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1
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有七八個年頭,在班主任工作中有過喜悅,也有過失落,更曾對於棘手的學生產生抱怨。參加了“豐南區中小學班務管理宣講大會”後,聽了四位優秀班主任的演說之後,讓我重新找回了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在學習過程中,我懂得了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也找到了班主任工作的方向。現將我的一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用心用愛。
不管是什麼人,都會犯錯,學生也一樣。學生年齡小,明辨是非的標準低,無論你怎麼教育,他們都會時不時地給你找點兒麻煩。當你遇到時,不要一味地去批評指責他們,要用我們的愛心去感化、包容,讓學生時刻感悟到老師無私的愛始終陪伴著自己。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應該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如何育人?我認為,愛我根本。愛學生,就需要我們尊重學生人格、興趣、愛好,瞭解學生習慣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方式等,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學生樹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嚴是平等的。我們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努力做到能想一個真正的朋友一樣,重視、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被尊重是學生內心的需要,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教育專家常說“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參照我們的自身經歷,我們不難發現,當一個孩子在被你認同、尊重後,他可能會有驚人的潛力和爆發力。
二、講求方法。
要想輕鬆地管理好班級,就要制定好班主任工作計劃,有適當的管理學生的方法,並能“因材施法”,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不會感到雜亂無章、茫無頭緒,就會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工作也會輕輕鬆鬆,信心倍增。如錢營學校的馮翠紅老師所講的《對班級管理的實踐與體會》就給我的啟發不小。
三、持之以恆。
像幾位老師所講的那樣,其實在平時的教育管理中,自己所想到的適時可行的方法也不少,如:每週班會的定期定主題、班幹部做工作總結、學生輪流做值日班長、每天一個好故事等等活動,當時開展時,確實達到了預想的效果,可就是沒能堅持,最後也“夭折”了。育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因此我們不能有“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思想,否則就會成為育人路上的絆腳石。所以我們要有一顆為育好學生的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心。
四、合力教育。
吳金瑋老師提到的“讓教育形成合力”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
五、經常反思。
這次活動中的一個個案例故事,老師們的一個個理論及總結,使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使我倍愛鼓舞,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將把在這次學習中的所學所獲運用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再不斷地學習、探索、實踐,爭取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優秀。教育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育人成才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需要每位班主任用心地去把握、體會。在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新、藝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來。我爭取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班務工作水平儘快提高。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2
12月27、28日我們有幸到煙臺參加了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的活動。在講壇中,專家們大量生動感人的事例全面敘述了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經驗和搞好班級的具體做法。透過這次培訓活動,使我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下面就簡單談一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臉上沒有微笑,是因為心裡沒有陽光。心裡沒有陽光,是因為心胸不夠寬廣,心胸不夠寬廣,是因為心裡防衛過當。”段老師以一段格言式的開場白,展開了洋洋灑灑的演講。
段老師用幽默生動的語言鼓勵我們投身研究,他說,老師一研究,生命就快樂,老師一研究,學生就快樂,他說,快樂是一種物質,研究有助段長壽。他指出,“聰明的人投資研究,明白的人投身研究,一般的人忽視研究,糊塗的人蔑視研究。”他號召我們“用快樂去傳染快樂”。對照我們的教育教學,我深深地感到了慚愧。我們平時在教學中總是抱怨太累,現在想來,我雖然沒有糊塗到蔑視研究,但確實是忽視了研究呀。這就是我和段老師的境界差別吧。確實,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的臉上的微笑太少了,以後還是多對學生微笑吧。
理想課堂文化的追求。段老師認為,理想的課堂能煥發師生的生命活力,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裡,段老師重點解讀了“愛”、“自信”、“合作”、“表達”和“智慧”五個關鍵詞,以闡述他對理想課堂的理解。講到“愛”,他說“面對生命,不能無情”,微笑首要是表達自己的一種快樂,所有的大成就者,你都能看到他的佛光。微笑便是佛,快樂便是佛,幸福也是佛。那麼,作為老師,在課堂上面帶微笑,去傳播快樂,豈不是學生心中的“佛”嗎?
