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1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後,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裡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

  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回來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我想起了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

  若你——

  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為;

  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穫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

  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後就回去激動幾天以後就淡忘了,必須持續學習並從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恆,不斷進步。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2

  重慶城市改造過程中有一位震驚全國的搬遷“釘子戶”我想在大家的心目中我就是海天學校學習《弟子規》的釘子戶。在赴南京居美馨之前,我心裡暗想花那麼多錢去學習傳統文化值得嗎?帶著這樣的疑慮踏上了行程。來到南京居美馨看到牆上貼著地五天學習課程。更覺得此次南京之行收穫會慎微——因為這些課程在學校就已經學過,但經過五天的學習我發現原先的想法錯了,此次收穫頗豐。總結如下:

  一、居美馨志願者的愛心深打動了我

  1月13日晚上九點多,我們一行十人來到居美馨,一踏進大門,幾位志願者滿面笑容的迎上來,拎箱的拎箱,問候的問候,熱情的接待,然後馬上安排就餐,住宿,吃完飯,洗完漱以後已經十點多了該就寢了,開啟被褥準備睡覺,一個熱水袋把被褥暖熱,此時的我心裡油然而生一片敬佩之情,感激之情,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各組輔導老師挨個叫醒各組學員,第一天的學習開始了,來到操場,輔導老師組織各組學員有序進場,會議廳的大門一側一排志願者恭恭敬敬的向各位學員行鞠躬禮,問好。來到會議廳,各組有序就座,一排排,一張張木座椅上都套上毛絨絨的坐墊,課間休息時主持人溫馨提示各位學員開啟水杯,志願者會為你加開水,課間休息時,還為學員安排茶點,水果,輔導老師還帶領學員一起做健美操一件件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之所在,可以說第一天學習中,處處打動這我,志願者熱情的服務溫暖著我。

  二、高崇人格震撼著我

  在赴南京居美馨學習傳統問好的五天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震撼了我。特別是觀看《天下父母》時。田秀英大姐十幾年如一日照顧因大火災致殘的兒子,幫助兒子建立信心,將兒子培養成國家的優秀人才的這一份偉大母愛深深震撼我,劉蘇老大姐幾十年如一日幫助身邊的人,從義務獻血到獻血小板,為多少生命垂危的人帶來生的希望,她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精神,又一次深深震撼著我。還有王希海大哥為了照顧因病癱瘓的父親,放棄出國工作的好機會,後來甚至放棄了家庭,隻身一人十幾年照料父親,直到父親離開人世間,從一個二十幾歲的帥小夥變成四十七歲的中年男子,可以想他是將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獻給了自己的父親,以上三位大愛、至孝的榜樣讓我一顆冷漠之心在悄然發生變化,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

  三、傳統文化的魔力讓我重新審視自己

  在南京居美馨娥五天學習中,讓我意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以前在學校也在學習傳統文化,也是天天在學蔡老師的光碟,但在南京學習時,雖然內容相同,因為營造的氣氛,學習的環境有所不同,學習的效果也大不一樣,透過學習蔡老師的幸福人生講座,王琦老師的《只要心中充滿愛,哪個孩子不可愛》劉芳老師的等。讓我一邊學習,一邊靜下心來思考,重新審視自己四十年來的所作及失敗人生,我是一個性格暴躁的人,我和妻子結婚已經七年了,在家中我是一個大男子主義者,像洗衣服、做飯之類的家務很少主動承擔,認為這就是女人應該做的,我還有一個小小的愛好——就是喜歡看體育類比賽,只要一有空,我就霸佔著家裡的電視體育臺,從不考慮妻子的感受,而她對體育節目一點興趣也沒有,一般都是看上幾分鐘就去睡覺或是找本書看,打發一下自己的時間,有了孩子後,照顧孩子方面都是妻子在做,不管是在家裡或是在外遇到不開心的事我總是拿妻子當出氣筒,而她總是讓著我,如今想:要是換了其她性格剛強些的女子,我們的婚姻生活可能早就結束了,在工作中,同事們的眼裡也是一樣,我來海口已經五六年了,和關主任,王立興等老師都是多年的同事,由於性格急躁,常常為了一些小事和領導同事發生爭吵,透過學習《弟子規》及傳統文化後想法變了,大家都來自五湖四海,能在一所學校共事,應該是幹年修來的.緣分,應好好珍惜,這次南京學習讓我認識到在以後的家庭經營中和工作中要善待家人,要尊重妻子,尊重同事,作為一個男人,應將自己修煉為心胸寬廣的人,俗話說的好,將軍背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相長,以身作則是最重要,我將在今後的日子裡,多關注孩子道德的培養,多給那些所謂的後進生一些關懷,讓孩子們再人格上得到同等的尊重,我不敢說今後會做的有多好,但透過接納了傳統文化,我相信傳統文化會改變我的一生。

