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裡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孃,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後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裡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表意見,實在不能統一,最後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少年。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優秀習作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或作風。家規是家庭的規矩。

  多讀書,好學習,敬老愛幼是我家的家風。從我記事起,不管是在姥姥家還是在我家,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書籍擺在大書櫃裡。姥爺是個畢業於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他酷愛讀書,姥姥說他從年輕時每個月都要買書,讀書後要還做筆記,寫心得。多讀書才會有知識,有了知識才會有眼界。姥爺姥姥頂住當時女孩子不用念那麼多書的壓力,省吃儉用,把他們三個女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現在媽媽和我的兩個姨過得很好,真的感謝姥姥姥爺啊!媽媽愛讀書的好習慣又傳給了我,以至於我很早就開始看書,一年級就可以流暢地看報紙了。現在姥爺姥姥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顧。媽媽她們姐妹三個都在暗暗較著勁對父母盡孝,時時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一有時間就帶著我回家看望姥姥姥爺,陪姥姥姥爺說說話,做做事。

  守時誠信,互相尊重是我家的家規。在這條家規的規範下,我上學沒有遲到過一次,做事很有誠信,得到了老師與同學的好評,在班裡有很好的口碑。在我家,爸爸媽媽很尊重我,把我這個小孩子的地位提高了不少,家裡的事情我也可以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讓我自豪不已。這也讓我學會了尊重別人,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瞭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有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4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風來照亮指引,家風的內涵很豐富,但這三點不可少。

  第一個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顆關懷體恤之心,才會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生命。一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向人世借幾十年光陰而已,要在有限的時光裡成己達人,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說是我家的第一個家風。爺爺奶奶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曾這樣諄諄告誡子女:“做人千萬不要去做惡事,作惡多端,會有報應。”這樣的家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無論在哪裡無論和誰打交道,我都與人為善,不做違背良心之事。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振乃家聲,好就孝悌一邊做去;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不能投機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地農行工作,勤勤懇懇幹了一輩子,不貪不佔,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幹著生產隊裡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個是“學習”。

  學習無止境,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不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父親常對我們兄弟姐妹說:“知識從哪裡來,就是從學習中來。”父親只讀了兩年私塾,後來他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為刻苦學習,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現在老父已經80多歲了,還天天堅持讀書看報,可以說“活到老,學到老”。

  心靈的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為此,我要不斷為家風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傳,千萬不能讓它們熄滅了。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弘揚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是我們每一個家庭的責任擔當,更是我們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黨員幹部樹立良好家風,要以自己的思想道德情操,給家人一個榜樣。

  在湖南省永興縣,至今流傳著大將黃克誠的家風故事。說黃老奔走革命,40多歲才有了孩子,舐犢情深較之常人更甚,但是他對子女要求卻十分嚴格,曾給子女們立過許多家規:“你們要學革命,不要學世故。千萬不可不學革命,卻把世故學會了。”“你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奮鬥成才,不要靠我的什麼關係、後門,我黃克誠是沒有什麼後門可走的。”“小汽車是國家配給我辦公用的,不能私用。”

  何謂家風?《辭海》中解釋:“家風,猶門風。指一家的傳統作風、風尚。”我國是一個有著5000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崇尚操守廉潔之風。在豐富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關於治家的經典語言,如“上樑不正下樑歪”“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等等,講的都是家風對一個人的影響。由此看來,良好的家風,猶如一棵小樹成長時所需的空氣、土壤、陽光、水分,只有這些具備時,小樹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才能成為棟樑之材。

  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做人態度和做事方法,作為黨員領導幹部來說,家風還連著作風,影響著黨風、政風。家風正則作風優、黨風清、政風淳,家風不正,就容易滋生腐敗。縱觀領導幹部貪腐的案例,大多數背後都是家風不好,妻子兒女品德不端,有人將會利用家庭的弱點作為攻擊的突破口,如向黨員幹部家人行賄,拽其邁入貪腐之門,走上貪腐之路。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講的就是一個人把家庭經營好了,才能把國家治理好,社會才會和諧,天下才會太平。作為黨員幹部,只有樹立良好的家風,才能樹立純潔的黨風、政風,才能抒寫親民愛民的奉獻篇章。黨員幹部樹立良好家風,要常修家風之課。

