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幼兒教師來說,“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必須堅守,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本次寒假在家,我認真仔細的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翻閱了一遍,深覺這本書中所著內容對一線的幼兒教師來說大有裨益,透過這段時間段的學習,受益匪淺。

  幼兒教師的職業壓力大是業內普遍的共識,因為幼兒園的工作作息與中小學的不同,教師在白天的工作幾乎不能有任何的中斷,需要全天對幼兒進行照顧。讀過《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之後,我感覺自己在教育與教研關係的認識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其實,教育與教研本位一體,真正的教研正是立足於平日的教學,並且服務於教學。教學教研應該一把抓,首先,我們要學會的就是:用眼、用心,學會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

  幼兒行為的觀察,觀察什麼?書中有詳細完整的記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觀察幼兒在常規活動中的行為

  幼兒在園的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進行常規活動:進餐、午睡、洗手、如廁、午休等等。這些活動看似平凡、枯燥,但卻是幼兒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值得我們注意。書中詳細的介紹瞭如何觀察幼兒進餐行為、如廁行為、午休行為和過渡時間的行為,雖然很瑣碎,但是卻不能輕易的忽視。

  2、觀察幼兒使用材料的情況

  與常規活動一樣,遊戲材料是幼兒學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它們兩個在幼兒個性方面發展的功能是不同的。遊戲材料的一種重要作用就是有助於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符號表徵能力。

  閱讀和書寫的確是符號表徵過程,但是隻能反映我們一半的表徵能力,它們是語言符號的一部分;而非語言符號表徵要藉助藝術形式呈現——繪畫、雕塑、舞蹈、啞劇、音樂及戲劇。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能充分地把握或者用語言解釋他們對事物的模糊理解,所以他們是透過使用遊戲材料時形成的關係以及所引起的變化來獲得對抽象概念的直觀感覺。在兒童使用材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觀察兒童使用材料的環境、刺激、花費的時長等等內容。

  3、觀察幼兒之間的社交行為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便會有各式各樣的社交行為和反應。在兒童早期階段,他們對待他人的態度開始在人格結構中打下基礎,我們需要去觀察以下三個方面:

  ①幼兒對待他人的態度(關懷/疼愛/信任/懷疑/厭惡)

  ②幼兒的情感態度(深厚的/隨意的/冷漠的)

  ③幼兒擁有的與他人相處的技能的數量和種類(透過要求、偷拿或者搶奪得到玩具娃娃)

  4、觀察師幼關係及在教師主導活動中幼兒間的相互關係

  師幼互動是我們日常教學和生活中常提到的詞語,在許多情況下,師幼關係的細節都會存在與日常的偶發時間中。從生命中最初的幾年裡,幼兒會從身邊非常重要的成年人——父母、養父母、祖父、老師以及其他親戚的接觸中形成其他人和對自己的理解。我們需要觀察認真的觀察師幼關係,這樣可以告訴我們幼兒感覺到成年人是可以信任的、抑或是持懷疑的態度看待成年人;是可以藉助成年人達到自己的目的,亦或是對他們敬而遠之等等。

  總而言之,“觀察”是記錄的基礎,也是教研的基礎。我們需要學會認真的觀察,善於發現幼兒的行為特點,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進行教育教研,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2

  在幼兒園裡,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會頻繁出現,他們的所想、所思、所悟、所做都會給我們老師帶來迷芒、疑惑、喜悅、溫暖……一旦老師解決其中一個幼兒的問題,我們馬上會鬆一口氣或茅塞頓開,接著會出現其他幼兒遇到的問題。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為我們幼兒教師提出邊觀察邊記錄為我們職業成長打好基礎,而不是有的幼兒出現問題,我們憑直覺去判斷,或者其他老師支招,不一定適合你。

