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1
20xx年3月17日,本個參加了市沈志亮教師工作室的《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專題學習會。李鎮西指出一個人的成長,不是局長的事,不是校長的,是自己的事。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做到四個“不停”:一是不停地實踐。二是不停地思考。三是不停地閱讀。四是不停地寫作。關於這四個“不停”,李老師也強調:實踐要做到科研性、創造性;閱讀要做到專業性、人文性;思考要做到獨立性、批判性;寫作要做到日常性、敘事性。透過本次的專題學習,李鎮西老師指出的四個“不停”,使我深刻感悟到,要成長為一名專業化水平高的教師貴在堅持。
1、堅持學習,做個讀書人。
首先,學習自己任教的學科專業知識,對於一個教師來說,不管你是教什麼科目的,自己的專業知識不過硬,在學生面前就沒有說服力,更難以樹立起你的學科魅力,何談讓學生愛上你的課?其次,讀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書。我們本身就是做教育工作的。我們教育的物件是學生,而學生的本質是受教育的人。所以,這些書籍實質上是教育家們集體經驗智慧結晶的高度總結,而且和教學實際緊密結合,是我們的“看家書籍”。對於這些書,我們必須要堅持閱讀。
2、堅持反思,做個善於思考的教師。
時刻反思自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行為、目標達成三者之間實際作用的關係,具體來說就是要思考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學習行為的促進關係,學生學習行為對學習目標達成的因果關係。作為“善於思考”的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要會“指導”去“思考”,從而使學生也成為善於思考的人,影響他們養成善於思考的習慣,影響他們學會思考,影響他們學會反省自己,學會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來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而不再是每天只知道“接受知識”、完成作業再做大量練習題目的考試機器。
3、堅持實踐,做個實踐型教師。
教師必須是善於實踐的人。學習的目的在於“改變”和“最佳化”,而這必須透過新知識、新理論、新觀念的“運用”才能實現。在“運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主觀願望和“本本”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模仿、搬用、拿來,不經過一番消化(吸收其精華,剔除其糟粕)都很難變成自身真正需要的營養。所以,這裡的實踐,既是對新理論的'嘗試與“揚棄”,又是對“原我”的挑戰與“揚棄”,不是一般意義的課堂教學。也只有這樣的實踐,才能完善自我,“趨近”理想。
《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2
一、師者——襟懷與才情的合融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首先是人學。”而語文,正是一門解放心靈、喚醒自我、發展個性的“人學”。著眼於學生的語言素養、思想提升、情感需求和個性發展正是作為師者尊重、平等、寬容的襟懷氣度的體現。
在如今的語境中,兩柄利劍正懸在語文教師的頭頂,因為高考指揮棒,我們把教學中的閱讀變成了支離破碎的字詞講解與肢解了審美意味的層次分析,閱讀變成了應試的技巧訓練,鮮活的文學失去了血色,明眸善睞的抒情文字垂下了眼簾;因為網路快餐文化,閱讀變成了一種純粹的感官刺激,閱讀原本具有的靈魂引領與對生活靈敏的感悟異化為靈魂缺位的文化消費,經典名著的閱讀變得無足輕重,正在一步步遠離我們文化閱讀的視野。這些對提高人文素養、夯實文化底蘊起到了極大的反向作用,解構了閱讀帶來的審美愉悅與對歷史現實的文化感知。
讀一篇文章,就是走進一個時代,走進一個作家的心靈世界。讀莊子,是領悟“大道無形”、“遺世獨立”的無窮智慧;讀蘇軾,是領悟他“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的豁達。一切精奧的思想都蘊含於語言之中。先賢留下的文字是一盞盞美妙的明燈,溫暖著一代代後來者的眼睛。
二、課堂——民主與智慧的相遇
李鎮西老師在《自己培養自己》一書中提到教育要有“兒童視角”,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觀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傾聽,用孩子的大腦去思考,用孩子的興趣去探尋,用孩子的情感去熱愛。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李鎮西老師講授蘇霍姆林斯基《致女兒的一封信》中所體現的教育智慧,這是一堂學生討論“愛情”的語文課,李老師是針對學生的心靈需求而設計的教學問題,課堂上有精彩的思想碰撞,有感人的情感生成,最終孩子們明白了“只有以人的方式去愛的人,才成為真正的人。”“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作為一名語文學科的教師,其實也承擔著育人、樹人的責任,我們都可以成為現在所提倡的“全課程育人”的實踐者。
“總統是靠不住的”這句話是李老師經常對學生說的。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培養批判精神,破除迷信。這裡的“迷信”主要是指學生長期以來形成的對教師的迷信,對名家的迷信,對權威的迷信和對多數人的迷信。教師不應以真理的壟斷者自居,我們是和學生一起追求新知的志同道合者。我在課堂上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我以為課堂不必一昧示強,偶爾示弱,我們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理想——素養與應試的雙贏
