一天目送其消失在門裡;十六歲機場送別一寸不移的跟隨安檢的兒子終沒等候到兒子消失前的回頭一瞥;大學時不搭同路的母親的車,留下母親高樓俯視其等公交車的身影。敘述著孩子的成長過程及其變化,透露著作為母親的落寞無奈與對不必追的選擇。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要不斷順應孩子的變化呢?

  《十七歲》那篇讀到華飛從德國飛到希斯羅機場與劍橋演講的媽媽相會時那段,華飛拒絕媽媽為他預備的雨傘;笑說媽媽對歐陸早餐與英式早餐的大驚小怪;提醒媽媽只說就能夠不要用手指牛頓蘋果樹後代……讓我想起前一日兒子掛掉我沒有說完的電話以示對我管束他的抗議,再打過去,直呼神經病隨即結束通話來對付我的囉嗦,跟十七歲時的華飛不一樣的是,兒子七歲就開始了跟媽媽意見不一時的應對,就那麼不輕不重不鹹不淡的應對著,讓你愛不來氣不起的。還在為兒子掛我電話的事情耿耿於懷,計較著兒子對我不尊的時候,從《目送》的文字中讀出作者在應對孩子時,跟所有的母親一樣有困惑,不一樣的是她懂得控制,使得她在孩子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自己調整的方法尊重孩子作為獨立的人所應有的自由和尊重,這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犯的一個錯誤,總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導致跟個性獨立的孩子發生衝突時魯莽的給孩子定義為叛逆。我們要像作者那樣,做一個睿智的家長,把孩子當做一粒種子,給予足夠的陽光、空氣和水,愛護他、滋養他、保護他,讓孩子感覺到自己不是在被塑造被管制被約束,而是在溢滿愛的環境中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一切不能應用到實際生活教育的理論學習都是無用的。好讀書,讀好書,重在應用,尊重孩子的成長變化,做好孩子的好父母。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4

  我一向喜歡龍應臺,像她一樣筆鋒犀利的作家太多太多,但能夠如她般理智客觀的卻太少太少,那時候讀到她寫“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一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崇拜到不行;之後看到她的照片,並不漂亮的中年女人,結合她那句“我的人生裡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便覺得,她必須是將所有的精力都化作了那些睿智的文字,所以才會那樣的蒼白乾瘦。

  然而等到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卻發現,這個筆鋒強悍的女子,竟然也能夠那樣的溫柔婉轉。所以當《目送》的集子出來,便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段日子裡,一向是我的枕邊書。

  《目送》共收錄了七十四篇散文,裡頭寫的多半是親情,父親、母親、兒子、兄弟……相伴的歡樂;選擇的痛苦;放手的無奈,筆觸淡然而情感深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完這一段時,驀地有些氣短,覺得不能往下翻,就停下來,靠在枕頭上想一想,想著想著,便記起少時讀過的課文《背影》,朱自清在裡頭寫到父親翻過月臺去買橘子,“父親是一個胖子”、“他用兩手攀著上頭,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貌,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小時候讀這些,語文教師大讚的“描述到位”、“感情真摯”只是應付考試的筆記,實情自然是一團糨糊,可此刻再回想,卻彷彿瞬間醍醐灌頂,開了竅,只是隨意這麼一想,都覺得眼淚有流下來的趨勢。可見是真的長大了。

  或許,每個人都會犯下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樣的錯誤,工作累了、汽油漲了、被老闆罵了……不能對老闆發作——他會炒你魷魚、也不能對路人光火——人家沒準會揍你、至於證監會發改委什麼的,人家會理你才怪;於是在心裡淤積起來,窩上一整天,遇到爸媽的關心便一股腦兒的發洩出來。

  其實,大多數的時候,發洩完了,緊之後就是後悔。可後悔完了,有幾個去道歉的麼?

  爸媽又沒錯,若說有錯,那最大的錯,大約就是把你生出來,然後一邊把你拉扯大,一邊還要受氣捱罵。而你之所以這樣有恃無恐,是你吃準了,他們是唯一、不、唯二、不會不要你,不會離開你的人。

  然而,人都是要離開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大概就是那句大俗話說的,哭都來不及!

  我把《目送》放在床頭,每一天空下來就翻幾頁,反省一下自己今日是不是又對著父母大放厥詞了。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5

  或許,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並非轟轟烈烈的情感,而是淺淺的藏在了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之中。只因一味向前,而忘了回首,也忘了發現。因為工作的繁忙,父親與我的每日並無太多交集,也正因此,我也習慣於將情感傾入那簡單的目送中。還記得去年的汶川地震。本想在放學後試著去勸說其留下,卻無奈回家後他早已離開。於是目送中湧起了擔憂與害怕。在音訊全無的十幾天中,我總是期盼而又緊張的等待那一條條不過三字的簡訊,為他一日的安全而慶幸。常常,只因一個新聞線索,他便於深夜遠行,他不多說,我也不多問,於是情感便悄悄積聚在每次我們出門前的目送中。父親總是繁忙著,沿著他的軌道前行,而我總是想去追上他,生怕哪天會因生疏而無法溶入他的世界。我無法向他表達這樣傻傻的情感,於是便試著去與他聊天,但他卻仍在不斷向前,並未停歇,抑或回頭看看身後我追逐的目光。我總希望他可以停下,像其他父母那樣在放學後等我回家,用一杯牛奶喚我起床。但這份幻想卻終是與那份沉沉的情感一同若於這目送裡……

  爸爸媽媽說:孩子,我怎麼會怪你?

  看完了龍應臺的《目光》,回頭看看身邊的女兒,恍然如夢。從一個巴掌大的小嬰兒,到一個比她母親還高出一頭來的大姑娘,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記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完全沒有書上所說的那樣興奮和喜悅,更多的是驚訝和惶惑,怎麼都不能相信,護士手中那個紅通通的,軟的像一團泥巴的小傢伙就是自己的寶貝女兒。

  手忙腳亂的從護士手中接過這團“軟泥巴”,小心翼翼地塞進她媽媽的懷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餓得哇哇叫的她竟然不會吃奶。

  一次又一次把她放進媽媽的懷裡,希望她明白這裡有要吃的美味,可每次她卻執著的掙扎出來,哇哇大哭。一次、兩次、三次,直到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她才用盡了力氣,放棄掙扎,委屈地趴在媽媽懷裡吮吸起來。

  哦,老天,她終於會吃奶了。

  女兒六歲的時候,一天放學,她蹦蹦跳跳的回來宣佈:幼兒園下週在文化宮舉辦演出,讓她當報幕員。看著眼前這個豁著大門牙,興奮的一腦門汗珠的小胖子,我驚得差點從椅子上翻了下來。

  上舞臺報幕要面對臺下上千觀眾的注視,那種突然被推到聚光燈下的感覺足以讓許多第一次登臺的成人崩潰,女兒是個性格文靜的孩子,能行嗎?

  所有的疑慮都擋不住女兒期待的目光,於是為她寫報幕詞;為她講自己都未曾有過的舞臺經驗和技巧;告訴她,老師選了她,她準行。看著女兒依服的頻頻點頭,我的心裡其實一點底都沒有。

  演出那天,女兒噘著塗了口紅的嘴唇,拿著我寫的報幕詞走上了舞臺,我緊張的連氣都喘不過來,彷彿上去的不是她,而是我。實在看不下去,我悄悄退出了劇常

  後來聽老師說,演出還真的出了意外,女兒報幕時話筒突然沒了聲音,所幸有聲音後,女兒鎮定地再次上臺把幕從頭到尾重新報了一遍。

  “你怎麼知道把幕重報一遍?”實在忍不住我問了女兒。“老師讓我再報一遍,我就報了。”說這話時女兒很輕鬆,彷彿在說一件很正常的事。

  哦,幸好我沒去看,我暗自慶幸。

  女兒在二中的第一次考試,我沒想到她會考得那麼糟。上小學的時候,她一直是班的尖子生,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

  至今仍不能忘記那天她癟著嘴拿著成績單回家時的情景。“爸爸,這回我考了倒數第二,你不會怪我吧?說完就嗖的一聲大哭起來。

  “沒事,下次趕起來就行了。”然而,情況比預想的要糟糕許多。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考試,女兒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那段時間,女兒幾乎每天都要流著眼淚問我:“爸爸,我是不是不聰明。”“怎麼會呢?你只是換了新環境不太適應,以後只要努力就能趕上去。”“真的嗎?”“真的。”聽到我這樣肯定的說,女兒半信半疑地進屋學習去了。其實我心裡很清楚,在這個尖子生班裡,要想把成績趕起來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兩年又三個月的初中學習,大大小小的考試女兒考了差不多100次,也問了差不多100次,每一次假裝輕鬆回答她,心裡其實都難過的要死。女兒的學習成績終於從倒數第二變成了倒數第五,又追到了這次期中考試的第二十八名。

  “我考砸了那麼多回,為什麼你們不怪我。”前段時間,女兒總是問我這個問題。

  孩子,我怎麼會怪你呢?你是我看著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你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我和你都在一起,你的成功和失敗,就是我的成功和失敗,我又怎麼會怪你呢?