  觀察與記錄幼兒行為為我們老師的“行動”和“反思”作好鋪墊。

  從實用角度來講,做記錄這項工作沒有固定的規則,作為班級教師,必須抓住幼兒記錄的時機,要保證有足夠近的距離去聆聽,但是不要太近,不要影響幼兒遊戲的進行。要注意保護幼兒的隱私,通常使用化名,特別對於大班的幼兒要謹慎,他們感覺到被監視後就不再繼續他們的遊戲。遊戲老師要把握介入時機,避免產生過多幹預或放羊現象,要有效介入,順應和支援幼兒遊戲時的自主行為。遊戲評價讓幼兒充分參與,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於個別幼兒脾氣古怪、情緒波動較大並常常愛哭的幼兒,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當幼兒發脾氣,老師搞清楚大哭的原因再進行開導千萬不要當幼兒一發脾氣,就去哄他,這樣會讓他產生只要發脾氣就能得到滿足的想法,更加容易發脾氣。老師一定要耐心等待他發完脾氣、鬧完情緒,再去了解具體原因,千萬不能放任幼兒發脾氣而不管他。對個別幼兒語言上出現錯誤,應及時糾正並激勵他們說完整句。幼兒的情緒發展與家庭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教師與家長保持經常交流,瞭解孩子家裡的生活以便更好的教育。追蹤記錄一定要定點、定時記錄,不能追蹤一半而半途而廢,有時也可以暫停一段時間繼續追蹤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視對孩子操作過程的觀察,在觀察孩子的操作活動時,很多教師常常重結果、輕過程。如某教師這樣記錄“xx到數學區隨意拿了幾樣東西,沒怎麼玩就到別的組去了。”這位教師只注意了操作結果,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是否有興趣、如何擺弄材料等細節卻忽略了,也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看看孩子想要什麼,孩子也是有思考、有評價的行動者。老師也可以“明知故問”,你想怎麼玩?把解決問題變成思維的方法。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幼兒操作活動過程的觀察。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面對遊戲案例撰寫時,對於如何觀、如何記無從入手。我們老師要學會耐心觀察上課、遊戲、戶外……等一日生活,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捕捉到孩子的一個點可以作記錄,也可以拍照,有的可以連續記錄,老師每天記一記,如果忘了也可以翻看當時拍的照片或影片幫你回憶。記錄時也可以隨時翻看我們的指南作對比,指南是我們幼兒教師的柺杖,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們的專業成長才會更快。

  幼兒行為觀察和記錄最終目的是孩子學習、遊戲的興趣性,我們教師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創新,把自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發展聯絡在一起,隨時隨地捕捉孩子的亮點,找到共性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萌新初入園

  我是一個剛入園的新老師,在大學裡就經常聽老師們說安吉遊戲有多好,總是給我們看一些照片、影片,但是因為沒有實踐的經驗,所以,並不能理解安吉遊戲有什麼不同,因此也沒有聽進去多少,總覺得安吉遊戲在安吉,離我很遙遠,而且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特色,我又不去安吉工作,所以覺得安吉遊戲跟我沒關係。但是很幸運地,我所在的幼兒園開始安吉遊戲課程的實踐。我得以重新認識安吉遊戲。

  我所在的班級是小班,小班小朋友剛進來,連自己吃飯、上廁所的能力都很弱,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們對戶外活動已經較熟悉了。但是要放手讓幼兒自主遊戲,對於老師來說,還是十分不放心的。

  解惑進行時

  第一次去攀爬區玩,孩子們很興奮。我沒有告訴孩子們這樣東西是怎麼玩的,我告訴孩子們攀爬區的位置並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他們很快分散開,去了自己喜歡的地方玩。許多孩子面對輪胎牆都覺得自己爬不上去,大聲地喊我過去幫忙扶著,我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爬上去,不一會兒,陸陸續續有幾個小朋友透過努力爬上去了。玩梯子的小朋友也能在老師不說的情況下,自己有序地玩梯子,沒有出現擁擠的現象。有的孩子甚至會互相幫忙,在別人爬的時候,自己幫他扶著梯子,還對爬梯子的小朋友說:“你慢慢爬,小心點。”在遇到雙方意見衝突的時候,他們也能一起想辦法解決。

  驚喜與感悟

  我清楚地感受到,放手後,孩子更加自由,也更加快樂了。

  在多次的自主遊戲中,我看到了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當看到有的孩子能夠倒掛在杆子上時,我非常害怕她因為臂力不支而掉下來。但是,她覺得快支撐不住的時候,就移到了杆子中間,自己先把腳慢慢放了下來,踩在了輪胎上休息。

  在安吉遊戲環境下,兒童學會了快樂、專注、冒險、反思、愛和獨立。在獨立方面,作為老師,感受尤為明顯,以前孩子們遇到問題總是第一個就要找老師幫忙,現在孩子們遇到問題能夠自己先去嘗試著解決,實在感到困難才來找老師。

  我想,這就是安吉遊戲吧,不只是一些自然野趣的環境和低結構的材料,還是一種“放手”精神。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4

  為了使自己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學校利用中午下班時間組織我們全園老師學習了《東港區幼兒教師教師行為規範》手冊,並用《教師行為規範》要求,來規範教師行為並進行自我檢查。下面就是我學習規範的學習心得:

