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關於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1

  11月15日在市幼兒園聽了青年教師觀摩課,又聽了其他老師的評課及議課,自己感觸頗多,收穫較大,從中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在學習中總共聽了三節課,第一節是中班的科學活動、計算課《複習5以內的數》,教師透過設定活動情境,使幼兒在不同環節中複習鞏固以內的數。

  第二節課是中班的語言活動,續編故事《小雨點》,這節課中以遊戲引出課題,孩子們透過觀察、想象,講述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排序、講述,教師積極啟發幼兒根據實際經驗進行聯想、創編,激發幼兒對小雨點的興趣,再透過小組合作創編故事結尾,最後,伴隨著鋼琴樂師幼在遊戲聲中結束活動,從而達到首尾呼應。

  第三節課是小班的社會活動《走平衡木》,在開始部分,教師以遊戲《走平衡木》引出課題,在活動中教師結合自拍的幼兒活動照片引導幼兒發現並認識到謙讓及有序的重要性,引發幼兒思考:小朋友們在集體活動時應該怎麼做?幼兒分組討論,教師適時指導,討論後讓幼兒有表情、有動作的進行講述,並透過再次活動,讓幼兒親身體驗,從而達到對幼兒良好品德培養的目的。

  在觀摩課中,所有的老師在講課時的表情,動作都很豐富,教師在課上只起到引導作用,幼兒是活動的主體。在上課時教師首先要有生動的語言,相信能激起成人的興趣的故事,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小班的教育中教師要隨時指導幼兒學習,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活動中,教師不是單純的講,而是及時走到那些不會動作或語言表達不清的幼兒面前進行示範,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教育活動中注意各個各環節的銜接,讓整個活動流暢的進行。在活動中,幼兒可能會突發奇想,說出一些出乎自己意料的答案或行為,這時,不能迴避或無視幼兒的這種行為,而是將它們結合到自己的教育中,充分發揮隨機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另外,幼兒的理解能力較弱,因此,教師在講解時要深入淺出,讓幼兒充分理解,這樣才不會造成時間的隱形浪費從而使教育活動順利進行,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幼兒積極性和主動性。

  透過這次觀摩學習,作為一個骨幹教師,不能坐井觀天,我要向青年教師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改正自己教學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教學潛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2

  上星期五早上發現順順有點低燒,並且咳嗽了幾聲,於是沒有去幼兒園,在家休息了,星期二是幼兒園的觀摩課,請家長來觀摩小朋友的幼兒園活動。順順雖然沒有完全痊癒,但是我覺得觀摩課是很好地瞭解孩子在幼兒園情況的好機會,還是早上帶順順去幼兒園參加了。

  教室裡佈置了娃娃家、公共汽車、醫院、銀行、超市、糖果屋,給小朋友們進行職業體驗。不過由於我們來得很晚,沒有時間體驗很多。順順來到教室,首先把自己的照片插到公共汽車上,然後當司機開車子。一會,我提示順順可以去做醫生給娃娃看病。順順來到醫院,因為裡面已經有三個孩子,比較擁擠,順順又去娃娃家玩了一會。

  戴老師要求小朋友們把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們圍坐成一圈,戴老師提問題,小朋友們,你們都做了什麼啊?孩子們舉手回答,一個女孩子回答得很好,做了醫生,給娃娃看病。給開藥等等。兩三個小朋友答好後,開始戶外活動階段。

  首先是女孩子騎羊角球,運送小玩具,男孩子踢足球射門,玩了一陣後,男孩女孩交換玩具。然後是做操,小朋友們手拉手圍成一圈,配合音樂做操。

  這個過程中,順順還是比較願意參與,喜歡各種活動。在唱歌做操的過程中,還和旁邊的小朋友透過眼神和表情互動。但是我發現,順順的確有王老師跟我講過的問題,就是幹事情慢吞吞。老師讓小朋友們圍成一圈做好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很快地坐下來,順順卻慢吞吞地,還東看看西看看,在一個位子上沾了一下又起立,小朋友們都差不多坐好了,她才算找到個空位子坐下。出去戶外活動的時候也是這樣,不知她是有意還是無意,排隊排在比較靠後,走出去後,小女孩們玩羊角球,等我出去看的時候,發現小朋友們都在玩球了,她還站在那裡,剩下的兩個球她嫌太小,可是別的球已經被小朋友拿光了。實在沒辦法,小球就小球了,按照遊戲規則,要騎著球運送小布偶到另一邊的大箱子裡,箱子裡的布偶有各種動物,順順在這邊又開始挑挑撿撿了,在我的督促下運送了一個過去,回來又開始挑,還主動為別的小朋友挑布偶,可是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哎,這孩子這性子也不知道是隨誰啊?