  以上就是我此次赴南京學習的一點淺顯體會,最後借用任登教授的話,作為此次學習真切感受,傳統文化能治社會百病,能給千家萬戶到來幸福,真學真幹真受益,誰學誰受益,早學早受益,只要我們以真誠心,恭敬心學習實踐傳統文化,被汙染的人性一定會恢復本善之性的。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3

  4月21日——24日,濟寧市第一期國學經典教育導師培訓,在濟寧教育學院舉行。我有幸成為第一批學員,參加了為期兩天半的培訓,受益匪淺。

  在緊張的兩天半的培訓中,共聽報告五場,深深被精當的講解折服。儘管我有很多的內容聽得一字半解,但是講解教授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激勵並鼓舞著我。給我們授課的這五位教師,平均年齡都在75歲以上,但是他們的講解是那樣的激情四射,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直接現實,他們真的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講課,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詮釋著傳統經典文化。他們儘管年齡都很大,但是他們的精神都很好,真的是精神矍鑠,神采飛揚。中央民族大學的牟鍾鑑教授和曲阜師範大學大學的駱承彬教授不僅自己年齡大,而且還有一個高壽的母親。說來話巧,一個102歲,一個106歲,都是在去年的時候“壽終正寢”,留下了二老“孝”的佳話。

  我們培訓的是傳統文化,我在想,或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滋養,造就了二老良好的心態和強健的體魄。中國的傳統文化難道有這麼強的魔力?亦或是其他的原因。在不同的培訓場合,我也聽說91歲的老教授講課的講義是用小楷字型的功力打造,而在授課的現場侃侃而談,這就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想到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也是非常的高壽,我不知道長壽的秘訣在哪裡?

  透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明白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告訴人們做人的道理,教人求真向善,叫人內心平靜。人內心平靜了,達到了一種體內外的平衡,人就會心情愉悅,充實樂觀。我想,在社會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下,重新弘揚傳統文化,這說明傳統文化的德性在目前的卻需要,只有透過這種深入中國人骨髓裡的文化基因,才能夠夠拯救中國的現實,達到一種理性的和諧!

  回想專家的授課,猶如響徹在兩耳的陣陣東風,又猶如沁人心脾的汩汩清泉,給人以無盡的精神洗禮。面對現實,又感覺差距甚遠。也許這種從骨子裡拯救國人素質的明智之舉要從娃娃入手,從中國這束希望之花的根部抓起,才會抓出收穫?期待花朵明天的輝煌與明豔的!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4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透過學習《弟子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

  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透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

  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悅。學習新知識,溫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悅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說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說得多,不如說得少,說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傳統文化培訓心得體會5

  春節後有幸參加華韻啟程文化中心在大福地舉辦的中華傳統文化培訓班,參加傳統文化培訓班學習心得。感恩組織方、大福地。感恩老師、義工付出。透過學習心得如下:

  物質的基礎就是意念。意念組成了物質。物質是意念長期積累而成的。

  意念在日常生活中至關重要,它是萬事之根。起心動念的善惡決定後果。

  意念的能量首先影響自己,其次影響與自己最親的人。

  ﹡父母對子女的擔心是最溫柔的詛咒。

  古時好多諺語也說明人的意念的重要。如: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因此地球人每個人意念的善惡小則影響自己和至親之人,大則影響環境和地球生態。

  現在很多孩子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所有的問題都是父母真實寫照,是全息縮影。12歲以前所有的病大部分原因在媽媽身上。人生的苦難,皆來自於人生違反大自然規律。生活驕奢,不孝父母,無知惡有惡報,厚德載物之因果。還有那些慘死在父母手中,沒見過天日的墮胎嬰兒,他們無聲的吶喊,經受無量的苦難。為了您至親之人斷惡修善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