  雖然做一名幼兒園教師工作也十多年了,我覺得幹我們這個工作真的是一份良心活,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所以在對待幼兒這一方面捫心自問沒有過對幼兒進行體罰或是變相的體罰行為。其次,教師的語言對幼兒園的孩子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假如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假如太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由於孩子假如接受不當的批評,會構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幼兒園教師的文明舉止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兒園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我們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在工作中我對待家長、領導、及其同事們熱情有禮貌,給孩子們正面的教育,從而讓孩子們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在穿著及其打扮上也注意分寸,不穿過於暴漏的衣服,不濃妝豔抹、不佩戴過於招搖的飾品等。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甚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工作中,愛崗敬業從不遲到或是早退,即使請假也會提前向領導請假,得到領導批准後才進行休假。工作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仔細、耐心、專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從不向家長索要財物,也不接受家長的請客及宴請。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都要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每位幼兒。才能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最近,我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行為規範》,現將我的幾點體會敘述如下:

  一、師德的意義和六字衡量標準

  師德,即教師的行為規範。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遵守的道德規範和準則,與之相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教師勞動的是那些正在長身休、長知識、可塑性非常強的孩子們。教師的工作及道德觀直接影響學生品德的與發展,而又是無形的、潛移默化的,甚至是長遠的。對此,教育家胡昭廣先生曾經有一句形象的話:“教師是精神。老師在心中留下的是對靈魂的塑造、品德的塑造,靈魂和思想,是深深紮在心中的。”

  教師的思想道德狀況它直接關係到學生精神文明和校風建設,而且也影響學生的教學和學生的整體素質。許多優秀的師德傳統,如愛國主義、社會責任感和求真務實的教學等。在新時期繼承和弘揚學生的優秀傳統,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意義深遠。

  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是有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嚴於律己,教師要正人先“正己”,“正己”是師德的基礎,正己,也就不有教師的垂範。

  二、“敬業”與“愛生”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敬業,是師德建設的要的條件;教師愛孩子,是師德最重要的。教師在愛生主要為: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其人格;強調對每孩子;嚴愛,嚴而有度。要愛學生,這是師德的核心。只要愛學生,才愛教育事業,才能教育事業,愛學生,才能理解、尊重、信任學生。愛是發自內心的,而又貫穿在整個師生交流之中。在管理,耐心和細緻程度上有待提高,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理能力差、情緒波動快、對教師依賴心理強,這使得任課教師經常要忙於和學生在一起、上課、休息等日常生活秩序,忙於穩定學生情緒、突發事件。工作對教師的耐心考驗。我想,“嚴與愛”的尺度把握上,更要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們多多學習。

  愛崗敬業,熱愛學校。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師崗位, 遵紀守法,依法執教。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和不正之風,要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弘揚師德,積極工作。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要不斷提高自身師德和人格修養,熱愛學生,誨人不倦。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全面關心學生的成長,要把了解、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學生有機結合起來。要教育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要在教育教學的內容、方法等方面不斷探索,遵循教學規律,堅持教改方向,使課堂教學常講常新。注重學生能力培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嚴謹治學,追求真理。要刻苦鑽研業務,銳意進取,努力實踐。 關心集體,團結協作。樹立全域性觀念,正確處理學校、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弘揚集體主義精神。與其他教師相互尊重,團結協作,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講究文明,以身作則。

  “手執金鑰匙的人”是人們對小學教師的讚譽。知識與道德的完美結合使教師在開啟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讓我們共同努力,以高尚的職業理想,以高尚的職業道德教育學生,服務社會,迎接燦爛輝煌的明天。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理智沉著,不隨便發怒,要多和學生溝通,處事公平,讓學生信服,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愛”在教育上非常重要,但是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6

  為期三天的“幼兒心理行為分析與輔導技能培訓班”的培訓已經告已段落了,靜下來想想這三天,我的收穫也是多多!這三天分別有三位寧波大學心理系老師給我們培訓——講座,三人各有自己的特長所在。

  第一天,李老師給我們講述了”幼兒團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是心理諮詢與輔導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透過團體內人際互動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透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係,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的適應的助人過程。透過李老師的講述讓我們瞭解到孩子的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最重要的是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事實。而幼兒團體輔導是遊戲輔導,從遊戲中來分析孩子的心理行為及情緒。在幼兒中我們最多運用“沙盤遊戲“來測試幼兒的心理,從中對他們進行心理諮詢,這也是現在對幼兒心理最具有說服力的實驗。

  第二天,楊老師是心理學的博士,專攻發展心理學。這天她講述”兒童情緒發展與調節——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每個人都有情緒,而情緒無好壞之分,有情緒並不怕,怕的就是沒有處理好孩子的情緒?那麼處理孩子的情緒,三句話:第一句“媽媽看到你非常生氣……(給情緒命名)”;第二句話“你想生氣就生氣吧(允許孩子有情緒)“;第三句話“媽媽陪著你(表達愛,讓孩子有安全感和被接納感)“。這是經典的三句話,非常實用。

