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4篇)

《致良知》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4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使我們今後少走彎路。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致良知》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

  一、幸福家庭

  幸福是需要每個人去耕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耕耘十分收穫,每個人都想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和生活,我們都要彼此付出真心,去建設我們的心靈品質,去除心中那些“小我”。其實人心就像一面“鏡子”,如果鏡子本身是汙濁的,那麼任憑你怎麼打扮鏡子裡的自己都是模糊的;如果鏡子本身是明亮的,那麼鏡子裡的自己肯定是光亮的,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從“鏡子”的本體上去修煉,把鏡子上的灰塵去除,而不能去抱怨鏡子不夠明亮。學了致良知後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有向內求,多分析一下自己的問題,那麼很多煩憂就不破而解,我們的幸福就隨之而來,迎接一個幸福圓滿的人生。

  二、反省

  從北京學習回來後我的反省總是斷斷續續的,這次反省的能量場確實很大,一開始我就淚流滿面,在反省中我發現了自己身上很多的“小我”,比如:自卑,多愁傷感,有自閉症,做事不夠堅持。以前總是感覺自己做了很多事都得不到別人的認可,自暴自棄,這次反省我明白了是自己的心不夠純,自己的內心被烏雲遮蔽了,每次在工作的過程中自己的心沒有全力以赴甚至有時帶著情緒做事。常常有人問我反省有效果嗎?學致良知能讓我賺錢嗎?能解決我的生活問題嗎?反省肯定是有效果的,只是你反省的深入與帶給你的能量成正比。學致良知確實不能解決每個人的生活問題,但是每天我們做深刻的反省,反省後我們會活得更加輕鬆自在,更好的心態面對你的生活問題。有時身邊的人總笑:“你立志成聖人你就能成為聖人嗎?”。我想那些人理解錯了,我們學的是聖賢文化,學的是聖人做人做事的那顆心,先生說聖人之所以被稱為聖,只因他們心中純粹都是天理,沒有絲毫人慾夾雜其中,就像純金一樣,金只要足色才叫純,金子的份量有輕有重,但是他們的成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經常反省,學習聖人把內心的私慾去掉,在陳九川和陽明先生的聊天中就說到這樣一句話,九川說功夫很難,先生說常快活就是功夫,我們把反省的功夫練好,那麼我們就會走向康莊大道。

  三、孝順

  我們現在每個人都覺得很孝順,對自己的父母很不錯,對父母的孝順停留在物質層面,回家給父母拿點錢,偶爾打個電話回去關心一下,逢年過節嘴上說是陪他們,其實回到家基本上不是在牌桌上就是和別人在酒桌上,父母想和我們吃頓飯都沒有機會,也許這就是我們現實版的“孝順”。這次學習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孝順要從心開始,養父母之心,去深入瞭解父母內心深處想要的東西和想法,我們要滿足他們內心的想法,讓他們的晚年能夠快樂幸福的度過,我們要用父母小時候養育我們的那顆父母心來對待我們日漸年老的父母。

  四、感恩

  感恩師傅讓我們牽手聖賢,接觸並學習致良知來建設我們自己的心靈品質,師傅給我們提供的一次次學習機會讓我在學習和反省過程中發現自己身上那麼多的“小我”,只有把“小我”去除,那個“大我”才會從陰暗的角落裡走出來,重見光明。

  感恩中快平臺,讓我們在青春歲月裡留下奮鬥的足跡,是這個平臺讓我們成長成熟,是平臺給了我們點石成金的手,感恩平臺像父母一樣一直包容我們的過錯,每次當我們在工作中出現失誤的時候是平臺在背後給我們支撐,給我們改過的機會。

  感恩祖國,正是祖國的強大才給了我們一片祥和安寧的環境,讓我們在和平安全的環境裡能夠安心地去實現我們的自身價值和抱負。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2

  近期公司組織致良知學習,我們卡車服務站在孟站長的帶領下也認真學習了致良知裡面的內容,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感覺受益良多,也深有感觸。

  “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就是知行合一。

  人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不計較個人得失,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友文化、有信念,有一顆寬大的心,既然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對,與其做無所謂的掙扎,還不如放下心來,坦然的心態去面對,不要有幻想,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克服所謂的困難,用自己的努力體驗前人經歷過的境界,只要打通心靈的一些關節,做什麼事情都能適應都能做得做得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時候,問下自己“要是聖人處於這種環境下,他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做法呢”所以努力讓自己做事情達到一種新的境界。首先要培養自己接受現實的心態,放棄一些負面情緒,以一種積極、冷靜、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這樣,我的內心才會發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氣和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並把事情做到最好。

