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1
之前,在新浪微博上,一則“別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就有一萬六千多條,並且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這樣的:從小我就有個夙敵叫‘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不聊QQ,不喜歡逛街,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又聽話又溫順,次次考試年級第一。研究生都考上了,一個月七千工資。會做飯,會家務,會八門外語。上學在外地一個月只要400元生活費還嫌多……這個小段子引起了廣泛共鳴。別人的孩子如此優秀,自己的孩子呢?自己的孩子其實也優秀,只是我們不善於發現罷了。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都有各自的閃光點,也有各自的缺點。作為教師和家長的我們,需要做的是竭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真心地讚揚、鼓勵和引導他們。
我們往往會認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訓導與懲罰,對孩子的優點、長處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但要不動聲色;而對孩子的缺點和錯誤,動輒批評、指責,甚至懲罰。我們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他們會失落,會傷心,而在長期的抱怨和批評中,他們會喪失自尊和自信,甚至可能產生一些不良行為。
一次表揚可能改變一個人的成長軌跡,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不能吝惜讚美之詞,要肯定孩子的長處,放大孩子的優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肯定與賞識成為開發孩子創造力、加速孩子成長的催化劑,使孩子在肯定和賞識中變得越來越優秀。
著名“知心姐姐”盧勤有一次去中央電視臺談“怎樣教育淘氣的孩子”,一個看上去挺“蔫”、好像並不淘氣的男孩坐在那兒。一開拍這個挺“蔫”的男孩子衝著鏡頭說了一句特別精彩的話:“每次我爸說我的時候,都要說:瞧人家孩子怎麼怎麼好,瞧你怎麼怎麼差,瞧人家孩子多聰明,瞧你多笨……我心裡很不服氣,我老想你要覺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給人家孩子當爸爸算了,幹嘛給我當爸爸!”聽了這話,孩子的爸爸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樣,嘴咧得老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等節目錄制完成之後,孩子的爸爸流著淚來找“知心姐姐”說:“我是一個司機,就這麼一個兒子。我對他那麼好,掙錢全是為了他,他憑什麼這麼冤枉我?”盧勤說:“您愛您的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知道。您沒有表現出對他的愛和賞識,您賞識的只是別人家的孩子。所以,您的孩子認為您不愛他。”其實,這種煩惱的孩子和家長為數並不少。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錯位,不是用賞識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優點,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去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越比較越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家長和教師總是能一眼就能洞察別家孩子或者是別班學生的優點,卻對自家孩子或學生的長處視而不見。我們也總是不遺餘力地去誇讚別家孩子的優秀,卻對自家孩子吝惜一句真心的讚美。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家的孩子”來看待,多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多給予讚美之詞,你會發現孩子變得開心了,對學習的自信心也增強了。
由於家庭背景、成長經歷等眾多原因,每個孩子的發展速率、認知能力、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都不盡相同,因此孩子即時的、外顯的行為沒有優劣之分。聰明的家長和老師都是不斷的表揚孩子,對於幼兒來說,他的自我意識最初是透過成人的評價獲得的。而對於青少年來說,家長能夠發現自己孩子的獨特之處,會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你充滿感激。
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我們看到的只不過是那個孩子優秀的一面,其實有時候我們需要想一想,在其他的父母眼裡,我們的孩子也是“別人家”那個優秀的寶貝。我們需要轉化我們的思想,讓關注的眼光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去發現他們的優點,讓他們充滿自信地成長。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2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的心願,要實現這一心願,教育至關重要,那麼要教育好一個孩子,光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也同樣重要。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是我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的女兒今年9週歲,就讀於桓臺實驗學校三年級,馬上要升四年級了,有值得我驕傲的地方:孩子比較喜歡學習,學習上進步非常明顯,有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動學習,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作業自己做自己檢查,連語文上的聽寫作業也變成了默寫,很是讓人欣慰;有一定的責任心和愛心,能體諒、尊重父母,與小朋友和睦相處,知道勞動的艱辛,有較強的交際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不太講衛生、粗心、愛玩電腦遊戲、做事情非常慢等。