李鎮西老師強調,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做到四個“不停”:不停地實踐;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閱讀;不停地寫作。最後李老師還特別強調“心態”的重要性。自己培養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應該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不可不切實際,要切實定製自己的發展目標。心態要擺正,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作為教師,我們要自己培養自己。不必用堆疊的榮譽來證明教師的成功,教師的光榮就印刻在學生的記憶裡。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要學會思考,在實踐中去體會,去感受。同時要將自己的感受、看法整理記錄,從中吸取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的成長,需要他人的引導,更需要自己的努力。李老師強調“自己培養自己”,並不意味著李老師反對他人的作用。從李老師舉的一個個例子中,我們也能看出,人成長的過程中,重要他人對自己來說是那麼的重要,如果那位唐老師沒有得到李鎮西老師的指導,也許還會在消極中度過每一天;“快樂小荷”如果沒有李老師的指導,也許永遠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師……可見,人的一生,需要他人的引導,他人的點撥。而一旦人的自我成長的意識被喚醒,下面就要看他個人的努力了。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功利主義大行其道的今天,做一個循規蹈矩、專抓成績的教書匠無疑會更輕鬆。正如溫先生說的:“理想主義嘛,就是要高一點,要有引領的作用”。做一個庸俗功利的現實主義者固然可以適應現實,但只有不懼變革的理想主義才能改變現實。任何新事業都需要有更多人願意當那個“理想主義者”,去勇敢實踐、去大膽反思、去切實改造。“與其詛咒黑暗,不如燃亮燈火。”
博愛存心,和光映面,不惑不憂,不懼不戀。
《教師成長,自己培養自己》學習心得體會3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提升自己的人文情懷。我們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學,站在社會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生的高度看社會,站在星空的高度看人生。教師的人文情懷,應該是一個特別有學問,是一個有人文底蘊的人,是一個文人。人文素養至少包括:情感與理想、風骨與良知、視野與思考、學識與胸襟。情感與思想情感這裡當然是指對教育和語文教育的情感。2000年李鎮西老師寫過一段話:
我不止一次的慶幸我是一個老師,因為與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遠年輕;而且我特別慶幸我是語文教師,因為這是我能用一雙“文學的耳朵”隨時傾聽“花開的聲音”,並把這種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用文字表達出來。這份情感就是最基本的人文素養。
首先,風骨與良知:所謂良知,通俗的說,就是隨時都想著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孩子就是一切,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當學生利益和學習的利益發生衝突時,當然要維護學生的利益。
其次,視野與思考:首先是專業視野,我們至少要讀三方面的書:教育學著作,杜威的《民主與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陶行知的《陶行知名篇精選》等;學科教育專業著作和專業雜誌。比專業視野更重要的是人文視野,對於國際國內富有影響的思想家的著述,包括人文知識分子的著作,你閱讀多少?對於中國20世紀的歷史你凝望了多少?對於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你思考了多少?對於當下中國社會和民眾社會民眾的生活,以及各種暗流洶湧的思潮,已關注了多少?
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給教育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教育——這首先是人學”;而語文,正是一門解放心靈、喚醒自我、發展個性的“人學”。因此“人”——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個性發展,應該是語文教育的生命。而教師是否真正有民主的胸襟,就是看他能否尊重學生心靈的自由。閱讀是為了充實我們作為教師的精神世界,為了讓我們能夠站在人類文明的精神高度俯瞰我們的每一堂課。學生思考的火焰,只有只有用教師思考的火種去點燃。
什麼樣的人最快樂?英國《太陽報》一次有獎徵答活動,這次活動從應中的8萬多封來信中評出的四個最佳答案。“完成作品,吹著口哨,欣賞自己的藝術家”、“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給嬰兒洗澡的母親”、“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生命的醫生”。這四種人都不是教師,但他們快樂原因都和教師的職業幸福有關,沒有創造的教育生活是沒有快樂的,只有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充滿創造的因素,我們的職業才充滿幸福。
李鎮西老師曾經說“能夠給我的學生留下充滿人性的溫馨記憶,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們感到在李老師身邊生活的幾年,是他們生命中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我便有了職業幸福。”“芬芳的笑容是精神綻放的花朵,美麗的校園,燦爛的童心,明媚的笑聲是靈魂散發的陽光,照亮了理想,輝煌了人生。”明媚的笑聲是心靈散發的陽光,教師心中只有裝著陽光,才可能在孩子面前有那麼名位和燦爛的笑容。
我並不領先,但我在行進,我並不優秀,但我很幸福。“鼓勵”“批評”“平臺”“機會”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但最後並非每一個人都成長起來了。就像這地球上的空氣、陽光和水無處不在,但並不是每一顆種子都能發芽,每一朵花兒都能結果。
平臺再好,不參與,也成就不了夢想;舞臺再大,不表演,永遠都是觀眾。別人的鼓勵只是短暫的,關鍵是自己的內驅力,自己要成長的願望和持之以恆的行動!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那個讓自己驚訝的“我”,而這個“尋找”的過程是沒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