  對於企業的“良知”就是對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作為一名員工,做任何事情要從公司利益出發,公司的利益就是我們自己的利益;我們要正確地面對問題,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我們也就進步了!企業也就發展了!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一中人,只知道王陽明,但卻沒有真正瞭解王陽明的陽明心學,我深感慚愧,後來,在縣委的要求下,大家都參與了《致良知》的學習,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並知道陽明心學的幾個重要的哲學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無物”。

  但是真正認真不間段的修習這些“心法”,還是始於幼兒園的集體學習。這段時間接受的教育,感慨頗多,需要感謝的人也很多,讓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偉大而神奇的能量。

  陽明心學是什麼?我感受到良知學就是在紅塵生活中,在企業經營中,一門“事上磨、心上覺、為善去惡”的內求修心之實學,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達致良知。

  經過幾天持續地學習,這幾天感受頗深。

  首先感受最深的是————立志。陽明先生在37歲貴州龍場悟道後,在28。3《教條示龍場諸生》一文中談到學習的四個次第:立志、勤學、改過、責善。陽明先生開示學生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與志者。故立志而聖則聖,立志而賢則賢。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無所成。學不勤者皆因志不篤。回想走過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堅、不高,導致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時,如果不是因為此次學習致良知,終日為利為名所奔波勞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卻,或者說懶得提及此一說。當陽明先生告誡學生,如不立必為聖賢之志,人生終無所成,才領悟到志不立,則無志可奪,也就放棄自己、隨波逐流,妄想冥行。立聖賢志者,就是堅定明確人生前進的方向,達致良知,按照聖賢的為人處世的原則對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慾,存天理。

  其次,去傲,在107.31《書正憲扇》一文中,陽明先生談到:千罪百惡,皆從傲上來。回想走過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為謙虛而受益,驕傲而落敗,而哪傲滿之心可謂如魅隨行,潛藏至深、不易覺察。活到老,學到老,為學處世,傲念在心則滿,只要心頭“傲”字不除,學習斷然難進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謙虛、越是無知的人越傲慢。傲滿之人要麼一事無成,要麼就是事業停滯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納百川千流成其大。

  再者,至誠,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誠通靈,至誠即道,一誠抵百術。陽明心學致良知、大學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門宗教,“至誠”都是入門修習的唯一鑰匙,無誠則不得入。誠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實現任何一門實學至理的知行合一。

  最後,透過學習,我想修好自我,發揮出達致良知的偉大力量,經營好家庭。我的內心開始安靜下來,變得更有力量,不再輕易受物所奴,開始懂得拒絕與區分不靠譜的人與事。透過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習,我感覺到一個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遠,這是能量場的力量,有聖賢者指引,我們會走得更遠。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4

  在學習完致良知之後,轟然有著一股驚醒夢中人的感覺。既是道德意識,也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天生的善良,致良知就是將兩隻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是在實際行動之中實現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對於人來說,人多做好事,也要多做善事,不要計較個人得失,要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信念,有一顆寬大的心,要在自己人生中有某些事情要面對,與其做無所謂的掙扎,不如放下心來用坦然的心態去面對。

  不要存在幻想,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克服所謂的困難,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體驗前人經歷過的境界,只要打通心靈的一些關節,做什麼事情都能夠適應,都能夠做的很好,每天想不通的時候問下自己,要是聖人處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和做法,努力讓自己做事情,達到一個新的境界。首先要培養這幾接受現實的心態,放棄一些負面情緒,用一種積極,冷靜,樂觀的態度去應對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只有這樣,我們的內心才會出巨大的能量,心平氣和的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並且將事情做到最好。對於企業的良知來說,就是對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身為一名員工,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公司的利益出發,公司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

  我們要正確的面對問題,用致良知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之後,我們不僅取得進步,公司也能夠更好的發展。同時踏入工作崗位,若干年下來,只有後成就高的,往往是一開始看上去比較木訥,但是比較踏實,比較敬業的人,很多人測試過高卻眼高手低,看看哪裡也容不下自己領導也不如自己,同時也不如自己一肚子的懷才不遇的情緒,天天琢磨的跳槽,且不論他是否有著真才實學,試問這樣的職工,哪一個領導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熱情或者是工作態度,才是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5