說“自信”,他認為有自信才會有成功,有成功才會有快樂。他認為教學就要教學生能說會道,向學生灌輸自信。他認為課堂教學首先要教學生“能”和“會”,再讓學生“說”和“道”,當學生達到“說”的時候便是“能”的平方,“道”的時候便是“會”的平方。這種說法其實就是教會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學理念。段老師還指出,黑板是重要的資源,對黑板的無視就是對學生的忽視。的確,在現代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有多少教師、多少課堂依賴段多媒體教學手段,而忽視了簡單實用的黑板呢?現在的年輕教師還有幾個人能只憑一塊黑板,一根粉筆洋洋灑灑得講半天呢?這就是知識與能力的差別所在吧。他還說,我們的教學不能停留在正確上,所有的正確都要找到道理。這就是說,我們不僅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方法。
聽了段老師的演講,我想到了很多。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和許多同事一直感到教學很累。現在想來,何不像段老師那樣,換個角度,換種思維,把教學研究作為一種快樂,把課堂教學當作傳播快樂,我們的生存狀態不就改變了嗎?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3
在廣西中小學德育專題遠端培訓影片啟動儀式上,學科專家朱家安教授為大家作了題為《追尋幸福:德育的應用之義》的專題講座。講座包括“實踐緣起——一個班主任的困惑與探索,理論回眸——尋找德育困境之根源,德福一致——追尋幸福的過程即是良好德性養成的過程,追尋幸福——走出德育困境的實踐探索”四個部分,從理論和實際的方面深刻闡述了當前學校德育實踐工作中面臨的`諸多困境及其解決的途徑,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其中令我深受啟發的一點是,朱教授於講座中提到,基於幸福內容的德福一致性,需要我們培養學生正確的幸福觀,即讓幸福在分享中升值,在給予中昇華。而在人生遭遇苦難、痛苦時我們更易體會到幸福,可能也更易樹立學生正確的幸福觀。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周國平先生《守望的距離》一書中提及的一種觀點。周老師說:“幸福與成功足以讓我們的心靈支配宇宙,不過,在人生中還有比幸福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凌駕於一切成敗福禍之上的豁達胸懷。”
細細想來,xx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多少人被困於廢墟之下,生命在災難中顯得如此渺小,但他們心胸豁達,面對著死的恐懼,領悟著生的偉大,演繹出一幕幕奇蹟的畫片,這一刻宇宙顯得如此渺小。災難中所失去的不僅沒有熄滅他們人生的航燈,反而再次點燃了他們災後重建家園的激情。而這種經歷深重苦難後收穫的幸福,展現出來的豁達的胸懷,不就是最好的德育資源,非常值得我們傳遞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嗎?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4
在班級管理中應充分利用班會這塊陣地,開設各種主題班會,讓學生有發言討論的空間,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透過主題班會及時瞭解到學生的思想動向,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解決了學習、生活、思想上的難題,又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同時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促進師生間的交流,融洽了師生感情,可謂“一舉三得”。主題班會是班主任老師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是班級管理的有效形式。近幾年來,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利用班會課,開設各種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治自律能力,並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的促進了班級和諧發展。
1.主題班會是教育學生和學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主題班會是具有明確教育計劃、指向和內容的教育活動。它不僅透過計劃實現對學生的教育,而且還能透過策劃實施學生的自我教育。主題班會為學生創設了教育場景,由學生直接參與,並在教師的引導下,構建教育意義,習得教益。一個完整的班會,從設計到實施都要發動學生去參與,這使得學生的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能夠極大地發揮,體現出主體的能動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進取的精神就會不斷增強,這樣就能達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主題班會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級凝聚力以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為基礎。主題班會可以實現對學生集體價值觀念的培養。它透過創設親切、平等、寬鬆的課堂或戶外活動氛圍,及時、有效地批評和糾正學生中的錯誤想法或行為偏差,逐步構建刻苦學習、努力鍛鍊、互相關心、求實向上的班集體,從而形成強大的班級凝聚力。
3.主題班會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橋樑。
主題班會一方面是師生展現個人才華、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臺,另一方面也是師生同歡共樂、情感交流的場所。在師生互動、平等和諧的氣氛中,教師可以“不為師”,學生可以“不為生”,師生共鳴,隔閡頓失。這種雙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構建良好師生關係的最佳橋樑。