要說起教育孩子,我覺得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尤其是作為一名多年的畢業班的人民教師,再加上他爸爸常年在外跑業務,我們作為父母的有太多失職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了略懂人事的孩子,這個過程中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來談談我們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嚴”字當頭,抓好習慣培養胡適曾經這樣說:
“一個人小的時候,最是要緊,將來成就大聖大賢大英豪大豪傑,或者是成就一個大奸大盜小竊偷兒,都在這家庭教育四個字上分別出來”。現今社會獨生子女多了,家庭條件好了,父母都忙於工作,疏於對孩子的管教,一般隔代管教,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很多家長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嚴格教育,對孩子“溺愛”、“錯愛”、“寵愛”、把孩子慣得不像樣,如對人沒禮貌,本該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代辦,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做事磨磨蹭蹭等。
我家培養孩子的宗旨是“小時嚴、大時寬”。幼兒園、小學時期,孩子可塑性強,還比較聽話,好管教,容易養成好習慣,這時我們對孩子以嚴為主。孩子只要小時侯養成好習慣,大了寬鬆一點兒也出不了格。這也就是關鍵期,任何教育都有關鍵期,在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最為有效,如果過了這個年齡段,再進行這種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學階段,它是建立常規、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培養各種良好習慣最易見效,抓住這個環節以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例如為了讓她養成尊老的好習慣,我們教育她從小吃東西先給爺爺奶奶拿,到現在她也忘不了。
二、培養獨立意識,凡事少依賴別人孩子一天天長大,但無論怎樣長他們在父母眼中永遠都是孩子。
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會那也不行,處處都需要我們的幫助。其實孩子的能力經常是出乎我們想象的,關鍵是我們會不會放手讓他們去做。大概我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好像一夜之間孩子就會做些我們從沒特意叫過他的事情,我們會驚訝:他怎麼學會的?這就是孩子,只要我們肯放手讓他邁出第一步,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可能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讓他們做還不如自己做來得輕鬆,但孩子一次做不好會有兩次、三次,總有一天會做好!如果不讓他去做,恐怕將永遠做不好。我們在家儘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給大人盛飯、倒茶水、掃地等,洗自己的內衣襪子等,開始不妨採取經濟獎勵法,實踐證明效果不錯,她連她爸爸和我的內衣也搶著洗。
三、創造和睦的家庭環境,關注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溝通,正確引導孩子。
我們一家人家庭和睦、幸福,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不和睦,對孩子的傷害往往大於大人,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責任感和愛心,所以我們夫妻從不掩飾我們之間的親暱,甚至有時故意在她面前秀恩愛,給她絕對的安全感。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時,我家非常重視德育,會做人才會做事。德育我們主要從要求女兒不說謊、不要別人的東西、不亂丟垃圾這樣的小事做起,德育內容也是隨孩子的成長而變化。當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首先做到。身教重於言教,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還有,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家長不能居高臨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另外孩子教育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一般每天都抽出一點兒時間,關注孩子的成長:作業完成得如何,學習順利嗎?有什麼新鮮事,心裡有沒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錯誤時,及時與孩子溝通,予以正確引導,調整好孩子的心態。同時,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人和事說起,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使孩子從小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從而激起心靈深處無窮的動力。同時,愛玩是小孩的天性,我們從不用過多的課外培訓剝奪孩子玩耍的權利。今年暑假我女兒除了全年班的書畫學習未上任何輔導班,這是爭取她自己意見與她溝通的結果,然後煙臺、蓬萊、濟南千佛山,再加上夏令營,走親訪友,她玩的是不亦樂乎,即增長了見識又玩得開心,我們看著也開心。
四、經常與老師聯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和表現。
家庭和學校之間要經常保持聯絡,保持一致,家長應當主動到學校去拜訪老師,向老師反映孩子在家的學習情況和思想態度,詢問孩子在校的學習態度,聽課是否認真、發言是否積極等情況,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後就能夠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這方面我們一直做得不太好,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只能拜託父母接送孩子時多向老師瞭解她在校表現,家長會也時常因為全縣同時召開家長會而無法參加,但我都要求父母能用筆記得就記下來,記不下來的用腦子記。家長會能自己參加的儘量參加。
五、尊重、信任孩子,多鼓勵少批評。
要尊重信任孩子,瞭解他們,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要透過細心的觀察,傾心的交談,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多瞭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心靈的需求,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每當遇到困難,多鼓勵安慰,幫他找回自信。以恰當的方式批評孩子所犯的錯誤。