  局裡組織學習陽明先生的致良知,經過近半年的認真學習,透過每週寫心得、彙總學習感悟、集中學習分享等方式,使我對陽明先生的致良知有了較為系統、深刻的認識,感悟頗深。透過學習反思自己,才發現已經好長時間沒有認真的閱讀學習了,心態長時間都處在比較浮躁的狀態,現在透過學習致良知感覺真的需要讓自己的心靜一靜,認真思考下自己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做事的方式方法。透過學習使我親身感受到自己內心的變化與能量的提升,非常感謝單位和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提升的機會。現將學習《答聶文蔚書(其一)》一文的學習感悟和大家進行分享。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萬物,本吾一體者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先生口中的“良知”是指不依賴於環境、教育而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識和情感,也是至善本體在是非知覺上的當即呈現,也是天地萬物的本源,既是每個人的“本心”;良知之心人人具有,聖人與常人無異,聖賢之所以成就偉大,是因為他們依良知而行。而我們多數人為什麼不能保持和守住本心,那是因為有些人的良知在工作或生活中被各種私慾或其他消極的東西蒙蔽了,才會有人逆著良知做事,對自己、對別人甚至對企業都沒有好處。

  當今社會,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腳亂、越忙越亂,把事情弄得一團糟,自己也困頓不已、狼狽不堪。為什麼會這樣?陽明先生一語道破天機——那只是因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結果,恐懼得到壞的結果,於是就矇蔽了自己那顆本來能泰然處之、平和應對的心。起伏得失本是常態,盡力而為、順其自然反而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來就存在於每個人心中。致良知,就是發掘自己的良知,讓良知主宰自己。一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矇蔽,做到“存天理,去人慾”,只有事上磨、時時磨、心上學、心上覺,摒除一切私慾,提升心性、磨鍊靈魂,才能修得一顆至誠之心。第二個要將“良知”貫徹到生活工作實踐中,就是“知行合一”。

  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練靈魂?工作有戰勝慾望、磨鍊精神、塑造人性的效果,你在工作中表現如何,良知輕而易舉的就能知道。在工作中自然而然的按照良知要求去做事,不欺良知這才是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的真"修行"。所以,知行合一、腳踏實地的認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如果有閒工夫抱怨不滿,還不如努力前進、提高。每日檢查自己的行動和心裡狀態,是否只考慮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待人接物有不妥之處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養對任何細小的事情都心懷感恩的心性,真誠待人、樂於奉獻、勇於擔當的努力工作。不要總是忿忿不平、杞人憂天、自尋煩惱。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內心開始安靜下來,我將懷著一顆真誠、質樸、敬畏、感恩的心,沿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工作,提升服務水平,為焦作分行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6

  王陽明被稱為古今第一完人,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讚譽,那是因為他有一門很厲害的學問。這門學問,如果我們能學會一半,也必然能成就一生,這就是致良知的大學問。

  何為致良知?

  良知,即本我真心,致,就是實踐磨礪。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之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那麼,致良知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

  這在王陽明身上體現的最充分。當時寧王造反,王陽明原本有其他任務在身,但他毫不猶豫前往平叛。此時的大明王朝政治形勢波詭雲譎,很難說誰成誰敗。朝廷官員不願開罪寧王,也都選擇明哲保身,只有王陽明知難而上。他也不是沒有擔心,他甚至讓家人在自己家門外環布柴草,說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

  但是王陽明為什麼可以挺身而出?就是因為"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行為準則、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除了在大事上不糊塗,在日常生活中,致良知也是走向快樂人生的法寶。

  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在王陽明看來,功夫在減不在增,所謂減即去物慾之昏蔽;減盡人欲,便回覆良知之本體了。

  《道德經》裡也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人不能有太多的慾望,要懂得適可而止。

  王陽明曾給學生舉例,古代的張良、董仲舒、諸葛亮、韓愈等取得了卓越成就的人,無一不是淡泊名利之人。

  正是因為他們的.慾望少,所以才能把精力專注在事業上,最終才取得了過人的成就。

  只有透過節制自己的慾望,才能減少心中的雜念,才能讓心靈真正意義上沉靜下來,讓自己在慾海中脫身,做些有價值的事情。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致良知之道,就在於把心放平,在自己的真知上,抓緊用功,去私慾,提高境界,實現真正明瞭,獲得圓滿人生。致良知四合院將和更多人一起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感受致良知的力量。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7

  1、心勝,首先是在內心中戰勝對手,心勝並非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如果自己心裡都認為自己不行,那肯定是要敗的。很多時候在做某一些決定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膽怯的,起心動念的那一刻是拒絕的,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總是膽膽怯怯的。透過今天的學習,以後的我無論是在做某一個決定或是下定決心要做某件事的時候,我會戰勝自己的內心,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即使最終的結果是錯的也無怨無悔。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我成長了,我收穫了,我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認可!

