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知行合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1

  朱熹的“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萬事萬物,包括意識的和物質的。“致”是求得、獲得的意思,“知”是知識。具體理解就是說,一個人的教育學習的出發點就是從追尋事務本體而得到知識。《知行合一王陽明》讀完了,但以“知行合一”的理念,潛心修行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以格物致知之精神,探究事物的原理獲得知識;言行一致之韌性,踐行求知的每一步去躬行。

  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和資源欠缺,農村學生往往重視基礎知識而忽視動手能力。過多的高分低能例子不要多說,足以證明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在探求新知識的過程中已經不再是傳統上認為的“授業灌輸”,而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體。拿小學科學課堂來說,每節課試驗的過程如果僅僅藉助多媒體影片觀察,久而久之學生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意動手,理論充足而實踐短板。上一學期我校一股養蠶風潮,學校裡的孩子們在春暖花開的季節搜尋桑葉,為了科學老師養的蠶寶寶不捱餓。每天早晨辦公室的門開啟,就“報告聲”不斷,把桑葉留下,看一眼乖寶寶地變化就走開。哪一班上課,那一班的孩子就不想離開一秒中,圍著看,看不煩。從蠶,到蠶寶寶每天變胖變長,到最後地蠶蛹,破殼而飛。這種生長的過程,是老師與孩子們共同的體驗,絕不是袖手旁觀的圖片觀看獲得的知識所能給予的。綜合看來,每一學科都可以運用“格物致知”地求知精神,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數學地手腦並用,對於知識存留一種懷疑求真的態度,用實踐來探求知識的本真。

  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無論後人對此如何褒貶批判,這句話同樣給予教育者們一些啟示。最先要想到的就是陶行知大師。“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學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階段,它是在“行動”的階段。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理論是從“知行合一”中繼承和發展而來的。其實無需要拔高理論,教師每一天的教學工作都是對“知行合一”的一種實踐躬行。班主任老師每天早早地進班觀察孩子一條的狀況;任課教師備好課、將課堂創意無限激發;作業情況的及時反饋,榜樣示範、家校溝通。誰能說這些就不是“知行合一”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育無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最不平凡的事情。

  希望我們這一代老師對“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踐求疑精神與心與行,讓教育燃起一股新力量。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2

  所謂"知行合一",是指對某事件進行了充分認知其過程和重要性,包括困難性等條件下,輔以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行動,從而達到目的,是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者無疆,綻放其美麗。

  樂嘉帶年僅四歲半的女兒參加沙漠徒步活動,應是考證過,對其過程有較為充分的認知,並做了充足的準備的。作為成人,他應認識到這不是花前樹下,林蔭道上,不是百鳥悅鳴,怡然悠然,不是不知不覺一天三十六里就過去了;而是沙漠中,阻力下,烈日當空,汗水涔涔,頭暈目眩;是幼齡童,嬌閨女兒。我寧願相信樂嘉早就較長時間有意訓練孩子體格,適應冷熱忽變;再者,樂嘉的背後,必有一個設施齊全的醫療團隊作保障。如此等等一系列保全措施下,這才有了"沙漠徒步"。"知"其難,"備"其需,"行"就成了水到渠成。

  任何一件事或驚天或離奇,背後必有原因或不為人知的真相,所以不能只看表面不合情理就憤然慨然,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非議對方。樂嘉所為,可能就如他所說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她學會獨立和堅持。如果女兒順應此行,很難不說樂小花既擁有了優越的物質條件,又逐漸訓練出強悍的精神力量,樂氏家族承傳有人,也是對社會做出了一定的表率和貢獻。觸龍說趙太后,就勸其不要溺愛孩子,應"為之計深遠",給予一定的磨練和擔當。古今有識之士皆不會一味順從孩子或別人,定會籌算謀劃,一旦取定,便直往不悔。

  當知其條件不具備不成熟,那就選擇合適的行為方式。當今社會,物質條件較為豐裕,但精神貧乏,網路當道;身體疲乏,脂肪橫行。如若我們在緊張的工作勞作閒餘,借鑑"樂嘉育女"的方式,必要時丟掉網路,迴歸自然,鍛鍊身體,富裕精神,愉悅心靈,接納自己,我想就不會出現那麼多的"空心人",形貌俱佳但眼神空洞;不會出現那麼多的"低頭族",形體單調,"方向一致",佝僂病態大腦昏昏。樂嘉育女,我們育己,知其弊,切其脈,護其根,洗淨汙,行其果,中通外直,亭亭立世。