以上簡單地談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不成熟的做法和個人的幾點體會。培養孩子的體驗遠不止這些。每個家庭的環境也不盡相同,孩子的具體情況更是參差不齊,教育的方法可以說是無止境的。願我們的家長多一份耐心、童心,與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將我們的孩子培養成國家的棟樑之材。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3
家長對於自己兒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許多人之所有會犯罪,就是因為從小生活在一個沒有教育的家庭。我們教導孩子不能夠用武力。而是要用理智來教育孩子。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複雜的問題。俗話說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是父母,那麼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所以說家庭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在的孩子聰明,活潑,大方,好勝性強,自信心也很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等。但是她們面對困難和挫折,往往顯得束手無策,也不聽別人的勸告。而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都很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就會變成溺愛,這對孩子的成長沒什麼好處。假期裡,針對家庭如何教育孩子,我閱讀了一本《家庭教育》,下面是我的.讀書心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個自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無限存在的永恆課題。她延續至人類文明高度發展的今日,仍是我們無法迴避。異常重視的問題。
“人生如夢,人生苦短”,父母一生中應完成的任務,總結起來不過區區兩件,一是在社會中實現自我,獲得事業的成功。二是教育好自已的後代,完成自我延續的重要部分。教育孩子,從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到對孩子的言傳身教,每一位家長都任重而道遠。
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立體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立體。全方位式的教育,僅僅依賴學校教育,忽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又是一項異常複雜的過程,它不僅要求家長有個方面的知識和見識,而且要求家長懂得怎樣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各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想為孩子好,就要培養他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應儘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範圍內有充分表達情緒的權利,因為孩於能夠充分地、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正是孩子心理發育基本健康的標誌。但畢竟是孩子,他的情緒表達方式難免會有偏頗,有時會發生對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緒過激現象。
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不應視而不見,而要採取一致意見進行嚴厲制止,讓孩子知道發洩情緒也應有一定的界限,自己發洩情緒不應損害別人的利益和損害物品。孩子長大一些時,則儘量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告訴他遇到問題時要講道理,說原由,而不要動不動就亂鬧、發脾氣。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4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中是這麼認為的,孩子是祖國的明天,是父母的希望。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那麼幼兒家庭教育心得到底是什麼呢?我在這給大家說說我的幼兒家庭教育心得:
第一點:多給孩子講故事。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應當順應孩子的這種天性,多給孩子講故事,利用講故事這種方式來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講故事時應儘量用普通話、用書面語,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斷地適應規範化的語言。一則故事要重複講,加強孩子的記憶,孩子會越聽越有趣,再讓孩子複述講過的故事,這就訓練了她的語言能力。
第二點:要在適當的時候多和孩子交談。
可以用提問問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認為這樣孩子可以增強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有時在公園裡或路上遇到有亂扔垃圾的現象,我會問她這樣做是不是對,得到肯定地回答後,我會告狀她怎樣愛護我們的環境。這樣不僅能鍛鍊孩子的判斷能力,同時也讓她學會遵守社會公德。
第三點:要堅持自己帶孩子,我認為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讓老人幫忙帶孩子。
我們白天上班,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本來就少。如果晚上再不帶她,會很難了解她。要和她交朋友,要尊重她,適當的時候把自己也變成小孩,順應她的喜怒哀樂。讓她和父母沒有距離,這樣我們才能瞭解她的心聲。
四點:要讓孩子學會團結夥伴、幫助別人,讓她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們單位組織學習臺灣著名營銷專家餘世維老師講課中說道:“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後,不要問她吃了什麼,喝了什麼,,幼兒園老師不會單獨不給我們的孩子吃喝。要問她今天在幼兒園幫助同學、老師做了哪些事情。有沒有團結同學,出現了狀況她自己又是怎麼處理的。”這段話對我的啟發很深刻。