  2、人的一生縱然漫長,你可能活到八十歲,一百歲,但回顧人生,真正決定命運的只有關鍵時刻的幾次關鍵性選擇。

  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在這個社會中我們都是多數人,只看到眼前的一切才會相信,這件事確實是真實的,這個人確實也是他所說的那樣,而我們在沒有看到這件事,這個人的時候,我們是不相信的,這就是常人的眼見為實。只有看見才相信。當我們看不見的時候,就認為它不是一個事實。即使事物會發展成事實,但因我們看不見而不相信。這說明很多人沒有長遠的眼光,而少數人只因為他們有遠大的理想抱負,有遠大的見解,所以他們才會比多數人看得遠,走得遠! ?

  3、內心有一點光明,哪怕外面是暗夜,也是一片陽光;內心沒有光明,哪怕外面豔陽高照,也會是一片黑暗。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當我們的內心覺得不好的時候,無論幹什麼事都覺得特別的不順,就連呼吸的空氣都和你作對,是因為我們看待事情沒有一個樂觀的態度,內心是黑暗的,所以覺得身邊的一切都是黑暗的。但當我們樂觀的態度去對待一切的時候,就覺得一切都是好的,覺得自己好幸運,幹什麼都特別的順利。所以光明來自內心,動力也是來自內心。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8

  1、知行合一,其實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這個“知行本一”不一定就是好的、正確的。每個人都會對自己好,知道道理是一回事,內心想的是另一種念頭,那行為表現出來的一定是自己心裡想的,而不是那個應該知道的道理。比如沉迷遊戲、吸菸等等,一定是心裡覺得這樣讓自己更好,才會一直去做。

  所以,正確的“知行合一”,是要在正知正行上下功夫。正知才會正行,正行即正知。

  2、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外在的藝術表現、技藝技術,其實是內在精神、心裡的感受的呈現。

  3、中庸是中華智慧,是不偏不倚、不前不後,是頂天立地。

  4、中華文化是真正的利他,我們要修身齊家治國利天下。

  5、影響他人從提升自己開始,身教重於言教。

  6、善意的謊言是缺乏智慧的處理方式,一個連善意的謊言都沒有的人,是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7、如何讓心平靜,在紛雜事務中還能靜心學習?還是需要透過學習,有了正知正念,就會有清晰的評判標準,就能高效快速做出抉擇。團隊共同的學習,共同的進步,就能提升整體的素質,就能解決學習與事務之間時間調配的問題。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9

  “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心即理”為前提,簡言之,還是 自古以來人為什麼而活著的老問題。知行之外,另有一個真正的底層動因。那就是主 體,也可稱自我。不明白自我,就不能找到價值。所以古哲人把認識自己作為哲學的最高智慧。

  “致良知”。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所有一切都是在追尋大道的 基礎上,也就是在良知的基礎上,而不是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的藉口。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來境界不高的人,貪婪算計的沒有一個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寬闊的胸懷可以廣納賢才,收穫人心,成就偉 業。在追求高境界過程中,才能更有動力不斷學習,完善自己。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0

  一、修行

  胡季強在演講中說:修行就是修復自己跟世界的關係。企業家,經營就是修復和員工、客戶、社會的關係。

  那麼我對修行的認識是什麼?我該如何修行?