  一方面要言行一致,做好子女的榜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在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作為黨的`領導幹部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家人的榜樣,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經常自警、自醒、自律,作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表率,做到家裡家外一個樣,要“立言立行”,做好子女的榜樣。

  另一方面要從嚴治家,在親情中昇華。家事不是小事,“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對領導幹部來說,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應注意抓好家風,對自己的配偶子女,經常進行政治思想與理想信念教育,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出現時,要及時制止,給予批評指正,如果家人確實出現了違背黨紀國法的情況時,決不包庇袒護,在生活、工作中,時時處處,帶頭樹立好榜樣。

  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親屬樹立正確價值觀,也才能端正家風,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昇華。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是如此。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家規家風,會導致家庭不睦,道德滑坡,風氣低俗。而位於金華浦江鄭宅鎮是遠近聞名的“江南第一家”,那村口金光閃閃的青石牌坊無不向世人展示了鄭家那傳承900年的“鄭氏家規”。

  “家風正,則民風正;家齊,而後國志”,這是《鄭義門》廉政動漫系列劇第一集中的一句話,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一個人從家步入到社會,個人的家風、作風也隨之遠播。一個人在良好家風的薰陶下,會耳濡目染受到影響,按照良好家風的內容來塑造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作風。好的作風源於好的家風,好的家風匯成好的社風。正所謂家風正,則民風正。透過觀看《以法齊家》、《家法如山》兩集廉政動漫,每一個故事都在向我們講述家風、家規、家訓給這個家族所帶來的影響力。家風是家庭精神的核心,也是社會的價值縮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因為家規傳承,鄭氏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約束力,鄭氏族人自覺以家規為尺,注重自我修為,共同締造著家族的累世繁盛。在崇尚“家國”概念的儒家文化系統中,鄭氏家規承襲的倫理文化、責任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具體投射和濃縮,鄭氏族人在時代變幻中始終恪守家族精神,展現著炎黃子孫對民族文化幾千年如一日的尊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指出,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鄭義門”為後世樹起了一個廉潔德治的良好典範!當前,家風已成為拒腐防變的“防火牆”、清正廉潔的“保護網”、改進作風的“催化劑”。家風正,則民風淳、政風清、黨風端。在新形勢下,黨員幹部要以《鄭義門》為家風建設新標杆,重視家風建設,將家風建設與促民風、轉政風、樹黨風結合起來,大力傳承家規家訓優良傳統,弘揚社會正能量。要嚴於修己,任何時候都不違規逾矩;要嚴待家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為謀取私利開啟“方便”之門;要警鐘常鳴,不僅要做到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更要把好“後院”關口。只有守住了家中的“廉潔門”,遠離貪腐,小家才會平安,社會才有正氣。

  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深知,應該嚴格遵循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發揚家庭的優良家風家規,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職業道德規範,弘揚正風正氣,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市場的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風是一個家庭子孫代代恪守家訓、家規,長期形成具有鮮明家庭特徵的家庭文化,積善立家、勤儉興家、孝雅治家、詩書傳家,優良的家風家教承載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對一個人修養品行、價值觀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啟蒙作用。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核心,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和家庭美德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直觀體現,是整個社會風清氣正的基礎。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和萬事興,成長於克勤克儉、崇儉抑奢的家風環境,自會多一份厲行節儉、反對浪費的主動,沐浴著謙虛謹慎、嚴以律己的家教薰陶,也會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覺。“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故事廣為流傳,《顏氏家訓》、《袁氏世範》等備受推崇。然而,不好的家風也有可能成為滋生禍患的溫床,現實中“家庭式腐敗”的案例不勝列舉。在金川公司動力廠這個大家庭中,有職工之家、黨員之家,還有不斷建立的幸福家庭、書香家庭等。我做為綜合辦公室的主任,身邊的黨員幹部都出自於普通家庭,透過日常行為的養成,大家之間勝似親人彼此間的默契,也許只是一個信任的眼神卻讓你感到“神相契意相通,”一分真誠的關心,一聲善意的提醒,一句平淡的問詢,都會“隨風潛入夜”化作無形的力量,對黨員幹部產生“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廠黨委透過強化“權、責、紀”認識,督促黨員領導幹部把黨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面對腐敗,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義務和責任拒腐防變,共同攜起手來構築起堅固的防線。這既是對親人和家庭的幸福負責,也是對企業、國家和民族的興旺負責。

