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1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以提高兩個文明素質為根本,突出抓思想道德建設、環境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深入開展了群眾性建立活動,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而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的工作方式。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推動社會進步,確保社會健康發展,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的有力手段。

  1、精神文明建設是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問題抓起的。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從群眾最關心的具體事情入手,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問題,才能使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深入群眾,我局建立精神文明活動正是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抓起。

  2、精神文明建設是有有形、具體的載體。

  根據以往的經驗教訓,精神文明建設必須“虛功實做”,以辦事業、抓工程的方式積極推進,必須以具體、有形的載體作為依託。使服務者與被服務者之間的關係明朗化,構建起了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和諧人際關係。

  3、精神文明建設樹立了具有時代特徵的典型。

  先進人物是實踐精神文明的榜樣。雷鋒、焦裕祿、孔繁森、李素麗等榜樣的力量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人。我局建立精神文明活動從一開始就注重發現、培育、宣傳不同行業的典型,深入挖掘、大力推廣他們的先進經驗,以此激勵青年,影響社會,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

  4、抓教育,重宣傳,營造有利思想環境。

  用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是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為此,我們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制定周密的'學習計劃,切實搞好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學習前有準備、有內容,學習中有主題、有調研,學習後有建議、有報告。從自身做起,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每週二集中座談交流心得。其次,對每位工作人員的教育我們從點滴做起,圍繞建立學習型機關的目標建全完善了學習制度,每週二早上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學習中央、盛市領導的重要講話及會議精神,使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更趨深入、經常化。第三,加強對每位工作人員的崗位培訓,切實提高每位員工的專業素質和崗位素質,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

  5、抓活動,重落實,營造有利人文環境。

  我們每年會開展很多活動,確實在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們還可以針對文明建設,開展文明言行活動,把文明禮貌用語等印發到各科室,每個工作人員手中,在全域性開展“說文明語,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文明言行活動,不斷提高每位工作人員的文明素質。

  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2

  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的方針,以提高兩個文明素質為根本,突出抓思想道德建設、環境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深入開展了群眾性建立活動,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而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的工作方式。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全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推動社會進步,實現我國“十一五”遠景目標規劃的重要措施,也是確保社會健康發展,更好的發揮其作用的有力手段。

  一、抓教育,重宣傳,營造有利思想環境。

  用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是宣傳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務。為此,我們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制定周密的學習計劃,切實搞好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學習前有準備、有內容,學習中有主題、有調研,學習後有建議、有報告。從自身做起,深入學習十七大精神,每週二集中座談交流心得。其次,對每位教師的教育我們從點滴做起,圍繞建立學習型機關的目標建全完善了學習制度,每週二早上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中央、盛市領導的重要講話及會議精神,使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更趨深入、經常化。第三,加強對每位教師的崗位培訓,切實提高每位員工的專業素質和崗位素質,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

  二、抓活動,重落實,營造有利人文環境。

  我們每年會開展很多活動,確實在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我們還可以針對文明建設,開展文明言行活動,把文明禮貌用語等印發到各科室,每個教師手中,在全域性開展“說文明語,辦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文明言行活動,不斷提高每位工作人員的文明素質。

  三、抓創新,重質量,營造有利的教學環境。

  今年我們實行政務公開制度,建立了政務公開版,健全了職工道德規範,實行了承諾制和公示制,積極開展了為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然而在現實當中,有許多同志往往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對物質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因而,正確認識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意義,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靈魂和核心,決定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同時,思想道德建設對於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思想道德是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個最基本的目標就是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最佳的經濟效益。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合理配置就是這兩方面能得到合理、最優的發展,實現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資源的合理配置往往又直接取決於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當前一些領域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滋長,使假冒偽劣、欺詐活動、偷稅漏稅等成為社會公害,直接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也破壞了物質資源合理配置的程序和效益。這就需要加強適應市場經濟的思想道德建設,用來約束和調節人們的市場經濟行為。

  思想道德是經濟執行中的無形資產。忽視了對人的素質的重視和管理,這個集體必定是效率低下,效益欠佳,發展前景暗淡。因此,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做好協調、完善和激勵工作,把人和人的素質放到管理的制高點,這個集體才會順利發展。

  精神文明建設心得體會3

  為了切實評選出建立工作成效顯著、社會公認的單位,市文明辦本著“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注重工作創新,採取了申報單位集中培訓、集中聽取彙報開展互評等方式,真正把評選表彰工作打造成“陽光工程”。

  一是評選前進行集中培訓,從源頭上實現資訊共享。我市改變以往到單位分散指導的工作方式,採取集中培訓的辦法,組織全市所有申報單位進行集中培訓,就建立工作的意義、申報評選流程、聽取彙報、稽核材料、實地考察、問卷調查等具體的建立知識進行講解,並進行現場問答,進一步釋疑解惑,從而實現了“三個轉變”,即變少數單位掌握建立資訊,為全市所有申報單位都瞭解掌握建立資訊;變掌握部分建立資訊,為系統全面掌握建立資訊;變盲目迎檢,為主動籌備迎檢,從起點上做到公平。

  二是考察中集中聽取彙報,從形式上實現互學互評。由於每屆的參評單位較多,而每個單位逐個聽取彙報,又耗時長,程式多,因此,多采用集中彙報的形式聽取參評單位的彙報。今年,我市在延用了這種方式的基礎上,新增了一個環節,即參評單位互評環節。明確規定參加彙報會議的人員構成,分別是一名彙報人,一名中層幹部代表,一名群眾代表。在每個單位彙報完以後,與會人員統一在市文明辦提供的評定表上,對照“好”、“較好”、“一般”三個檔次的具體條件,分別進行打分,透過互評方式體現出公平、公正,同時,也有利於展現建立單位的風采,形成一個橫向的直觀的比較。

  三是擬表彰物件媒體公示,從輿論上接受社會監督。在擬表彰物件確定後,我市透過在報紙、網路等主流媒體釋出公示的形式,接受社會的監督,讓擬表彰物件過“群眾關”,確保被表彰單位是真正被群眾公認的單位,是真正被社會公認的單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