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1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一. 鑄鍊師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於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具體地說—— 教會學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學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高尚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義、誠、達、禮等一些優秀的人格層面,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所說,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但是,關鍵還在於教師本身是否具思想家、教育家揚雄指出: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範也。
教師只有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遵守校紀校規,以模範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護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的教育效應。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師要成為追求真才實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著形勢的發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臵。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豐子愷把人格比作一隻鼎,而支撐這隻鼎的三隻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諧統一,才能為人師表。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
二.沒有愛心的培育就沒有師德的提升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但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三,矢志不渝地錘鍊穩定的心理素質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教師要從書齋、教室、學校走立足國情和當地實際。透過各種資訊傳遞方式,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觀察、分析、認識問題,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態。要從頭腦想著應試題,心裡盼著高升學率的禁錮中掙脫出來。與舊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觀念、人才觀念、素質觀念、教學方法等劃清界限。尋找自我素質結構定位,並積極建立素質教育的新模式。在參加目前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實踐的同時,看到素質教育呈現的未來前景。一個有作為的教師,能夠預測未來教師的形象,研究未來教師的素質結構和教師的型別,從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構築21世紀教師素質結構,以此作為不懈追求的奮鬥目標。
其次坦誠地接受學生的挑戰。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中,雖然教師擔任教授角色而學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師與學生是可以互相促進、共同增益的。教師作用於學生,而學生又可以能動地反作用於教師。明確提出這一規律的《學記》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而《學記》的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與其弟子的教學活動經驗為依據的。這在《論語》中頗多記載:學生批評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認為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當著弟子巫馬期欣然承認自己的過錯: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學生子路、冉求、‘樊遲經常與孔子爭執,但他們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頗為器重他們,將之都培養成出類拔萃的英才.在教學中認真接受學生的意見;使教師不斷提高,這也是荀子的觀點。他指出,為師者應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決不能諛者親,謅諛我者,吾賊也。教師要虛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學生提出的正確的批評性或肯定性意見;拒絕謅諛奉承的言行教師在教學中應虛心向後輩與學生學習,而後來者居上;學生也可能超過老師,這就是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師德師風的學習,我認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給我們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範,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師育人,學生把幾年、十幾年的生命時間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學校、教師就有責任去珍惜別人的生命,浪費別人的生命時間就是罪過。針對以往在教育行業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改善教書育人的軟硬環境、淨化教育風氣,很有必要,希望透過這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促進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發展,使我們的學校都能成為培養人材的基地,我們的教師都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合格教師。
總之,每一位教師應培養自己形成良好的師德,在師德中真正體現自我價值。道德立於心,工作成於手。德是賦予人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此外,教師既要善於汲取民族精華並賦予時代精神,還要善於吸收古今中外的先進經驗和優秀文化,做到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既教書又育人,培養學生勤學好問、勇於創新,既打好科技素質基礎,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2
透過學習,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覺責任的重大。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對學習的體會。
1、教師要具備有愛生之心。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嚴格要求學生是老師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證,學校教育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受到學生的尊敬與愛戴。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情感的關愛,就等於抽掉了教學的靈魂。教師在授課中的情感以及伴隨而發的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聽課的情緒,而且能增強說理性,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學生才會在情感上與教師產生共鳴,才會“親其師,信其道”。
2、對待學生要溫和、微笑、多讚揚。
微笑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熱忱、關心和愛護,是“愛”的一種表現。實踐證明,教師的微笑,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應,從教育心理的角度講,凡是教師寄予希望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愛護和鼓勵,他們就常常以積極的態度充分對待老師,對待學習和對待自己,但如果被老師冷淡或厭惡的學生,則勢必走向反面。
3、要以情動心,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
俗話說:情通才能理達,情不通則理不達。如果教師不講情,就會把課講得幹吧吧,枯燥無味,影響教學效果。
4、一切為了學生。
我認為要做好學生的服務,主要是幫助學生能夠有效地進行個別化自主學習,必須轉變學習觀念,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開放教育以學生個別化自主學習為主,採取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進行教學組織活動,以學生為中心提供多種學習支援活動。只有圍繞“以學為中心”,才會千方百計尋找資源,一心一意提供服務,把搞好對學生服務變為我們自覺行動,並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需求都能得到較好的滿足。對學生的支援服務不只是針對某人個、某一門課程、某一個時期,而是全方位、多層次、多功能的縱模交錯的支援服務體系。
5、老師的資訊素質。
資訊教育,在教育中的運用提高教師職業的專業性。隨著以微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哪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路,以及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影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這種教學,必然要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成適應資訊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
資訊素質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育,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的需要。
以上是本人在這次學習中的體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落實,力爭做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愛中實施教育,一切為了學生。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3
我們都知道,劃一根火柴,閃亮一下就熄滅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點亮一堆火,就可以放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無數倍的熱量。我想我們老師群體就是一根火柴,我們在燃燒時,不但點燃學生們,還點燃了我們的人民群眾,點燃中國數億人民的心靈!我們的教育就是一艘大船,我們教師就是那掌握人民命運大船的水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會不怕困難勇於創新,為我們的教育事業作無限的貢獻,做時代的先驅;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更應注重師德師風,在生活學習中教會我們的學生如何做人。
而要使學生尊敬教師,唯一的源泉便是教師的德與才。師德師風建設,不同於法律,它是以善惡、榮辱等觀念為標準,透過社會、學校、傳統習慣和自我的內新心來評價的。道德問題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碰到且無法迴避的問題。做人要有道德,做教師更要有崇高的道德水準,要以德服人,以德育人。師者,不光要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潛移默化,讓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透過與老師的接觸,用心體會,從中感悟。我們教授學生的同時,多與他們交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關愛他們,同學們也會敬重這樣的老師,願意上他的課。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學生本來就比較與我親近,但仍有學生不會主動與我交流,大多是敬而遠之。剛開始我的心情很急躁,不知道怎麼辦,但經過詢問學生和有經驗的老師後,我發現是自己還有很多方面沒做好。比如,有時候學生做題作錯了,我很生氣便大聲的說學生,那樣學生就產生了畏懼心理而不願意和我交往;還有在上課時,由於很多膽小的同學不愛舉手,我也沒多在意,便沒讓那些學生回答問題,可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沒有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了,而我在無形中也減少了與學生交流的機會,這以後我一改以往的作風,加強與學生們的聯絡,課上課下融為一體,並在生活遊戲中,教給他們很多的知識和有趣的東西。現在,學生們都愛和我在一起了,甚至下課後仍有很多學生會到我的辦公室和我交流。
當然,教師的道德和作風,是在一點一滴中體現的。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改革不斷更新的今天,過去的那種教書匠式的方法肯定是不再可行的了。現在的學生,比以前的學生多了更多的想法,受外界的影響也更大,在提高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用什麼手段來教育學生?