  家風建設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對領導幹部而言,家風是砥礪品行、幹事創業不可或缺的精神指標。好家風是做“合格黨員”的基礎。黨員幹部把培養良好家風做為一種行為自覺,以身作則,發揮表率作用。認真學習貫徹“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幹部關鍵是要把“做合格黨員”融入生活點滴,在立家規、正家風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對成長於動力之家的黨員幹部而言嚴守公司、廠的各項規章制度,恪盡職守,不忘職責,立足崗位,兢兢業業地幹好工作。樹立和落實公司新的發展理念,攻堅克難、敢於擔當,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和政治素養,正確對待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爭做忠誠、乾淨、有擔當的好乾部、好黨員、合格職工。做為廠的內設機構負責人我能認真開展好黨員責任區活動,及時把公司、廠重要的檔案精神傳達到責任區,帶頭遵守、督促責任區成員,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執行操作規程。以身作則團結帶領科室成員,影響身邊的職工積極主動工作,樹立高、嚴、細、實的作風,做好迎峰度夏、服務生產經營,提高工作效率,多做貢獻,把公司深化改革的要求貫徹好,把“止滑、減虧、增盈”的任務完成好,把提質增效的措施落實好。

  《千年包公》情節波瀾起伏,動人心絃,生動展現了包公修身律己、剛直不阿、為官愛民的事蹟與思想。觀看紀錄片,我努力探尋:是什麼造就了包公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品格?

  包公留傳下來的唯一一首詩讓我印象極為深刻,曰: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兔狐愁。史冊有遺訓,勿貽來者羞。大意是,“清心”是治身的根本,“直道”是處世的要訣。筆直而細小的樹幹,一定會長成支撐大廈的棟樑;百鍊的純鋼,決不能作彎曲的鉤子。倉庫裡堆滿糧食,連老鼠、麻雀也會高興;田野裡寸草不生,連兔子、狐狸也會犯愁。史冊上記載著古人許多寶貴的教訓,做官就要做好官,千萬不要留下恥辱,讓後人笑罵。這首詩是包公出仕做官的座右銘,他用這首詩告誡自己,為官者當謀正直之道,去除貪慾。

  包公不僅嚴格自我要求,還依此涵養家風,教育子孫。包公家訓中言:“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賊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工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昭後世。”他嚴訓,包氏後世子孫有做官的,如果胡作非為,貪贓枉法,活著,不得再進家門;死了,不能葬身祖墳。在封建社會,不被族人認同,不得衣錦還鄉,不得歸葬祖墳,是最嚴厲的懲罰。由此可見包公治家之威嚴,訓子孫之嚴厲。

  家風是一個家庭靈魂的延續,是家族內部世代相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家風連著黨風,家風好則黨風正。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該怎樣踐行包公精神,建設好家風,助推黨風廉政建設呢?