  其實也不能求全責備,全面地來說,順順還是有很多很好的品質的。比如說她做事很穩,一次在遊樂場玩滾小球的遊戲,小球是橢圓型的,必須要豎著滾,才能撞到洞洞裡獲得積分,我告訴順順玩法後,我嘗試地玩了兩個球,都失敗了,因為我性子太急了,心一急手就不穩。而順順慢條斯里地,穩穩當當地,居然個個都撞到洞裡,最後還獲得了個小獎品。我不得不嘆我這當媽的還不如三歲半的女兒。

  還有一次是單位發票子組織小朋友去看皮影戲《火焰山》,小朋友們都獲得優待,坐在最前排,看戲的時候,多數孩子都在左顧右盼,前跑後跑的,而順順卻很坐得住,乖乖地坐在那裡前面看戲。不過我相信她一定是看不大懂,因為我從來沒有給她講過西遊記的故事,我還是自己坐不住,主動跑過去陪著她給她講劇情。

  十全十美的孩子沒有,可能有些時候是優點,在有些時候,就成為缺點。如何引導孩子,需要很高的智慧,如果僅僅為了孩子能暫時地獲得競爭優勢,而指導她一意爭先的話,可能會抹殺孩子本來很好的性格,也不利於培養她好的性情。

  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3

  為了更好的規範幼兒辦學行為、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講課水平,3月27日我學區在新天中心幼兒園舉行了為期一天的幼兒園教學觀摩研討會。上級領導特別重視這次培訓學習,特地安排了赴青海培訓教師進行了授課及點評交流活動,在這次學習交流活動使我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在這一天的聽課學習中的感想和收穫。

  一、親切的教學風格

  四位授課教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教師們都深知愛玩遊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遊戲一直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的兒童,能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即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並且四位教師們在授課的過程中都能儘可能的鼓勵孩子和肯定孩子的`活動,將遊戲貫穿於整個教學當中,我想這是我在聽過過程中受益最深的,也是在今後的教學當中必須要做到的。

  二、平等互動的教學手段

  在講課的老師中,他們在與孩子的互動中,都本著跟孩子的互動平等,與孩子一起參與遊戲,讓幼兒與老師一起互動,特別是馬老師的音樂律動,活動中老師的語言鬆弛、幽默、自然,肢體語言豐富,老師專業的功底紮實,各種動作技能介紹的非常細緻、深刻,對工作技能理解特別專業。

  三、教具的簡潔、運用

  在聽課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幼兒的老師基本功都很紮實,不像以前的課堂追求花樣,華而不實。教師完全是站在幼兒的角度考慮,瞭解幼兒的起點,直面幼兒的教學現實。以前上課的時候一般都喜歡準備比較花俏的東西,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相信很多老師們也都走入過這個誤區。但是看到邵老師的大班科學《有趣的滾動》這節課的時候我感覺眼前一亮,老師的教具皆來源於生活,有泡麵桶、易拉罐、皮球等。這節課的老師從頭到尾都在和孩子們遊戲。對幼兒實行生活化的教學,即完成了教學目標讓孩子學到了知識,又讓孩子體會到了快樂學習的樂趣。

  四、時間空間充分運用

  在這次聽課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們擁有的自由,孩子們在上課的時候能暢所欲言,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大班的繪本閱讀《獾的美餐》這節課上,賀老師先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然後出示了課件邊講故事邊讓幼兒觀察圖畫,並且鼓勵孩子又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的情感抒發以及精緻、優美、有趣的圖畫激起孩子的興趣。

  這次聽課學習活動雖然是短暫的,我卻收穫不少,我將積累這次學習活動的經驗,將它們應用於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去,與更多的教師們交流心得,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我相信只要在路上,定會遇到隆重的慶典。