  孩子,我永遠愛你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6

  這個假期,又陪女兒讀了一本書,是她們老師推薦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這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感悟的散文集。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字字驚心,句句動人,以女人細膩的心感悟身邊細膩的情。

  《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觸很多,其中很多句子都令我沉思良久,反覆回味。特別是,《目送》中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在生命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欣慰中透著失落,平靜中隱著哀痛,尤其對子女更是如此。

  孩子小時候,對我們是那麼依賴。記得第一次送女兒去幼兒園時,她是那麼不情願從我懷中下去,不肯撒開她緊摟著我脖子的小手。我硬硬地掰開她的小手,讓她抹著眼淚,一步三回頭地走進幼兒園。看著她瘦小的身影消失在門裡,我的內心是那麼地不捨。

  現在女兒上初中了,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要去上早自習。她膽子小,不敢下樓,我便在樓梯上趴著扶手目送她下樓,再從樓上的窗戶裡目送她騎車的身影消失在晨曦裡,內心又是那麼地不捨!

  也許將來,女兒長大了,也會像龍應臺的兒子一樣,拒絕這樣的目送。甚至在目送她時,我會連她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也等不到。

  那時的我也許也會像龍應臺一樣心痛、一樣失落。可我仍在期盼這一刻。雖然明知孩子的長大也就意味著自己的老去,但仍會期盼;雖然明知孩子的獨立會失去對父母的依戀,但仍然期盼!

  再回想一下自己的背影是不是也曾給另一個人留下了同樣的落寞?自己年輕的時候忙著去上學,去工作,無暇顧及的母親,不也在目送著我嗎?她的內心又該是多麼的不捨!每每想起這些,無限的悔恨便充滿心間,當時走的為什麼那麼急?為什麼就不能回身給母親一個擁抱?幸虧一切還來得及。

  母親今年六十六了,在為她祝壽時,我買了一個大蛋糕,母親因為血糖高,一口沒敢吃,可仍然格外興奮地看著一大家子,尤其她的孫子及外孫們吃個熱鬧!母親那笑眯眯、欣慰的表情定格在了我的眼裡、心裡。

  《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經歷的,總能引起我的共鳴。讀的是作者的經歷,腦海中浮現的卻是我的女兒和我的父母的畫面。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為我們擁有的或已經遠去的親情。

  我們的子女會長大,我們的父母也會老去。挽留不住的,是生命匆匆的腳步,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讀《目送》讓我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讀《目送》讓我明白,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帶著愛與釋懷與生命和解,不再糾結過去曾經失去的,珍惜現在擁有的,減少將來遺憾的,這也許才是我們對待親情應有的生命態度吧!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7

  這是一個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地變成了別人眼裡的背影。

  翻開《目送》,一本記錄龍應臺生活點滴的散文。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種種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溫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子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傷感和彷徨。她用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動人心絃的種種感悟。讀起來,連呼吸也充滿了與之共鳴的渴望。

  她,擁有著不凡的驕傲和銳氣,然而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心甘情願地作出了讓步。在浮華的萬千世界中,她常常這樣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卻失去了你的孩子?”因此,她辭去了文化局局長的官職,拋開了博士高官的耀眼光環,重歸學者作家清新淡雅的樸素生活。素雅如她,淡然如她,她明白在虛浮和掌聲過後,在繁華落盡之時,留下的也許只是一份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她用淳淳的真情,讓孩子感受到溫暖細膩的母愛;她的優雅知性,也使孩子擁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理應得到的尊重和自由。

  也許是隨著歲月的增長,人的心也變得容易憂傷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間也在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們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所以,書中的一字一句彷彿踩在我們最柔軟的心房上,讓人流下暖暖的淚來。

  人生是一趟旅程,每分每秒,我們的旅伴都可能在前方的轉角消失。有的人懂得珍惜,能與親愛的人相伴走完整個旅程;然而,有的人只顧著留意峭壁上那叢豔麗的花,等突然驚覺四下闃然無聲時,卻早已“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了。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8

  《目送》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文章,是2008年《亞洲週刊》評出的中文十本好書之一,曾在鳳凰中文臺朗讀。說的是一個母親從送孩子上學開始,都是目送著孩子的小身影直到看不見;對孩子該放手時不忍放手、可又不得不放手的目送;以及對年老的父母,最終也只能目送他們離開,不能追,也追不上的一代代之間的輪迴感受。兒子的長大、疏遠,父母的老去、離開,她什麼也做不了,只有目送......咳,讀來淡淡的辛酸。

  我收藏了這篇文章,介紹給女兒看......

  不料女兒看到一半時,突然說:這不就是你麼?你以前不總是這樣目送著我們去上學麼!

  相信她腦海裡已經浮現出了當年我送她們上小學的情景!真的就是龍應臺在文章中所描繪的一模一樣!

  我的心,猛的顫動了一下!塵封了的記憶大門突然開啟!是的,我想起了女兒剛踏進小學教室的那一瞬間,那小小身影,那回頭的怯怯眼神!也想起了在校門口等她們放學時,在幾百個孩子當中一眼就能找到我最熟悉的身影......說實話,之前我在看這篇文章時倒沒想那麼多,只覺得龍應臺寫得特真實,哪個母親不是這樣的呢?

  但是孩子的視角就不同了,她直接說這就是我了!可見當時母親那殷切的目光在她的心裡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是的,那就是我!是天下所有的母親!

  現在女兒也長大了,正是龍應臺兒子出國時的年齡,她在文中說:兒子過安檢的時候她以為會回頭望她一眼,可是卻沒有。

  我問女兒:你也會象她兒子那樣頭也不回嗎?

  不會!女兒毫不猶豫地說。

  其實她們姐妹也曾這樣做過,一起出行,她們戴著耳機,沉浸在瘋狂的音樂裡,把我們二位甩在老後頭......

  關著房門,聽著音樂,我敲了多次門也敲不開……

  她們不也是不理睬我們嗎?

  其實,龍應臺的兒子未必是冷漠,不想回頭看媽媽,也許是害怕看到媽媽不捨而難過的神情,也許他在那頭也強忍著淚水?無情似有情呢!

  現在,女兒至少還記得母親的眼神,至少毫不猶豫地說不會不回頭!也至少回到家來還會唧唧喳喳地對我說著學校的事情,這就夠了!雖然以前從沒從談過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我們在努力填著代溝......剛才女兒拿了錢出去了,說她去買菜,回來與我一起做......呵呵!至少目前還是值得欣慰的!

  而我們自己,不也是在父母的目送下,遠走他鄉嗎?在以前只能通訊的年代,他們對孩子的目送,都寫在了紙上,幾十年後,我們不也正是與龍應臺一樣,又無奈地目送著父親母親的離去嗎?真是追不上啊!

