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1

  晉華小學美術組 趙麗

  自九十年代初以來,我國美術教育的改革一直轟轟烈烈地進行著。美術新課程標準XX版出臺後,網上也陸續看到了一些專家對新課標的解讀,相比XX年頒發的課標實驗稿,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總方針與主要內容沒有大的變化。比較舊版實驗稿,《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XX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方向更明確、文字更精練、內容更具體,表述更理性。修訂體現了美術教育專家學者在美術新課程實施若干年後,對課程標準的重新梳理,並在反思的基礎上明確了發展方向。學習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後又透過教育局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後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讓我理清了些思路。現具體實談談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學科本位是基礎。

  課程性質是對整體課程教學指導思想的宏觀把握,是理解美術課程標淮的關鍵所在。XX年剛剛開始啟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課標的制定主要是基於對原有課程的反思,提出以往中小學美術課程中綜合性和多樣性不足、過於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脫離生活難以激發學生興趣等等問題,在此基礎上思考進入新世紀的基礎教育美術課程變革。此次XX版新美術課程標準的頒佈,我覺得除了對原有內容的梳理和肯定外,其中一個重大的變化就是:XX年頒佈的美術課標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這提高了美術在學校教育中的學科地位,明確了美術學科的課程性質。但是,人文性質的宏觀提法也導致了美術課程自身特徵的模糊。XX版的美術課標對課程性質給予了準確定位和深入闡述,對於義務教育美術課程人文性的認識更加清晰和豐滿。XX版美術課標修改為“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愈發凸顯了其“視覺性”因素,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美術教育的一個根本性特點,即“物質材料的依賴性”和“直觀形象性”的特點。把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落到了實處,同時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美術課程的工具價值進一步得到提升。這是因為,學科本體始終是理解美術教育的基礎所在。

  二、人文性質是出發點

  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一直的追求,美術教育不是單純的技術教育,它孕育於豐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美術能對現實生活和自然界事物進行直接模仿,能形象的再現歷史、現實和未來的各種不同社會生活場景和自然景象。美術透過可見、可觸的具體形象,以靜止、凝鍊的畫面和藝術造型來表現客觀世界的美醜屬性和作者的審美意識,給觀賞者以審美的認識、教育和感染的作用。美術與時代、社會、藝術家的生活閱歷以及階級、民族、風俗等密切相關,美術具有的時代性、社會性、民族性等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人文性”依然是美術課程所要追求的初衷。新課標對此也做出了著重強調,提出“美術課程應該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為國家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創新能力、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現代公民”。可以看出美術課標立足於21世紀的視覺文化時代要求,一方面看到了以往美術課程豐富的教育價值,另一方面看到了新世紀人才的視覺文化意識建構和創造力培養要求,基礎教育的美術課程不是專業方式的學習,而是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要的素質教育,是學生人生髮展不可缺失的精神營養。美術學科的價值,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三、素質教育是關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卡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醒、激發、鼓勵”。兩版新課標都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的重要性貫穿始終:課堂不是老師表演的舞臺,而是師生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不是對學生進行訓練的場所,而是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課堂不是傳授知識的場所,而是更應該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不是教師教學模式化的場所,而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場所。成功的美術教學除了對美術學科的教學價值外,還對學生的品格、素質、能力、習慣、思維、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潤物無聲給人是骨子裡的東西,將伴隨人的終身。

  四、課程目標是導向。

  課程目標決定了課程面貌,而課程面貌的具體呈現當然是課程內容。XX版美術課標課程目標部分變動較大,具有明確的導向作用,充實和調整了總目標的內容,首先強調了“美術課程總目標按“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定。隨後調整了目標表述的文字結構,總目標下面分述了四個學習領域的目標,而且在每個學習領域中對三維目標進行分解,內容也依據三個維度來設立,條理更加清晰,內容更加全面。分目標由原來的表格式調整為文字表述,既避免了原目標中各個學段在同一學習領域中的目標重複,又使分目標的表述語言更精練。

  課程內容的說明更簡潔,各個學段的課程內容中有兩個學習領域的變動比較大,一個是重新組織了“設計·應用”的內容。第二是增強了“欣賞·評述”的內容。除此之外,新課標將原來的“評價建議”調整為“評價要點”,內容不再以“是否”開頭,這說明對學生的評價不再只是肯定或否定的,而是更加全面。對於應知應會的知識與技能,表述更加明確,教師把握不同年級不同學習領域的課程教學時,可以將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體系進行對照,既考慮到教學物件不同年齡發展需求選擇三維目標的側重點,又不以偏概全脫離美術課程總體目標的要求。這其實是對課程總目標的細化和豐富,是美術課程目標完整體系的一部分,從整體入手,然後分解闡述說明,最後在具體實施時回到整體把握。幫助美術教師深入地把握美術教學追求。

