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6篇)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

  爬過井岡山,參觀過西柏坡,聽過南街村王宏斌書記的講座,……著實去過不少紅色教育基地,每個地方都給予我不同的感受,每個地方都有一些故事戳中我的淚點。紅旗渠,跟別處不同。11月27日宣傳司黨支部全體到河南安陽紅旗渠集體學習。對紅旗渠的瞭解,讓我從“一條煙”(一種叫做紅旗渠的香菸)變成了一座精神豐碑。

  懸崖峭壁上的水長城。遠望紅旗渠,就像一條長蛇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蜿蜒盤旋,說紅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蹟,一點都不為怪。漫步在紀念館,聽紅旗渠的兒女講述先輩們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經歷一次精神洗禮。60年代初,在中國經濟社會環境極為困苦的時期,一位名叫楊貴的書記帶領林州人展開了一場“千軍萬馬戰太行”的偉大行動。雖然沒有經過充分的論證,但引漳入林從設想到行動,在最短的時間裡,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援,立下“大戰八十天 引來漳河水”的誓言。我第一次掉了眼淚,沒有強烈的吃水、用水的願望,怎麼能夠凝聚這樣的共識?紅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長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時間。但每家每戶的付出,每一個刻在石塊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兌現了承諾。楊貴書記身先士卒戰鬥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歲的母親去世才答應離開工地回家奔喪;工程師吳祖太日夜繪製施工圖紙,沒來得及見到新婚妻子的最後一面,就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有臉吃上紅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歲的孩子送上工地,卻再也沒有等到孩子的歸期;……一路淚水漣漣,直到那張萬人歡慶紅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現在眼前,感動的淚水化作發自內心的喜悅。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時,可以為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奉獻和付出,可以在現場分享勝利的喜悅。

  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紅旗渠精神被概括為了十六個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為後人所傳頌,其中的開拓創新最讓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說國家財政只佔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財力都是舉全縣之力,光是這一工程中體現出的勞動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讓人震撼。沒有先進的水利測量工具,就發明了用臉盆、板凳和水組合成的測量工具;為了儘快完成四千多米長的通道,從山頂掘了十三口井把兩個工作面變成了二十六個工作面;紅旗渠長藤結瓜的探索,將這項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電、景”一體的大型灌區。除此以外,與山西省政府簽訂的補償協議被譽為“最早的拆遷補償”,修渠過程中責任到生產隊、到村、到戶的做法,與十多年以後農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說,紅旗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著紅旗渠精神名揚天下的林縣兒女們並沒有躺在先輩們的成績上睡大覺,而是奏響了與我國時代發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軍萬馬戰太行解決生存問題,七十年代千軍萬馬出太行解決溫飽問題,改革時期千軍萬馬富太行解決發展問題,新時代千軍萬馬美太行、福太行,一個與時俱進的林州縣向全國人民宣佈:紅旗渠精神永不過時、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裡的回聲。踏著腳下的青石,扶著兩邊的欄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每一個人都舉起了右拳,氣壯山河的聲音在山谷中迴盪: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回程,這次活動已經成為過去,紅旗渠卻成了一座精神豐碑。循著紅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無比明亮,國運昌盛、四海昇平不僅僅是一種願望,更是鏗鏘有力的回答:這樣的中國夢,算我一份!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2

  金秋十月,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集團的組織下“走進紅旗渠,接受再教育”。我們一行來到林州,參觀遊覽了紅旗渠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隻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用“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用拼搏向上的激情建設了今天繁華、富強美好的新林州。

  此次參觀紅旗渠,透過認真的聽取講解員的講解,使我感受深刻:

  一、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蹟”。在資金短缺,自然條件惡劣,施工裝置差,林縣人沒有被困難嚇到,沒有向大山屈服,發揚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那種攻克困難,解決困難的韌勁,應該把這種韌勁溶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二、學習紅旗渠精神,就是學習林州人“吃苦精神、無私奉獻”。當聽到施工民工最困難的時候,每人每天只有6兩糧,為了填飽肚子挖野菜充飢,甚至下河撈水草,這種吃苦的精神令人感慨萬千。紅旗渠的建設者們不計較個人得失,樂於奉獻,不畏艱險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犧牲人數就達80多人,受傷者不計其數。

  三、傳承紅旗渠精神。在當前社會中人民生活和物質都比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摒棄浮躁,腳踏實地,無私奉獻,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與時俱進, 勇於創新,以實際行動不斷把“紅旗渠”精神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為恆信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3

  堅定的信念是支撐我們不斷前進的理念,無論多麼困難,走一走革命老路,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體會,走進紅旗渠,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昭示革命先輩的不易。

