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1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過。”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孩子,父母責無旁貸。近日,聆聽了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賞識教育研究所高階講師李建軍教授關於家庭教育的精彩講演,對我感觸很大,受啟迪,我認為家庭教育孩子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環境上下功夫。
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耐心地給她講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當我們因不瞭解實情而錯怪孩子時,我們應真誠說一句“請原諒,爸爸媽媽錯怪你了。”並告訴孩們犯錯誤不可怕,關鍵是要知錯就改。“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今天的很多行為,不論是好還是壞,都直接和家長的行為有關。我們應努力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在家裡要熱愛勞動,多學習、孝敬老人,遵守社會公德,團結同事,不隨意發脾氣,不嘲笑挖苦。
二、要在習慣上下功夫。
好奇、好問、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觀光,到大城市體會鄉村與都市的差距,與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得出結論。為使孩子養成愛學習、愛提問的習慣,家長應告訴孩子,問題都有答案,有的問題是孩子自己能弄明白的,有些不能解決的問題,家長應坦然地說:“爸爸媽媽也不知道,等會我們一起去查資料吧。”有些觀察和思考能力的培養遠遠重於答案本身。例如孩子問:“蝌蚪怎麼會長出腿?”“蠶為會麼會長大後不見了?”如果這類問題家長不能回答,就應買回蝌蚪和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得出結論。
三、要在賞識上下功夫。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現代家庭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很重,認為“嚴師”出高徒,往往只注意孩子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批評多於表揚。這樣往往會使得其反,使孩子性格孤僻、自卑、缺乏進取和自信心。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賞識至關重要,應是用“放大鏡”多角度去尋覓孩子在各方面的“閃光點”,並加大表揚肯定。在孩子取得成功時應鼓勵,與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在孩子遭到挫折時,家長更應給予愛撫和鼓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爸爸媽媽相信你做得最好。”
四、要在配合上下功夫。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很重要,密不可分。家長只有和學校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孩子上學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與老師一起度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育。作為家長應積極和老師聯絡溝通,參加學校舉辦的“家校聯動周”活動,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及其他方面表現,瞭解學校的教學情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願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共同探究家庭教育問題,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孩子們鋪設一條健康的道路。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2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我個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學生活正規而有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什麼時間不該做什麼事。如教育孩子養成早起、早睡,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己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曬……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情能力,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他做到:教師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我們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我要他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才會提醒他和啟發一下,只在作業難點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養成他獨立思考的自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在全家吃飯時,教育孩子、尋問功課等,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時吃不下飯,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透過跟其他家長交流,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時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跟老師進行有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家長成員間要配合黙契
為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成員之間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擾,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之東流。我和家庭成員都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休會,當然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的目地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3
讀書是提高素養、昇華人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主要任務就是讀書,而且一定要讀好書。
我們知道,精神的成長更重於身體的發育與知識的積累,為了孟亦心精神的成長,我們打從她會認字時,就每兩週一次去採購新書,並安排一個半天瀏覽於書店,盡情暢遊在書的海洋。根據孩子的特性,我們先從故事書開始,以激發她讀書的興趣。從對生命、宇宙的探索,到培養孩子有良好品德的勵志書,我們購置了《科學常識》、《奧秘世界》、《安徒生故事》、《心靈雞湯》、《成長書》、《哈佛教養》、《四大名著》以及傳統文化書籍《論語》等,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儘量提供最具人生價值的智慧錦囊和為人處世的參考。
同樣作為父母的我們,在把人生禮物送給孩子的同時,我們也一起投入到讀好書的行動中來,並儘量用行動來回答孩子關於“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這樣的問題。
我們的讀書活動:
一、每晚安排半個小時,母女倆頭低頭各看各的書,並即時回答孩子的提問;當看到好段時,一起朗讀,一起分享。而且這一良好的習慣已經形成,一天不看書,睡不著覺。
二、誦讀古詩,並用書畫作品予以表現古詩意境,每週一至兩次。
三、學習硬筆書法,讓孩子自己學會用書法抄寫學到的好詞、好句,每週一次。
四、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隨時。
五、建立讀書角以及書櫃,將買到或收藏到的好書陳列出來,隨時翻閱。
六、在牆上懸掛名人讀書格言。
我們的讀書成果:
一、有專門的“好詞佳句摘抄本”。
二、有“讀中或讀後感”的交流。
三、偶爾嘴裡“蹦”出的好詞佳句很讓我吃驚,要求應用在作文中。
四、學會愛護書了,不亂扔、不在書中亂畫。
五、養成了一種閱讀習慣。
做好家教樹好家風建好家庭學習心得體會4
100戶“最美家庭”,100個“最美故事”。作為人類社最基本的構成因子,家庭隨著人類社會的誕生就被賦予了極其豐富的內涵: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勤儉持家、尊老愛幼甚至捨命相護,人類用真情甚至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最美家庭”的絢麗詩篇,即便,她可能是含了血和淚,但從來都阻擋不了她那耀眼的光芒!人類也正因為有了這些耀眼的光芒,才成了一個充滿溫馨、充滿愛的溫情世界,也才構成了人類文明最基礎也最核心的家庭文化。
5月15日,由全國婦聯舉辦的2015全國“最美家庭”評選揭曉儀式在京舉行。獲得評選的100個家庭從不同側面生動演繹了我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家庭文化,無異於是一次正能量的集中釋放,對我們每個人甚至我們這個民族來說,無疑,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她的舉辦,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對傳統家庭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喚: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我們,很多東西在逐漸淡化、消磨甚至慢慢流失,我們需要找回,同時也找回我們內心深處的那個熱切呼喚。
再也沒有什麼比一個充滿愛意,充滿溫暖,家庭成員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肝膽相照更感人,更動人,更溫馨的了!“家”是什麼?家是我們遮風避雨的地方,是我們舔洗傷口的地方,是我們享受天倫之樂的地方。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都絲毫阻擋不了家的溫暖的光輝,也絲毫阻擋不了我們對家的熱愛和嚮往。而這個家裡的每個成員,要為這樣一個家去共同付出、共同努力、共同奮鬥,也共同營造。我們沒法要求其中某一個人為了這個家而無怨無悔地去付出,雖然我們應該這樣去付出。但我們需要心靈的回應:回應是我們繼續努力和前進的最好、最強動力。所以我們每個成員必須同時在努力、在付出甚至做出某些犧牲!也正是這些付出、努力甚至犧牲,我們每個家庭才充滿了愛,充滿了力,我們才能得以安寧下來,才能讓心靈的殿堂不至於坍塌——心靈的殿堂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唯一基礎。
再也沒有什麼比一個家庭裡的每個成員為了這個家而日夜奔波、日夜操勞、殫思竭慮、奮勇直前而更讓人為之動容的了!100個“最美家庭”,譜寫的就是100曲這樣的奮鬥之歌、奉獻之歌、愛人之歌!也正因為這100曲蕩氣迴腸的愛之歌、奉獻之歌甚至是近乎悲壯的犧牲之歌,才凸顯出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生死與共的傳統美德!這個美德,是我中華民族延綿數千年的重要根基,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並必將是我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之夢的強大動力!所以品讀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在教育我們熱愛家庭,熱愛家庭裡的每一個成員,不僅是在激發我們為家庭的美好未來而不懈奮鬥的潛能,更是在呼喚我們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把我們丟失的心靈找回來,讓我們永遠有一個根,更永遠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前進方向!
只有這樣,我們,才會過得更好、更幸福。也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社會,才會持續美好起來,持續進步起來。也只有這樣,我們這個幾千年的古老民族,才能煥發出新的生機,激發出新的動力,並最終傲立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