  五、面向全體學生是核心。

  XX版新課明確指出標“面向全體學生”的核心理念,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面向學生的各個方面,透過美術這一活動形式來發掘孩子們自身的潛能,培養孩子們敢於追求美、勇於創造美的精神。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是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和任務。這種教學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緊緊聯絡客觀環境。充分發揮學生各方面能力。因勢利導、全面有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它不僅要求傳授一般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還把審美教育作為藝術教育的核心內容。必須從每個學生的不同素質和氣質出發。進行靈活而具體的雙邊教學,才能因材施教,極大地調動學生對藝術的探索精神,培養和發展具有個性特徵的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想。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和探索中得以健康發展。成為具有終身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六、培養創新能力是重點。

  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發出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步入21世紀的今天,一個國家人民的創新意識顯得尤其重要。美術教育責無旁貸,因為美術教育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徑。所以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怎樣發掘學科優勢,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高素質人才,是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斷追求的目標。

  七、體驗性學習是手段。

  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舊兩版課程標體驗性學習是美術教學的主要方式。尤其是XX 版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為學生學習增加了障礙和困難,這時,教師的作用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具有趣味和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透過學生自己動手的體驗,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這樣,就有機地創設了體驗學習地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使學生對活動產生興趣,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獲得了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八、科學評價是保證。

  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援。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應該是,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以及內在激勵作用,弱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而在美術活動表現評價時,則要求透過觀察,記錄和分析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行為,對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能力,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進行全方位的綜合評價,這又是美術課程標準中對教學評價精闢的闡述。

  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日益複雜的學生思想道德,新課標的學習為我們這些在一線工作的美術教師做出了更為明確的教學指導,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對美術教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其真正的精華在於教師要以豐厚的教學技能,出奇制勝的教學設想和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叩開教育之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態度及情感的和諧發展,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變“教教材”為“用教材”。 推動每一個學生終身美術素養的全面提高。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2

  透過小學美術新課標的學習 ,我深刻認識到《全日制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開始新一輪改革,至今已經十年了。相比20xx年頒發的課標實驗稿,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總方針與主要內容沒有大的變化。比較舊版實驗稿,《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xx版)》方向更明確、文字更精練、內容更具體,表述更理性。修訂體現了美術教育專家學者在美術新課程實施若干年後,對課程標準的重新梳理,並在反思的基礎上明確了發展方向。學習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後又透過教研室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後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

  一、結合教學經驗,談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的具體認識。新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在價值觀上為了學生,在倫理觀上尊重學生,在行為觀上依靠學生。

  (2)科學與人文整合的課程文化觀。在互相交融中尋求理性與情感的協調,讓她們能夠更多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對立。

  (3)迴歸生活世界的課程生態觀。開啟我們的視野,把對教科書的關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欣賞與評述的方法,瞭解美術基本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4)創新與發展的課程實施觀。發揮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從原有的狀態下解放出來,共同成為教學的主人。

  (5)民主化的課程政策觀。體現科學和開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夠分享多樣化二不是單一化的管理和決策。

  二、在課程培訓中對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有了新的認識。

  教學大綱相比較,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建議性”的,更多地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後者則是“指令性”的,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學大綱過多強調學科的本位性,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課程的多樣性和綜合性不足。

  在具體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應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突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習方式、加強評價體系的改革、拓展課程實施空間。教育和從事教育的人們要從人未來發展的驕傲度來看代教育的意義,以學生的個人成長作為教育的出發點

  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我們以前基礎教育的弊端之一,但是進行改革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要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是美術學習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適當地降低其要求和難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部分進行描述時,中間的過程與方法是最主要內容,只有抓住了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才能得以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得心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都在學習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實現的。

  美術學科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直接和暗含的關係因此,它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把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瞭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聯絡,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不僅是一名美術人,還應該是一名文化人。美術教師應立於本地區自然風景、民間文化特色,開發有本地特色的課程資源。