  紅旗渠原來是一塊旱地,因為地處太行山的腹地而導致了山多水少,為了將這一塊兒發展起來,開山引水,修建水庫,與天鬥,將山河重新歸位。這就是一種大無畏精神吧,面對大自然的惡劣環境,在不傷害自然的條件下,利用自己手中的一錘一鍬,甚至是用自己的雙手,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逢山鑿洞,遇溝架橋,經過數年的劍客奮鬥們終於引流成功,解決了這塊乾旱地區的用水難題。

  其實,這種精神一直延續至今,無論我們現在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從事著什麼樣的職業,吃苦耐勞,奮勇拼搏,這種精神是丟不了的。只有秉持著這種信念,才能讓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不為艱難,迎難而上,透過自己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不放棄。

  現在的網民物質生活提高了,可能不能體會當初建設的艱辛,但是重走紅旗渠,你可以看到這些時代的見證,聽講述者講述過去奮鬥的故事,同樣是振奮人心的。十年如一日的初心,創造出了世界水利建設上的奇蹟。

  正直青年大學習之際,我們年輕的一輩在新時代又該如何譜寫新的篇章!紅旗渠有一處青年洞,這是最典型的代表,是300多名青年男女透過自己的汗水和獻血一點點開鑿出來的。不忘革命老前輩。大地用風貌來銘記,而我們要用精神來傳承。

  我們處在美好的時代,這是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也是個物質的時代,如何在物質的激盪裡面保持著初心,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必修課。時刻保持昂揚的鬥志,與同志們團結合作、互相學習,更不要忘記始終保持著艱苦奮鬥的信念,不斷完善自我,勇於創新,讓紅旗渠精神縈繞在心頭!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4

  週五,部裡組織全體幹部學習,觀看了紅旗渠電教片,透過影像深入的學習了紅旗渠精神,被那種共產黨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動。

  林縣人民十年奮戰,愚公移山,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起了211個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修建了總長近2000公里的紅旗渠,從山西省平順縣侯壁斷下絕引漳河水入林縣。在60年代,沒有大型工程機械,純靠人力,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工程,林縣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一錘一釺戰太行,體現出的這種不畏艱難、自強不息、改天換地的氣魄和精神,是值得我們銘記和學習的。

  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撼,林縣人民戰天鬥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縣黨員幹部的敬業、為民、務實的精神更令人折服。敬業、為民、務實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帶給當代黨員幹部的精神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強化敬業精神,用更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理念。要堅持務實的工作作風,以求真務實的精神、百折不撓的韌勁、旺盛的工作熱情,保質保量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5

  踏著重重疊疊的英雄足跡,我有幸參加了此次x市工商局系統非公黨建的培訓。踏進林州,走近紅旗渠,聽著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感受頗多……

  紅旗渠修建於上世紀60年代,這是個資源匱乏、貧瘠的年代。林縣人民憑著"一錘一釺一雙手",在太行山脈的半山腰修建了長達1500km的紅旗渠,這是何等的偉大,何等的光榮。當大客車駛入林州境內,巍巍太行山變得鬱鬱蔥蔥,放眼望去,整齊的梯田和綠油油的遠山隨處可見,這番景象立即抹去了我心頭對紅旗渠略顯灰濛的"印象"。

  紅旗渠的故事過去也曾聽說過,但一切都只是"故事",抽象而遙遠。當我們一行人來到分水苑、走過青年洞後,面對眼前的壯麗奇觀,"故事"裡的一幕幕情景浮現在眼前,讓人聯想到當年創業的艱辛,大家無不感慨萬千。十萬食不果腹的民工用簡陋的工具、落後的技術手段,以一顆火紅的心和堅韌的意志做出了愚公移山般的千古偉業。悠悠十年風霜雨雪,多少人把青春奉獻給了山石險峰卻無怨無悔,在這千里長渠上,又灑下了多少林縣兒女的鮮血?昨日英雄今安在,一渠江水向東流!不由得,我對老一輩的林縣勞動人民又多了幾份敬畏之情,這種情,如同那峭壁上的磐石般堅實在而具體。

  透過參觀我瞭解到,歷史上的林縣石厚土薄,十年九不收,解放後勤勞的林縣人民不向命運低頭,以"寧願苦戰、不願苦熬,寧願流血、不願流淚"的超然心態,憑著一錘一釺一雙手,以大無畏的"紅旗渠"精神,逢山鑿洞、遇河架橋,改變了林縣面貌,創造人間一大奇蹟。由此我又想到了我的工作,作為一名工程建設領域的技術人員,曾幾何時我也感到壓力大,節奏緊張,瑣事繁多而且充滿矛盾,現如今見識了修鑿紅旗渠艱辛苦難,才覺得,人的潛力是驚人的,做一件事,只要有決心、有勇氣、有耐力,那麼任何事情都難不倒我們,日常工作、學習上的小困難,更是如此。在參觀紅旗渠的同時,我的心中又油然而生一種驕傲,我們的先輩在幾十年前那樣艱苦的環境裡創造出瞭如此輝煌的成就,作為一名後來者,我感覺骨子裡也流淌著英雄先輩們的熱血,更應該繼承好這份紅旗渠精神,帶著一種樂觀、堅韌的心態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在工作中更進一步!我想,只有這樣,才能用實際行動去踐行紅旗渠精神,才能不枉此行!