  永遠也忘不了父母親離世前對我們那戀戀不捨的眼神,那種對生的渴望,那種對兒女尚未用完的愛,深深地鐫刻在了腦海中......到了這時,才後悔著:怎麼一不留神,老人就走了呢!之前忙於工作和孩子,似乎沒考慮到老人們對我們的牽掛,但是老媽媽的眼睛穿過電話線一直在關注著我們,而我,卻又在關注著自己的孩子!到了若干年後,這些孩子一個不留神長大了,而我們也老了......

  目送,慢慢讀來,好像是一陣清風掠過心頭,龍應臺說的每一句話,似乎都是我心裡的感受,心動的感覺,就是如此吧?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9

  在看完這本書後我思緒萬千,我明白了在短暫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那就是親情。你與父母的關係不過意味著你將望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每一次都牽動著你的心。

  在第一篇散文中,兒子對母親送別時的嘮叨滿不在乎,甚至抱怨母親的嘮叨,母親就只能望著他的背影消失在人山人海。母親那時多想他回望一眼,多想他回來給他一個擁抱,但他並沒有。當我替他的母親抱怨時,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的感受。小時候因為家裡窮,父母為了我們的前途出去打工。小小的我並不明白他們的苦心,我只知道他們又要離開這兒了,撒嬌不讓他們走;不走是不可能的,他們丟下淚流滿面的我,還是狠心地離開了。從此以後,不到長假我們都見不到面。那時我十分抱怨他們,我覺得別人都有父母的關愛,而我沒有。隨著我漸漸地長大,我逐漸明白:父母都是為了我好,他們正是因為愛我,才背井離鄉。後來我才知道,媽媽常常走出我的視線後才流淚。

  這本書不但寫了親情,還寫了龍應臺女士對人生苦短的看法。人生就如兩本存摺,一份在支出,一份在存入。支出的永遠是時間,存入的便是我們的收穫。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要存入更多的收穫,並讓那些收穫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人生在世不能浪費時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光飛逝,我們更要珍惜每一段時光。在學習的年齡中,我們就該努力地,一心一意的地學習知識,不能浪費太多的時間在玩樂上。有的人問:為什麼要學習?人不正是因為學習才變成高等動物嗎?學習能讓我們收穫的更多,收穫的越多長大做出的貢獻就越多。為國家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的嗎?

  當父母離開我們,我們也要努力而快樂的成長。人生在世,不可能你走的每一步路都有人陪著你。是啊,有些路只能你自己一個人走,這就是成長,這就是人生!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0

  小學的時候語文老師說過,好書要多讀,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每一次讀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當時我挺不理解的,都看過了為啥還要看,看點別的不好嗎?所以當我在選書的時候,就想選沒看過的,但老師的這句話始終環繞在腦海,但也不知道為何拾起了這本書。

  還記得這本書是高中的推薦書目,當時假期作業要做一個讀後感作品集,挑的其中一本就是它。我現在也想不起來為什麼當初想要看這本書......

  不過印在封面的主題句倒是挺吸睛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當時看的時候對這句話印象比較深刻,除此之外,關注較多類似的句子:“例如野風吹著高高的楓香樹,葉片颯颯作響。老鷹獨立樹梢,沉靜地俯視開闊的山谷,我獨立露臺,俯視深沉的老鷹。”“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心中漸漸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洩地。”“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徵,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變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現在看和當時看的著重點有偏差......

  當時看到下圖內容感觸突然來了。突然想起高中有一類題經常考但我們還是經常錯,後來歷史老師講解題的時候說:“現在所倡導的,是現在所欠缺的,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要看本質。”這句話記了很久。又想起高一發生的時事討論,不記得是什麼事了,但女生和男生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但最終男生他們的批判性思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我現在看書總懷疑作者是不是想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什麼道理,除了顯而易見的道理,是不是還有別的不可明說的隱藏在了文中。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1

  “我漸漸地,漸漸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我們的一生,總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告別:與友人一同吃完飯後的告別,上學時與父母的告別,與已逝的人生命的告別……而每次告別,離去的人總會給留下的人一個漸漸遠去的背影:這也許是永遠的告別,也許還會有下一次的告別。

  “華安揹著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過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目光隔空相會。”

  華安上小學時,龍應臺牽著他的手,將他送到維多利亞小學。這是他第一次離開母親獨自上學,也是母親第一次放開他的手讓他獨自離開。孩子們對新的校園生活充滿了期待,盼望著第一聲上課鈴的響起。

  “鈴聲一響,校園裡人影錯雜,奔往不同的方向。”他們身後的父母望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小成一個點。孩子的眼中有對新校園的嚮往與膽怯,而父母的眼中則充滿了不捨。他用一個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華安十六歲時,到美國做交換生一年。龍應臺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但華安已不再是那個可愛的小男孩了,他有些受不了母親的深情。他走向邊檢,等候護照檢驗,母親站在外面,目光緊著他。但他沒有回頭,而是留給母親一個無法觸及的背影。這個深沉的背影是他長大的標誌,也是短暫別離的結局。

  “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電放接通,第一句話就是“我……是你的女兒。”

  作者龍應臺的母親得了類似老年痴呆症的病,她開始忘掉她的兒女,甚至忘掉她自己。每每回家看望母親或與母親通話,總要先介紹自己:“我……是你的女兒。”當龍應臺與母親告別時,母親總是充滿了不捨:“你走了,我也跟你走。”

  到潮州看她時,本習慣獨睡的龍應臺便陪她  作者龍應臺坐在車上,望著陽光下母親越來越遠的背影百感交集。這會不會是最後一次分離?是否還會有一次?她不知道,母親那瘦小的背影告訴她,分離的結局便是那充滿歲月痕跡的背影。

  “他仍舊把背對著你,陽臺外強烈的陽光射進來,使他的頭髮一圈亮,身影卻是一片黑,像輪廓剪影。他始終彎著身子在澆花。”

  龍應臺八十多歲的父親動不動就說要開車到臺北看她,她很害怕,而父親興高采烈。想起多年前父親開車送她去學校,卻總是把車停在了學校旁的小巷子中:“這樣的破車不配送一個大學教授。”說完,父親帶著幾分愧疚離開了,留下了一片被陽光拉地很長很長的背影。想到這裡,龍應臺的心中有些隱隱的痠痛,時間使一個強壯的父親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老人。但父親最終還是在冰冷的病房裡靜靜地去了。

  父親走的時候,並沒有給他穿上壽衣,而是穿上之前為他準備好的遠行的衣服。“媽,你看,他穿得暖暖的走。”她摟著母親的腰,望著父親乾癟的身驅向那個未知的世界走去。這是她最後一次用望著那熟悉的背影,只是,她再也無法擁抱。

  很多人在散了之後便開始終生流浪。遠去的背影是別離的結局,也是相聚的開始。在人生的單行道上,我們望著別人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身後的他們也望著我們的背影向前返去。但願我們活在當下,不負今朝。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2

  《目送》是一本散文集,主要由身邊親人發生的一件件感人,觸動人心的事件結合而成的散文集,在書中最觸動我的心的是文中父親望著自己孩子離去的背影的那一段,實事的寫出了對於自己孩子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放手,不必追。”令人悵然淚下。

  記得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與作者相同的一件事。

  記得小時候,外婆走路總是健步如飛,她說這樣去任何地方都能早去早回,每次我都只能屁顛屁顛地跟在她的背後。每次望著她的背影總是直直的挺立著,筆直的背梁把衣服撐得很平整,看著她的背影就會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令人信服!

  可是,等我漸漸長大,不知何時,外婆的腰竟彎了下去。有一次跟著外婆去趕集的時候,走在很陡的路上,她總是氣喘吁吁,累的上氣不接下氣,令人心疼:“外婆,要不我們坐下休息休息吧!”外婆感嘆道:“哎,老啦,真是不中用咯!走點坡路也有氣無力啊!”微風吹來,撩起她銀白色的頭髮,飛舞在空中,我走在她的身後,望著她雙手叉腰,略微佝僂的背影,搖晃在風中,她蹣跚的步伐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的樣子,當時的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外婆老了!”看著她滄桑的背影,眼淚逐漸模糊了我的雙眼。

  每次放假回家,我總會去看望她,但是每當到假期末尾,要返校時,她總會要堅持送我到車站,上車才放心,走在路上時,我總會偷偷的看外婆的背影,滄桑的背影隱藏了多少對我的愛啊!