  第三天,賀老師給我們講述”兒童行為功能分析“,所謂行為功能分析,是指在進行行為矯正之前,對引發來訪者的問題行為的起因、所帶來的後果以及來訪者在此方面的動機與需求等做出評估,以便對症下藥,確定來訪者的問題行為和治療的目標與方法。出於錢銘怡《心理諮詢與治療》。行為功能分析,指在行為治療前對環境中和行為者本身的影響或控制問題行為的因素做出系統分析。行為治療的目的在於消除來訪者的問題行為本身。這個對於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來說,開展有點難度,運用到心理諮詢的內容。可是賀老師透過自己的理論分析,加上他的實際經驗向我們介紹了abc行為分析,大大降低了我們的顧慮,因為這樣的行為,我們平時也在處理,如他講到自閉症的孩子,其實我們也是在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待,就是沒有賀老師的專業,我們用的只是”小兒科“的方法。慢慢消化賀老師的內容,轉變於自己的方法。

  三天的時間真得非常短暫,在這短暫的時間中懂得了很多道理,接下來在長時間中慢慢在消化,運用我們的工作實踐中,為孩子們做點貢獻。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7

  在我們的從教生涯中都碰到過孩子說謊的問題,很多老師無法容忍孩子的這種行為,我覺得我們應該瞭解孩子說謊背後的原因,有必要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剖析一下孩子說謊現象,這樣我們會更容易包容和糾正孩子的說謊。

  《幼兒園教育50個細節》這本書中有一篇“靈靈的謊言”,就是關於幼兒說謊的問題。書中透過具體案例給老師們提出如何處理幼兒說謊問題的建議,對我們的工作實踐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學前階段是幼兒心理發展的起始階段,在這一階段幼兒心理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從被動到主動,從零亂到成體系。幼兒說謊現象的出現也是幼兒心理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當幼兒出現說謊行為時,作為老師不要大驚小怪,當然也不能縱容孩子的說謊。分析幼兒說謊背後的原因是我們幫助和教育幼兒的前提,要區分幼兒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幼兒由於心理發展水平的限制,有時不能區分想象和現實,這就會導致幼兒無意中出現說謊的行為。也有可能是幼兒害怕批評,想得到表揚,或想要推卸責任而出現有意說謊的行為。例如:我班有一位幼兒西西,平時話不多,跟小朋友交流也比較少,其他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他總是在一旁默默觀看,老師叫他一起參與,他也興致不高。但對建構有著濃厚的興趣,每次桌面遊戲時他總會小心翼翼的拿著他的作品來給老師看,老師也會藉機表揚他,增強他的自信心。有一次,我發現雪花片少了很多,就問孩子們,誰拿了雪花片,並且教育幼兒不能隨便把幼兒園玩具帶回家。沒有一個孩子承認,都說沒有拿。第二天午睡的時候,有小朋友說:“老師,西西口袋裡有雪花片。”我跑過去一看,西西衣服口袋裡裝滿了雪花片。我問他:“這是不是幼兒園裡的雪花片?”西西看看我說:“不是的,我家裡帶來的。”放學後,我把西西留下來,透過和他媽媽溝通了解,西西口袋裡的雪花片確實是幼兒園的。

  處理這樣的問題,我沒有批評責怪西西,而是先和西西談心,讓他知道說謊是不好的行為,幫助西西懂得每個人都應該說真話,說實話,要勇於承認錯誤。其次,要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家是否存在撒謊的現象,家長要多關注幼兒,配合幼兒園教育,改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孩子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出現反覆現象,教師也不要過於灰心,要耐心等待孩子的轉變,不能急於求成。當孩子有了進步要及時給與表揚和肯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要以信任和愛護的態度幫助幼兒糾正錯誤,讓他們信賴成人,敢於在成人面前說真話,承認自己的錯誤,從而健康快樂地成長。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8

  在我園園長的帶領下我們學習、研討了“教師行為對幼兒的影響”。透過這次學習、研討,我的思想有收到了一次洗禮、淨化和昇華,使我對教師的言行舉止又加深了認識和理解,使我又上了一堂師德教育課。

