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1
一年來,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和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參加了這次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收穫頗豐,對數學本質有更清楚的認識,提高了自身的數學素養,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透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湧動著一股澎湃的新課程改革的激情。數學在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改革。
眾所周知,如今的時代是資訊化的時代,社會已進入了網路時代,資訊科技已經深入到每個行業,對於我們這一行業,特別是基層教育工作者來說有著更深的體會。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拓寬了教育視野,提升了自我素養,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本次培訓為我們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修平臺,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對我們今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真正沉浸於自己職業當中的教師才能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如果你熱愛自己的事業,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是感覺很幸福。今後,我要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2
在教育局的統一安排下,我從xx月xx日至xx日參加了由教研室教研員王常風組織,在大壩培訓點的國家級遠端教育培訓,這次培訓非常適合我們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當前,國家對教師的培訓工作非常的重視,首先投資力度非常的大,覆蓋面也比較廣,因此,對於我們教師來看不斷加強業務論學習,拓展知識領域,進行知識更新,是我們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
雖然這次培訓的時間很短,僅僅只有六天,但對我來說受益匪淺,作為學校一名培訓學員,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所以以這次培訓為契機,積極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了觀念,開闊了教學研究的視野,充分認識到了現代教育教學媒體在教學工作中的特點和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1、培訓學習讓我瞭解了國家一些發達地區教育發展的趨勢,專家的新理念和很多的教育教學經驗,維護知識。
2、在我們農村小學,大家對網路方面的知識較為貧乏,大多數人還從未接觸過網路知識,還不能超前地認識到網路帶來的好處。因此為了提高大家的認識,老師不僅採用實物演示的辦法,而且還為我們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
3、同時在這一次的培訓中我們不僅學到很多教學方面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和其他學校管理人員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大家坐在一起暢所欲言,互相討論、交流,把自己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來幫助解決,這樣使得相互之間都得到了學習、鞏固知識的機會,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透過培訓我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轉變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來充實我們的專業技能,同時也成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也希望能夠多舉辦這樣的培訓活動,以便更好地為各位老師提供學習的機會,使我們的的教育教學水平能更上一個臺階。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3
這次培訓活動,培訓學習了《備課實務與新技能》、《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在培訓期間,我積極地學習,學習教學相關策略,並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吸取精華,能積極參加班級研討活動,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真心探討。這次培訓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我以往教學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透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1、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分散難點、突破疑點,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2、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例如《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我就採用了先猜想—論證—歸納教學過程。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精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3、預設、生成和諧統一。
在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有預設而沒有生成,學生的主體性沒有被重視,是一種灌輸學習;如果有了預設,並在預設中有所生成,就說明師生間有了較好的互動,學生的主體性被重視;如果在預設、預設生成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非預設的生成,說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在主動思考,這樣的學習是有生命活力的學習。生成與預設是教學中的一對矛盾統一體。生成是相對於預設而言的,課堂因為有了生成,才擁有了充滿生命的氣息,才擁有了撼人心魄的感動;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預設教案的準備,我們的追求必然變成空中樓閣,可望而不可及。
這次教師培訓,讓我感受著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陽光,自覺鑽研的路很難,要學習的路還很長,但我對教育教學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雖然培訓的時間短暫,但終生的學習還在繼續,這次培訓就像一抹濃濃的綠意,帶給我無限希望!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4
新世紀,教育必須培養更具有創造力和鍥而不捨、追根究底的人才,才能解決新世紀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在面對新時代更多元的世界文化,也需要一種具有團隊精神、願意與他人合作、肯隨時隨地學習新知識和不斷充實自我的人。新課改就是適應時代要求而產生的。新課改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