  離別的時候我悄悄回首,看著外婆那矮小而又略帶滄桑的背影逐漸消失在遠處,有時我在想,當時外婆走在小路上時是孤單又寂寞的吧!

  歲月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中漸漸長大又老去,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漸漸成為別人眼中的背影。

  在歲月的長河中看到最多的莫過於,陌生的面孔以及,熟悉而又的陌生的背影。在我的生命中我永不會忘卻親人那慢慢變為滄桑的背影,以及回首中那醉人的滄桑!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3

  《目送》是一本美麗,憂傷,深邃的書,裡面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之事、常人之情。兒子的離、母親的老、父親的逝、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脆弱、失落,猶豫和放手,堅強和通達……這些在龍應臺的筆下都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也像作者所言“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書中一共寫了六次“目送”,每次“目送”都是一次意味深長的離別。龍應臺把這場離別安放在兒子揹著書包遠去的背影裡,安放在母親失憶後把“女兒”叫作“雨兒”的聲音裡,安放在父親安眠的那個雨天中響起的楚歌裡……而這些片段正是我們每個人情感共鳴的基石。那牽念的目光,連之後生命的起點和終點。生命在這一程又一程的目送裡,成長、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由此產生的陣痛也讓我們和作者的心靈相近相通,因為這溫馨的日常、感傷的離別和悲切的失去是龍應臺的人生,同樣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龍應臺最終將對子女和父母的全部感情都凝結在“不必追”三個字上,這是最真實的無奈,也是最超然的領悟。

  在《寂寞》一文中,龍應臺說當她一個人寂坐時,常想到晚明張岱寫的《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於是,龍應臺感悟到“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各自孤獨應對,素顏修行”。我想也許正是這種一個人的寂寞,使她開始了人生終極的思考,“面死而思”讓她對生命的寂寞和短暫抱有一種“向死而生”的進取。

  《山路》裡有這樣一句話,“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在我看來,這就是她給我們上的一次“人生大課”。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著依託。”於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孤獨應對,素顏修行”,要懂得珍惜當下,尊重生命。

  如何尊重生命呢?這是普世的關於人的價值和尊嚴的思考。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龍應臺也有悲憫天下的情懷。在《目送》中的第二部分留下了那些關切世界的文字。在《跌倒》中,作者記述了一名十五歲的學生在學校的廁所裡,用一個塑膠袋套在自己的頭上自殺的事。對此,她傷痛地寫道:“在我們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誰,教過我們怎樣去應對痛苦、挫折、失敗?”“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可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應對別人……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樣收拾?”這樣的文字怎能不讓我們心靈震顫,掩卷沉思?

  除了關注“人”的生命,龍應臺的目光也關照到了那被變成測雷器的小草“阿拉伯芥”;她寬容地讓浣熊一家在她的廚房裡嬉戲;她為“狼來了”拍手稱快……因為悲憫,她的文字中也就充滿了對生命的尊重。書中也收錄了她捕捉的各種風景和日常,這些照片不得不說也是她對人生的一種駐足凝視和對生命的關照尊重。

  我為龍應臺樸實細膩的文字而沉醉,我為龍應臺“素養修行”的領悟而感慨,我為龍應臺普世的人文關懷而感動。她的詩意的生命情懷,是廣博的,也是豐厚的。

  當我們逐漸長大,離開父母去求學去工作的時候,我們當然能深刻地體會“不必追”的堅決和苦澀;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再有力氣為我們遮風擋雨,最終要去應對困難的只能是自己。因為我們終究是在過自己的人生,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去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去闖。我們能做的僅有珍惜當下,尊重生命,像史鐵生一樣“好好活”,像海倫·凱勒一樣勇敢堅強,像朱自清筆下的“春”一樣明媚燦爛。

  期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愛自己身邊的花鳥魚蟲,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4

  親情是可貴的,親情是不可缺少的,人世間最寶貴的親情,最珍惜的也是情親。親情會給你幫助很多,但是終有一時路將要自己走。

  “再見。”我看著媽媽逐漸遠去的背影和逐漸遠去的小汽車,不免有些擔心,“今天所有事情都要靠自己,我能做得到嗎?”我不免這樣想著。過了一會,我肚子有些餓了,東翻翻,西翻翻,什麼東西都沒有找到,有了!出去買,但我看看外面的傾盆大雨打消了這個念頭。“媽!我餓了。”

  “對了,媽出去了”我非常沮喪,平常都是媽媽做了這些。我東走走,西走走,冷靜下來,默默的翻開一本書那本書便是《目送》,翻開之後一段話讓我醒悟: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呀,有些事,只能一個人走,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闖。看我這段話後,我真的懂了很多,我一個人穿上衣服,打著傘出去了,雖然被淋溼了一點,雖然是件很小的事情,但這不是已經邁出了一個人走的一步嗎?

  我們慢慢的變得有力量,有力量力所能及,有力量去接受生命的洗禮,有力量去吃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選擇,也許很困難,但我們總要面對,總要向前。

  當風過境,你轉身離去。時隔多年也未曾改變,身後有萬千天光,眼前是滔天迷障,但我們終要向前,獨自撥開眼前的迷霧,追尋自己夢想。光影夾縫掩藏未知的路,只要義無反顧的衝上前就好,堅信那一刻總會到來。

  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記住這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我們不斷進步,憧憬美好的未來。當自己有困難時,不要想著安於現狀或者去請求他人的幫助,唯有這樣,靠自己改變心情,改變態度,不斷學習進步,不斷超越自己,才能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才可能做好。

  自己走走這條路吧,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5

  讀《目送》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得不懷著一種沉重的情感,不得不說,其中看似平凡的字裡行間,卻是蘊含了龍應臺對於人生對於兩代人之間關係的感悟,讀起來令人憂鬱卻又無奈。

  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這本書中的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盡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開頭時,其中引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來告誡我們要時時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活,人生以及……這一切。

  我看華安小時候,龍應臺看著他的背影,目送他進入幼兒園;十六歲出國時,龍應臺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的回頭,但是他,沒有。只留下了背影。二十一歲後,在同一個大學,卻同路不同心,只留下背影,背影,一直都是背影,結合在一起構成整本書,最令人心痛的一句話: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愈行愈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頭,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彎處,並且用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初看時令我落淚,雖說平淡,但其中那種落寞、無奈的情感卻無論怎樣都抑制不住。

  而後,又藉此聯絡龍應臺的父母,她突然發現,父母於自己,便如自己於自己的兒子,一代一代,迴圈往復,接連不斷,令人更加心塞。

  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龍應臺忽然發現自己總是在暮色中坐上飛機,發現自己也是常對父母以背影。在母親失憶後,她經常陪伴母親,如當年母親帶自己那樣帶母親,這才發現對於父母是多麼的愛,不由使人潸然淚下。而在飛機上,龍應臺看見一位老人後想念起自己的父親,想看若有機會與父親在一起她會怎麼做,以前每一個細節、點滴,無比細微,讓人身臨其境。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幻想過很多次。可以看出,她是多麼思念父親,多麼後悔從前。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為了自己的長大,總會逐漸疏遠父母,而在經歷了很多,成長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依戀他們,因而後悔,而大多為時已晚。一代一代均是這樣,如同因果報應的迴圈,令人心痛。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6

  “修行”是蔣勳說《紅樓夢》時最常提到的一個詞。大概就是,從不明白到明白,從不習慣於到疲於,從被人橫刀奪愛的痛徹心扉到無動於衷、麻木不仁,從剛開始簡簡單單的對生的喜悅到日後對活的慎重。看龍應臺的人生三書時,從《孩子你慢慢來》到《目送》皆是修行,龍應臺一個人的修行。