  人們常說活著就是一種修行,是持續不斷、長期的、為其一生行為,我查了百度修行的目的是達到與現階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懷更廣、視野更寬的個人修養水平。一開始看起來很大、很空,感覺沒有落腳的地方,不知道改如何去修行,想了很久,才明白修行就在生活當中,自己的思想、言語、行動都是修行表現。藉助聖賢語錄從下修己:

  善思謙卑,不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從私慾上做減法。

  善言不惡語相向,不欺騙、不妄說大話。

  善行不觸犯法律,勤奮務實,善待身邊每一個人。

  二、動機之純,了無私心

  78歲的稻盛就任日航董事長,和員工的心連在一起,同頻共振。用巨大的人格力量,把經營管理變成了所有員工的自覺行動,用心去換心。只有沒有私慾,動機純良時人的能量才能無限大,才能影響、感染到別人,才能和你同頻共振、思想統一。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1

  知行合一是中華文化的精髓。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本。知而不行,就是不知。

  從錯知錯行到正知正行攀登,知行包括,錯知錯行,惡知惡行,淺知淺行,深知深知。正知正行(天理良知)。

  文化是人的行為,思想,習俗,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的總和,文化是心的呈現,是去除小我成就大我。

  中華文化,真心對別人好,仁者無敵,自能無敵無天下。

  中庸 不偏不倚 體現在智慧上。

  謙虛,胸懷,包容別人,謙和的人有非常大的成長力。

  真誠 老實不說謊,厚重成事,能託妻寄子,雖千萬人吾往也。

  學習道理都明白,用在事上很難。學與行遇到瓶頸。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2

  1、人生有兩次生命:一次是肉體的出身,一次是後天的學習,確實是這樣,我們改變不了我們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要想使我們人生幸福快樂!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

  2、經營公司,就是在經營人心,確實是這樣,人與人之間需要彼此的相互信任,很多公司都有著非常明顯的上下級關係,在這種明顯的上下級關係裡,上級對下級的要求很多,甚至有時候上級用權利去壓迫下級,讓下級做事做的很被動,下級老是在抱怨上級,老是埋怨上級,因為在上級那裡得不到尊重,從而使上下級心與心之間產生距離。在進入創星者這個大家庭中,郭總告訴我不要把自己當做是這個企業的員工,要把自己當做這個企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很是感動,感謝郭總,感謝創星者提供給我這麼好的成長平臺,感謝創星者團隊給予我的力量!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3

  今天的課主要說了知行合一和中國文化,我的理解就是想和做不光是簡單的統一,從最初的認識錯知錯行和正知正行到天理合一(此處最終的高度的用詞沒記住不夠準確,大意就是大眾公認的認可的一個好的行為準則)是一個逐步攀登的過程,劉老師的解釋知和行原本就是統一的,我這樣想就這樣做了沒有對錯之分,後來想想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去有些事不會想那麼多,也就是常說的“不過腦子”看見產生的結果了才知道“哦!原來這樣。

  我的理解是想和做是兩種行為,我們需要透過參照”過來人或是公認“的標準來修正他們統一的一個過程。中國文化講的不多,對於傳統文化我個人除了書法其他不是很喜歡,我的認知里人類文明的演變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蛻變過程,所有不合時宜、不符合人性、落後不能滿足需求的東西都會慢慢被淘汰,如果能實現穿越我想絕大數人是不願再退回去的,這也說明潛意識裡大家已公認現在或是未來的生活方式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金一南教授的《心勝》影片我看了好幾遍,每一次看完都熱血澎湃。尤其聽到楊靖宇那句,“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朱德在南昌起義南下隊伍全軍覆沒後,依靠心勝,保留住中國革命的火種,激勵僅存的八百多人繼續前進。最後百萬雄獅渡江去,解放全中國。心勝不是唯心主義,心勝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是我們由內而外煥發的生命力。

  1、戰勝對手有兩次,一次在自己心中。

  2、多數人因看見而相信,少數人因相信而看見。

  3、歷史因少數人的堅持而改變,正是因為他們沒有隨波逐流,而成為中流砥柱。

  4、中國革命的歷史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光明,就能驅走黑暗。就能從困苦中走向勝利。

  《致良知》心得體會 篇14

  1、企業的差距是企業家之間的差距,是企業家人格的差距、胸懷的差距、領導力的差距。所以,要想把企業做好,首先要從領頭人的格局、德行、胸懷開始提升,從整個團隊的思想開始提升。

  2、修行其實就是修復我們和世界的關係。磨礪越多,心的承受能力才會越強。經常責己內省,去修復我們的心,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抵達幸福。

  3、我們要提升自己,從心上直接用功,就是不斷提升利他比例,減少利己比例。當我們真正無我利他時,我們就真正成就了圓滿的人生。

  4、人活著是為了什麼?物質的財富死不帶走。只有精神的財富才能代代相傳。我們要留給子孫後代一筆精神財富,使他們能夠感受到力量,成就他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