近十幾年來,數學教育的觀念、數學內容和方法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國際數學課程改革進入了重要時期。國際數學課程改革實踐中出現一些共同的趨勢和熱點,構成了世紀之交數學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向。數學成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養,數學教育大眾化是時代的要求。透過這次的遠端培訓,我對新課程有了一定的瞭解,下面就此談幾點對數學課程改革的體會:
一、數學應具有應用性與實踐性
教師在制定計劃時,不但要保證學生有充分時間從事數學實踐活動,同時在基礎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中,也要充分貫徹數學應用的思想。對學生數學應用能力的要求,不但反映在課程標準中,亦體現在國家統考大綱中。國家數學課程對數學應用有如下三個要求:在實踐工作處理問題以及使用物質材料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增進理解;運用數學解決一系列現實生活問題,處理由課程其他領域或其他學科提出的問題;對數學內部的規律和原理進行探索研究。學生在處理實際問題、進行合作交流等豐富的活動中發展數學應用能力和對數學的理解。
二、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
重視學生的主體活動是數學課程改革的熱點問題。建構主義學說認為,雖然學生要學的數學都是已知的知識,但對學生來說仍是未知的,需要每個人再現類似創造的過程來形成。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一個學生親自參與的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是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具體地說,學生從“數學現實”出發,在教師幫助下自己動手、動腦做數學,用觀察、模仿、實驗、猜想等手段收材料,獲得體驗,並作類比、分析、歸納,漸漸達到數學化、嚴格化和形式化。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有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理,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景提問,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
面對性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對於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回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以教師的職業追求。
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彙總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改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計算機應用於數學教育,達到學科的整合
(1)有利於學生對數學整體的認知
資訊科技來源於數學的應用,它本質上就是一種抽象的數學模型,是建立在二值邏輯基礎上的推理系統。藉助於資訊科技手段。數學領域裡許多新的思想與方法不斷突破,數學結構與內容不斷豐富。例如,用計算機進行科學計算,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和處理大量的資料;用計算機進行實驗模擬,好多在數學領域無法實現的設想在計算機環境下正在不斷實現。因此,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不僅改變著數學的內容、結構和方法,也推動著數學的應用與普及,把數學以技術化的方式快速地傳送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使得數學對科學、技術、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實驗中透過不斷的對比、總結,實驗教師認為,應該把資訊科技課程的內容模組與數學內容的模組整合為一個教學模組,透過設計一些與社會生活有關的問題,藉助數學建模、研究性學習等形式把相關的內容聯絡起來。利用文字處理、影象處理、資訊整合的數字化工具,對數學知識內容進行重組、創作。更重要的是運用資訊科技手段有效地組織教學資源,呈現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式,實現教學過程的最最佳化,在使用資訊科技上,找到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抓住數學問題的本質,一定會使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得到加強。
(2)有利於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利用資訊科技,數學課堂教學內容來源更廣,渠道可以更多,範圍可以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實現學生自身知識的更新與能力的形成。在傳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抽象的數學表達和模糊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函式影象手工作圖的繁瑣,使得許多函式影象學生都沒見過其形狀。藉助資訊科技,學生可以在在動態、開放、互動的環境中動手操作,透過引數的連續變化,使原來抽象的數學表達和模糊的理解迅速變成形象直觀的動態圖景,這也為開放式教學的實施提供的.物質基礎。
資訊科技的使用為學生學習更多更深的數學提供了可能,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開拓了廣闊空間。但是,資訊科技不能被用來代替基本的數學活動,如熟練的基本運算、基本的代數變換、解方程、邏輯推理、數學證明等。因此,應當使資訊科技的使用與傳統的紙筆運算、邏輯推理、畫表作圖等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四、努力領會基本理念和目標,掌握課程設計思路
教師在研究《標準》中,應努力領會其基本理念和目標,掌握課程設計思路,熟悉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內容標準,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的教學從“知識傳授”的傳統模式轉變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參與模式,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良好的思維品質的養成,注重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其根本所在。在實踐中,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靈活使用教材,設計新的教學過程,把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的“藥引”,引發學生的進取心和求知慾。
五、不同生源層次的學校在同一知識內容的教學要求上應該有區別
例如,對立體幾何有關平行、垂直關係的判定定理,生源差的學校只需按《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透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方法讓學生知道並會使用即可,生源好的學校則可透過說理,甚至是證明等方法讓學生理解。又如,《標準》要求避免在求函式定義域、值域及討論函式性質時出現過於繁瑣的技巧訓練,淡化函式的奇偶性、反函式等概念,將雙曲線從掌握降為了解。生源差的學校,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課時量,只需按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學即可;生源好的學校,在這些地方適當延拓加深也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景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說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獲得知識。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5