  初次看這三本書時,最喜歡的是《孩子你慢慢來》,“一個越是幸福的人對幸福就越容易體察”,這是《目送》中的一句話。這也大概是我喜歡《孩子你慢慢來》的原因,後來漸漸的對《親愛的安德烈》越讀越有感觸。不知什麼時候也會愛上目送呢?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埋在書堆裡,等未來的某一天,一個陽光像往常一樣落滿肩頭的午後,收拾東西的時候,我又再次尋找這本書,開始翻讀,那時我會是目光深邃地品讀呢,還是抱著它泣不成聲呢?也想把這篇讀書筆記列印在紙上,日後還能回憶當時的青澀想法。

  “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成功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寧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誰教過我們,在跌倒時,怎樣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樣的智慧才能度過?跌倒,怎樣可以變成行遠的力量?失敗,為什麼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過的人,更深刻、更真誠?”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我們總在被教育如何不跌到,跌倒有多可怕。但其實可怕的是跌倒後就以為失去了一切,再也沒有了站起來的勇氣。

  書中的龍應臺扮演著很多角色,兩個離家求學的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兩個遲暮老人的雨兒,臺灣文壇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領袖,在生活中修行的懵懂孩子。

  可修行的路必然是孤獨的,因為智慧來源於孤獨的啟發。書的封面是一個略顯駝背的中年女人推著一輛老舊的腳踏車,像是在回望著什麼。單薄的背影,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看完全書,除了感動,也有對生命的無奈,總有幾個人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以為過不去的坎忘不掉的人,多年後再提起也會愣一愣。“寫出了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寫出了纏綿不絕和絕然的虛無”。這是書最後一頁的讀者評價,用優美的文字道出了我內心的想法。

  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7

  《目送》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一本感悟性的散文集,其中包括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等等,寫出了人生的失敗和脆弱、失落與放手。而我最喜歡的一篇就是書中名為《目送》的散文。

  目送與兩個故事有關,一個是作者和自己的兒子華安,另一個是作者與自己的父親。與兒子的目送,一次是從華安上學的第一天,他們手牽手走到了教室門口,華安揹著書包進入教室,但又不斷地回頭,他們的視線像是隔著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場隔空交會,直到兒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裡。另一次是華安十六歲那年到美國交換,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直到透過安檢也沒有回一次頭。與父親的目送,一次是父親開著廉價小貨車送當時身為大學教授的作者去學校,父親覺得車子與女兒身份不符後匆忙開走,留下作者對著汽車尾氣默默目送。另一次是作者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目送著巨大的棺材緩緩滑行的場景。在兒子和父親的這兩個故事的結尾處,作者都寫這麼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雖然是同樣的一句話,但包含的情感卻是截然不同的。對子女,父母的陪伴呵護固然是孩子成長道路最重要的東西,但人生的道路漫長久遠,孩子也要成熟,他們也需要自己去面對很多事情,這是精神上的獨立,也是成長的代價。所以對孩子背影的目送,父母不必追,這不是對孩子的疏遠,而是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默默支援和鼓勵,站在前面獨當一面的終究要是孩子自己。而父母也要理性地愛,不是一味地當孩子的保護傘,這樣只會讓孩子變得脆弱。對於父母背影的目送,也不必追,只要在有機會陪伴父母的時候,多花些時間和心思去陪伴他們。父母終究是會老的,也會不在我們身邊,看著父母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必心懷愧疚和不安,而應坦然地面對,因為追也追不上。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8

  我一直喜歡龍應臺,像她一樣筆鋒犀利的作家太多太多,但能夠如她般理智客觀的卻太少太少,那時候讀到她寫“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較重要;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也不要以為你是一個學生,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崇拜到不行;後來看到她的照片,並不漂亮的中年女人,結合她那句“我的人生裡沒有那麼多時間與精力去揣測別人對我的看法與評價,該做的事太多了”,便覺得,她一定是將所有的精力都化作了那些睿智的文字,所以才會那樣的蒼白乾瘦。

  然而等到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卻發現,這個筆鋒強悍的女子,竟然也可以那樣的溫柔婉轉。所以當《目送》的集子出來,便毫不猶豫的買了,這段日子裡,一直是我的枕邊書。

  《目送》共收錄了七十四篇散文,裡頭寫的多半是親情,父親、母親、兒子、兄弟……相伴的快樂;選擇的痛苦;放手的無奈,筆觸淡然而情感深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完這一段時,驀地有些氣短,覺得不能往下翻,就停下來,靠在枕頭上想一想,想著想著,便記起少時讀過的課文《背影》,朱自清在裡頭寫到父親翻過月臺去買橘子,“父親是一個胖子”、“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小時候讀這些,語文老師大讚的“描寫到位”、“感情真摯”只是應付考試的筆記,實情自然是一團糨糊,可現在再回想,卻彷彿瞬間醍醐灌頂,開了竅,只是隨意這麼一想,都覺得眼淚有流下來的趨勢。可見是真的長大了。

  或許,每個人都會犯下對父母態度不好這樣的錯誤,工作累了、汽油漲了、被老闆罵了……不能對老闆發作——他會炒你魷魚、也不能對路人光火——人家沒準會揍你、至於證監會發改委什麼的,人家會理你才怪;於是在心裡淤積起來,窩上一整天,遇到爸媽的關心便一股腦兒的發洩出來。

  其實,大多數的時候,發洩完了,緊接著就是後悔。可後悔完了,有幾個去道歉的麼?

  爸媽又沒錯,若說有錯,那最大的錯,大約就是把你生出來,然後一邊把你拉扯大,一邊還要受氣捱罵。而你之所以這樣有恃無恐,是你吃準了,他們是唯一、不、唯二、不會不要你,不會離開你的人。

  然而,人都是要離開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大概就是那句大俗話說的,哭都來不及!

  我把《目送》放在床頭,每天空下來就翻幾頁,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是不是又對著父母大放厥詞了。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19

  第一次接觸《目送》還是高二那年,那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幾乎降到了冰點,叛逆、網癮、成績下滑、爭吵不斷。無心學習便看起了閒書,書裡面的文字像有什麼魔力似的,呆呆地望著書本,眼眶不禁溼潤了起來,第一次因文字流淚。

  那時候父母長年在外務工,只為提供我和我姐姐的學費,只有年底才能見上幾天,初五六便得動身去工廠。小時候的週末或是暑假,爸媽總帶著我和我姐幹農活,插秧,打稻穀亦或是砍柴,採蕨菜。那時候總抱怨很累,卻不知那便是家的滋味。而如今呢?似乎以及感受不到家的存在,每到放假時,看著校門口接學生的家長,總在想我的爸媽會不會出現呢?那時候有家長給同學送零食、衣服之類的,我總是一個人待著角落。總是不斷的問自己: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沒有陪讀的父母,似乎只有在遊戲中我才能忘卻一切,在那裡都是公平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我似乎連目送他們離開的機會都沒有,總是在睡夢中時,他們便背起行囊遠赴他鄉。而我也無數次被教育懂事、聽話,理解父母,可誰又理解我呢?也正是目送讓我感受到直擊人心的文字力量,也讓我對文學著了迷。

  輾轉匆匆,先前的那一本《目送》被我弄丟了,如今要畢業了,又買了本新的。父母仍在外務工,他們也依舊嘮叨,讓我存錢買房,娶媳婦...殊不知母親的頭髮已經斑白,父親總是腰疼。在他們眼中哪有什麼“望著你的背影漸行漸遠,用背影告訴他們不必追。”母親總喜歡“出爾反爾”,高中那會兒就說等上大學就不管我了,進入大學時說畢業了就不管我了,如今畢業了還有管我找什麼樣的工作,買什麼樣的房子,就算這些都達成了,她也會想辦法制造羈絆管我。

  我多想告訴她:你只需要目送我長大,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可似乎他們也聽不明白,做不到。因為他們一生都在追逐孩子的背影

  去年年底,和姐商量給父母買養老保險,計劃著有時間帶他們去旅遊一趟。記得過年給他們買了一雙鞋,他們一邊抱怨我亂花錢,一邊不忘數落鞋子不好。總說他們的眼光才好,買的東西多麼物美價廉,而我不過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倘若高中時期的我定會跟他們掙個高低。而如今我也學會了“出爾反爾”,嘴上應和著他們不再亂花錢,心裡總想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