班主任的學習心得體會5
本次學習,我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在網上聆聽教育專家的報告和講座,在群裡和學員們共同研討教學問題,特別是教授提出的一些前沿問題,內容的實用,可操作性確實讓我學到些有用經驗。面對靠實實在在積累摸索出豐富班級管理經驗的優秀教師,要麼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具備高屋建瓴式引領的教育研究專家。讓我有時豁然開朗,有時會心一笑,有時自嘆不如。我們如飢似渴地學習著。下面就談談這次培訓學習帶給我的一些啟示和收穫:
一、瞭解,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一個班有四、五十個學生,他們除了共同的時代特點年齡特點之外,還有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優等生一般有較強烈的進取心,能自覺地約束自己,班主任則要根據他們具體情況,定期地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和希望,激勵他們不斷躍向新的高蜂;後進生從表面上看,他們缺乏進取心和榮譽感,自暴自棄,但他們內心深處希望和好學生一樣,在集體與老師的心目中得到應有的地位。如果班主任不瞭解他們的這種心理狀態,動不動就批評指責,他們往往會產生對抗情緒;如果深入瞭解他們表現差的原因並留心觀察其閃光點,及時地予以關懷和鼓勵;還有一些心靈有創傷的學生,思想深處有一個敏感區——怕談過去、怕別人揭他的“底”,對這些學生切不可用“翻老帳”辦法貶低他們的進步更不可一發現他們有缺點就指責其“惡習難改”,而是要注意他們“隱惡揚善”,引導他們面向未來。總之,一個班上幾十名學生,班主任要用各種辦法,透過各條渠道掌握住一個學生的思想狀態,學習情況、健康狀況及其家庭、社會影響,同時經常注意其發展變化,有針對性地做工作。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熱愛,是班主任工作的起點。
任小艾老師舉了大量的事實證明,沒有愛,就談不上班主任工作。凡受到班主任熱愛、信任和尊重的學生,他們對生活總是充滿信心,努力學習,力求上進;相反,如果學生總是遭到班主任的斥責、辱罵、和懲罰,他們往往產生悲觀、失望、怨恨、對立或自暴自棄等消極情緒。這種情緒往往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甚至有時會由此產生對周圍人的敵視心理對社會的對立和不滿。
高尚純潔的愛,是班主任和學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經過這條通道班主任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的心裡。這樣,師生之間就會有心心相印的體驗,雙方心息在感情上就引起了“共鳴”和“共振”,學生可接受性最強教育效果亦最佳。相反,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產生厭惡之情,那麼師生間的心靈通道就自然的緊閉了。這樣,教育的“雨水”是無法灑進學生心田的。熱愛學生還表現在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心上,關心每個學生的學習、進步、生活和健康,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熱愛學生,還要表現在對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上,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在正確的教育和引導下,會逐步成長好的,即使他們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引導得法,是能夠克服缺點,爭取進步的。熱愛學生還要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上。
熱愛學生,是班主任職業道德的核心,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從熱愛學生開始。
三、引導,是班主任工作的鑰匙。
班主任怎樣才能開啟學生心靈的大門,引導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也是班主任進行工作最主要的方法。傳統的思想教育方法的特點一是“灌”,二是“管”,制訂許多的條條框框,上課幾個“不準”,下課幾個“不能”,單純用紀律、規定約束學生,使其“聽話”、“守規矩”。顯然,這種教育方法是培養不出來開拓型創造性人才的,效果也不會很好的。當前,我們社會到處充滿著活躍的創造,那麼班主任工作也應從傳統的思想方法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變灌為誘,變堵為疏,變教師說教為學生自我教育,變限制型為引導型,變封閉式為開放式。
首先是引導學生明理。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思想覺悟,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是引導學生學習榜樣,班主任要善於為學生樹立各種榜樣,如關心集體,愛護人民,助人為樂的榜樣;遵紀守法,敬老愛幼、禮貌待人的榜樣;珍惜時間,勤奮學習,學習有方的榜樣……
三是引導學生辨析。
過去,班主任對社會上消極方面的東西,往往以“堵”和“防”為主,儘量讓學生少接觸社會,禁止聽、禁止看的方面太多了。但是在今天,社會資訊把五顏六色的大千世界不可抵擋地傳入到學生的頭腦。這裡面有美的,也有醜的,有正確的,也有謬誤的。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從積極方面認識社會,區別本質與現象、主流與支流,辨別善與惡,美與醜,從而提高他們明辨是非和道德評價的能力,自覺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襲。
四是引導學生自省,要引導學生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的原因,並分析其危害和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