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

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1

  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的一個重要資料。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應當具備什麼樣的職業道德呢根據我個人的體會,必須--

  一、熱愛學生

  有這樣一句教師格言:“桃李滿天下是教師的風流!”可見教師的價值是從學生身上體現的,所以教師應當熱愛自我教育的物件。熱愛學生是作為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做為教師職業道德的最高標準。

  熱愛學生,就要關心、愛護、體貼、保護學生。教他們學知識、學做人、學會生活。

  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理所當然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愛護他們的學習進取性。可是,我認為對學生的關心永遠不止這一個方面,還應當關心他們的健康,關心他們的個性發展,注意對他們的思想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方面的培養;既要注意培養他們讀書的習慣,還要注意培養他們衛生的習慣、鍛鍊的習慣、愛護公物的習慣、禮貌禮貌的習慣;注意培養他們的團體主義觀念和社會公德意識,從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熔冶他們的性格和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毅力、夢想、情操等);既要愛護他們每一點微小的學習熱情和進取性,又要保護他們開展一切有益於身體健康和心智發展的活動的進取性。總之,應使學生在德智體諸方面都能和諧地全面地得到發展,而不是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培養成考試的機器,從而成為某種錯誤教育思想的犧牲品。

  我每帶一個班,在第一次班會上便送給學生三條名人名言:一條是歌德的“壯志與熱情是偉大的輔翼”;一條是加里寧的“僅有向自我提出偉大目標並以自我的全部力量為之奮鬥的人才是幸福的人”;一條是屠格涅夫的“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我這樣告訴同學們:“期望我們班能創第一流的環境,出第一流的成績,構成第一流的班風。個人如有什麼憂愁煩惱,只要走進這個火熱的團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就能得到稀釋。”我反覆告訴同學們:“堅持鍛鍊身體,鍛鍊意志,培養毅力;要耐得飢渴,耐得勞累,耐得酷暑和嚴寒;還要經得起困難的考驗和失敗的打擊。我期望你們每個人都成為懂得生活、熱愛生活的心靈充實的人。要懂得什麼是真誠的友誼,並珍惜這種友誼;懂得什麼是高尚的人格,並維護自我的尊嚴;懂得什麼是感情而不要把男女同學之間純真的友情誤解為感情,更不要褻瀆了感情這種人類最高尚最完美的情感;懂得勤勞儉樸、尊老愛幼、同情弱小、謙虛禮讓、樂於助人、成人之美、孝敬父母,要繼承這樣一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期望每個人走出校門以後是富於榮譽感、正義感、職責心、羞恥心,富於同情心的心地善良的人;而不是不顧道德,不顧人格,不講社會公德,毫無羞恥之心,惡習滿身的冷酷無情、鐵石心腸的人。”我對同學們說:“期望你們堅強而不怯弱,剛強而不脆弱;經得起勝利的考驗,也敢於應對失敗與挫折。期望你們一個個都是堅強、正直、通情達理、豁達樂觀的有知識有道德有夢想有教養的真正幸福的人。當若干年後回首往事時,你能夠幸福地說:我曾有一個黃金時代,有一個完美的班,我沒有虛度那段時光,我要永遠珍視它,懷想它!”

  熱愛學生就要“嚴”。

  在實際生活中,我注意嚴格管理督促檢查,多開展一些有益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決不是叫他們死讀書。為了培養學生的意志,班上舉行了5000米耐力跑;為了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我帶領他們遠足、爬山(吃了早飯出發,直到晚上回來吃晚飯。讓他們嚐嚐十幾個小時飢渴的滋味)。按時作息,看來是件小事,但我當大事來抓。早操跑步必須按時到,並把惡劣天氣看成鍛鍊同學們意志的好機會。雨雪天不能上操,我也要求同學們在上操時間準時到教室,並作意志力檢測評分。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興趣和他們的團體觀念,我帶領同學們進取開展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社會不規範用字調查、模擬記者招待會、“向你推薦佳作”等等一系列活動為了培養同學們的衛生習慣,班上有一套嚴格的.制度。比如,要求寢室清潔,被子要疊整齊(被子同一方向擺置,鞋尖朝前等等),並經常評分。我要求學生每一天把窗臺講桌擦乾淨,每一天晚上下了自習關牢窗戶。開學初,買來去汙粉教學生把教室門窗牆壁刷洗一新。由於經常教育督促,檢查評比,班裡各項工作都顯得秩序井然。教室常年都是窗明几淨,地面水磨石拖得光潔明亮,從不損壞一塊玻璃,寢室收拾得整整齊齊。同學們常年生活在一個潔淨幽雅的環境中。

  我認為作為一個教師一個班主任對學生應是“愛”字當頭,“嚴”在其中。

  二、熱愛教育

  由於經濟浪潮的衝擊,教師的待遇和實際地位下降,下海的跳槽的“孔雀東南飛”的確也不少,造成教師隊伍的嚴重失衡,教育面臨著十分嚴重的危機,用一句體面點的話講叫教育面臨挑戰。冰心老人的疾呼就是明證:“不要坐視堂堂一箇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在21世紀變成一片廣闊無邊的文化沙漠。”這聲疾呼同時也在提醒我們教師肩負的職責。

  應對嚴峻的形勢,面臨艱難處境,不能說不是對我們教師的考驗,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思想的檢驗。

  “應對一張張純真的臉,應對六十多顆純潔的心,我什麼怒氣都煙消雲散了。”這是一位老教師說的。我也有同感。說內心話,我是喜歡教書的,不管現實環境如何,我堅持埋頭教書,清貧自守,全身心地投入,樂此不疲。因為教師的職業決定了我一輩子跟一顆顆年輕的心靈打交道,同時,教書又是一項創造性勞動,教書既美且樂,何樂而不為!我父親是執教30多年的離休教師,我愛教書不可否認是受了父親的影響。但我還認為,人是應當有點精神的。作為一個教師應當懂得自我所學專業的價值,並經過自我出色的工作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自甘清苦、忍辱負重、默默奉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教師的優良傳統。這種敬業精神作為一種寶貴財富應當代代相承。