  "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恆的旗幟,鼓舞引領著我們。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更加富足,但作為新時代工程建設領域的一名一線工作者,身上更要有這種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道路更寬廣、橋樑更堅固……

  我決心,要學習"紅旗渠精神",要學習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更要結合我的工作賦予其更多新的內涵,將中華民族艱苦奮鬥傳統美德與新時期工程建設相結合,在工程建設之路上把"紅旗渠精神"更好地發揚和傳承下去。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6

  做為一名黨務工作人員,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直機關黨工委組織的紅旗渠學習考察。短短兩天的“觀、聽、感”三位一體的學習考察,讓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震撼和洗禮。

  觀——“人工天河”紅旗渠。

  紅旗渠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林縣人民在沒有任何現代化施工手段、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靠一錘一釺“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從太行山的山腰引漳入林,在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險灘峽谷之間歷時十年建成的“人工天河”,這項工程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走在紅旗渠乾渠的堤壩上,看著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不禁為當年建設者們的超凡智慧、卓越膽識和頑強毅力所驚歎和敬仰。紅旗渠絕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華民族插在太行之巔的一面精神旗幟。

  聽——黨校老師全面解讀。

  林州市委黨校老師用圖文並茂的生動講解為我們深刻闡釋了紅旗渠精神及其時代價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短短十六字的紅旗渠精神,字字千斤重,那是林縣黨和人民的智慧和勇氣、鮮血和汗水的結晶,那是一面永不褪色的偉大旗幟,歷久彌新。我們不僅要將紅旗渠精神內化於心,更要外化於行,做紅旗渠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發揚者,堅定理想、激發熱情、錘鍊品格、苦幹實幹,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色業績。

  感——黨員群眾齊心築夢。

  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各級黨員幹部身先士卒,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幹部能搬石頭,群眾就能搬山頭;幹部能流一滴汗,群眾的汗水流成河”,這個感人至深的順口溜是林縣黨員群眾齊心築夢的'最好詮釋。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堅強的領導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與群眾同甘共苦,就會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無聲無形卻強大有效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7

  這個星期我有幸參加單位組織的“弘揚紅旗渠精神加強黨性修養”專題培訓班,整個過程下來,我的內心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一聲聲敲打山石的聲音彷彿還在我的耳朵迴盪,我知道那是林縣人有力的心跳,向世人展示他們的勤勞和勇敢。

  剛拿到學員手冊的時候,我就被滿滿當當的時間安排吸引了,於是,調整一下因坐了一天火車下來的困頓身心,立即用積極、開放的心態投入到課堂裡去,果然無論是課程還是到野外實踐體驗都讓人有非常多的收穫,當時在幹部學院,我連著兩天發了朋友圈,表達了我感動於紅旗渠精神,震驚於紅旗渠成果,動容於紅旗渠人民,感謝黨,感謝祖祖輩輩的中華人,讓我們能生活在有水喝,有飯吃,有衣穿的新時代!朋友圈發出,評論紛紛點贊,我相信他們跟我的感情是一致的,即便沒有身處紅旗渠的感動,可依然感恩於先輩們的奮鬥帶給我們的好生活,感恩於國家的強盛帶給我們的民族自信心。

  這些天身浸在紅旗渠中,我無法掩蓋內心的震撼。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這是在紅旗渠紀念館剛進館不久的牆壁上寫的。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極苦,那裡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據林縣縣誌記載:從明正統元年即1436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514年中,林縣曾發生自然災害104次,大旱絕收達38次,更出現人吃人現象,且達5次之多。一部林縣誌,滿卷荒旱史。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乾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縱然不能感同身受,也能夠深有體會。帶著對水的極度渴望,帶著寧願苦熬一代人,不願苦等幾輩子的殷切希望,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帶著誓把林縣河山重安排的氣勢,耗時10年,經歷三年自然災害,用一犒、一錘、兩隻手,硬生生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削平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個,挖砌土石2225萬立方米,修成了那綿延1525公里被稱為“水長城”的紅旗渠。真乃壯志震撼山嶽,膽略感動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當之無愧。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8

