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範文(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1

  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承擔著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們更要紮紮實實的學習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身的素養。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和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為此,我們要整合各方面資源,以學校為主導,密切聯絡學校、家庭、社會,在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類社會資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切實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學校教育這一主渠道,以尊重為前提,以體驗為途徑,以“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為主要內容,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未成年人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特殊階段,要堅持分層次有步驟地正面引導,對小學生重點是規範其言行,培養其良好習慣;對中學生重點是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及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於樂,寓教於學,寓教於知,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裡去,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要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建立小學生思想道德行為綜合考評制度,使學校德育教育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拓寬素質教育思路,組織好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2

  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結合教學內容,啟發、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進行判斷、推理,使學生學會有條理、有根據的思考問題。

  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和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訓練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思維能力。加強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的訓練,讓學生不但想得清楚,而且說得明白。透過有條理、有邏輯的說,把操作、思維、語言的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再根據學生情況,可適當設計一些發散性練習題,如、一題多解、一題多問,變換條件、問題等形式的訓練,溝通知識間的聯絡,深化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另外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教法的改革,也要重視學法的指導。例如,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如觀察要有一定的順序。有次序地觀察有助於學生思路清晰,有條理的思考,有助於學生言之有序。教給學生觀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徵,掌握事物的本質。再如,在學生學習了“商不變的性質”後教給學生用類比的方法推出分數、比例的基本性質。使學生能靈活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許多差生的“差”並不都是由於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於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差生由於學得不好而對學習不感興趣,喪失信心,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結果形成惡性迴圈。所以,在教學時更要注意差生的活動,對他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予以及時鼓勵,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養成勤奮學習習慣,克服內在的惰性和不良的學習習慣。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3

  現在這個物慾橫流,人情冷漠的社會,倡導禮樂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剛剛成立的我校,該如何打造禮樂育人的教育品牌,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為了更好地落實禮樂育人的辦學特色,我校在20xx年x月30日下午,第五小學四樓會議室裡正在進行大家早已期待的“素質教育大討論”活動,借用一位老師的話:“室外寒氣逼人,室內暖氣融融”。

  是啊,這的確是一次超出期待的討論活動,我們有幸聽了來自數學、語文、常識各組共18位代表的發言,他們個個準備充分,自信而有激情,他們分別從校園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優質社團組建、國學、禮儀課程的設定、師資的配備、學生日常禮儀規範、學科教學的滲透等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一些非常有價值的建議。

  聽後的確引發我的思考:每位老師都有主人翁的意識,用盡心思積極為第五小學的發展獻計獻策,呂建莉老師為我校門口設計了“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生笑臉牆,讓每位進入校園的人第一時間就可以感受到孩子們那撲面而來的童真氣息,這百張笑臉帶動第五小學千張笑臉共同綻放;王曉莉老師建議把學生的禮儀好習慣錄製影片反饋給家長,以達到感染、薰陶家長的作用,從而得到他們的支援;訾萍、慕婧兩位老師精心設計班級文化建設內容;萬瑩老師建議注重學生的課堂禮儀習慣的養成;尹文玲老師談國學教學中的問題及教學建議;劉新梅老師建議評選禮儀之星並設櫥窗宣傳表揚;王瑤老師乾脆進行自我反思……所有的一切,點點滴滴折射出每位老師的智慧,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老師們的真誠,也讓我又一次感受到我們第五小學這個團體強大的凝聚力。

  記得校長剛剛計劃開展這次討論活動時,大家一臉的迷茫,一是不理解“禮樂”究竟指什麼;二是自己的確沒想法。對我來說,之前也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作多次諮詢,還算是明白了大概的內容,透過今天的討論活動,同伴們的想法、建議令我茅塞頓開,我對禮樂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責任更明朗了。“大處看校規劃,小處見師精神”或許這就是我們五小的禮樂育人發展方向。

  “團結就是力量”,我相信在校領導的正確引領及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打造出第五小學的特色辦學品牌,只要我們齊心協力,第五小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4

  在學習《實施素質教育的真正推動力》這一章節時,使我深有感觸,素質教育是中國社會走向現代化的必需,是中國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產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任務,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個關鍵的環節。

  素質教育作為先進的教育,是把教育的人性價值放在第一位,是與高度發達的現代化社會相適應的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是教育永遠追求的一種理想的境界。與時俱進教育只有向社會發展需求交上滿意的答卷,才能有利於社會的發展進步,否則將成為社會前進的阻礙。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正成為邁入新世紀的中國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應試教育”以升學為目的,以提高應試成績為教育目標,以知識灌輸為教育方法。而素質教育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定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定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改變課程內容“男、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改變課程評價過程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好政策,我們作為素質教育的具體實施者,應責無旁貸的積極投入到這次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做教育改革的先鋒。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正確處理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學習。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5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很重要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根本對立的兩種教育觀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摒棄應試教育的種種落後觀念,樹立素質教育的先進教育觀念,如平等教育觀、新型師生觀、科學人才觀、新型質量觀等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如果沒有新觀念新思想的改變,繼續沿用應試教育的各種落後觀念指導現代教學,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要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吸收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成果