  當然,應知凡事不可"過",進退有度,方可行者無疆。樂嘉背後雖有強大的保障團隊,但孩子太小,腿生紅疹密密麻麻,腳起水泡難以入眠,小小孩子本不知愁滋味,卻受此折騰,多多少少有些殘忍。不妨等孩子大一點,再過兩三年,身心會更成熟點。畢竟樂嘉作為名人,表率和榜樣的影響不可忽略,如若經濟稍富裕之族都去效仿,沙漠熱鬧,公路紛紜,大山喧譁,海里鼎沸,但有可能就會岀現醫院擠擠,醫生忙碌,藥品突缺,而忙碌過後可能是長時間的質疑、冷清,肯定不是好事。

  何況你我皆凡人,知弊切脈,行之有數,不好高,不騖遠,忌盲從,忌全否,知行合一,進退有度,方行者無疆,笑迎此生。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3

  任何事只要開始去做,永遠不晚,今天終於動筆開始寫書評,我沒有寫過書評,也沒看過好的書評,怕看了,我就不敢寫了。在豆瓣寫書評,只是滿足了自我的表達,寫的好與不好,還望看見的人,路過就好。

  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我看了兩遍,我想我會繼續看下去,無論多少遍,每次都會有新的理解。這次最想聊的是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這本書主要宣揚的就是,知行合一,它的意思是當你的良知和你的行動一致合一了,就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能成為像王陽明一樣的立言,立行,立功的三不朽的聖人。普通人都在追求更多智慧和能力,從而能更好面對自己的生活和選擇,進而擁有更多的名和利!但是王陽明說,追求良知和行動的一致,比擁有更多的物質和名利更加重要!那麼普通人如何得到和做到知行合一呢,我困惑我們如何確認良知是我們與生俱來的,難道一出生我們就有良知,難道任何事良知都會告訴我們該怎麼面對和去做嗎?那是不是說,只要聽從心裡的聲音,任何事都能很好的面對和解決嗎?

  我以為我們也是透過學習才認識什麼是良知,難道人本身具有,無需外在去求索嗎。那麼學習的價值何在,過多的閱讀和學習會不會讓人更加迷茫,過多的工具和本事會讓我們迷失自己真正的良知嗎。知行合一告訴我們,通過後天的學習認識到我們內外本具有的良知,然後將良知和身體外在的需求做區分,透過自己生活的磨練,發揚內在的良知,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我想,大致的邏輯就是這樣,當然,作為普通人的典型代表,我覺得普通人沒有必要一定要追求成為聖人,畢竟聖人少而普通人多,王陽明只有一個,孔子都只有一個,一個聖人的出現勢必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作為普通人,如何做好一個普通人,一個身心健全,生活快樂的人都已經非常了不起!況且生活本身有其殘酷和任性的考驗,我們都無法掌控生活對我們的考驗,我們唯一能把握的是用一顆怎樣的心去面對可能會一地雞毛的生活。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給了我一個解決自身問題的思路,我想我會繼續學習王陽明的想法,深化對陽明先生思想的理解,或許我會有另一番感悟!

  感謝陽明先生,感謝自己的認真,我喜歡這樣不斷成長的自己,我會堅持做這樣的自己!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4

  “知行合一”我認為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說人的行為要與人的認識相符,有什麼樣的思想就做什麼樣的人。第二層意思是說人的認識要與客觀實際一致,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在學習方面的“知行合一”我要講的是第一層意思。

  在學習中堅持知行合一的原則有很重要的意義。首先,堅持知行合一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學習了一個理論、知識便迫不及待地要把它付諸實踐,這樣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堅持知行合一是連線理論和實際的橋樑。在學習中如果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能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最後,堅持知行合一是認識發展的前提。如果不能讓自己的認識和行為保持一致性,第一就相當與否定了認識的作用;第二就不能判斷認識的真理性。這樣認識就會止步不前。

  常聽人這樣說“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這便是沒有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人的本能,而是需要培養的。在學習中要自覺地將理論與實際相聯絡,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同自己的行為相一致。長此以往,必定能夠練就知行合一的好品質。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5