  7月12日,隊黨委組織我隊30餘名黨員同志前往有中國水長城之稱的河南林州紅旗渠進行紅色教育。

  “藍天白雲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50多年前,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隻手,用鮮血、汗水和生命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偉大的事業鑄就偉大的精神。“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描述的就是林縣人民自古以來的悲慘生活,但他們並沒有對貧困的生活環境低頭,更沒有向貧瘠的自然環境屈服。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他們將看似天馬行空的“引漳入林”方案付諸實施。他們住山洞,睡窩棚,吃鹹菜,啃窩頭,憑著不畏艱險、敢想敢幹的勁頭,奮戰在懸崖絕壁之上,拼搏於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遇壑搭橋。青年洞、神工鋪等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就是紅旗渠精神的現實體現,渠道上一塊塊有稜有角,裸露著道道鑿痕的青石就是紅旗渠精神的真實寫照。紅旗渠精神既充滿了炎黃子孫開天闢地、戰天鬥地的豪邁壯志,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創造力量;既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與高尚品質,又展現了當代中國人民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學習紅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來自人民,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自古以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能吃上水、用上水成為了林縣人民的夢想。黨堅持把人民群眾的需求放在首位,緊緊抓住吃水用水這一主要矛盾,領導開渠挖塘,劈山飲水,解百姓之疾苦。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程序中,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有助於強化黨員幹部的擔當意識,提升為民情懷,摒棄“官本位”特權思想,摒棄不作為的消極觀念,破除束縛發展的陳規陋習、體制弊端,不斷取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勝利。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9

  金秋十月,我披著晨霞,懷著激動的心情,在九三學社市委組織下“走進紅旗渠,接受再教育”。我們一行來到林州,首先參觀遊覽了紅旗渠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隻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接著我們身臨其境參觀了紅旗渠,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國家經濟困難時期,歷史上的林縣極度缺水——林縣。縣委書記楊貴下定決心“寧可苦幹、絕不苦熬”誓要劈開擋住漳河水的太行山。林縣人民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豪邁氣概,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十年艱苦奮鬥,戰勝種種困難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一部與大自然搏鬥的壯麗史詩。紅旗渠總長1525.6公里,林縣人民一錘一釺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共動用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歷時10年,他們打地鋪、睡懸崖,自帶工具、自燒石灰、自造炸藥,256人重傷致殘,189名幹部獻出了寶貴生命。堪稱奇蹟的紅旗渠終於在林縣人民愚公移山的韌勁下,修建成功,林州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創造的世界矚目的人工天河紅旗渠,走在乾渠的堤壩上,看著綿綿流淌的紅渠水,感受著紅旗渠的宏偉壯麗,驚歎和敬仰紅旗渠的建設者們,經過不斷的艱苦奮鬥,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穿越太行山的懸崖絕壁,險灘峽谷,遇山鑿洞,遇勾架橋,開山劈路,有排山倒海的氣魄,有無畏的精神和卓越的`膽識,歷時十餘年,於1969年修建完成。

  這一浩大舉世的工程(相當於一道從哈爾濱到廣州的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紅旗渠建成後,形成了以紅旗渠為主體,南谷洞、引上水庫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補充調節,能引、能灌、能排、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網,使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到萬畝,結束了林縣世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歷史。紅旗渠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周恩來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紅旗渠不僅是現代工程史上的奇蹟,更是當代紅旗渠精神的搖籃。修渠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我們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0

  8月17日,部裡組織觀看了《紅旗渠專題培訓班彙報》,雖說未能親身實地去感受紅旗渠的宏偉壯觀,但透過觀看專題片仍然被修築紅旗渠的壯舉所感動和震撼。無論是林縣人民當年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戰天鬥地的勇敢精神,還是谷文昌等同志心系群眾、廉潔為政、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楷模形象,以及不畏艱難,一線為民的扁擔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良多,深受感動,對發揚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一、堅定理想信念。

  勤勞勇敢的30萬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就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紅旗渠,更是被稱為第八大奇蹟。這是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堅定信念不動搖的體現,學習紅旗渠精神就要堅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鬥的理想信念。把握好人生追求和價值取向。服從和服務於黨的性質和宗旨。服從和服務於為人民的事業,進一步提高黨性覺悟,增強四種意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為風險所懼,不被幹擾所惑。

  二、強化服務意識。

  紅旗渠的建設實踐說明,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執政為民、服務於民,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使正確的決策變成現實。今天,我們正處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期,處在決戰決勝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更應該要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履行好自己的責任,把抓黨建工作與服務結合在一起,在日常工作中體現服務理念、展現服務熱情、做出服務效果。始終堅持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

  三、發揚創新精神。

  林縣歷史以來就嚴重乾旱缺水,正是當時時任縣委書記楊貴勇於創新,敢打敢拍,力排眾議,做出了要重新安排林縣山河的壯舉,綿延1500多公里的紅旗渠才得以建成,徹底改變了林縣人世世代代貧窮缺水的命運,也在這偉大的人造奇蹟中孕育產生了紅旗渠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發進取,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作為新時代共產黨員,要靠我們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醫夢。更要求我在以後的工作中勇於探索創新,不墨守成規,積極進取,主動作為,熱情服務,為慶安實現躋身全省綜合實力強縣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7月24日,內科系統黨總支黨員在魏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了河南林州市參觀了紅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每個黨員都被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