  要自覺強化黨性修養、品德修養和黨紀觀念,真正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思想和行動中。要牢固樹立為基層服務、為黨的事業獻身的理想,踏實工作,樂於奉獻,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做服務於民的黨員。同時,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崗位上為人民服務。

  要樹立責任意識,勇於擔當。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應該時刻牢記肩負的職責,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保持奮進不息的精神,為黨的事業發展多盡一份責任,多貢獻一份力量。要樹立高尚的道德追求,自覺加強黨性鍛鍊和思想修養,以黨的規矩和紀律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從而帶動和影響家人。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好本職工作,替基層教師分憂解難。在平時的教學工作和生活中要從點滴小事做起,從小節著眼,以肩負的責任鞭策自己,堅守“道德底線”,堂堂正正做人,自覺抵禦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侵蝕,始終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方式,讓我們從包公良好的家風中汲取精神力量,以良好家風涵養黨風民風,讓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社會和諧、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的基石。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7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也是一個家庭幸福美滿、萬事興旺,社會穩定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良好的家風是祖祖輩輩、子子孫孫一代又一代人的勤勤懇懇、恪守組訓傳承下來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小小”家風,作用巨大,言傳身教、樹立良好家風是黨員幹部應當擔負起的責任和義務。

  做好“領頭羊”,以身作則,當好表率者。“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黨員幹部既是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領頭羊”,也是推進社會和諧風氣的“領頭雁”,應當自覺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以良好家風作為作風表率。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頭腦清醒,堅定立場;牢記初心使命,在大風大浪中不斷拼搏,奮勇向前;奮勇擔當責任,在困難挫折面前敢於衝鋒在前,守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廣大黨員幹部要從自身做起,修身律己,內外一致,主動為子女、家人樹立起遵紀守法、艱苦奮鬥、愛國奉獻、自食其力的良好家風習氣,立起一面優良家風的旗幟,從一面小小“家風旗”做起,到巍巍的“國風譜”形成,讓良好家風在中華大地蓬勃生長。

  做好“持規者”,嚴立家規,當好建設者。“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社會穩定、國家富有、人民幸福的國家一定離不開完善的法治、優良的國風,一個家道興盛、和順美滿的家庭也離不開良好的家風、嚴格的家規。黨員幹部作為優良家風建設的“持規者”,應重視家教,加強對家人的責任教育,重視家人道德觀念、家庭美德,更要重視家人的權力觀、利益觀。要嚴立家規,制定有利於促進家庭和諧、弘揚社會傳統美德以及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家規家訓,約束家人和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為建設良好的家風國風貢獻力量。要嚴以持家,加強子女教育、培養子女良好品質,及時糾正子女在成長過程中不好的行為習慣,時時耳提面命,從嚴治家,只有做好一個小家家風的“持規者”,才能當好一個大國國風的建設者。

  做好“傳經人”,繼承創新,當好傳承者。薪旺萬代家業隆,火留子孫沐春風。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在家風建設上,黨員幹部不僅要做“領頭羊”“持規者”,更要做“傳經人”“傳薪者”。在家風建設的過程中,要注重優良家風、優秀家訓的繼承與創新,積極借鑑吸取優秀文化、社會傳統家風中營養元素。將《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優良的家風、舊訓融入家風建設中,將黨的優良作風,老一輩革命家奮力拼搏、迎難而上、敢於犧牲的精神傳承下來,將共產黨人甘於奉獻、大公無私的精神傳承下來,讓古人舊訓、愛國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核心,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每一個小家庭做好優良家風的傳承者,社會就能充盈著慢慢的“正能量”。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8

  說起家風,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靠自己。這感受的由來還要從父輩們的事情說起。

  我爸爸兄弟三個。由於家庭貧窮,我爸老大,必須回農村老家照顧弟弟們上學,放棄了在南海艦隊留員(當年全軍只有一個名額)。我的叔叔們比較爭氣,都考學出去了,大叔在濰坊電廠,小叔在河口區政府。叔叔們參加工作後,條件都逐漸的好了起來,可是家裡從來不給他們添麻煩,要求不做違背原則上的事情,家風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形成了。