  上週公司組織了一戶外拓展活動,雖然此次拓展訓練很短暫,但在訓練中體會到的集體榮譽感和同事之間的信任將成為我們人生當中一筆重要的財富,讓我們能夠以更好的心態,更飽滿的熱情,迎接我們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挑戰的驚呼,助威的吶喊,成功的喜悅,勝利的歡呼,在充滿刺激的訓練中不斷挑戰自我,認知自我。“不要以為你勢單力孤,有了團隊,你也許什麼都行!”“人本性,智慧具足”,我們要做的就是挖掘人的這種本性,透過量化了企業的共同目標、訓練團隊,樹立贏的信念。“學就是做,做就是學”,這正是中國文化“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理論的具體實踐。“而且,必須讓每個人反覆體驗‘贏’的經驗”。

  良好的團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是現代人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現代人人格特質的兩大核心內涵。在現代社會,人類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這種人格力量的駕馭下,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掘和體現。

  透過此次的訓練,不但考驗了我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在各種環境下的心理承壓能力,更為處置各類災害事故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緊張而精彩的訓練結束了,每一個隊員都是成功者,這就是充滿活力與自信的美生人,在汗水與歡笑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體驗。平時耳熟能詳的“團隊精神”變得內容豐富、寓意深刻,帶來了心靈的衝擊,引發內心思考。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訓:“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在德與才的關係上,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強調,又堅持以德為先,而非等量齊觀。“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德為導向,才是基礎,德靠才來發揮。才靠德來統帥。相對於才而言,德更為根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有才是廢品,無德無才是毒品”。

  知行合一,就是講理論(知)和實踐(行)要合而為一,不可過分偏重一邊。“知行合一”的知行觀點在中國哲學史上由王守仁最早提出。語載王陽明《傳習錄》:“知之真切篤實處。既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只為後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先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併進之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7

  說到《知行合一》大家自然想到的是聖人王陽明先生,其原名王守仁,浙江餘姚人,因晚年居住於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出生於世代為官的書香門第,由於從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博覽群書,尤其是各種聖賢書,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他樹立了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崇高理想,從而建立了東方哲學史上五百多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一個流派——心學。

  《知行合一》這本書的作者度陰山是透過講述王陽明先生輝煌傳奇的一生,從而向大家深刻的的剖析“知行合一”的無窮智慧,即是“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王陽明先生的內心也經歷了從“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到“知行合一”的一個過程。而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同樣也悟到了“讀聖人書,學聖賢智慧,直麵人生困惑,悟內聖外王之道。”

  說到“完人”,不得不提的是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兩個半完人,一個當然是萬世師表的孔夫子,另外一個就是開創了心學的王陽明,還有半個,即後來晚清實學的代表人物曾國藩。而王陽明的“心學”,五百年來折服無數中外名人,包括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均對其稱佩不已。

  那麼究竟什麼是“心學”呢?

  《知行合一》則是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將“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其精髓在於:“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應該向內去求。每個人生活的世界,實際上是由你的內心創造的,這個世界的意義是由你的心賦予的。

  曾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為什麼“此心不動”是唯一的技巧呢?因為心不動才能冷靜,冷靜才能沉著,沉著才能在危機面前正常甚至超常發揮,這就是所謂的急中生智。事事講技巧,似乎看著聰明,其實都是投機者的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者,才會從大本大源上找依靠,老老實實做功夫,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大巧若拙”。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指的是“良知”,是每個人內心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找到並遵循內心的良知,複雜的外部世界就將變得格外清晰,致勝決斷,瞭然於心。現實社會中,許多人僅僅理解為先知而後行,這就徹底理解錯了王陽明大聖賢的思想和意思。多年以來,究竟有多少人做到了“知行合一”?由於許多人理解錯了古人的思想,都在“有選擇地知,有選擇地行”,因此真正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知”和“行”是“行”就是“知”,“知”就是“行”的關係,分開了就是空想不幹和苦幹不思的人,這是許多人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做到這兩點,即是“致良知”。良知是何物,良知既是道,是人對善惡的批判,是恆定的世界觀。

  王陽明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

  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

  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

  總有人感嘆人心險惡,可王陽明告訴我們,哪怕是罪惡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從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王陽明則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不都是一無是處的,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的東西、珍貴的品質。所以人要對自己有信心,堅信自己的價值。

  在現實生活中,王陽明“知行合一”可從以下三點來借鑑和理解:

  首先,從工作實踐來看,“知行合一”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科學工作方法。“知”在實踐中的運用就是“行”,而最大化運用要求我們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將執行與具體情況有效結合。針對掌握的具體情況,在實踐中以適而合用、分而細化的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工作。二是經驗與執行力的有效結合。“知行合一”講究的是“知”與“行”的緊密結合,在工作實踐中,要對每天的工作進行及時有效地總結,積累經驗,汲取教訓,以此改進個人的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執行力。