  《目送》對父女母子關係總結誠然是對的,可真相是如此的直擊人心。父母一直在追逐我成長的背影,而我也做不到只是目送他們老去的背影離開,用盡全力,去抓住那終將離去的背影。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0

  這是一個關於時光和生命反思的故事,在這裡她是一個母親,是一個女兒,我被她的文筆溫暖了,也因她的故事而溼了眼眶。

  與父母的送別

  龍應臺出生在臺北,她母親是浙江人,父親是湖南人。父親因病逝世,母親也因得了阿爾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逐漸老去。家中有兄妹三人,母親跟哥哥住,誰也記不得了,天天鬧著要回家,回到她自己記憶中的那個家。父母是我們在這個世上最大的牽絆,他們迎來了我們,而我們卻要目送他們離開。

  與子女的送別

  從牽著他(兒子)的小手送進幼兒園開始,到幼兒園畢業,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結束就代表另外一個時代的開始。16歲的兒子做為交換生到英國學習一年,送到機場擁抱他時發現我的頭只能到他胸口,而他登機時頭也沒回的一瞬間,我知道這孩子長大了。而我正迅速的老去,原來我們變成了那個目送的人。

  與自己送別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慢慢變成別人眼裡的背影。其實在目送父母子女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送別自己,這個送別的過程叫做成長。

  家與幸福

  少年時期,雙親在哪,哪就是家;成年時期,他在哪,家就在哪;中老年時期,孩子在哪,哪就是家。

  書中主人翁是每天回家看到書包還放在原來的地方,就感覺到幸福,遭遇過變故的人,會更珍惜眼下的幸福。幸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其實它就在我們的心裡面,幸福是一種感覺,也可以說是一種心態,有的人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就覺得很幸福,有的人吃著山珍海味也覺得索然無味,幸福的標準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

  所以,請珍惜人生中的所有環節,活好當下每一秒。趁現在還能幹點什麼/還能學點什麼,就開始吧,從現在這一刻用心生活。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1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性散文,作者將自身關於親情的經歷與體會描述得細膩、真實、感人,彷彿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本書與其說是作者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感悟,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又平凡的愛。透過作者極富真情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作者寄寓其中的人生哲理,讓人學會珍惜親情、珍惜生命,讓我們沉靜下來,純粹起來,帶著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作者多用細膩筆觸描寫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變化,家庭的關係變化,對映到日常生活中,即我們習以為常的親情。做母親的明白,養育孩子的艱辛與分別的不捨,孩子的前路漫漫、未知又充滿坎坷,自己一路走來,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歲月的洗禮也只能親身經歷。“你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今分別之時,溢滿心中的不僅有不捨,更是滿滿的擔心與惦念。父母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援,讓孩子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告別之時,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同時也不禁祝福,感到欣慰。

  做兒女的明白,成年前的成長,都是為了此刻的蓄勢待發。前路漫漫,必有困難險阻,重要的不僅僅是勇往直前,而是不要忘本,不忘時時回頭看看,父母仍願做我們的堅強後盾。我們面帶微笑邁出了第一步,留給母親一個“不用追”’的背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被扎得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因為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世間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終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任何親人只能是我們生命中的一個片段,你與他的最後一次目送,他已不能回頭,只剩下你孤獨的凝望。生命中的有些成長是我們必須獨立面對的,同時我們也應珍惜屬於我們的每一份情緣。

  “時間讓小生命成長,讓大生命老去。”生命是一場漫長的路途,長到無法衡量。對於生命而言,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挽留不住的是生命的腳步,能留下的是美好的回憶。最親愛的人永遠是用他們的背影背對著她,我的親人又何嘗不是背對著我?回想孩時,母親在心中的形象是高大又美麗的,長大後,母親白髮漸生,皺紋增添,背影也逐漸彎曲。歲月流轉,或許她早已不如當年美麗,可她在孩子心中仍然美好、依舊芬芳。

  最後,無論當下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我們都已經或將要經歷一場無言的“目送”,同時,“且行且珍惜”也越顯得重要,“不要讓我們的親人因我們而傷心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得傷感。”我們每個人都在歲月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從美麗到滄桑,自已也慢慢變成他人眼中的背影。誰的一生又何嘗不是在目送呢?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2

  伴著淡淡的油墨及紙質的香味,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當我最終將一本並不太厚的《目送》讀完時,留在心中的,是纏綿的一絲又一絲不捨,激盪的一波又一波深思。

  對於一個整天關在學校裡埋頭做題的學生來說,之所以會選擇這樣一本書來讀,很大程度是受了書名的影響。

  “目送”,一個多麼溫暖的詞語,它是纏綿的不捨凝注到目光中送給離去的人最終一份讓其早日歸來的叮囑,是一股超越了三維世界將那些必走之物留於心間的神奇力量。

  作為與整本書同名的文章,也是整本書的第一篇文章——《目送》,作者從兒子的離寫到父親的逝,那無盡的滄桑在作者冷靜而溫暖的筆端一一呈現。

  我安靜地讀著這一切,於是道不盡的痛徹心扉與憶不完的溫暖點滴就如受了魔咒的召喚似的,突然便回到了我的心間。

  我之所以會對第一篇文章產生如此大的共鳴,也許與我的經歷不無關係吧!我是個安土重遷的人,而我的安土,不僅僅限於地域上,更包羅了春華秋實的交替,物異人非的變遷。

  我常自比為三毛,因為我覺得我與三毛都是步履維艱地行走於稀泥中的人,對於那拖出來的泥水,我們是多麼地不忍擦去,因為它攜帶了我們的過往。

  可是,時間在流,世界在轉,再多的留戀也留不住記憶的風逝。

  於是,我們僅有站在風中目送著遠去的記憶。

  而在作者的這篇《目送》中,我也讀出了作者對那一切即將遠去的事物的不捨。

  作者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日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多麼的無奈與滄桑!如若說對於兒子的離,即使不必追卻依然能夠追,那麼對於父親的逝與母親的老呢?只能眼睜睜巴望著回憶中的影像一幕幕掠過,卻是可望而不可即啊!

  翻過第一篇文章,在其他的篇章中,作者依然以同樣的筆調勾勒出了過往的影像,為了讓那些影像更加具象化,作者還給每一篇文字都配上一張圖片。

  在圖文並茂的意境中,讀著、感悟著那點點滴滴的溫暖,我的心頭也不斷激起點點溫暖的浪花。

  我想著,在某一天,當我與作者此刻年齡相仿的那一刻,我一人獨自靠在斑駁的牆影中,在夕陽的餘暉下回想著我人生的點滴,那感覺,是溫暖還是心痛?也許兼而有之吧?

  當整本書翻至中間部分時,作者似乎有意停止了對個人經歷的“目送”,轉而將目光轉移到了萬千世界中去了。

  作者對時間、對距離、對人際、對人與物的相處、對所經地點的景況都一一進行了講述,在作者悠長而不捨的目光中,那些本來抽象得不可捉摸的概念都化為了一灣清幽的潭水,在我的心中獨自散發著深邃的幽光,讓我與作者共同打量著人世的一切。

  如果說開篇的《目送》是為了讓讀者走入一個無奈、疼痛、溫暖、回憶與念想並存的深邃的洞府中的話,那麼,在最終的一系列關於作者父親病中與離世的文章,則是為讀者設下的一級級臺階,讓讀者看著一個老人在時光的折磨下如何離去,然後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那深邃的洞府。

  於是,在纏綿的思念中,我們又見到了塵世的光明,重新應對萬千世界。

  在讀著那一系列文字時,我總想象著那個在女兒、兒子以及老伴的陪伴中逐日衰弱直至被死神接走的老人,這使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爺爺。