第五點:培養孩子要堅強。
不要讓孩子學到的知識成為口號,只說不做。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把那些英雄事蹟拿出來讓孩子學習他們的精神。
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5
一、讓孩子牢固樹立遠大的理想
理想是一簇火種,能點燃拼搏進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盞明燈,能照亮人生奮鬥的歷程。理想是我們的強大精神動力,牢固樹立遠大理想,是中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根本保證。古人云:志之所趨,無遠勿屆,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銳兵精甲不能御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那麼要讓孩子樹立什麼樣的遠大理想呢?許多優秀中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理想只有和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融合在一起才更有價值。
二、讓孩子在溫馨幸福的環境中成長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首先,家長要關心孩子的成長,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幸福的環境。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思想從小就受壓抑,心靈和自尊心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傷害,因而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要想讓孩子茁壯成長,必須創造出一個幸福的環境,讓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有的家庭經常暴發戰爭,孩子在驚恐中不知如何是好,大一點年齡的孩子為此增加思想負擔影響學習,甚至發生悲劇。孩子既是子女又是朋友,對孩子要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在家裡我們從不給孩子什麼壓力,讓他快快樂樂地生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是搖籃,只有幸福溫暖的家庭環境,才有可能培養好孩子,教育好孩子,使他茁壯成長,不斷進步,取得可喜的成績。
三、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小樹立吃苦的精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學會生活自理,懂得生活的艱辛,從小樹立自立的思想,不僅要培養吃苦精神,還要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成員,在日本,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不管是在幼兒園,還是在中小學,他們要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中跑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克服困難的毅力;在英國有一所著名的伊頓中學,那裡的學生幾乎都能考入名牌大學,其經驗之一就是讓學生吃苦,該中學不設暖氣,在異常寒冷的冬天,也只讓學生蓋一條毛毯睡覺,洗冷水澡,這就是刻意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使學生得到磨鍊;在法國,做父母的絕不讓孩子亂花錢,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輕易相互借錢。如果想用零用錢,只有去打工,他們的教育是自食其力不靠父母;而在中國,少年兒童的身心日趨脆弱,常表現出怯懦、孤僻、任性、自私等心理,因為他們不知道何為飢餓、何為勞累、何為困難、何為貧窮……孩子中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他們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所以,家長越保護越替代,孩子就越依賴越無能,勤勞是幸福的種子,閒散是墮落的禍根,安逸是孩子們成長的最大敵人,是埋在孩子們心中最大隱患。所以,要讓孩子在逆境中,在經歷風雨後的人生顯得更加燦爛。
四、廣泛培養孩子的愛好和興趣,不斷提高孩子的素質。
社會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材。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培養孩子不能光抓學習,要注意孩子的全面發展。我的作法是提供各種條件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從小就參加一些有益社會實踐活動,透過這些學習提高孩子的素質,我感覺,今後的孩子光學習好肯定是不行的。現在提倡綜合素質教育,就是要使孩子們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家長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這個原則,不能死扣學習,一定讓孩子有特點有特長。有一個報道說中國留學生在國外聯歡,各國留學生在臺上又唱又跳,各種樂器很在行,演奏的十分動聽。邀請中國留學生上臺時,個個搖頭,你推我來我推你,沒有一個能上場。說起學習中國留學生最刻苦,可其他方面就差了一截,這是不行的。為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讀書習慣,我經常帶他去書店購書,開始是我為他選,後來是他自己選。從小學開始到現在,家裡已經擺滿了幾十本的書籍,孩子從這些書中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素質。另外,組織經常性的戶外活動,開闊孩子的視野,培養孩子不能總把孩子關在家裡,經常帶孩子出去,讓孩子在大自然和新穎的環境中開心地活動。有些有特別紀念意義的地方,孩子將銘記一生。
五、從小培養孩子的誠實、善良的性格
我經常跟孩子溝通,從一些小事和孩子講道理,讓他真正理解皮諾曹為什麼會從一個木偶真正成為一個孩子的道理。他需要什麼,合理的我會滿足他,不合理的跟他講清楚,堅決不跟他討價還價,不讓他養成亂花錢的習慣。透過日常生活中每件細小的事情,培養孩子純真友誼、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等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