  現代社會,資訊更新日新月異、一日千里,素質教育的各種教學改革實踐不斷髮展,各種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在教學工作中要繼承和發揚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經驗和傳統,研究和借鑑世界各國尤其一些西方國家的先進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認真學習和運用現代科學中有關生命科學、教育科學發展的新成果、科學教育理論,不斷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

  三、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只注重採取各種手段提高學生的分數,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造就了許多高分低能的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就要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提高學生能力的道路上來。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由於學生年齡小的特點,還要讓學生經常複習,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就讓學生透過動手做和語言交流的兩種方式進行復習。總之,在素質教育中,要想盡一起辦法使課堂僅有的40分鐘內分秒不浪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學會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生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留給學生更多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做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一看更多自己不知道事情,掌握其他更多的科學知識,更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四、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和核心。因此,教學過程中要要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徹底改變過去那種“重分數,輕能力”、“一切圍著考試轉”的課堂教學方法,採取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課堂教學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勇於改革,敢於創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6

  教師在實施評價改革研究過程中,感到最困難的是,將理論知識內化的時候,由於自身的素質不同,領悟的層度有所區分,導致在實踐中有時有些偏頗:課堂評價時有時出現表揚氾濫現象,在施用“周評價卡”時,由於班額較大(一般均在76—78人之間),關注的學生在“全體方面”不好更好的體現,評價卡的操作過程中由於工作量大,而不好在當堂落實,個別評價措施有略微滯後的方面。

  在和家長的溝透過程中,對一些思想意識仍以分數評價學校、老師,學生的家長沒有更耐心地平等對話,導致個別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方式產生懷疑態度,特別是在整個教育評價機構中,仍以“分數”作為很大比重來量化教師,體現在獎金、工資、評優樹先、職稱評定等影響下,仍對自身的研究課題產生困惑,不知該如何對待,有時因事務工作繁忙而關注成績的提高,忽略學生學習情感的培養,以犧牲短時間的`學習情感來換來高分的功利意識仍有存在。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對一些教育現象的反思時,缺乏相對高度的理論提升,一些重結果輕過程的方式,使一些寶貴的課堂教學閃光點不能以迅速的反饋資訊和別人分享交流,特別是對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是邊學習邊實踐邊應用,所以相應地缺乏嚴謹性。

  教師素質教育大討論心得體會7

  根據上級檔案精神,在學校校長劉萬君同志的主持下,我校全體教師積極參與,認真思考,對“什麼是素質教育”,“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自己要提高素質”,“我為素質教育要做些什麼”三個課題,集中開展素質教育大討論活動,現就本人透過參加此次活動後的認識做以下總結:

  一、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就是指,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二、我為素質教育要做些什麼?

  (一)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從思想上開始轉變,摒棄那些不利於學生健康發展的舊的教育觀念,積極認真的思考新形勢下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跟上時代的要求,這樣才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真正的做好素質教育。

  (二)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起著傳播文明的重要作用。教師應當明白自己所擔當的重要角色,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努力鑽研教學方法,愛護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教師的職業意味著清貧,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付出,既然已經是一名人民教師了,就應該清心寡慾,潛心鑽研,力爭在自己的本職崗位找到人生的價值。

  (三)教師應該具備三種優秀的品質:一是換位思考,二是尊重學生,三是互惠。第一是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在工作中,生活中,我們的教師應該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會理解別人、同情別人。這樣的教師就會被視為一個善解人意的教師。第二是尊重學生,學生的自尊心是很容易被挫傷的,不論是表現的好學生還是表現相對不好的學生,他們都需要別人的肯定和尊重,“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所以我覺得應該儘可能的發現不同學生的長處,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尊重每一位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四)正確認識教與學的關係。杜威有句名言,“教之於學就如同賣之於買。”教與學就如同賣與買一樣是相互依賴、對立統一的。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的交往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有其獨立的人格,獨特的精神世界,獨特的認知、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交往關係的另一方,教師擔負著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諮詢者、促進者的職責。所以,教師應充分認識的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在尊重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正確的採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五)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時代發展到今天,教師和學生的身份和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各有其責。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教師“教”是為了學生“學”,同時,“教學相長”的道理也使我們明白,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也向學生“學”了許多知識。作為教師,應該放下“師道尊嚴”,懂得理解學生、關愛學生、認真觀察、瞭解學生的各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困難。

  教師在新形式下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態來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的發展,不以成績論英雄,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也是學習者,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也在向學生學習。教師的崗位是平凡的,但教師的作用卻是巨大的,在共創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該發揮每個人的最大力量,繼續推進教育改革,實施素質教育,提升教育質量,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我校的教育水平不斷向前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