  原先任何一個人的正常離去,走的都是同一條道,是留不住的,終究要離去。

  只是覺得,作者的父親與我的爺爺相比,更幸福。

  可是轉念一想,生命的本質不是一樣的嗎?何必太在乎外在的雕飾呢?去往另一個世界的生命都會把今生未受的福趕回來的。

  這樣想著,心中便寬慰多了。

  有人評論說《目送》是21世紀的《背影》。

  很明顯,評論者的《背影》指的是朱自清的那篇。

  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比較反而使《目送》中的一些味道消失了,委屈了《目送》,如若再加上三毛的《背影》,那麼,《目送》那溫暖與無奈的韻味才大抵被補全了吧!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3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讀到這裡時,我的心不經一顫。想起了爸爸送我上學。

  那是一個下雨天,雨像一隻暴跳如雷的獅子,掌控著一切。風狂烈地颳著。我站在學校門口四處張望,脖子伸得老長,這跟長頸鹿的脖子有的一拼。可這黑乎乎的地方,哪兒看見爸爸那矮小的身體呢!真是大海里撈針呀!就在我心灰意冷、快要絕望時,爸爸一邊蹬著腳踏車,一邊朝我招手。我一看,是爸爸!他穿著黃色的雨衣,躲在雨衣裡,彷彿又瘦了一些。我快步迎上去。

  爸爸用手撫摸著我的頭說:“欣悅,快把雨衣穿上,別讓雨水滴在衣服上,難幹,容易感冒。”我點了點頭。隨即,老爸拿出他握在手裡的雨衣,遞給我說:“快,穿上。”我接過雨衣,哇!還有一點餘溫!我的心就像這雨衣,慢慢地有了溫度。

  我感覺鼻頭一陣酸澀,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可還是落了下來。淚水從眼眶裡湧了出來,流過了我的臉頰,流過了我的嘴巴,最後掉落在地上。隨著大雨傾盆,爸爸並分不出哪是雨水,哪是淚水。

  那一次我哭了,雖然不是嚎啕大哭,不是撕心裂肺,但是我是發自內心地。每一次爸爸叫我做事,我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我開始一點點長大了,爸爸也一點點變老了,我已不是3、4歲的小孩子了,我一定要幫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每個兒女該盡到的責任!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4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是《目送》裡的一個經典語句。

  《目送》是臺灣作家龍應臺的散文集,寫了父親的病逝,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

  讀《目送》,比較令人感動的是龍應臺寫“兒子的離”這部分內容。我們是否曾和文中的“兒子”一樣,從兒時的依賴轉為比較終的疏離和排斥?但你可知,在你每次拒絕母親伸出來的雙手時,她是多麼的痛心和悲傷。

  或許,隨著年歲的增長,你變得逐漸追求獨立,對於母親每天的叮囑與關切,你開始不耐煩,開始拒絕,並毅然轉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每每你給她一個自以為瀟灑的背影時,她那雙目送你的眼裡卻蘊含無盡的傷痛;當你拒絕她為你特地準備的夜宵時,你可能不知道,她只能對著那雙滿是燙傷疤痕的手發呆。

  你不清楚,你也不會了解,當你與兄弟朋友在外面野時,她可能正在家裡撫摸著你兒時依偎在她懷裡的那張照片發呆,可能在一遍遍地熱著飯菜,倚著門框等你回家。

  她會失望會傷心你的改變,但她不會放棄,因為你是她的責任,是她一生的責任!就像龍應臺一樣,對於兒子的離,她給予的只有目送,她知道,不能太約束兒子,她只能給予兒子鼓勵,護送他的成長。

  我們也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現在也正是父母“目送”我們,比較為我們操心的時候,雖然你的一聲“爸、媽”便是他們的責任,但作為子女,如果懂得父母為我們無私無怨的“目送”,那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就不應該也不要讓他們一直目送著我們的背影,請轉過頭,看著歲月裡他們日漸蒼老的容顏,回應他們一個溫暖的笑容。

  請大家都讀一讀龍應臺的《目送》吧,學會理解,學會感恩,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悔之已晚。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5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暖婉轉,如風吹麥浪。《目送》寫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同行;失敗與脆弱,失落與放手以及纏綿的不捨與絕然的虛無。整本書,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背影漸行漸遠。”

  書中與母親隔洋通話的部分令我感動,母親記憶力衰退記不起過去的事兒,龍應臺便很用心地不讓老人感到寂寞與悲傷。母親略帶撒嬌地怪龍應臺不回家探望她,龍應臺安慰母親,溫柔地告訴她其實幾天前才去看過她……“人老了都是這樣嗎?不斷地縮小成一個點……”這樣的問題,帶著心疼與心酸,誰不會動容?

  而這樣一位母親,卻是嚮往美麗的女子:在六十五歲時突然去文了眉與眼線,七十歲還想去隆鼻。她多少次與龍應臺站在梳妝鏡前說:“女人,就是要漂亮。”

  我想,這樣一位愛美之人是值得尊敬的。她擁有一顆年輕的心,不將年齡當作放棄美麗的藉口,如此勇敢地做自己所愛的,愛自己所做的。她擯棄世俗的舊觀念,打破條條框框,伸手迎接屬於自己的那份美好。

  每個人都擁有那份美好,可惜多數人在車如流馬如龍的世界匆匆過活,無暇回首流連風景。其實,那些花兒都不在心外,只是需要我們去努力發現而已。

  沙上印、風中音、光中影

  《卡夫卡》這篇散文寫的是龍應臺在臥室“對戰”一條千足蟲的經歷,在這過程中作者的各種思想起伏讓人驚歎,捉蟲這種家常小事也被她描述得一波三折。當她拿起殺蟲劑時,不禁同情這條無辜的蟲子,不禁讓我感受到作者細膩的心思。龍應臺查找了這條蟲子的詳細資訊,不禁感嘆“這蟲子還真有它自己的風情和生命呢”。當她敏銳的心捕捉到這一感動時,內心也一定是十分充實而圓滿的吧。每種情景,每件事物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有原因的,去關注這些小事,去思考想象的時候,那生活的美好便在心中綻放了。

  生活不是一輛直達終點的列車,應當享受過程而不是隻追求目的。有多少人在忙碌中匆匆過完一生,回過頭來卻鮮有深刻的記憶。所以現在,慢下腳步,多留心客廳的角落,廚房的電燈;多留心媽媽的叮嚀,外婆的飯菜;多留心一本書,一個微笑。用盡所有姿勢,聆聽世界的心跳。

  沙上印,風中音,光中影,都是稍縱即逝的。但一瞬間的感動,卻是無法磨滅的。每個人,懷著不同的情感來到“花”前,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姿,得到不一樣的風情。

  對於行路的我們而言,《目送》裡的七十三篇散文,是深邃而美麗的,因為它字字句句都滲透著對生命的深切思考,對人生的深沉喟嘆。華枝春滿,悲欣交集。

  當你來看此花時,世界都在改變著。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6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龍應臺的《目送》。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是“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作者的兒子準備離開臺灣,去國外唸書時,送兒子離開時,兒子的背影。隨著丈夫的離去,剩下的只有龍應臺自己一個人。透過兒子的背影,我感受到了與兒子之間親情的紐帶,儘管只是背影,但也表現出兒子離開時獨立堅強,不希望父母擔心的背影。或許這是親情,在與不在,不強求,只求能目送你遠離。

  這本書最感動我的故事是描寫母子之間親情的故事,從年少時的懵懵懂懂到青春期的叛逆、再到長大後的追求獨立,這些成長的故事,與我們又是如此相似呢。而應臺也詳細寫道,她與在國外唸書的兒子的通訊方式之一是互相寫信,這樣漫長又略顯浪漫用心的交流方式,確實是很真摯的交流,而我現在似乎已經很難願意拿起筆寫下一封信交給朋友了。“從前時間過得慢”,卻與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格格不入,但也不是未曾沒有想過拿起筆和紙,寫下一紙情書,貼上用心挑選的郵票,投遞到附近的郵箱裡,讓這封信漂洋過海隨風而去,去到父母、朋友的身旁。