  “教師行為對幼兒的影響”中的核心問題為師德問題,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思想感情,處事哲理、人生觀點、道德境界、品德修養甚至言談舉止、音容笑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生有著薰陶誘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人格影響,不僅對學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後在社會上還會長時間起作用。所以,教師需要處處為人師表,要學生刻苦學習,自己就必須學而不厭,手不釋卷;要學生認真勞動,自己必須熱愛勞動;要講文明禮貌。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聖天職。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教師只有以自己言行統一、表裡一致的美好品德為載體,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使他們在對真理的信奉中也對教師產生敬仰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教師個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修養到不愧人師的地步。教師只有完善自身素質,才能讓學生從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營養。

  透過這次學習、研討、透過行風建設,我們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才能在自己神聖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取,促使自己朝著優秀教師的方向不斷努力。我們教師應該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勤勤懇懇。教師是“辛勤的園丁”,教師是“燃燒的蠟燭,教師是“人梯”……教師的工作就是奉獻,讓我們牢記學無止境,為人師表,讓我們用行動去播撒愛,讓我們用愛去培育心靈,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高度,在教育、教學的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9

  雖然做一名幼兒園教師工作也十多年了,我覺得幹我們這個工作真的是一份良心活,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天真爛漫的小孩子。所以在對待幼兒這一方面捫心自問沒有過對幼兒進行體罰或是變相的體罰行為。其次,教師的語言對幼兒園的孩子影響非常大,很多孩子在幼兒期非常喜歡模仿,假如老師的語言不文明,孩子也會跟風,有些孩子也會把不文明的語言帶回家,勢必讓家長覺得我們老師沒修養,從而對我們教師的印象大打折扣;教師批評孩子的語氣和方式也很重要,假如太重,可能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和快樂,由於孩子假如接受不當的批評,會構成自卑感,沒有自信心,想想後果多麼嚴重。

  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幼兒園教師的文明舉止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發展的,孩子每天都在幼兒園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我們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在工作中我對待家長、領導、及其同事們熱情有禮貌,給孩子們正面的教育,從而讓孩子們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在穿著及其打扮上也注意分寸,不穿過於暴漏的衣服,不濃妝豔抹、不佩戴過於招搖的飾品等。

  態度決定一切,不管做甚麼事情,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如此,工作中亦如此。工作中,愛崗敬業從不遲到或是早退,即使請假也會提前向領導請假,得到領導批准後才進行休假。工作中,用職業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到仔細、耐心、專心愛孩子,要有極強的責任心,從不向家長索要財物,也不接受家長的請客及宴請。

  總之,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都要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真心去對待每位幼兒。才能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一)不斷學習,更新幼兒教育觀念,主動、積極地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幼兒人格,真誠關愛每一個幼兒,做孩子們的朋友、媽媽。

  (二)加強服務意識,保教並行。教師無小節,處處皆楷模。幼兒教育重在保教並行。放下教師高高在上的自命清高,真正融入到孩子們的吃喝拉撒睡,關注孩子們的成長動向。

  (三)學習陽光心態,做陽光教師。以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每天的瑣事,鬧中取靜,學習幼兒的好奇心,積極探索發現幼兒的純真心靈。

  總之,我將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全心全意為幼兒服務,深深紮根於幼兒園這片淨土中。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自覺遵守《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真心接受所有同仁的監督與幫助。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社會說:教師要獻身!

  教育說:教師要為人師表!

  名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家長說:教師要為孩子負責!

  教師說:俯首甘為孺子牛!

  我說:教師面對學生、社會、教育家、家長、同行,乃至整個國家的普通“工人”。教師或許是孺子牛,或許是自然地蠟燭,或是園丁又或是百科全書。其實,教師是個普普通通的角色,我們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工作。我們能影響孩子,同時也被影響著?透過本校組織的學習樺甸市中小學教師日常行為規範,我受益匪淺,充分認識到,教育是以德育德,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示範,引領作用。作為教師,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時時以自己文明,規範的言行影響學生,處處以自己文雅,得體的舉止感染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個人修養。

  二:增強紀律觀。

  三:課堂規範。

  四:廉潔自律。

  正己、敬業、愛幼!這六個字可以表述我的學習體會。教師是大部分幼兒心目中的榜樣和楷模,教師的言行在學生心目中是有著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嚴於律己,要求孩子們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這就是所謂的“正己”。“敬業”與“愛生”是教師行為規範的核心。一個教師是否敬業,是教師行為規範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一個教師是否愛幼兒,是教師的行為規範最集中的表現。愛孩子、有高度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最起碼的行為道德。教師在愛學生方面主要表現為:它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博愛”。

  《教師日常行為規範》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基本條件,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其實不管什麼職業,職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更應該要有很高尚的職業道德,至少教師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影響到班裡的孩子。

  總之;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應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時時以自己文明規範的言行影響學生,處處以自己文雅得體的舉止感染學生,在工作中,邊學習邊實踐,爭取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