  “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苦極,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每逢乾旱,居民懸釜待水,有取水十餘里外者。老弱婦幼抱甕提罐,遠道取水,人畜疲極。林縣的史冊中記錄著漫長的歲月因乾旱缺水而留給人們的災難與貧窮。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乾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歷時數年,在太行山中用鮮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號稱中國水長城的水利工程——紅旗渠!壯志撼山嶽,膽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縣人民在艱苦的歲月裡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兩省的崇山峻嶺,利用有限的生產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這一偉大壯舉,要何等的勇氣和膽識,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心繫百姓,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利。帶領林縣人民戰天鬥地,同惡劣的自然環境做鬥爭。一群最樸實的人,用最簡單的工具創造出了世界奇蹟。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們,打動了我們,鼓舞了我們,心靈倍受觸動、情操倍受陶冶、鬥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進一步昇華。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們將發揚紅旗渠精神,踏實工作,用信念和實幹精神投入到爭先創優活動中,為醫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1

  大家好,我是國控x公司黨群工作部的XX,今天代表x公司和大家分享一下本次紅旗渠學習參觀的感受。

  五年前,我曾經帶領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來過這裡,時隔五年,我再一次被這座由人民群眾創造的工程奇蹟所震撼。

  林州人民,苦戰10個春秋,僅靠一錘,一鏟,兩隻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劈開了太行山,引來了漳河水,滋養了林縣大地,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剛來時,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紅旗渠精神源自什麼?透過學習參觀,我知道了,紅旗渠精神源自群眾力量,源自英雄模範,源自自力更生,源自科學創造,源自廉潔無私,更源自信仰信念。

  如今的林州,已經告別了“十年久旱,靠天吃飯”的時代,紅旗渠也成為風景秀麗的紅色教育基地,向世人講述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

  紅旗渠精神雖然形成於上世紀60年代,但它並未隨時光的流逝而過時,它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力量,催人奮進,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旗幟,引領一個時代,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動力,鞭策我們不能懈怠、不能偷懶。幹事業要有熱情,幹事業要有激情,今後,我們要在工作中,發揚紅旗渠精神,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做到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提升我們的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不斷努力,讓紅旗渠精神在當代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2

  8月23日至30日,我有幸參加了縣委組織的“學習紅旗渠精神,強化初心使命”專題培訓班。透過一週的學習、參觀,親眼目睹了人工天河紅旗渠的壯觀,現場聆聽了講解員對修建紅旗渠的悲壯歷程的講述,讓人發自肺腑的驚歎與震撼。靜下心來細思細悟,紅旗渠精神也正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硬是把一個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一步一步改造成美麗富裕的世界強國的具體縮影。

  10年間10萬人,風雨無阻、持之以恆,終於完成了“引漳入林”這個舉世無雙的偉大成就。從此,拉開了林縣發展的新篇章。本次培訓,我們滿懷虔誠之心去學,帶著敬仰之心而歸,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久久難以平靜。

  一、學習紅旗渠精神,堅定理想信念

  毛主席曾說過:革命理想高於天。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南湖的一聲驚雷巨響,迅速把革命的火種傳遍全國。自此,一路披荊斬棘,無數的革命先烈和英雄兒女,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1960年,林縣人民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更不怕累”的革命氣概,憑著“飯要吃飽、活要幹好”的樸實信念,透過一錘一釺一鎬,硬是在“雁都飛不過”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人間天河,終於將漳河水引入林縣,改變了百萬林縣人民“幾千年吃水貴如油”的夙願。林縣縣委就是憑藉“向太行山宣戰,堅決改變林縣人民十年久旱,救民於疾苦”的堅定信念,讓他們在那樣貧窮、落後、惡劣的環境下,一步一步最終取得了勝利。紅旗渠精神,既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更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只有補足了精神之鈣,才能渾身充滿激情和動力;缺乏了精神之鈣,自然就會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參觀紅旗渠以後,我們會從紅旗渠精神中,源源不斷地汲取營養、尋找動力、鼓舞鬥志!

