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1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說,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說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說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2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就對這本書沒有產生好感,而老師也說這本書是要“啃”讀的,然而這樣的書完全不對我的口味。改變是從某些同學的摘錄開始的,或許只是對其中的部分內容開始感興趣,也沒有想把這本書的每個字都研究透,但我還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麼我們開講。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東西:積極入世。“積極入世”倡導“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個人健康人格,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人生最高道德標準,從而打造了整個民族的強健精神支柱和充滿浩然正氣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構建了全民族的道德體系,加上儒家“德治愛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親”的倫理文化、“文質彬彬”的禮樂文化,“遠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滲透在中國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一直是中華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

  然後是道家的“出世”。我對於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瞭解,主要了解它主張的“無為”。一開始認為“無為”是無所作為,讀過書的相關部分後大致瞭解到,無為是指經過有為的思考,以時勢、趨勢的判斷做出順勢而為的行為,以我的理解,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好屬於自己本分的事就夠了,也算是簡單地實現了“無為”的意義。

  我最欣賞的是:“以出世的態度做人,以入世的態度做事”。(《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我還想說一個比較傳奇的人物——王守仁。這個人明顯是精通哲學的,而且可能是哲學界的一位大佬,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同時還是心學的集大成者。“心學”的觀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開始,有人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守仁甚喜。之後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守仁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是著名的“守仁格竹”。

  接著就是他的悟道之路。自他被貶後他父親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明朝那些事》)

  我想表達的是,關於哲學,不能一味的去盲信追求別人所想的觀念,真正的悟道還是得透過自己的悟性。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3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我剛看到《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時卻沒有什麼感情。書的封面是米白色,上面有金色的“馮友蘭作品精選”七字,很普通,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寧靜,平淡。書在手裡沒有什麼感覺,就匆匆放進抽屜,直到閱讀課時才拿出來,當時記得還是現場拆封面。

  讀這本書的最初感覺是無聊,可以用“好看的想讓人睡覺”來形容。書裡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沒有給你註釋,讓你自己思考,第一次看著差點睡著了,並沒有沉浸在書中的海洋裡。就像生物老師說的:“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哲學也是這道理,因為從來沒有讀過這本書,感覺很陌生。

  漸漸地,我進入書的境界中,慢慢的融入在書中,書中有許多的精華,你唯有“啃讀”才會知道其中的意蘊。讀完書才明白“啃讀”與“悅讀”不同,讀過這本書與沒讀過這本書是不一樣的——裡面有“哲學”的知識,可以豐富思維,增長見識,讓人更加智慧。書中有很多歷史知識等,讀起來也別有一般滋味。哲學就像物理一樣,在生活中處處可見,都以不同形式與時代、社會、政治、人生聯絡在一起。

  書中的許多觀點令我佩服,就像書中所說的:“哲學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是生命的體驗。”它告訴我們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新的眼光來認識哲學。在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我們應順應自然,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緣由。

  要說不喜歡這本書那是不可能的,議論中夾著少許的描寫,內容顯得並不太枯燥。但因為書中還有許多古文,看不懂,愛恨有加。書中講述了許多哲學,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國內的,還有國外的,甚至貫穿整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哲學是什麼?一切源泉來自哲學,這本書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談論的東西。例如:“人沒有私慾,他的內心像一面明鏡。”這句話警醒我們:把自己的內心磨礪得像明鏡一般,時刻提醒自己不犯錯誤,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被心中的貪婪所迷惑。

  書中精華太多,多得我們都不知從何處說起;哲學的應用範圍太廣,大到國家大事,小到生活瑣事,簡直無所不包,是天地間最大的學問,值得我們一生去追尋!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4

  馮友蘭先生說過,他對哲學的理解便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若是活著,那必定會思考,而這種思考就是反思。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哲學家,之所以被稱為哲學家,是因為他們都對他們的人生進行了系統的反思。如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他對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學、人生探索進行反思,最終才有了《論語》這本儒家經典。

  道家老子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對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就要承認在事情之中已經有了它自身的對立面。這是老子對為人處世中總結的道理。

  反思是促進思想的原因。漢武帝採納了董仲舒的建議,頒令以儒學為國家正統之學。而儒學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漢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議,是因為他對儒學進行了思考,所以儒學才得到了大的弘揚。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實。牛頓會發現萬有引力,那是因為他思考了為什麼蘋果會砸中他,而不是飛上天。若是沒有思考,又怎會成功?

  人生亦如此,沒有反思的人生是無色的,就如陰雨的天空,沒有太陽的照耀變得灰濛濛的,沒有亮麗的光彩。

  可見,反思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從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我們的大腦都是在思考的。儘管細微,但它卻證明了我們的生命存在!

  書的最後一句話讓我感觸很深,“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才能歸入潛默。”都說沉默是金,而在成為“金”之前,必定會不沉默,甚是瘋狂。在光鮮豔麗的成功背後,必定要嚐盡苦難,歷盡黑暗,這樣才能最終抵達成功,擁抱光明。

  馮友蘭先生寫下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而我在賞析這句話的時候,也有思考。這足以說明,人們說每一句話,寫每一個字都是會思考,反思的。