  然後,從意識上來說,“知行合一、力行實踐”的精神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科學務實的思維方法和精神動力。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雖然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道德修養論與道德實踐論,但從儒家“修己以安百姓”和“內聖外王”的思維邏輯與思想傳統的角度來說,其道德修養必定要落實到政治實踐和社會治理上,所以又是一種政治學說。

  最後,從文化層面理解,提倡“知行合一”,有助於在新的形勢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所謂“文化”,按古人的定義是“人文化成”,即以人文精神教育人民,養成良好社會風尚。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學說,重點放在“行”上,奉行的是文德教化理念,強調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對於發揮“人文化成”作用,推進全民道德教育能起到積極作用。

  知善而行善,行善而知善,此乃知行合一!(此處的善指善巧方便)。知和行有著很大的分別,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它的意義,不要等自己出現遺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有很多事情知道但是沒有去做,徒留遺憾,豈不傷悲。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勇敢去追,勇敢去嘗試,你將在行動中,開闢人生的新天地。讓我們大家攜手共進,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8

  初次讀這本書,有諸多的不認同,為什麼,首先對王陽明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就不能理解,在當時的時代,儒家思想,是要拋棄物質的東西,去享受精神層面的東西,但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不僅要享受精神層面的東西,我們也要享受物質層面的,我認為我除了吃飽以外,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除了穿暖以外,也要注意衣著得體,讓大家見笑了,這就是我當時初次接觸這本書的想法,諸多評判。

  再次閱讀這本書,我拋開我之前的態度,慢慢進入,反而越讀越有意思,在讀的過程中,悟到一些道理。其實,每個人在讀書領悟中,都會有自己的獨到的想法,我們不能去評判誰對誰錯,只能說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像王陽明他的成功也是吸收了道家、佛家、儒家的精華,成為他今天的心學。吸收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開啟自己的思維模式並昇華,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王陽明格竹子格了六天六夜都沒有格出竹子的道理,還把自己給格病了。而我們組的馬威前幾天在群裡發:“竹子用了四年,僅僅長了3CM,但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僅僅用了六週就長到15米。不要擔心你此時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看,王陽明格不出的道理,被我們馬威同學格出來了嗎。我們現在不就對過去的文化進行昇華了麼。

  有些同學說,為什麼讀這本書呀?我又不想當聖人,王陽明說的人人都是聖人,肯定認為是扯的事,怎麼可能呢?其實我覺得王陽明說得對,人人都是聖人,只是分大聖小聖而已,為什麼?如果我們對這本書融匯貫通後,把致良知做為以後做人處事的準則,去影響孩子,影響家人,影響周圍的朋友,未必不可稱之為聖,也可以向陳教授、胡清老師一樣,向更多的人去傳經授課,去影響更多的人。目前我們學習的九點領導力,也是讓我們從心出發,遵循心中的善念,按照這種指引去工作,去生活。

  我認為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按照我們心中的善的指引,來做事情,處理事情,用向上向善的力量來影響身邊的人,帶動身邊的人。

  我的三點感悟:

  (一)聽從良知的第一感覺。

  每個人做事情,對錯與否,首先是否從心中的良知出發,前段時間我的好朋友說,如何練習好自己的情商,如何會說話,才是為人處理的道理,準備去買兩本《蔡永康的說話之道》好好學習如何說話。當時我就告訴她,好好說話,如何說話是術,重要的是你的心,是否遵循良知的指引,良知是道,有術無道,你說的話只能讓他人覺得你是虛情假意,甜言密語,並不走心。我們只有心到了,才能讓別人覺察你的真誠。

  (二)凡事內求。

  舜和他老爹瞽叟的故事。正是舜常常內求,自以為是最不孝的,因此他能孝,舜每天想著自己不能盡孝之處,因此他就更加孝順,等到瞽叟高興時,他只不過是恢復了心中原本就有的慈愛的本體。所以當我們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夫妻關係有問題的時候,上下級關係有問題的時候,朋友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向內求,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所有問題都迎刄而解了,並不是說有問題是我們自己錯了,只是更換一種思維模式,更換一種做事的方法,可能就能獲得更好的結果和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馬歇爾盧林堡的《非暴力溝通》,不就是讓自己換一種溝通方式,有同理心,這樣溝通就沒有障礙了。

