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孩子共成長心得體會
我與孩子共成長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與孩子共成長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與孩子共成長心得體會1
各位家長:
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家長對高二(4)班的班主任及所有的任課老師表示我們深深的謝意!感謝老師們幫助我們的孩子構建了寬鬆、和諧、進取、健康的班集體!昨天晚上當我接到朱老師的電話時,我還以為我兒子發生什麼事情,我第一個反應是我兒子可能病了;第二個反應是,我兒子可能犯錯了。在思想準備好了後,我才去接電話的。當電話裡頭傳來輕鬆的話語時,我才如釋重負。今天作為家長代表在家長會上發言,不是因為我教育孩子的成功,而是讓我們有機會分享教育孩子的成功和困惑。在我看來,困惑遠比成功多。我為什麼說“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當我們的孩子呱呱落地時,也是我們為人父、為人母的開始。我們不是天生就會當父母,所以,初為人父、人母必須和孩子們一起成長。
就像我們初戀時不懂得愛情那樣,初為父母時,我們不懂得教育。於是孩子們在我們還沒弄懂什麼是教育時就成長了,讓我們措手不及!一晃16年過去了。孩子伴隨著問題生存,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成長。而且有時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卻在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上。回顧16年,因為兒子的成長,啟迪了我的教育智慧,讓我逐漸成為一位成熟的母親。
一、我和兒子一起成長的經歷
和兒子一起學習:學拼音、學唱歌、學鋼琴、學英語……
我的普通話是兒子教會的。當兒子學拼音時,我請他當我的拼音老師。我懂得了整體認讀音節、前鼻音、後鼻音、翹舌音、兩個第三聲片語的讀法等。我在普通話測試中取得了二甲的好成績。
兒子從酷愛音樂,這也是我的最愛。我和兒子一起唱兒歌、一起學聲樂。我們擁有同一個聲樂老師,一起上課。在家我彈琴,他練聲或他彈琴,我練聲。我們一起自學鋼琴,但他現在可以當我的鋼琴老師。兒子上高中了,我會向他請教英語,在探討中,我丟掉的英語詞彙又撿了回來。我們在學習中,共同進步,重要的是,我們有更多的交流話題!
和兒子一起運動:兒子不喜歡運動,我只好陪他運動。從小就帶他接觸各種運動,可就無法引起他的興趣。這是我最失敗的地方。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能夠在運動場上看到兒子的身影。
和兒子一起做菜:兒子現在可以做很多菜。這是我最為自豪的。去年的年夜飯,是我們倆共同完成的,贏得了家人的高度讚揚。我們會一起做壽司、肉丸等。他喜歡看烹調節目,所以我們經常嘗試各種菜餚。我的烹飪技術也有了長進。
我還和兒子一起購物、一起喝茶、一起玩電腦遊戲、一起旅遊、一起做家務、一起談教育……我和兒子共同成長了。
二、教育心得:
1、注重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習慣和品行基本上出自於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為了讓孩子樂於學習,善於學習,我在他讀小學一年級時,開始讀本科函授,並在2008年獲得教育碩士學位。我是想透過自己的學習來激勵兒子。這比“兒子呀,你要好好學,爸爸、媽媽沒讀好書,你要認真呀”話語要有分量得多。
2、讓孩子在關心、關注、愛護和親近中成長。關注要粗、細結合。改放手時時,就放手。孩子才會對父母還以尊重、愛戴和親近。
3、相信孩子。要諒解和包容孩子的缺點乃至錯誤。不要因為孩子在某個階段的落後對孩子失去信心。要用長遠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便是孩子犯了錯誤也應該以平和語調、建議和探討的方式轉達給孩子,既要明白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也存在缺點。我們對孩子有多少的期待,孩子不會讓你失望。
4、多讚美、少批評。讚美使人溫馨和感激,能讓人產生一種向上的力量,孩子需要這種善意與美好的表達。但讚美要恰到好處,多讚美過程的努力。例舉:我給班主任寫信,其實是也在間接地表揚了他。記得有個故事:一位中國有人讚美一位美國人女兒的美貌。在女兒不在身邊時,美國老很嚴肅的對中國人說:容貌的美是天生的,你不該讚美,你應該讚美她的努力。
5、糾正錯誤的藝術。糾正孩子的關鍵性缺點時一定要把握時機,運用成熟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其覺悟自己錯在何處,為何是錯的,當然也別忘了選擇最佳地點,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和麵子。
專家們認為,青春期是一個克服的過程,是您與孩子重建關係的過程,是您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您和孩子都有可能找到一把開啟彼此心扉、自由表達思想的鑰匙。當您進人了這種角色,您就能體驗到一種新的滿足感。
我幻燈片上之所以用綠色字型,是兒子教會我的。他說,“媽媽,上課時,幻燈片上的綠色字型對孩子們的眼睛有好處。”從那時起,我經常會用綠色字型。
一位母親的成長經歷,有太多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希望我們家長多交流,讓我們的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謝謝大家!也再次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我與孩子共成長心得體會2
