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

  假期中,我對更新後的美術課程標準又進行了重新翻閱,觀念上有了一定轉變。對美術課程的要求越高,美術教師就更要跟上當前教育形勢。

  總體感覺,小學美術新舊版課程標準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知識點差不多,但新版主要注重了智力開發,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評價舊版課標比較脫離學生的生活,所以不容易激發學生興趣等等問題,從新課標的制定及網友的評價中,我感覺到編者對美術課程的教育價值觀念又有了明顯的提高,說明藝術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課標的修改使我感受到以往美術課程的豐富性,教師們操作起來越發得心應手了,但隨著標準的提高,對我們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新課標的制定主要是為滿足學生個體成長需要的素質教育,是學生人生髮展不可缺失的營養。另外,透過新舊版課程標準比較,我發現了在美術課程評價建議部分有了很大的改變。

  總之,無論怎樣改變,我們對專業認真求實的態度不會改變,針對新課程,我們要全新解讀,用我們的執著與熱情去不斷描繪美術天地的新圖畫。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2

  透過這本《美術新課程標準》書,我深深地感到我們要隨時為成為學生們需要的美術教師而努力。如今的美術教材,基本是以造型訓練為主,以提高繪畫能力為教學目的,這早已成為美術教育的傳統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忽視了美術在人成長過程中的正常位置,而將美術教育過分學科化、科學化,過分強調學習過程中的一致性,而忽視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這隻能稱作是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

  新課標在前言中就明確了美術課程的性質:“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新課標中人文性的確立,是對美術學科特點的一個重要認識,是對美術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的教學目標的反思,它將使我們改變以往對美術教育的認識,為美術教育明確了方向。

  為了充分體現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新課標將為學科知識溶於人文主題之中,在每個學習領域中都對教學內容的編排,作品的選擇,文字的闡述以及思考題的設定都作了精心的安排,點點滴滴都滲透濃郁的人文精神,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力。

  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的活動之一,既針對人的理性,又針對人的情感,決不能以統一的審美標準來代替學生的認識、體驗和情感;用千篇一律的規律去扼殺學生探究的願望,應努力引導學生自己用心去體會,去感受,激發起學生獨特的審美體驗,力求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呈現個人的情感傾向,開發學生的視覺創造潛能。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這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中,學生在參與各種美術活動的同時,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以此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美術是人類人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傳統的美術課被作為圖畫課,過於狹隘,限制了學生對美術多樣性的認識和感受,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面對教育的發展方向,新課標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劃分課業的形式,而從學習方式入手,特別設定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領域主要結合學生的生活需要,融美術的各個學習領域為一體,同時與其他學科相綜合,設計出一系列綜合性的美術活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體驗空間。

  “綜合、探索”領域是圍繞人的發展目標確的,關注的是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體驗,力求在豐富多彩的時間活動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慾望,開發創造潛能,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服務。

  研究性學習強調的是開發性、自主性和自我實踐性,它的課程內容不是由專家預先規劃設定的知識體系,而是以學生為主,由師生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的選擇,組織與發展,探索新知識的過程。結合實踐活動,在學生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將會大大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更多地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增強對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為開發學生各方面的潛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由於新課程功能的轉變,評價的功能也從檢查、反饋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而轉變為關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和方法,注重對知識的探究,即從關注結果到關注過程和方法,評價不在僅僅為了要甄別與選拔,而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評定的應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在這種全新評價理念的指向下,新的課程標準從以往評價學生學到什麼,而轉變為評價學生是否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合作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具體而言,主要包括: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合作、個性與情感等幾個方面。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賦予了我們教師更大的操作空間,同時指導教師從人文角度出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並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分別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學生消除了膽怯,人人參與其中,真正體現了美術教育始終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價值。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3

  美術新課程標準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實踐性,注重生活與藝術聯絡。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打破了傳統美術教學的知識框架,從全新的角度,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學生自由表現,大膽設計創造,而欣賞、評述則是傾向於文化品味和素質品質,綜合、探索則強調透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的體驗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求、研究創造,運用綜合性知識技能去製作。從新課程標準劃分的四個學習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賦予了新教材很多體驗性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小學二年級的美術教材中,體驗學習的內容佔了較大的比例,如:“太陽”是對自然的體驗;“家鄉的果樹”是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體驗;“漂亮的胸飾”是對紙張的可塑性效能的體驗;“交通工具”是對粘土、橡皮泥的效能體驗等等。這些課程內容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學習主體對個體的體驗學習,為學習提供了一個寬闊的體驗學習空間,那麼,怎樣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實施體驗性學習呢?我的感受、分析如下: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而教材內容則是固定的、靜止的,為學生學習增加了障礙和困難,這時,教師的作用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特點,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方式和方法,使教學內容成為具有趣味和充滿活力的各種學習活動。如在“會變形的玩具”教學中,可以適當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非常喜歡的“變形金剛”作為教具,但要注意所採用的“變形金剛”變形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可以叫學生上臺表演,對“變形金剛”進行變形,透過學生自己動手變形的體驗,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這樣,就有機地創設了體驗學習地情景和體驗學習氣氛,使學生對活動產生興趣,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獲得了對學習美術的持久興趣。