  小時候,家裡種蘋果園,叔叔想透過單位給幫忙處理一些蘋果,爸爸每次都是拒絕了。因為他的原則是——違背原則的事不要做,掙錢要賺踏實錢。

  後來,我和我哥逐漸長大,一直沒有享受到"有關係"的好處。我大叔當時在濰坊電廠電校當校長,上完電校即可安排在電廠上班。能有到電廠上班的機會在那時別人都很羨慕,說我家以後孩子上班沒有問題了,但是我爸不讓我們去,說別人誰去不管,你們就是不能去,要好好的學習,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在此後的幾年裡,我度過了艱難的求學之路。參加工作以後,我起初也想透過長輩的關係,能夠給找個好點的工作,但是被叔叔拒絕了,自己出去闖蕩吧,不然早晚就吃虧的。

  當時我還非常的生氣,很羨慕別人的親戚朋友給找的"捷徑",感覺比別人高人一頭樣子,特別是在我們村裡也有個在電廠上班的同姓叔叔,給老家兄弟們又是找工作,又是幫忙做生意什麼的。就在前年的時候,那個同姓的叔(正處級幹部)被檢察院帶走了。這時才深刻的體會到,父輩們堅持不照顧、不走捷徑,而是給予最大的支援和幫助,方乃順利走好人生之路。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每當讀起“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無不為古人家風所感動,感佩家風裡詮釋的品德品質,探略家風故事背後的“精神密碼”,感喟家風家訓中對後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年少時,捧讀那些流傳已久的.故事,總感覺家風是名門顯貴之家特有的精神符號。隨著年齡增長,在回望時方醒悟,原來,家風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種不經意、不張揚、不顯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著自己的成長路。那些藏在父母言傳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規矩”、為人處世的準則和要求,正是我們尋常百姓的家風,在潛移默化指引著我們前行。

  家風無聲化“和美”,滋潤我們和善待人、美美與共。雖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學,沒畢業就輟學,但並不影響他們做人做事的精神。從記事起,父母總給人感覺每天都充滿幹活的激情,充滿對改變生活的追求,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鄉不時有走村串戶的外地手藝人、生意人,大多數人家都因吃不上飯、或者嫌麻煩,拒絕招呼這些人吃飯、歇腳住宿。但父母卻例外,即使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只要走進我們家門,父母都會熱情招待。有時候遇到天災人禍討要糧食的人來到家裡,父母還會招呼歇三五天,幫助他們把背運糧食的情況。當我們問及母親,自己家吃飯都顯得捉襟見肘,為什麼要接濟別人,她總是說,高祖在世之時,叮囑她要“油鹽柴米放在露天壩”,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些做法,也成為了我們要求孩子的一部分。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續,併成為與世界、與社會美美與共的秘訣。

  家風無聲化“規矩”,約束我們嚴於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借別人的東西不但要還,還要記得別人的好;教育我們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強凌弱,更不能做偷雞摸狗、違法犯罪和違背公秩良俗之事。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小雞跑到我家菜地裡,我在驅趕的時候,用石頭把小雞砸傷了,鄰居看到後非常生氣,朝我大聲呵斥。我回到家,母親把自己家的小雞抓來,讓我賠給鄰居家,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是鄰居家有錯在先,沒必要賠東西,也不用賠不是。母親心平氣和教育我,說鄰里間和為貴,雖然鄰居家的小雞不該到我家菜地裡,但小雞對鄰居家來說,比自己家種的菜要貴重,我們得分清輕重、明晰是非、辨準對錯,別人做錯了,不用和別人吵架,要嚴加約束自己,才不會在生活中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這些看似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點點滴滴的教誨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規矩、成事規範,是指引我們成長成人的“指標”。