  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4

  上星期到xxxxx幼兒園教學觀摩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向同行學習機會!透過觀摩教學活動後,她們的遊戲化及情景化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在本次的觀摩活動中,3位老師設計遊戲課均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很好地完成了目標。而且3位老師能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身心發展的特徵選材,能很好的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將幼兒帶入一個躍躍欲試的情境中來,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在小班體育活動《小青蛙學本領》中,馮老師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小青蛙,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在整個過程中,馮老師講解動作要領時清楚,而且能多次的強調。在練習“從高處往下跳”這個基本動作時, 還請一名動作正確的孩子來展示,在每個跳躍的動作後還設計了緩衝的動作,非常的細心。為了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還設計了營救小蝌蚪的情景,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都很積極的參與,看著孩子們的高漲的活動興趣,以後我們也要多開動腦筋把一些體育動作結合遊戲帶給幼兒們。在大班體育遊戲裡,程老師結合家喻戶曉的《貓和老鼠》這一情景,把幼兒所喜歡的追逐跑遊戲改編成了《湯姆和傑瑞》這個體育活動,培養了幼兒的競爭意識,發展了幼兒的變向跑過程中的靈敏性,在遊戲中,程老師在講清楚過程後請幼兒示範,發現問題及時的提出來請大家思考並找到解決的方法,更好的激發了幼兒的主動性。在音樂遊戲活動中,羅老師用幼兒熟悉的動畫片《托馬斯》和小椅子並結合音樂設計了《火車變變變》,在整個環節中由易到難,在幼兒參與熟悉音樂到聽著音樂變化隊伍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合作、觀察、思考,最終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老師及時給予的表揚和表揚方式也很到位,並且在這個活動中,羅老師選擇的這個音樂簡潔,讓幼兒很容易接受,還始終以觀察者,引導著的身份出現,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探索的。

  總的說來,透過這次觀摩課的學習,讓我的思路不在侷限,彷彿看到了前方的明燈,有了前進的方向,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相信我一定能快步前進的。

  幼兒園觀摩課心得體會5

  感謝幼教中心組織的實驗幼兒園教學觀摩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地向同行學習機會!透過觀摩實驗幼兒園教學活動後,她們的遊戲化及情景化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多。

  《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改革應注重開發蘊涵本土文化的課程,應對幼兒進行本土文化的啟蒙教育,讓幼兒感受本土文化的優秀和特點,是這次“閩南童謠走進幼兒園”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我們選擇本次內容的主要依據。小班《唂唂唂唂哽》是以說唱結合的形式展現,在本次活動中我透過激趣匯入、欣賞理解和遊戲感受。將原本比較複雜的童謠簡化成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能被幼兒所接受的教學活動。

  1、從教學目標方面來看,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明確,所選內容以及整個設計過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而且活動過程緊緊圍繞著目標,環環相扣,較好地完成了目標。

  2、從教學策略方面來看,閩南童謠《唂唂唂唂哽》的選擇契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能夠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第一個環節中,她們選擇以“播放母雞的叫聲”的童謠引入激發幼兒學習童謠的興趣。其次,在活動過程中,為了打破以往詩歌教學沉悶的氣氛,透過展示與童謠內容相關的vcd,將幼兒帶入一個躍躍欲試的情境中來,使幼兒充滿期待地進入下一個活動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中,透過提問——欣賞——朗讀,讓幼兒感受童謠,幼兒很容易地理解了童謠的內容,並記住了童謠。讓幼兒在圖譜提示下看看、說說初步瞭解童謠的內容。

  3、從教學方法方面看。為了避免單調重複的學習,加深幼兒對童謠的練習和鞏固,我又藉助了快板,讓幼兒根據快板的節奏學習童謠。快板有較強的節奏感,幼兒會產生很大的興趣。“普通話+閩南語”的教學方法,運用自身生動的肢體語言,充分調動了孩子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師幼互動較好。在活動中,我還採取了問答的形式,和孩子一問一答來學習這首童謠,而且沒有運用到任何道具,只是讓孩子邊念邊做動作,孩子比較好模仿、好表現,學習情緒也是很高的,孩子在邊念童謠邊表演的過程中也學到了有趣的語句,同時還能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欣賞中班音樂活動《會跳舞的熊》活動中要用形象化的主要大大熊和小小熊等玩具輔助手段,喚起聽音樂的興趣。其實在第一次欣賞時,老師就介紹了大大,小小熊體型特徵並且引導教給他們一些走路的輕重模仿動作,以此作為孩子們表演動作的準備。接著在欣賞時利用音樂節奏感設定情境,幫助他們進入音樂欣賞的情景,把注意力吸引到聽音樂中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用語言來引導、提示孩子們,這樣他們就可以把感受、體驗及聯想到的情節與內容用動作表達出來。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abaj結構的鋼琴曲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透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走路輕快笨重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由此可見,我們在組織音樂欣賞前努力為孩子們創設有利的環境,能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大班《口編8的加法應用題》為了讓數學活動變得輕鬆有趣,陳老師特別設計了情節模式:去菜地摘蔬菜的過程,學習口編8的加法應用題。整個活動豐富有趣味,教學準備做的很充分,老師的語言暗示也到位,讓幼兒由淺入深,輕鬆地獲得知識。不僅完成了教學目標也符合了《綱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真規律,寓教育於生活和遊戲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