  儘管目前我們教師的陣線受到商潮的衝擊,也許在短期內不可能根本改變。但我認為教師並低人一等,我們沒有什麼可自卑的,我們不能自我看不起自我,更不能作踐自我。我們要自珍自愛也要自信自強。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以完成自我肩負的重任。

  唐代韓愈應對當時把當教師的看作瘋子的現實,尚且敢站出來作《師說》,提倡“尊師重教”,我們更能理直氣壯地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17世紀捷克有位叫誇美紐斯的大教育家對教師這種職業作了完美的概括--“太陽底下再沒有比教師這種職業更高尚的了。”我堅信韓愈的《師說》傳之千古,誇美紐斯的話沒有過時,太陽底下最高尚的職業永放光彩,如日輝煌!師德高尚的教師也會永放光華!

  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2

  有人說,一個學生就是一首詩,一個心靈就是一個世界,學習師德師風的心得體會範文。愛學生就是要對每一個學生髮自內心的真愛,愛得深,愛得嚴。感動著他們的感動,痛苦著他們的痛苦,收穫著他們的收穫,成功著他們的成功,在學生心靈的沃土根植完美和夢想。

  (一)用親和之心架設教育之橋

  我經常這樣捫心自問:做一名優秀的教師,最重要的究竟是什麼,優美的語言,廣博的知識,還是豐富的經驗最終,我發現,這些都是一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優秀品質,但更重要的是有愛心,是穿越心靈的無私的真愛。師愛,發自內心深處的真愛,是師德的教師的體貼,關愛使他們感到舒暢、親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讚揚和關心遠遠勝過冷冰冰的指責,這就是親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偉業,用真心觸動他們的心絃,也同樣收穫他們真誠的愛。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能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心,就是為師者赤誠的真心,如春風化雨,點點滴滴滋潤學子心田。,師德,決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無私精神的體現,一種不息的師魂!

  (二)用無私之心鋪就事業之路

  教師對學生的愛應當是博大無私、寬廣無邊的,也是無微不至的。教師,能夠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能夠感染家長,樹立威信,真誠溝通;能夠感染學生,進取進取,勤奮努力;我們更能夠感動社會,愛崗敬業。

  (三)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學之梯

  在學校“科研興校,內涵發展”思想的引領下,成為研究者、作研究型教師成為我的事業追求。我認真鑽研,努力實踐,最佳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實效,

  (四)言傳身教、嚴格要求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的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工作作風、生活態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心靈。正因為言傳身教這種特殊的育人效用,使為人師表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徑。所以培養人才的素質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有時簡單的一句話會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教師展示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教學風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並且還有教師的個性及心理素質。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學生盡收眼底,因而教師在課堂上所表現的優良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在“教書”同時起著“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還要嚴以自律,嚴格要求,以身作則,作身先士卒的垂範。另外還要關心熱愛學生,課後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愛是人類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是否貼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度及情緒體驗,它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五)根據新時期學生的特點啟迪學生心靈

  此刻的學生究竟有哪些特點這是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教書育人的指導思想必須要突出時代性,適應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教師在教學中要經過多種渠道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採取適合於學生心理特點的措施加以誘導,使學生牢固樹立起正確的思想觀點,明確學習目的和任務。針對學生的特點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把學生吸引到正面來,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之中。如經常開展紀律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紀律法制觀念,使他們懂得遵紀守法的道理。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絡在一齊的,這是人類社會教育過程中所共有的特徵,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活動不是隨意性的,而是根據必須社會所確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的要求,教師按規定的教學資料,有目的、有計劃地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掌握必須知識,構成必須的知識體系,成為必須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和育人是緊密聯絡在一齊的,這是一條最基本的教育規律。將教書和育人割裂,只顧教書,不管育人,這不僅僅是淡忘了自我的社會主角,缺乏職業道德,並且是對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師神聖職責的褻讀。每個教師都要遵循教育規律,不僅僅要做好專業知識的傳播者,還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才不愧為合格的人民教師。

  我的師德觀心得體會3

  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能否培養好學生和教師發展的重要前提,僅有對“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對教師這一職業有崇高的職責感,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才能對自我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路。經過學習我更體會又一次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我主要就脾氣控制上怎樣修養自我,談自我的感受。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自我費了好大功夫精心準備了一節精品課,然而,當我們興沖沖地走進教室時,卻被一片打鬧不止的混亂景象攪得興致全無。這時您是怒氣灌頂高聲訓斥,還是巧作歡顏溫文爾雅我認為,如果高聲訓斥,至少有以下幾點害處:一是人在氣頭上往往容易出言不當,不但會破壞教師自身的形象,也會破壞師生感情,有時甚至還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情感隔閡。二是破壞教師自我的情緒,影響正常授課。如果教師一進教室就生氣發火,上課時情緒就會一落千丈,無法投入熱情,學生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壓抑情緒。所以,這時教師情緒的自我控制和調節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也是衡量優秀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

  一、堅持進取樂觀的情緒。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進取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進取情緒的影響,也會堅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教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貌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進取的心境來源於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理解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樑。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穫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時控制和調節自我的情緒。

  如果我自我怒從心頭起時,最好先不要說話,能夠做幾次深呼吸,或者暫時離開現場,讓自我有時間冷靜下來。當然,教師要能及時控制自我的情緒,也不是輕而易舉的,它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個人修養,同時真正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用愛心、誠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個教師僅有對自我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職責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