  二、學習紅旗渠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紅旗渠修建的歷史背景,就是順應了林縣人民“窮怕了、苦怕了”“苦熬不如苦幹”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呼聲和心願。林縣縣委,也真正代表了人民的心聲。紅旗渠精神,也真正體現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一切以人民為中心,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群眾想幹的事,再難、再險,黨都會努力去實現。紅旗渠精神,也提醒我們,做決策、抓事業,也必須首先考慮到群眾的所思所想,群眾盼望不盼望,擁護不擁護、答應不答應,多考慮群眾的感受,真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裡去,做到群眾心坎上,真正體現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是根植人民、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黨。

  三、學習紅旗渠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紅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始終堅持了“實事求是、依靠科學、運用科學”的成功典範。在當時極度貧窮與落後的環境下,紅旗渠建設者們始終堅持用科學的理念和方法,透過一個盆、一碗水、一個板凳,用最原始的測量方法,每個環節、細節,都是周密佈署、精益求精、從無紕漏,最終實現了近70公里的紅旗渠主渠。特別是從主幹渠、支幹渠和斗渠,全長近1500多公里的路線,每個環節都設計得規範合理,即使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紅旗渠的建造標準也都達到了極致!這也是林縣縣委一班人高瞻遠矚、超前思維的大氣魄和大手筆。林縣修建的不僅是一條渠,也是一道景,更是一筆巨大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完、源遠流長的精神寶藏,永遠留給世人瞻仰和學習!

  四、學習紅旗渠精神,堅守清廉底線

  建設紅旗渠,歷時近10年,耗資近6000萬元,沒有出現任何經濟和賬務問題。這不僅是管理嚴格,更重要的是楊貴書記等一班人,真正做到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光輝品質和清廉品格,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紅旗渠之行,真正起到了淨化心靈、啟迪思想、續航充電和鞭策激勵的作用。我們將用紅旗渠精神強大的思想動力,紮實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人民辦更多的實事、好事!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3

  為了確保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虛不空不偏,中央和省委明確要求,既要認真落實統一部署,把規定動作做到位,又要結合各自實際,靈活安排好富有特色的自選動作,紅旗渠是中國水利史上的經典工程之一,紅旗渠精神實質就是為民務實清廉,是密切黨和群眾血肉聯絡的最好典型。參觀紅旗渠,把學習紅旗渠精神作為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作為黨員幹部照鏡子、正衣冠的生動教材,更容易反思自己、檢查自己、激勵自己,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紮實的成效。

  為了更好地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好,我結合自己參觀紅旗渠,感悟紅旗渠精神的重要性,談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深刻把握紅旗渠精神內涵實質,自覺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

  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旗渠精神蘊含著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幹部作風、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豐富的內涵,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巨大凝聚力,體現了立足本地條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戰天鬥地、百折不撓的艱苦創業精神,顧全大局、齊心協力的團結協作精神,不計報酬、不怕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

  紅旗渠就像一部濃縮的歷史,把人們帶回到那段難忘的歲月。更為重要的是,它帶給我們許多新的思考。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革,在今天我們還需要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嗎?這些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追求和黨性原則,如何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思考。對此,郭庚茂書記明確指出:人們的思想觀念會變,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沒有變;我們黨的歷史任務在不同時期會變,但黨的性質和宗旨沒有變;我們黨的方針政策在不同歷史時期會變,但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沒有變;黨的領導方式、工作方法會變,但黨的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沒有變;人們的價值理念會變,但我們黨倡導的集體主義的價值導向、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沒有變;經濟發展水平、物質生活條件會變,但我們黨艱苦奮鬥、迎難而上的政治品格沒有變。從這六變六不變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黨的性質、黨的宗旨不能變,作為黨性集中體現的紅旗渠精神都會歷久彌新。因此,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的自覺性、堅定性,從內心深處打牢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終生的思想根基。

  二、對照紅旗渠精神,認真查詢和整改作風方面的突出問題

  認真落實省委指示精神的同時,切實對照紅旗渠精神,聚集四風問題,搞好四個對照。

  一是對照紅旗渠精神,問一問自己是否堅持立黨為公、一心為民、紅旗渠的建造是共產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光輝典範。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開局就制定了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這是促進領導幹部帶頭堅持和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一個重要措施。

  二是對照紅旗渠精神,問一問自己是否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紅旗渠精神體現了尊重客觀實際、不說假話、不畏艱險、齊心協力、團結實幹、敢於負責的求真務實精神。正是靠著這種精神,林州人民創造了人間的奇蹟,把世世代代的期盼變成了現實。

  三、對照紅旗渠精神,問一問自己是否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紅旗渠的建設正是林縣人民依靠艱苦奮鬥,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難以付出的努力。創業時期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生活條件好了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精神。艱苦奮鬥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我們並不是要把艱苦奮鬥與改善物質文化生活對立起來,也不是要把艱苦奮鬥與貧窮落後等同起來,而是提倡積極向上,堅持與時俱進。

  四、對照紅旗渠精神,問一問自己是否堅持無私奉獻、廉潔奉公?