  總而言之,反思必定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5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哲學家說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說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說、宇宙的學說以及知識的學說,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迴圈,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著。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說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6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確切的說,就是,人的本質是什麼?——向來是中國哲學簡史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據孟子說,他那個時候,關於人性的學說,除了他自己以外,還另有三種學說。第一種是說人性既不善又不惡。第二種是說人性即可善又可惡(這意思似乎是說人性內有善惡兩種成分),第三種是說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孟子說人性善,他的意思並不是說,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孔子,就是聖人。他的學說,與上述第二種學說的一個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也就是說認為人性內有種種善的成分。他的確承認,也還有些其他成分,本身無所謂善惡,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些成分,他認為就是人與其他動物共有的成分。這些成分代表著人的生命的“動物”方面,嚴格的說,不應當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學說。這與孟子的性善學說直接相反。從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說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觀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與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論雖然與孟子剛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夠成為聖人。照荀子所說,人不僅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在《性惡》篇中,荀子試圖證明,人生來就有求利求生的慾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惡端,人同時還有智慧,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來,“性善說”與“性惡說”二者從本質來說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他們對“惡”的理解不同。對於惡,我認同西方的一種說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慾、暴食),它和“七宗罪”很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種主要根源,例如竊賊的慾望來自於貪婪,從本質上來說,它們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樣,用得好能造福人類,但用的不好,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後果。

  在我看來,二者的說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認為“惡”在人性中佔更大的比例。說到惡,首當其衝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這句話從人類的潛意識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讓朋友之間產生裂縫。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慾望”才算是萬惡根源。對錢財的貪慾使人成為盜賊,對權力的渴望使人成為野心家,慾壑難填說的就是人與慾望的關係。那麼,慾望就是人類之惡嗎?其實不然,在《人性的弱點》中還有這麼一句話:人類拼搏,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美。慾望同樣是人努力的動力,控制得好,它會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會讓你墜入深淵。

  那麼,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它屬於“愛”,就像人們常說的:上帝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權利。愛的情感,也許需要我們在成長中慢慢學會;但對親人的情感,或許無須學會,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人心深處最純真的情感。人性雖然本“惡”,但我仍然能控制它,並在生活的清流中洗淨心靈的汙穢,成為更好的自己!

  “哲學”二字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雖然看似鮮豔,但人們常常因為畏懼它的荊棘望而卻步。但在《中國哲學簡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藝高超的園藝師,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學變得更加簡單易懂,更加溫和可親。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7

  哲學是什麼?小時候,我完全沒接觸過,感覺它就像是人們經常談論的那些很厲害的東西。現在,我依然不懂哲學是什麼,總以為它太難,太深奧了。幾周前,老師讓我們讀《中國哲學簡史》,我想從中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我花了三個星期讀完了這本書。剛讀時,覺得挺乏味的,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大道理,但當老師推薦我們“啃”讀之後,我才發現這本書的奧妙所在:它所說的許多觀點和理論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是相吻合的,非常神奇,細細閱讀之後,感覺這本書還很有韻味。

  這本書道理太多且很有深度,我只來談談對最為典型的“儒道互補”思想的粗淺看法。儒家,是一個主張“仁”“愛人”的學派,主要講述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更好的融入社會,彰顯人的善良本性。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它主張“無為而治”,認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善惡因果,人們只需除去不應該做的事就可以了,以至“無為“。儒家提倡“入世”,融入社會,以人為本。而道家提倡“出世”,清心寡慾,以自然為本。這兩家看起來是對立的,毫不相干的,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就拿“出世”和“入世”來說吧,儒家提倡的“入世”,其實就是融入社會之中,把握好人際關係。儒家自身也已經做到了“入世”,因為儒家行事高調。漢武帝時期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潮流,使儒家變得家喻戶曉,成為當時的百家之首。相比儒家,道家就顯得低調多了,因為道家屬於那種歸隱派,它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滿足感和靈魂的超脫感,“超凡脫俗“似乎已經成為了道家的專屬名詞。況且道家崇尚人與自然,心靈的高尚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一種出世的象徵吧。

  所謂“儒道互補”,就是做到既出世又入世。人類一生下來就會融入社會這個集體,在現代這個華燈璀璨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要比人與自然間的相處多得多,所以處理人際關係就顯得尤其重要。在我看來入世雖然膚淺,卻實用,出世雖然會獲得所謂的最高成就,但那是虛無縹緲的。但也不是說出世就毫無意義,畢竟人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會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需要自我安慰,支援和鼓勵。這些都是心靈上的,是儒家思想所做不到的。我們要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就好比我們現在努力學習,為的是以後能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但學習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守本心,不卑不亢不驕傲。當你不過於追求功名利祿,每天過得充實滿足的時候,你就成功了。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哲學道理,等待我們去理解,同樣,這個世界也還有許多的哲學,等待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事情總是如此,有一個極端就有另一個極端的代表來跟它作對。

  所謂“物極必反”,本是道家哲學,便是事情發展到極端,向反方向轉化。告訴世人,告誡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侷限性。我們都在找一個“度”,這個平衡點。倘若強行超越,恐怕要適得其反,喪失自己。

  呂不韋與眾多門客在編輯《呂氏春秋》時,曾用“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這十二個字將物極必反詮釋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經》中有“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賈府盛極必衰的過程。這一道理貫穿古今時空。

  這個成語使我聯想到一個詞——慾望。若控制得當,它是我們達到某種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當,便是使人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兇器。所以行事為人,力求平易樸實,腳踏實地。

  再舉個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會轉變為對人有害的東西,所以飲食要適度;畫蛇添足,行事過於多餘,結果可能比不做還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順乎自然,要遵循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自然發展。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時也是有害的。因為深水有溺水之險,但與此同時,卻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學會游泳。所以,在困境到來時,我們也不必一籌莫展,解決的方法也在應運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來,便有哭的本領,後來才學會了笑;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點”是重要的。或許我們會為此磕磕絆絆,但會在下一次幽暗時刻到來之前用光明戰勝。迴歸到本質,我們應抵抗外物誘惑,保持純真自我,萬物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應與時代通變。遇到新問題和新需求,準確無誤的把控這個度。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