各位老師,家長朋友們:
兒子六週半,小女兒三週半,在這六年多的時間裡,我和孩子們每一個點滴都是值得回憶和記錄的,讀書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重要點滴。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幾點我和孩子們共讀書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和孩子共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父母絕對的耐心和毅力,所以一個積極平穩的心態特別關鍵。
大家都知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成長最快,可以說一天一個變化,而且這種成長是不可逆的。我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任何一個細節,所以首先從心態上做了調整,從不把帶孩子、養孩子看做辛苦的事情,而是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看成是自己人生最珍貴的財富。心態的調整讓我和孩子在一起感到無比快樂和輕鬆。
孩子出生後,我們的共讀從看書開始,從五顏六色的卡片,到世界著名的童話,能夠拿到的書,我們都看。兒子漸漸長大,開始對讀書有了要求,每天晚上都讓我讀了一篇又一篇。有時在外面回家的'路上,兒子說要到廣源書城去看書,即使只剩半個小時關門,我也會帶兒子去看書。不是說:“開卷有益”嗎?只要孩子有讀書的需求,我都會盡可能地滿足孩子。
二、做一個學習型的父母,為孩子樹立讀書的榜樣。
著名教育家洛克說:“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不可返工的教育”中,當然要學習在前,教育在後。
前幾天在《視聽之友》報上看到一篇關於“真人圖書館”的文章,是說由成功人士本人講解自身經歷的真人圖書館。我在這裡拿來用一下,父母不就是孩子的“真人圖書館”嗎?父母喜歡讀書,孩子也一定效仿父母,喜愛讀書。
我喜歡讀書。有了孩子,就經常讀有關孩子教育的書,如,知心姐姐盧勤的書,家庭教育家尹建莉的書以及她推薦的其他書籍,井森大的《0歲教育》,老卡爾的《卡爾維特的教育》等等。最近兒子在做作業時,我就在旁邊看書,小女兒就會跑過來問:“媽媽,你看書呢。”小女兒就要求看她喜歡的書。兒子更是到了衛生間也要拿本書翻一翻。父母的讀書習慣對孩子影響深遠,會讓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
三、根據孩子的特質,選擇適合自己家孩子的書來讀。
我相信每個孩子是不同的,所以在與孩子讀書中,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自身特點,選擇適合孩子的書會收到奇妙的效果,當然首先以孩子感興趣為前提。
兒子和小女兒性格截然不同,兒子淘氣、熱情、敏感、膽小,小女兒大方、堅韌。所以,我對給兒子選的書上用了點心思。比如給兒子選的《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系列、《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系列、《班尼兔的晚安故事》、《居家、戶外、學校安全用書》等都是不錯的關於成長的書。每天,我都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分析。漸漸地,兒子有了變化,膽子變大了,很多東西都敢於嘗試了,別人說幾句也不那麼委屈了,抗壓能力明顯提高。
四、和孩子讀書時,給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來回答,也讓孩子向父母提問,這樣孩子可以在閱讀中學會思考和總結。
現在,每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的時間是我和孩子們鐵打不動的親子閱讀時間。每次讀完,我們都要對書中內容討論一番。比如昨天讀了弗洛格的《我還是我自己》。我說:“弗洛格怎麼了?”,快嘴的小女兒說:“他不高興。”兒子說:“因為他不會像鴨子一樣飛,所以不開心。”兩個小傢伙爭先恐後地發言,最後得出結論:“自己是最棒的!”
這種解讀的方式,不但能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激發孩子主動發言的熱情,而且父母的肯定也讓孩子自信心倍增。
五、和孩子共同讀書,讓我和孩子共同成長。
和孩子讀書時,我變成了六歲和三歲的孩子,我學著孩子的語氣讀書,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孩子們非常開心。
和孩子讀書時,一句句富有哲理、美妙的詞句從我們的指縫間劃過,滌盪著孩子們的心靈,也豐富了我的內心,讓我不再簡單地處理孩子的問題。在這裡舉一個小例子:前幾天,兒子無精打采地和我說:“我很醜!”,我說:“你一點也不醜,相反你很帥。”兒子不以為然。我問:“爸爸帥嗎?”。兒子看了看爸爸說:“還行吧!”。我接著問:“那媽媽漂亮嗎?”兒子立刻來了精神,說:“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我說:“那就對了,你長得像媽媽,所以你一點兒也不醜。”兒子點點頭說:“是啊!可同學們說我醜。”我說:“同學們還太小,不太知道美醜,就像你不知道你有多帥一樣。”陽光又回到了兒子的臉上。事實是兒子很帥氣,很陽光。如果在過去,我可能直接告訴兒子你很帥。透過讀書學習,瞭解到和孩子溝通,也需要找到合適的孩子能理解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