  修建紅旗渠,總投資近7000萬元。這樣的投資不僅在當時是筆大投資,就是放到今天,也算是不小的投資。如此大的投資,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建設如此大的工程,參與的大小領導幹部又是如此之多,竟沒有發生過一起請客送禮、揮霍浪費的問題,沒有一個幹部貪汙挪用修渠資金,沒有一個負責同志盜用修渠物資,沒有一個幹部為自己的親屬謀私利。學習弘揚紅旗渠精神,就是要像戰鬥在紅旗渠建設工地的每位黨員幹部一樣無私奉獻、廉潔奉公。

  五、弘揚紅旗渠精神,為實現中原崛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黨中央決定以整風精神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順應群眾期盼、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我們將弘揚紅旗渠精神作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目的是促使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改進作風,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我們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為實現中原崛起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與保障。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4

  很早就耳聞河南紅旗渠,但一直未曾實地瞭解,所以還是很感謝黨組織給予的機會,能夠切切實實地來到河南林州實地學習紅旗渠精神。

  無論是參觀紅旗渠紀念館還是徒步沿紅旗渠主渠行走,不得不承認我已被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所深深折服。雖然征服自然這種話語較為空大,但林州人民用堅韌的行動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

  沿著紅旗渠主渠行走去往青年洞,一路懸崖峭壁危險重重,當我用手觸控山石看著一塊塊石磚壘砌來的渠道,我不能想象在當時生產力底下缺少大型機械工具的情況下,林州人民依靠堅定信念團結一心用手鑿出來七十多公里總乾渠的懸崖河渠,我被這樣的工程震撼到了。他們缺水他們被生存所迫,他們用最原始的生存念想戰勝自然,沒有什麼比人的幹勁更可怕了吧。每每想到幾十年前他們放下自我生命安全開山劈石,只為為百姓造福,我不覺熱淚盈眶,憑心而言換成是我我不能保證我也能那麼做,而且又有多少當代的黨員人民會和幾十年前林州人民一樣甘心奉獻自我。想到這些我不僅思考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我們還能不顧一切的團結一致克服重重困難嗎。

  感謝此次實地學習,讓我又看到了偉大的中國人民不屈服不放棄的精神。他們艱苦奮戰的行動值得現在的我們學習實踐。林州縣委書記以及縣委領導班子和那些犧牲的黨員,值得銘記,值得我們永遠學習。而作為當代黨員,我們更要學習這種艱苦奮鬥團結一致的精神,只有將這種精神踏實落到實處我們才會更好地建設國家,更好地為百姓謀福祉。

  這次實地學習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就像永遠不會忘記感動我的紅旗渠精神。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嚴格要求自己,將紅旗渠精神用到我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黨員。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5

  xx月陽光透過窗子灑在我手中一盒叫“太行花色”的茶葉上,牛皮紙質的盒子上各色的花朵圖案勾勒的極具美感,“太行”的巍巍之勢與“花色”的柔美結合在一起,鐵血中有柔情,柔情又愈顯剛強,彷彿它來的那個地方——太行是永恆的山碑,紅旗渠是溫柔的鐫刻,紅旗渠豐盈了太行的顏色。

  梅紅——梅一樣的品質

  如果不是一個地方千年百年的缺水,大概洗臉這種事情不會只發生在出生與死亡之時,水居然成為生命的見證者;如果不是長久的對水的渴求,也許灑了一擔水不能夠讓一個人懸樑自盡,水竟然成了生命的終結者;如果不是一個地方每逢大旱就要絕收,人相食這種事情大概只會發生在歷史書裡,他們是如何克服吃掉死人的恐懼,又該將人之為人的底線置之何處。這些“如果”背後,是林縣一幕幕缺水的歷史。歷史有多慘痛,人的渴望就有多堅定。於是,半個世紀前,中國林縣的三十萬開山者,絕壁穿石,挖渠千里,山的地圖上,從此多了一條代表水的藍色曲線。

  很多人把林縣人引水開山,比作盤古開天地。想當年的英雄們面對茫茫的太行山,一手執鑿,一手執斧,是多麼的豪氣沖天!然而,英雄的生活是苦的,他們睡的是石洞,要頭朝裡腳朝外,免得半夜翻身翻下山;吃的是野菜湯泡窩頭,有時只能“天池撈月”;冬天要對抗嚴寒,外面下大雪裡面下小雪;夏天要忍耐 “身長一指半、嘴長一指半”的蚊子,咬了羊羊都疼得直叫喚。英雄的工作是險的,那張經典的懸在山崖盪來盪去除險的照片裡,看不見的是被繩子磨得血肉模糊的腰;那張經典的“鳳凰雙展翅”打釺的照片裡,看不見的是手背打針手心流藥的被震碎的手;那不經意被翻開的《紅旗渠志》裡,看不見的是多少個元金堂,為救工程救工友,被一箱炸藥炸的屍骨無存的生命。就像國歌裡那句血肉築長城一樣,所有的光榮與夢想,都是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這條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來的水渠,就是林縣人民勒緊褲帶也要創造的奇蹟,所謂“志之所趨,雖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畏艱難、堅韌不拔的精神像凌寒的紅梅永久的綻放在太行山上。