我認為,要教育好學生,杜絕學生的逆反心理、厭學情緒,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學科,尊敬老師,絕不是靠武力手段,或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應該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孩子有時是淘氣,有時是一時管不住自己,並不是真的想要犯錯誤。
其實,我們的教育就是奉獻,無私的奉獻!在將來的教育工作中,我一定立足於自己的本職工作語文教育,更努力的樹立好自己在學生中的榜樣,引領學生們內心那盞燈,讓他們在社會中去發光發亮!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4
觀看了樹師風正師德的影片學習,對照自己的工作,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想成為一名新世紀的合格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熱愛學生、愛護學生。
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開啟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
三、尊重、理解學生
教師只有“愛的教育”和“奉獻的教育”還遠遠不夠,瞭解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引導學生,才是教師在愛學生這一基礎上的發展方向。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這都是教師為學生著想,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學生的尊重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透過學習我決心,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5
全國優秀教師李聖珍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視中,他就學會了好鬥;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就憂心忡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就學會了鍾愛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中,他便會覺得生活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如今,教育者都說要加強師德師鳳的建設。有的說必須加強教師自身素質、有的說加強教師的言行舉止、有的說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等等。這些都對,但我認為師德師風的建設最重要的是教師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愛得專心致志、愛得無私無畏、有教無類、愛滿天下、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們因為愛是從教者的永恆主題,是教師的天職,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教師是培養人的專門勞動者,對待培養物件要有慈父、慈母之愛,也就是說要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學生,時常設想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該如何。教師的職業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教師的主要工作是育人,育人途徑多樣,但愛應始終貫穿其中。
一、愛心,是希望的火種。
正確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使他們能夠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一個關係到我國教育發展方向的重大問題。四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調皮的孩子從多角度講,是諸多因素造成的。人們往往看到調皮孩子的劣面,卻往往忽略了調皮孩子所受到的不公正和歧視,看不見他們的閃光點,沒有尋找回來他們的世界,作為一名肩負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師,應撒種愛心,讓他們希望之火重新點燃。
二、愛心,是師生關係和諧的的基礎。
我常想,我們是幼兒老師,對孩子起著啟蒙的重要性。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成為受歡迎的老師。教師的愛能融化孩子心頭的冰霜,能使他們鼓起風帆,增強信心,奮發向上。孩子得到關愛,嚐到被愛的快樂,他們也會去愛別人,愛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這樣,師生間就少一些煩惱,多一份和諧、融洽。反之,若師生關係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孩子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心煩躁、恐懼等,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韃,他的心裡,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佔據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注意以正確的方式去體現對孩子的尊重、愛護和關心,就能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說,熱愛孩子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應該是提高教師的素質。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我院提出的“立師德、正師風、強師能”的師德師風建設目標,很好地明確了“師德、師風、師能”為教師素質的內涵。
三、立師德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教師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複雜性、長期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教師素質構成的特殊性。教師素質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人所必須具有的身心的相對穩定的潛在的基本品質。其本質特點是指教師自身的質量,即教師身心發展的總水平。其構成要素主要是教師的機體素質、文化知識素質、道德素質與心理素質等。
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並不是指規範、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範、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作為教師基本上都知道教師道德,但許多教師並沒有把道德規範、準則內化,因此,他們在實際教學中表現出言行不一致性。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簡稱“師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範,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的群體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一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和系統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其次,教師的教育具有科學性。兒童的許多行為習慣的培養,教師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的規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的。最後,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把教師提到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它由四大系統構成,即,動力系統,人格特徵系統,作業系統和監控系統。每一大系統既有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又是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相互制約,相互影響。教師的動力系統包括教師職業的興趣、動機、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師動力系統的重要內容。理想是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是個體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觀形象。教師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層次。有的把個人發展作為奮鬥目標,有的為多培養出優秀人才作為奮鬥目標等。由於理想的層次不同,因此在教學工作中產生的動力也不同。那些具有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而努力奮鬥的教師、具有高尚師德的教師,才具有長遠而高尚的理想,由此產生的動力就巨大。他們不為眼前利益所困惑,嘔心瀝血,對教育事業執著追求,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總之,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立師德是師德師風建設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