20XX年7月,我參加了由交城縣網路小學數學教師的培訓,令我豁然開朗。從幾位老師精彩的講座中,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透過學習,使我學到了當前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以後的工作積蓄了力量、理清了思路,更加明確了目標。作為教師,我們要實施素質教育,教書育人,爭當實施素質教育的排頭兵。
1、數學課程在教學方式上,強調教師要透過情境等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
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想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導,並組織學生進行合作與交流,得出有關結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教學,鼓勵演算法多樣化,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方式上的轉變,提高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2、自主合作探究——課堂教學主體化。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呢?主要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懂的,教師不教,學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師不代勞。教師在課堂中要抓準機會,創設條件,讓學生深入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在玩、說、練、議中學習數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例如:教學二年級上冊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中42—27時,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說算式,再經過交流合作結合一系列玩、說、練等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這樣不僅學生輕易掌握了所學內容,還啟動了其思維。學生學習熱情高漲,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真正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聯絡生活實際——數學學習生活化。
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生活經驗,學生的學習應該從生活出發,從學生平時看得見、摸得著的周圍事物出發,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使學生真正認識數學知識。數學來源於生活,又為實際生活服務。正因如此,教學中,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把數學學習與實際、實踐活動聯絡起來,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數文具;聯絡實際說說6、7、8、9、10可以表示什麼?這樣讓學生將數學與生活聯絡起來,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充分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6
本學期,我參加了小學數學遠端培訓,認真聆聽各位專家的講座和報告,結合自己教學實際進行總結和反思。透過遠端學習,收穫頗豐,對小學數學本質和自身數學素養等方面的認識都得到很大提升。現就這次培訓談談自己的體會:
透過這段時間的遠端研修學習,我對於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認識,胸中總湧動著一股澎湃的課改激情。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核心課程,引發了課程目標、教材編寫、教學行為、學習方式以及教育評價等的變革。眾所周知,如今的時代是資訊化的時代、社會已進入了網路時代,資訊科技已經深入到每個行業,對於我們這一行業,特別是基層教育工作者有著更深的體會。
遠端研修學習使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拓寬了教育視野,提升了自我素養、豐富了專業知識。線上交流更是幫助我解決了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難題。這次培訓為我們廣大數學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修平臺,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對我們今後更好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教師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真正沉浸於自己職業當中的教師,才能感受到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如果你熱愛教師職業,你就不會覺得累,而會覺得幸福。想想當我們的學生向我們問好時、當我們的學生考上一個好的學校時、當收到學生的祝福時,我們是不是很幸福。
數學教師遠端教育培訓學習心得體會7
這次的培訓內容能夠針對一線教師的困惑展開,所選取的話題既有普遍性,又有針對性。在組織形式上也加強了互動,由教師提供的案例丟擲問題,透過網路論壇進行廣泛研討,最後再由專家團隊亮出觀點對咱們進行指導,這樣的培訓形式促進老師們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我想只有這樣,經歷了自主學習思考後的再學習,才是有價值的學習。
一直以來對於什麼是“估算”,估算是否就等同於估計,估算是不是就是我們老教材中所說的求近似數,我迷惑著。以至於有的老師在教學《米的認識》一課時請學生們估一估教室、黑板的長、寬板大約是多少,她提出培養了學生的估算意識,我不置可否。但透過今天的講座,我明白了估算其實只是估計中的一種型別,《課標》所要求的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還包括估數與估測。
那到底什麼是估計意識,什麼又是估算呢?估計意識就是人們在面臨一個問題情境時,先採用不同策略估計數目的大致範圍或者是當已經計算出結果後,能自覺地用估計的方法,判斷其是否正確,併成為一種習慣。估算是指日常生活、測量中無法或沒有必要進行精確計算和判斷時所採用的計算方法。
為什麼學生缺乏估算意識呢?我想與教師對估算價值的認識不充分不無關係。因為受傳統數學精確性、嚴謹性的影響,我們在計算教學中重視的是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即使是估算教學時也常常只重視了估算方法的教學,但卻忽視了學生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如果問學生:你為什麼不用估算驗證一下結果呀?學生常常會回答“題目沒有要求”。如果看到解決問題的練習中有“大約”一詞時,學生們常常不會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而條件反射似的用估算解答。
估算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數學能力,它的價值有哪些呢?首先,它能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透過估算能夠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並做出解釋。例如在在計算之前,先讓學生估計得數的大致範圍,計算出準確結果後,用估算驗證得數是否正確,這就為計算的準確性創設條件。其次,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估算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並體現出實用性和優越性。例如在購物時就能快速估算出所帶的錢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