  (三)知行合一。

  學以致用,必在於行,而不行不可以為致知也。也就是必須在事上練。我們知道了良知,也就是知道了道德規範,行為準則,但是不去用,那也不對,只有在事上練習多了,我們才能得心應手。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9

  本書詳細講述了王陽明從小開始思考追尋人生的終極價值,當時明帝國的知識分子都以讀朱熹理學、透過八股考試、進入仕途為畢生理想,王陽明對這種追求卻不以為然。他的志向是成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

  長大後,起初他被“經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希望成為治國理政的人才,他學習兵法和軍事理論,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指揮千軍萬馬、指點江山。然而現實並未給他這個機會,而後便轉而去精研辭章之學,和那些以詩歌文章獲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透過辭章為萬民立心,立千古之言。他虔誠鑽研,日夜苦讀古代文學著作,創立詩社,被當時文學界譽為天才。可是當他發現這條路也並非正途,他便毅然放棄了,並解散了詩社。後來,王陽明又投入到朱熹理學、佛學以及道教的領域中去,結果發現這些領域都無法讓他實現人生價值,於是也都果斷放棄了。直到最終他創立了屬於自己的陽明心學,才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初心。

  看完這本書,不得不佩服王陽明的傳奇一生,也對他的心學造詣歎服不已。他所創立的.陽明心學已成為中國哲學史的一座豐碑,令後人仰望。王陽明用他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在追尋個人理想的過程中不必計較付出多少,該放手時就放手。

  他雖然涉獵廣泛,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費盡他半生心血。然而一旦明白,便毫不猶豫地放棄了。正所謂“只有捨棄,才能得到”。一個人如果在他所從事的事情上得不到快樂,無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何不趁早丟棄這一包袱,選擇輕裝上陣呢?他對於人生理想的執著追求,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以及他那始終如一的為生民立命之心都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10

  剛開始拿到《知行合一》這本書時,我還在擔心這種傳記讀起來會非常乏味,後來發現這本書運用淺顯、有趣的語言講述了王陽明輝煌傳奇的一生,我漸漸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勵志的書,當你事業和生活跌落低谷時,讀讀王陽明的故事你就會不再感嘆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針,當你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時候,看看《知行合一》,你會找到心靈上的支撐。

  此書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寫王陽明傳奇一身的故事。無論學術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王陽明雖然是一介文官,卻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寧王叛亂……王先生都是在朝廷無計可施的時候,用了極少的兵力在極短時間內平定內戰。“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王陽明立了這樣的奇功,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獎賞和加封。對於這樣不公的際遇,他從未抱怨一句,更沒有因此消沉。這正是心學的力量,是王陽明的大德:只堅持自己心中認為對的事情,其他的與我無關。

  讀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陽明神奇莫測的智慧,來源於他的心學思想和躬行踐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陽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嘗過牢獄之災,也體驗過權力之巔。這一切鑄就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精髓,他的心學思想被譽為是王侯將相的必讀經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龍場驛時,那裡荒僻蟲蛇眾多、瘴氣橫行,他在這樣艱苦流放時期沉靜苦思後,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沒有能力改變外部環境的,只能適應環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

  我第一次對心學有了認知:“心即理”。他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於儒家,提出振聾發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調內聖外王,將心性之學轉化為卓越的事功。企業文化即是“人心”的經營。“心即理”啟迪我們:人的精神力量是偉大的“致良知”意味著將核心價值向外推廣,這一思想對形成正確的企業價值觀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熱愛崗位,作為碼頭的一員,我要用辛勤勞動追求夢想,以實際行動為碼頭髮展添磚加瓦。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11

  放假前我參加了共青團雲巖區區委組織的團幹培訓“知行合一,致良知”陽明文化行活動,培訓當天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本《知行合一王陽明》的書籍,回家後我看了看,書中的內容讓我印象很深刻,也有很多的感觸。所以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書中講述了王陽明的輝煌傳奇。任何一個優秀人物的成長都不會那麼一帆風順,王陽明也是如此。他經歷了當眾廷杖的奇恥、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瘟疫肆虐的危險、荒山野嶺的孤寂、無人問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後的狂喜、得道後的平靜後,王陽明不但求得了內心的安寧,而且逐漸透過“知行合一”擁有了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以幾封書信,一場火攻,三十五天內平定了寧王之亂。憑藉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王陽明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族匪患。王陽明本是凡塵俗子,但是他的心學卻能夠萬世流傳,讓人拜讀後回味無窮。這是因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勇於深刻剖析追根求源;他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鍛鍊內心平靜面對,而後深思熟慮總結經驗。