  自從上了大學,與父母不在一個城市。每次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見到他們。與他們的交流幾乎變成了在微信影片聊天。生日時,發一句生日祝福話。這樣的交流方式與面對面聊天是存在很大差異的。這樣我們的溝通是碎片化的,幾乎只有在想起來了之後,我們才可能會想起電話另一端遠在家鄉的家人,而微信上經常聊天的的卻是天天見面的舍友、同學、或者素未謀面的學習夥伴。而遠在另一邊的父母為了不打擾到學習,所以幾乎不會主動發訊息。所以,我每當我想起家人,首先必定會開啟微信,點開家庭群,找到最近的照片,迫不及待地分享給他們。雖然他們少有回覆,但是我知道他們有在認真看。

  每次離家上學,都是父親送我來高鐵站。其實,我每次進去前都是和父親提著行李箱和我一起等車,囑咐我這個東西帶了嗎?那個東西帶了麼?然後在發車前5分鐘,就讓車站外的父親先回去,於是就隔著玻璃看著父親的背影漸漸遠離,而我也不得不回頭,走向即將駛往學校的高鐵。這樣,我希望以後都能一直看見父親的背影,每一次都能來高鐵站送我,讓我安心的離開。

  看了《目送》之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每次回家,跟在他們身後,看見父母幸福快樂的背影。看著他們相親相愛。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7

  時光流逝下,我們不斷地相遇,不斷地離別,不斷地發生故事,悲喜交集。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節選自《目送》我合上書,書的封面是由一塊塊有深有淺的綠色色塊組成,在象徵著大自然的色彩上好似又多了些許的黯淡。時光流逝,我們不斷地相遇,不斷地離別,不斷地發生故事,悲喜交集。時間催促著人與人散場,望著滄桑歲月,如今早已是物是人非。

  龍應臺的《目送》講述了她自己所經歷的許多故事:母親的老,父親的逝,兒子的離,朋友們的牽掛關懷,兄弟們的攜手同行。有歡喜也有悵然,有離別也有相遇;有刻骨銘心的痛,更有難言的孤獨。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在代序裡,龍應臺寫到了她對攝影和一個人單獨走路的喜愛,她說這是她和風景的約會。

  一個人走走又停停,看百鳥驚枝,落花滿身。

  提起喜歡《目送》這本書的原因,可能除了著迷於龍應臺細膩的文筆外,更多的還是喜歡她的人生經歷,和她的思考與感悟。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任何時候的成長都是孤獨的,有的時候驀然回首可能會發現,有些路註定是一個人走下去的,也只能是一個人。龍應臺說:“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在茫茫天地之間的“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人只能孤獨面對,素顏修行。”後來終於明白,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寂寞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要有一個人陪著,但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寂寞嗎?也許,兩個人相對無言會更加寂寞吧。龍應臺寫道:“寂寞,是個什麼狀態,寂寞又該怎麼分類?”對我而言,我認為我們需要的可能不僅是陪伴,更需要的是一個懂你、願意去傾聽你的人。龍應臺用文字表達的寂寞,著實讓人感同身受,也的確是一種一言難盡的心酸與無奈。

  “時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是短的?一條河裡的水,是新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

  時間在我眼裡是個很可怕的東西,它能讓孩子從稚嫩走向成熟,能使你親眼看著別人老去,也能讓故事與回憶被掩埋,讓你從此不再憶起。一路走來,聽到過很多關於時間的警句,無一不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身邊人陪你的時光。龍應臺關於時光流逝的文字,也能讓我體會到那種無能為力。

  她在描寫母親老去時,她說:“媽媽是那個搭乘時光機器來到這裡但是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生命的衰老,時間的輪迴,最後的目送,一切的一切會讓我們發現,時間永遠是最後的法官。在她寫到存摺的封面是電子日曆時,她記下了這樣一句話:“存摺裡頭,誰裝了一個看不見的沙漏。

  因為無法開啟,看不見沙漏裡的沙究竟有多少,也聽不見漏沙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地漏,不停地漏……”是啊,我們永遠不知道沙漏什麼時候會漏完,我們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好好珍惜這些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不枉費自己的青春。這樣在你回憶起過去時,你會發現原來你也青春過,也勇敢過,也一往無前過。至少在沙漏漏完時,對於過去你會沒有遺憾。

  龍應臺的《目送》帶給我深深的共鳴,使我對時光有了更深的理解,對生命有了新的認知。書的封底寫道,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對我而言,它更是一本時光手冊,有親情、友情、愛情;有傾訴、陪伴、成長。

  時間無言,生命的目送。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8

  第一次看完一篇散文集,磕磕絆絆。

  以前對散文有種定義“形散而神不散”。所以就一直有種感覺:散文很難看懂。但是為什麼我反而看完了《目送》這本書呢?因為我被裡面的一些經典吸引住了。記得當初借這個書的時候,同學說這是小學初中生看的書吧……但是我也沒管那麼多。以前讀書的時候沒有條件沒有資源看課外書,現在到了大學條件好點了,但我為自己看書經歷感到羞愧……暑假,我是想著至少要看兩本書。所以就借了兩本書……不說廢話了。自己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才是王道。下面寫寫我的讀後感吧!

  《目送》這本書是種回憶錄的形式。記錄了作者的遊記、攝影、旅行;和朋友兄弟一起的經歷;兒子的分離;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衰老……裡面的文字很優美,描寫時用的話語讓我覺得自己現在的文筆是何等垃圾慚愧萬分。書中描寫人事景的那種真實細膩的情感,讓我覺得畫面感很強。我不敢奢望一本書就給我莫大的啟發,自己的道行太淺,唯有多讀多想才會有更大的收穫。這篇散文集讓我覺得散文也沒有那麼難讀。

  有時候我們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敢嘗試。自己給自己下定義,把自己侷限了。就想這幾天追完的劇“漂亮的李慧珍”給我的感受“我們有時候自己認為自己是配角,不敢嘗試,那麼永遠都是配角。保持童心,勿忘初心,配角也可以成為主角。”就像我以前對散文的認識,認為我反正看不懂就從未讀過,現在我才發現:散文比一般的小說要美。

  《目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文筆有限,謹以此文作為我的《目送》讀後感的粗糙記錄!

  龍應臺目送的心得體會 篇29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目送》的書,這本書是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作品,拿起書看到書名時不免有些疑惑,起“目送”這個名字,是不是送人離別啊?帶著這個疑問,我讀了這本書。

  果不其然,書中每一個敘事篇章都會使自己身臨其境感悟到作者的心情,都會使內心的情感噴發,使自己的心顫動。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火車再度開動,我趴下來,把耳朵附在床墊上,可以感覺火車的輪子碾過鐵軌,大地一寸一寸地震動。這五百里路,慧能曾經一步一步走過。時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是短的?一條河裡的水,是新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這一段是寫作者對自己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同時也暗示了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流逝了……不知不覺我們身邊的人也已經老了……

  記得一個雨天的下午,我因為沒帶傘而感到一陣不安,這可怎麼辦?這樣淋回家可不行啊,伴著焦慮放學了,先和同學打一把傘吧,剛出了校門,就看見了奶奶小小的身軀在人群中踮著腳尖張望著,我趕緊跑到奶奶身邊,就這樣,我和奶奶打著一把傘回到了家,把我送到家門口,奶奶說:“好了,你到家我就放心了,我得趕緊回去給爺爺做飯了。”之前,奶奶在我的印象中總是有用不完的力氣,使不完的勁兒,總是幹勁十足的,感覺做什麼事情都是那麼的有活力。可就當奶奶轉身離開的那一剎那,我發現奶奶老了,頭髮白了,身子骨遠不如原來了,我就這麼看著她遠行的背影,她的腳步伴隨著雨聲漸漸模糊了,漸漸消失了……奶奶老了,她真的老了。

  作者眼中的父親的背影,與現實中我的奶奶的背影不是一樣的嗎?而他們的背影也會越行越遠,越來越渺小,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的老去,最後他們的步伐聲會越來越弱,背影會越來越模糊,直到漸漸地完全消失,而那時候的我們,能做的卻只有目送……所以從現在開始,珍惜你身邊所有關心你和你所關心的人吧,珍惜和他們在一起每分每秒的美好時光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