  體驗性學習的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只要把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年齡特徵和需求有機地結合,選擇適當的方法和切入點,創造恰當的體驗性學習情景,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活動中去體驗、去認知。如:“神氣的大公雞”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一個有關公雞的故事吸引學生,創設聽故事的情節的體驗,讓學生自己在故事中體會公雞的神態,再讓學生去模仿和感受故事情節,而後讓學生進行作畫,於是產生了動手繪畫公雞的體驗,最後利用自己的繪畫作品,講述自己畫的是什麼形態與神情的公雞等等。在這樣的體驗學習過程中,小學生不僅僅獲得了學習的興趣,還獲得了繪畫出“神氣的大公雞”成功的喜悅,身心愉悅,神情交融,這是多麼鮮活的體驗。

  體驗性學習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各種體驗學習方法既是獨立的又相互聯絡。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應以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需求出發,有所側重,既保證體驗學習的實效性又保持體驗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4

  小學美術新課標帶來很多新的理念,它改變了傳統美術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創造性、主動性,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合作精神和學習興趣。在此,說說我對美術新課標的一些體會:

  一、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權威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一堂課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麼教都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學習,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教學的成功,關鍵在於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教學中注意安排一些選擇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製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中,我在介紹完幾種表現方法之後,並不限定學生用哪一種方法,而是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方法,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在整個練習中學生還可以和小夥伴合作共同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練習,透過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愉悅感和滿足感。

  三、讓學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長知識。

  兒童最“喜”的莫過於玩了,要抓住他們的這一特性,讓他們玩自己親手製作的東西,在玩中增長知識。這樣,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善於發現問題,並能究其根源,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知識面。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小學美術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5

  透過小學美術新課標的學習 ,我深刻認識到《全日制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開始新一輪改革,至今已經十年了。相比20xx年頒發的課標實驗稿,本次課程標準的修訂,總方針與主要內容沒有大的變化。比較舊版實驗稿,《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xx版)》方向更明確、文字更精練、內容更具體,表述更理性。修訂體現了美術教育專家學者在美術新課程實施若干年後,對課程標準的重新梳理,並在反思的基礎上明確了發展方向。學習了一些專家的觀點後又透過教研室安排的美術新課標培訓,更為清晰地認知和把握修訂後的美術課程標準的宏觀定位與具體內容。

  一、結合教學經驗,談美術課程的基本理念的具體認識。新美術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在價值觀上為了學生,在倫理觀上尊重學生,在行為觀上依靠學生。

  (2)科學與人文整合的課程文化觀。在互相交融中尋求理性與情感的協調,讓她們能夠更多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對立。

  (3)迴歸生活世界的課程生態觀。開啟我們的視野,把對教科書的關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欣賞與評述的方法,瞭解美術基本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努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4)創新與發展的課程實施觀。發揮教師和學生在課程中真正有效的作用,從原有的狀態下解放出來,共同成為教學的主人。

  (5)民主化的課程政策觀。體現科學和開放的精神,使所有的人都能夠分享多樣化二不是單一化的管理和決策。

  二、在課程培訓中對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有了新的認識。

  教學大綱相比較,其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建議性”的,更多地關注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而後者則是“指令性”的,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教學大綱過多強調學科的本位性,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課程的多樣性和綜合性不足。

  在具體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應樹立素質教育的觀念、突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習方式、加強評價體系的改革、拓展課程實施空間。教育和從事教育的人們要從人未來發展的驕傲度來看代教育的意義,以學生的個人成長作為教育的出發點

  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是我們以前基礎教育的弊端之一,但是進行改革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要知識與技能,知識與技能是美術學習的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適當地降低其要求和難度。

  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部分進行描述時,中間的過程與方法是最主要內容,只有抓住了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才能得以發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才能得心培養。學生知識、能力的增長和情感態度的培養都在學習活動的參與和探究中實現的。

  美術學科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直接和暗含的關係因此,它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把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瞭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聯絡,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這就要求我們美術教師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不僅是一名美術人,還應該是一名文化人。美術教師應立於本地區自然風景、民間文化特色,開發有本地特色的課程資源。

  以上這些就是我學習的心得體會。美術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美術課程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那麼我們美術教師因該面對全體學生進行美術素質教育,而不是針對少數美術特長生和高考班的專業美術培訓,我們廣大基層美術教師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對全體學生的美術教育上,不要為了追求個人利益或者所謂個人成績而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職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