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心得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心得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1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我,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我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用心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啟用智慧,把自我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持續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用心,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齊活動,一齊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我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我,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十分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好處。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忙,團結的力量大,群眾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透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忙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物件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取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我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忙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裡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理解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2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證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一、師愛最為公眾期盼
教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
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禮貌”,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
教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我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期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潛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到達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就應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我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光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參加了多次的教研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無論是哪個年級的學生,都期望自我能碰到好的老師。作為學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作為教師,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教師要經常自省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能夠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能夠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我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我能夠激勵自我,這是用心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我就不明白自我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光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我威信。當然,只有自我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三、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
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我認為要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對矛盾,處理得好,會教學相長,構成一種師徒般的師生關係,但處理不好,會產生對立情緒,造成教師不願教,學生不願學的局面。老師應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研究人的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一樣的個性,然後根據不一樣個性的學生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與學工作中,只要多瞭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師生間只要構成了一種和諧關係,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教師務必樹立平等對待觀:
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只是我們老師沒有把他發掘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我提倡平等對待,教師應服務於全體,不厚此薄彼,想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好生差生都是生,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讓所有學生同乘一輛前行的車;教師應服務於全面,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以及身體素質都要悉心關照,服務周到,促使其全面發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的智力,潛能開發
作為教師深感職責重大,對學生嚴格要求固然是必要的,但不能認為師生間就是一種教育與被教育的簡單關係,因為這種不平等的師生關係會阻礙師生間的平等交流,觀點具有“權威性”,久之則會壓抑學生的潛能,不利創新人才的培養。“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持續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3
很偶然的機會,打開了這本《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現》。剛剛開啟就被書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無法放下。深吟淺唱地翻過書中的每一頁,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了“生命化教育”。在字裡行間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當作一種信仰。這是一本讓人流淚著又微笑著、痛並快樂著的書,但不管你是流淚還是歡喜,這本書都會讓你迷戀上人的成長……。
這本書其實是福建20位教師踐行“生命化教育”以後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結晶。書中篇篇精品,當然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的話,你開啟扉頁或是任意一篇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證明。可以很明確地說,只要你讀了《迷戀人的成長》,你心中就會充滿了對“生命化教育”的信仰。書中的20位教師都是眾人皆知的名師,他們是積極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學者和優秀的教育者。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生命的珍視,透過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親切自然,讓我這個剛從高校畢業的新人在踏入教師隊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師形象。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的愛,達到一種迷戀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發現。現在選取幾個“發現”的片斷,與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發現一:“回想我十年來的教學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衝動行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為,現在是後悔莫及呀!但我慶幸,參與生命化教育實驗,我不再粗暴,不再簡單,我變得成熟,變得有智慧了!在今後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直麵人生,以成全每一個富有個性的人的發展為自己的價值取向。”
一個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但很少有人能這樣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這樣真誠地直面錯誤,立下要培養富有個性的人的諍諍誓言。
發現二:真誠的“美化”。
教師的愛能創設一個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煩惱、焦慮、緊張、害怕、反感等情緒是心理疲勞的主要因素,在這種脾氣和情感狀況下學習,將會抑制智力的活躍;相反,在愉快、心平氣和的心境下學習,則往往伴隨血液迴圈的亢進、大腦皮層得到豐富的營養,從而使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下而不易疲勞。當教師微笑著走進課堂時,學生們便也露出笑臉,教室裡陽光燦爛,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應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藝術,用智慧、用技巧、真誠地去“美化”學生的過錯行為,用尊重、信任、激勵去喚醒每個生命個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學生的錯誤行為採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具有說服力的批評,這些做法,乍看起來都是為了把學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動機,或者說僅僅靠善良的動機,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每對孩子進行一次批語實際上就是讓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壞孩子、惡劣孩子、十分討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勤於研究,勇於實踐,把自己對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運用於實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師生關係會更和諧,我們的課堂會更加富有人性。
發現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為生命表達的教育。回到生命,就意味著回到了教育的本源。
馬克斯?範梅南(加拿大)說:“教育智慧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對孩子們的關心。”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孩子們的心靈。”教育的智慧,不在乎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而在乎如何協助孩子培養智慧,因為知識都是舊的,生命卻是新的。學習是種邁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氣,只有時刻注重孩子的體驗、感受,讓孩子們真正地“做自己”,教師才能因著孩子的快樂而快樂,師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學課堂。
發現四:把課堂當成生命中的一種美麗探險。黃瑞夷老師說,其實教師日常上課在愚鈍和機敏之間往往也是這一念之差。全力關注學生我們就機靈了,全心關注教學環節我們就愚鈍了。看來要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師必須做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當教師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來淺顯得如同識字課本一樣時,他才能把精力從教材上轉到學生身上,才是用一輩子來備課。
教師教學要從關注“錯”與“對”中轉向關注差異,只有關注學生的差異才能成全學生,才算尊重個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學,反過來學生的差異也成全了教師,一個教師的成長必是在錯綜的學生差異中獲得成就的。讓不一樣的學生都有相應的發展,是對教師的挑戰,挑戰使他變得敏感、聰慧、富有才華;關注學生差異的課堂是開放的、是無法預設的,它只能憑教師的才情、文化的底蘊、教學的素養、生活的積澱,依學生的個性藝術化、個別化地處置,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成長。關注“錯”與“對”的教學,只能使教師的匠氣日益加深,教學會讓教師沒有靈氣,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對學生是一種摧殘。因此,生命化教育課堂提倡成全學生就是要成全學生的個別、成全學生的差異,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學、生命飛揚的教學。
這20位老師的這些質樸真切的文字,來自於他們對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與激情。這些文字告訴我們:那個能夠不斷啟發、感動、刺激教師的課堂其實是教師生命的一部分,無論從哪一頁開啟,都充滿了對人的成長秘密的感嘆和眷戀。教育的發端是愛和責任:對自己、對所有的生命、對探求未知的努力、對我們虔誠地期待又無法預知的未來。
生命化教育行動沉潛而細緻地深入到這20位教師的課堂。他們的教育智慧和創造力,他們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們的堅韌與耐心,預示著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後,我想用這本書的主編張文質先生的一段話與已經在教育崗位上奮鬥和即將加入教育大軍的同學們共勉:
從關注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善待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要求開始;
從激發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開始;
從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開始。
輕輕地合上書,另一個教育世界卻在我的世界開啟。“生命化教育”留下的智慧不由地在我腦中激盪。當然書中也有缺點,誠如體系比較混亂,沒有對“生命化教育”作系統詮釋。但這絲毫不損它的魅力。捧起書的瞬間感悟,正如“漆黑的夜裡,一根火柴劃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輝”;追尋中的豁然開朗,就像“走進五月的果園,各色各樣的果子累累垂掛在枝頭,你開啟你記憶的袋子,任意盛裝採擷來的美好的果實”;掩卷後的理性思考,又似“走進上帝的伊甸園,你大膽摘食了智慧的果子,於是你通曉了一切。”
那種對生命意識的尊重,會使你在潛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動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識喚醒,同時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為你對教育的信仰。開啟《迷戀人的成長》,開始迷戀人的成長吧!讓我們一起體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喜悅,感受美麗的教育人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4
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
不僅僅老師要讀書,每一個想提高學識的人都要讀書。在這短暫的一個學期裡,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個學期裡,我感覺收穫頗豐。以下就是我這一學期來讀書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五篇5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裡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