  以上這些就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美術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美術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那麼我們美術教師因該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美術素質教育,而不是針對少數美術特長生和高考班的專業美術培訓,我們廣大基層美術教師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全體學生的美術教育上,不要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或者所謂個人成績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職責。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3

  隨著課改的深入,美術課標也進行了修訂,以往美術課在教學中經常被視為小科目,在此次的課標修訂中卻受到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學校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美術新課程標準解讀》這本書,我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後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現具體實談談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對美術課程的特徵理解

  修訂後的課標指出:“美術課程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美術課程的輪廓形象,揭示了美術學科獨有的特徵屬性,也填補了過去的大綱、課標實驗稿對學科特性描述的空白。感知、理解屬於審美的範疇,視覺形象的創造則需要技法的支撐,這與我們過去所講的美術課既要有“美(審美)”,又要有“術(技法)”應該是一脈相承的。單純只解決審美或單純解決技法問題也是不可取的。審美需要技法的支撐,審美會更有厚度。

  二、對美術課程的性質理解

  實驗稿中將美術課程性質定位於“具有人文性質”,這肯定是正確的,但由於很多學科(語文、音樂等)也有這樣的屬性,因此還不能全面概括美術課程的完整特性。修訂後將美術課程性質概括為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比實驗稿更全面、更準確一些。凸顯視覺性這一特徵,更容易實現美術課程發展學生感知能力、觀察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教育價值。我特別贊同修訂後新增的“愉悅性”這一性質。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不僅要知道“教什麼”,“怎麼教”,還應該關注學生“怎麼學”,“學得快樂”也應該是我們教學的追求之一。作為非應試學科的美術課程,我們靠什麼來吸引學生?國家課程計劃保證了美術課的開設,如何讓學生在美術課上坐得住,學得好,這就要靠美術教師善於利用美術學科的特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來實現了。美術學習的程式和方法是豐富多樣的,結果也是多樣的,難以用簡單的正誤來評價。”美術活動還具有調節身心的功能,更多的學生期望在美術課上獲得表達與放鬆。趣味是愉悅性的基礎,美術課要體現愉悅性的教學原則,鼓勵美術教師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的獨特魅力,精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組織開展一些遊戲、表演、競賽和展示等活動,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氛圍中進行美術學習,以增強美術課的吸引力。

  三、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的認識

  所謂教育理念,就是教育者所持的教育理想與信念,理念是針對教師而言的。新的課程標準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面向全體學生;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關注文化與生活;

  (4)注重創新精神。

  儘管這四個方面不是美術課程所獨有的,但應該是在美術教學中倡導和張揚的。其中,“面向全體學生”是新的課程標準新增的和反覆強調的。我是這樣認為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近年來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新目標,也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讓孩子們受到公平的義務教育”已成共識。就美術教師而言,我們不能只面向少數特長學生,而是“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力,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農村和民族地區學校也要開齊、開足美術課,讓每位孩子都享受到基礎美術教育的權利。

  四、對三維目標的理解

  課標中所佔篇幅最多的就是“內容標準”部分,它規定了不同階段學生在三維目標上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美術課標其實就是表述國家對公民在美術方面的基本素質要求。這個標準是最低的標準(達標要求),而不是“一刀切”的標準。與實驗稿相比,修訂後的課標在內容選擇上與課程目標更加融合。內容標準的表述更加明確具體,出現了很多定量的具體要求,更具有“標準”的性質。記住:12、3、6,3,2、300。三維目標具體定量要求如下:

  1、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辨別12種以上的顏色。識別3種或3種以上公共場所中常用圖形的符號。能說出至少6位重要美術家(中外各三位)及其代表作品。

  2、過程與方法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掌握3種或3種以上製作的方法,瞭解工藝製作的過程。透過觀摩錄影或邀請當地工藝美術家、民間藝人,瞭解中國傳統工藝製作方式與特點。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要求學生能夠說出2種或者2種以上的中國民間美術種類的主要特點以及作品的寓意。描述和分析美術作品的意義和審美特徵,寫出300字以上評論文章,並有興趣與同學討論,分析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美術現象或事件。

  認真研讀內容標準,我們不難發現:修訂後的課標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既注重了美術知識、技能的學科主線,也關注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育功能的拓展,還體現了不同學習活動方式所經歷的過程、方法,是一種“均衡式”的課程體系。這一體系有利於規範美術教師在操作層面體現多維的課程目標,美術綜合探索要有“美術味”,不能脫離美術本位,但也忌諱過於純粹的專業課。把握好尺度。