  他在被放逐到龍場驛時,那裡荒僻蟲蛇眾多、瘴氣流行,接近於山頂洞人居住時代。他在這樣艱苦流放時期沉靜苦思後,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場和險惡的朝堂,讓龍場悟道實際發揮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內心的良知,便能達到寧靜於內,無敵於外的境界。人是沒有能力改變外部環境的,只能適應環境。這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不經風雨,就不能見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長,讓人成熟。

  他在南贛剿匪的時候,悟出了“任何一件事靠你一個人獨坐想象,無論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於事無補;必須要到事情上面去磨鍊,做事時無愧於人、無愧於心,也就是所謂的煉心”。他的了悟告訴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學會反思。每天想想自己是否在人際交往中做了不妥當的事情?每天是否做了欺人欺心的事情?如果沒有,那就安心並保持這種好狀態;如果有不妥當地方,那就馬上改正過來。其實王陽明能夠剿匪成功不單是卓越的軍事才能,也凸顯出非凡的攻心術。這就是萬事不難,要做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做事,成功也就是必然的結局。

  他在《傳習錄》中提出:良知在人,永遠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盜賊,你喊他賊,他也不愛聽,這就是良知永遠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遮蔽,並不是說他沒有良知了。正如烏雲遮住了太陽,你能說太陽消失了嗎?這樣辯證的觀點通俗易懂很容易讓眾人接受。接著他從良知中引申出是非善惡,並強調每個人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惡,“是非”屬於智慧,“善惡”屬於道德,而每個人一出生就具有這兩種素質,所以都是潛在的聖人。由此他又提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只俯首於自己的心”。這裡肯定每個人存在的價值,倡導“人人平等”也體現出人的“自尊”。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心學,領悟到了知行合一的一些內涵,頓時感覺到惡劣的自然環境或者複雜的外部世界都不足以成為人生前進的阻礙;我們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個體,都是自己的上帝;我們只需要憑藉自己的良知做人斷事,塵世間原本也是如此簡單明晰。

  知行合一心得體會 篇12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主要講述了王陽明的一生如何透過知行合一的方式達到人生的巔峰的。王陽明出生在一個士大夫家庭,父親是個狀元,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智商,所以比較桀驁不馴,年輕時做過很多狂傲的事情,跟隨道士尋過仙,盲從僧人坐過禪。然後跟隨自己父親的道路一樣入朝為官,然後為小人所害,進錦衣衛大牢,九死一生終見天日,後被髮配龍場,在山間野嶺中,出了著名的龍場悟道,終成心學大師,提出知行合一的哲學理論,後在江西剿匪中首次展現了知行合一的無邊威力,後平江西寧王亂;功成後,歸浙江餘姚老家講學,晚年奉命前往廣西剿匪,再現知行合一無邊威力。死於廣西返回浙江餘姚途中。

  以上用我自己的回憶描述了一下王陽明的一生,從王陽明龍場悟道後,王陽明才真正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透過王陽明一生,和王陽明在幾次剿匪中所立的蓋世奇功,都無比展現了知行合一的威力,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呢?用王陽明的話說,知不是知道,而是良知,行即為行動,將良知和行動整合起來才能展現出超凡的實力。透過閱讀這本書,我得到的結論是:知行合一的重點是擦拭自己的良知,並把去修正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用自己良知悟到的感知,拿出來和別人討論然後去格良知,所謂的格良知,就是不斷的修正自己的良知,只有自己的良知明亮了,才能在後面的人生中更好的運用知行合一的力量。而如何格自己的良知,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必須像曾國藩那樣一日三省,每天都和自己的良知對話,發現自己良知不好的部分抓緊剔除。

  不光透過這本書,還有我此前看過的書,基本都告訴我一個道理,學習是一方面,悟道則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而悟道就是要多去思考,將所學到的道理知識,透過我們的思考融匯到一起,很多時候我們就覺得此前學過的東西都忘了,而透過悟道後的知識,可能也會忘了具體的來源,可以我們透過悟這個過程將這些知識切入到我們現有的知識系統去了,貌似忘了,實則和我們的知識系統融為了一體,這讓我聯想到張三丰對張無忌所說的太極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所有學過招式全都忘掉,然後無招勝有招。而悟道大抵也是這個道理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