  澄黃——火一樣的意志

  如果說在紅旗渠的開鑿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那麼黨的領導就是歷史的推動者。沒有黨的領導,“引漳入林”的壯舉不會出世;沒有黨的組織和動員,30多萬群眾不會自發凝聚在一起;沒有黨的堅持,在遭遇找水源、難勘測、缺工具、少糧食、政治壓力任何一個波折的時候,紅旗渠都可能會夭折。在當時沒有可供借鑑的經驗、先例,缺乏充足的物資和技術條件,更面臨著質疑和反對聲音的情況下,林縣縣委班子以“頭可斷、血可流,不建好林縣不罷休”的堅強領導,帶領全縣人民毅然決然打響了這場硬仗。餘秋雨曾在《都江堰》裡說 “實實在在為民造福的人升格為神,神的世界也會變得通情達理、平適可親”。實實在在的他們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帶領人民群眾為了圓夢而開展艱苦卓絕的奮鬥,是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教材。

  歷史的洪流裡,個人的小世界微不足道,黨員幹部的艱辛與不易也從不與人說。當年的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留下一封《與妻書》,一句“意映卿卿如晤”,雖肝腸寸斷,仍決然而去,83歲高齡的楊貴書記說起當年的艱難,依舊激動的情難自已。烈士亦有情有家、壯士也有傷有痛。但共產黨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概,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意志,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擔當,彷彿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劍綠——劍一樣的豪氣

  青山不語,大地低伏,靜靜走在紅旗渠畔,綠色的水緩緩流過,安靜的只聽見山風,彷彿這一切來得渾然天成。然而,不是上天眷顧了蒼生,是蒼生不向上天低頭。夸父逐日走,道渴而死,至死不悔;愚公移二山,生命不息,挖山不止;精衛銜微木,以填滄海,以弱小之身撼博大之物。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河逆流而上,自強不息的精神火把,從來沒有在歷史的天空熄滅過。於是便有了修紅旗渠的底氣,改革開放不懈奮鬥的朝氣,便有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豪氣。

  從來沒有一個民族,五千年來,無論在怎樣的苦難中,始終不絕這口綿綿之氣。《流浪地球》全球上映後,外國人問為什麼面對災難,中國人要帶著地球一起流浪?在西方,不論是《聖經》的諾亞方舟還是如今的宇宙飛船,他們都是帶著人類逃離,而只有中國人是帶著地球一起尋求新生。這就是中國人刻在骨血裡的態度,自力更生,奮力拼搏,為了美好家園和幸福生活艱苦奮鬥,如春風拂綠,自古而今。

  綠色的風光,紅色的課堂,作為組工幹部,要秉承著“紅旗渠”精神,把默默奉獻、甘為人梯的態度,團結協作、專注敬業的作風,以及攻堅克難、敢於擔當的行動,貫穿於每一項組織工作,把組工幹部努力奮鬥的一錘一釺匯入國家奮進的大時代,在組織工作的“太行”之上刻下斑斕的花色。

  學習紅旗渠精神心得體會 篇16

  紅旗渠,這條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來的水渠,是在共和國最困難的時候,林州人勒緊褲帶、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創造的奇蹟,太行山的地圖上,從此多了一條代表水的藍色曲線。那是一部昔日太行人的英雄史詩!

  很多人把林州人引水開山,比作盤古開天地。想必當年一手執鑿,一手執斧的英雄面對茫茫的混沌,如同林州人面對高高的太行,胸中湧動的正是那一股天地間正大沛然之氣。世界上從未有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歷經五千年,無論浸泡在怎樣的苦難當中,始終不絕這口豪氣。豪氣是脾氣,也是勇氣。而在林州人身上,一個民族的脾氣、勇氣和豪氣,表現得尤為強烈。

  有人感嘆,是太行山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氣,猶如苦難磨礪出中國脾氣。如果林州人沒有這樣的脾氣,必不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如果中華民族沒有這樣的脾氣,也熬不過千百年的艱難,挺立在世界東方。

  中國很少有城市,把專門為小推車寫的歌,作為自己的市歌--當年修紅旗渠,小推車是最重要的運輸工具。歌中唱道:“山裡人生性犟,後邊來的要往前面放。”意思是大家一起推車,歇腳時,走在後面的一定要把車放到前邊才停下來,就為了不居人後。

  這是一首林州人都會唱的歌,是一首在他鄉的林州人都感到驕傲的歌。唱到那個犟字,林州人都心領神會:沒有這點犟勁,誰敢在太行山上動土?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就創造天堂的力量。所有的光榮與夢想,都是付出了血與淚的代價,如同追日的夸父,“體解而未變”“雖九死其猶未悔”!

  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不僅在於擁有有形的物質力量,還在於是否擁有無形的精神力量。經濟的發達,可以為一個國家貼上強大的標籤;而唯有精神的力量,才能讓一個國家扛得起偉大這個稱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