  五、對教學、評價建議的理解

  由於師資水平與教學條件的差異,各地美術教育水平發展很不平衡,許多農村學校美術教師感到教材難度較大,內容不適合農村學生生活背景,許多課業難以完成,感到無所適從。針對這一問題,修訂後的課標在教學建議部分增加了“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觀”的要求,特別提出“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教師要因地制宜,靈活選用和創造適合當地美術教學條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可以看出新的課標的教學建議貼近現狀,走的是“現實主義”路線。這一建議給美術教師提供更為寬鬆的教學空間,教師可以根據情況對教材進行變通處理,自主研發一些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開展有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修訂後的課標在評價建議上也較實驗稿更加實際,刪去了不易操作的“美術教師評價體系”。對學生美術學習的評價,要求儘量採用質性的評價方法,強調過程性評價、多元化評價,以激勵學生為主。的確,與其花很多的精力去搞美術教學質量評價,倒不如多搞幾次對學生髮展有用的作品展示來得實在。此外,修訂後的課標還十分重視回應美術教師的訴求。為保障美術課的基本教學條件,在課程資源建議中對學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美術教學中,必備的美術教學裝置與器材包括素描、水彩畫、中國畫、版畫等繪畫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為美術教師爭取教學條件的合理要求提供了依據。

  美術教師是美術課標重要的閱讀者和使用者。與實驗稿相比較,修訂後的課標不僅與時俱進,在概念界定上更加準確嚴謹,在行文表述上也更加簡潔精緻、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相信能夠得到美術教師們的喜愛。修訂後的美術課標是美術課改十年來的積累與沉澱,凝結了學科專家的智慧,也反映了一線美術教師的願景,必將引導美術課程向縱深發展,更好地完成美術課程的使命。當然,以一種科學發展的眼光來看,任何“完美”的課標也只能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還需要在課程實踐中進行驗證並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可以說,修訂後的美術課標是我們中小學美術課程走進成熟的標誌!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4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新課標帶給我們許多新的理念,透過學習我有了如下體會:

  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指導

  傳統的教學是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自我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透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玩”中學,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學習美術新課標心得體會5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作為一名美術教師要想有一個好的教學教學效果,那麼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理論進行支撐。因此我們就必須在閒暇之餘不斷研究《美術課程標準》。自從研究課題以來我就不斷潛心研讀《美術課程標準》,從中也是受益匪淺,讓我的課堂教學有了一個質的飛越。

  一、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教育,必須堅信每個學生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上獲得不同成都的發展。美術課程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選擇基礎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結合過程和方法,組成課程的基本內容,並透過有效地學習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徵,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因地適宜、因材施教

  《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了一些具體的學習活動建議,但是同時也明確地指出“不同地區的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和採納這些活動建議,也可以向學生提出其他學習活動建議,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更加靈活,更具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在實施美術教育的時候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站在學生和教師自身的角度精心地去分析、設計每一次的教學活動,根據情況來採納或者重新設計課堂作業,從而達到學生髮展的目的。

  三、美術學習從學生興趣入手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美術課程強調透過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徵相適應,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將過程與結果等同對待

  在美術各個領域的學習過程中,《美術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活動重參與和探究的過程”。因此,我們設計教學活動時也應該把血生的“學”考慮進去,在教學設計中要明確地體現出學生在本節課中將如何學習本節課的知識,要從以前的教師“滿堂灌”的模式中走出來,讓學生很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體驗學習、快樂學習。

  五、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現代社會需要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因此,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新課標緊密結合生活創設情境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新課標讓學生們從生活經驗和客觀實際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過程中學習、理解、發展。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有了全面健康的發展。

  總之,要想上好一堂美術課,我們就必須勤下功夫多做研究,手機版不僅要研究學生,還要研究自身,只有這樣我們的美術課才能讓大多數孩子喜愛,我們的美術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2透過學習《美術新課程標準》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要隨時成為學生們需要的美術教師。如今的美術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訓練為主,以提高繪畫能力為教學目的,這早已成為美術教育的傳統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美術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將美術教育過分學科化、科學化,過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這隻能稱作是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

  新課標在前言中就明確了美術課程的性質:“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新課標中人文性的確立,是對美術學科特點的一個重要認識,是對美術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教學目標的反思,它將使我們改變以往對美術教育的認識,為美術教育明確了方向。