  家風無聲化“力量”,激勵我們增長才幹、擔當前行。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到鎮上趕場,最喜歡的就是帶我去場上的新華書店,幫我買一些連環畫、一些故事書,讓我們能夠讀上書。父親給我們講過的故事,記憶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螢火蟲當“燈”讀書的故事,以及把頭髮綁在樑上讀書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上高中時,家裡為了付學費、生活費,已經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興起時期,我們提出外出務工、減輕家裡負擔,父母非常嚴厲地批評教育我們,說:“讀書考不上大學,是我們的事,是我們對自己不負責任!家裡拿不出錢讀書,是大人的事,不用我們操心,也不用分心考慮。”在父母嚴肅的批評中,看著父母堅毅的眼神,我們都靜心下來學習,考上了大學。父母在我們成長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導我們不斷學習,用厚實的擔當扛起促進我們成長成人的重擔。這些於無聲處的引導、於無聲處展示出來的力量,教育、激勵我們不斷奮力前行。

  家風,是一句話中蘊藏的道理;家風,是一件事中潛藏的規範;家風,是時時處處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風,是一生一世傳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勵我們成長的力量。家風,就是父母的諄諄告誡,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看似樸質,看似簡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卻受用,卻能滋潤我們心田,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力量,激勵我們去開拓自己人生藍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家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家風,是一個家庭里長期存在的習氣與風尚,它既是長輩們舉手投足間的真情流露,也是每一名家庭成員的重要精神印記。我的爺爺今年89歲,平時沒什麼喜好,卻唯獨痴迷於象棋。我家的家風,便被爺爺“刻”進了那棋盤的方寸之間。

  爺爺的象棋裡透著一股對生活的嚮往。爺爺一年四季都會去村頭下棋。五六點鐘的清晨,天邊還有一輪月色,一大早,爺爺就拎著馬紮出了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爺爺邊走邊哼著歌,一路奔向他最熱衷的“戰場”。村頭的小賣鋪是爺爺和棋友們的“根據地”,一群老人圍坐在棋盤前,噼裡啪啦一頓“交火”。太陽快要落山時,我去喊爺爺回家吃飯。夕陽下,爺爺神采奕奕,目光如炬,完全看不出是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爺爺常說,有樂趣的生活才有意義。對爺爺來說,下棋便是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爺爺的家風裡充滿了對生活的嚮往,那種發自內心的執著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愈發地體會到,無論再忙再累,都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唯有如此,方能時刻對生活飽含熱情與期待。

  爺爺的象棋裡透著一股對輸贏的豁達。說到底,人生是一場自我博弈。於逆境中愈挫愈勇,於順境中戒驕戒躁,這似乎都能在那小小的棋局裡尋得見蹤跡。下棋,輸贏是常有的事。平日裡,我經常與爺爺切磋棋藝。於是,爺爺會擺出各種殘局讓我解,“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大九連環”……明明看似於我有利的局勢,總能在不經意間被爺爺翻了盤。見狀,我也只能“繳械投降”。可爺爺卻說:“下棋,要走一步看十步,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不能輕易棄局投降。”順境中,稍有疏忽也會滿盤皆輸;逆境中,迎難而上方能扭轉乾坤。輸與贏,往往就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爺爺的家風,便是面對挫折時的灑脫和迎難而上,也是面對成功時的謙虛和戒驕戒躁。

  爺爺的象棋裡透著一股對後輩的疼愛。窗外的夜空飄著雪花,屋內的灶臺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爺爺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下棋便成了我們最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每逢過年回老家,我都會和爺爺下上幾盤象棋。向來刻板的爺爺一改往日的嚴肅,那被歲月佈滿的皺紋也平添了幾絲笑容。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常因輸了棋而大哭大鬧,耍起賴時,我走兩步,爺爺走一步......嬉笑中,我們便把象棋“玩”成了新花樣。這兩年,因為身體原因,爺爺很少下棋了。上次回去,我偶然間看到了窗臺邊斜放著的舊棋盤,上面落滿了灰塵,似乎還能看到“車、馬、炮”在上面叱吒,“兵、象、士”在上面交鋒,但更多的,是一幕幕我和爺爺下棋時溫馨的畫面。爺爺的家風裡,更有對後輩濃濃的愛與親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