  為了充分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新課標將為學科知識溶於人文主題之中,在每個學習領域中都對教學內容的編排,作品的選擇,文字的闡述以及思考題的設定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點點滴滴都滲透濃郁的人文精神,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

  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動之一,既針對人的理性,又針對人的情感,決不能以統一的審美標準來代替學生的認識、體驗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規律去扼殺學生探究的願望,應努力引導學生自己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激發起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力求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呈現個人的情感傾向,開發學生的視覺創造潛能。“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這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中,學生在參與各種美術活動的同時,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新課標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的形式,而從學習方式入手,特別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領域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美術的各個學習領域為一體,同時與其他學科相綜合,設計出一系列綜合性的美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體驗空間。“綜合、探索”領域是圍繞人的發展目標確的,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力求在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慾望,開發創造潛能,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服務。

  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開發性、自主性和自我實踐性,它的課程內容不是由專家預先規劃設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以學生為主,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的選擇,組織與發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結合實踐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將會大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增強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為開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由於新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的功能也從檢查、反饋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轉變為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對知識的探究,即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和方法,評價不在僅僅為了要甄別與選拔,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評定的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種全新評價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課程標準從以往評價學生學到什麼,而轉變為評價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個性與情感等幾個方面。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並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消除了膽怯,人人參與其中,真正體現了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3每次學習美術新課標準,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體會。美術課是素質教育階段學生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美術教育以形象性,操作性,非語言的物質造型性和形象表達的感情性,對學生的觀察力,形象感受力,記憶力,審美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的培養和提高,發揮重大作用。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發學生的嘗試藝術衝動和最基本的造型能力。要上好美術課,教師首先要對《美術新課程標準》有深入的瞭解,《美術新課程標準》中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

  新課程的重大舉措就是該以往的授之於魚為授之於漁。轉換課堂角色,改變往昔以師為主生為輔的教學模式為以生為主,師為輔的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地位。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而美術學科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本學科更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針對上述對《美術新課標》的掌握,現將個人感想和大家分享和交流:

  體現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美術課首先要有正確教學思想和理念做指導。要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更加關注“學生”。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引導者。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自我探究獲得知識,透過實踐恰當的繪畫方式。學生也會覺得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是有成就感,同時也鍛鍊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以學生為主體,對教材的使用更加靈活和富有創造性,同時注重美術學科和其它學科知識的聯絡,更要貼近學生生活。如七年級上冊《熟悉的物品》一課,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攝影圖片和世界名畫,欣賞完後引導學生談談日常生活中的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利用身邊的物品(如:粉筆盒、文具盒、杯子)講述透視原理,從數學幾何中去對比區別美術中的幾何體的關係。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靈活多樣的匯入方式、豐富的教學手段、合理多樣的作業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都應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老師們也要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和合作,讓學生們透過自己的感愛和實踐在探索中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氣氛一定是輕鬆,愉悅高效、和諧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習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參與,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師生關係首先是人與人的關係,要遵循人際關係的原則。新課改保證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斯學生學習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在以往的美術教學過程中,由於學校,家長過於重視文化課,導致對美術課的忽視,使得有些美術教師在自身修養方面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新課改之後,美術教師地位提高,給教師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作為當代的美術教師,我們因該不斷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品味,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好的去為美術教育而努力,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4今天我們學習了《上海市中小學美術課程標準》。透過這次學習,我對美術課程標準有了一定的認識。課程標準,為我上好美術課指明瞭方向,現把這次學習的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1、新的課程標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和正確的審美觀念。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陶冶情感,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

  2、課程標準強調注重選擇,多元發展。教師教學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內容。如果條件不允許,學生不需要,可以不採納。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物件來滿足,同一的內容標準教師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這樣,充分考慮了教師、學生的美術需求心理,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打開了空間,充分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課程標準注重體驗感悟,發展形象思維,培養創新意識。美術學習要建立新的現代學習觀。以前教學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學生頭腦被書本或老師框死,只會模仿,不會思考,現在必需向指導學生自學為主轉變,樹立“學生學會學習”的學習觀,讓學生人人學習。如:《有小鳥的樹》一課,可以採用直觀、啟發教學,讓學生通過錄像,去觀察瞭解各種樹形,然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你喜歡什麼樹?樹形怎麼畫?然後交流。學生充分交流後,讓學生自己動手畫,老師只引導學生,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透過觀察、想象、探究、學生也就不覺得難了。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會學生學”。因此,教師教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是美術學科學習創新的主要任務。教師應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和強化創新意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