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彙編5篇
實用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彙編5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教育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一、要反思自己的職業道德狀況
一名教師是否愛崗敬業,團結協作,決定他是否能盡職盡責地教書育人,是否能腳踏實地,不斷進取,是否能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科學施教,這些都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的發展與提高。為此,教師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高尚的職業道德,對祖國的命運和前途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教師工作的本質。責任和特點有深刻的理解,有“事業心”“責任心”“進取心”和“愛事業”“愛學生”的無私奉獻精神,具有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艱苦奮鬥的獻身精神。
二、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師應樹立符合時代發展的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髮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視學生基本觀念,思維技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應用知識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提高他們的科技素養,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和人格的全面發展。
三、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人總是具有反思自己及自身實踐的可能性。我們與自身實踐保持一段距離就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熟知它。我認為,教師為實現教學實踐的合理性,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思考自身的具體教學活動時,努力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
四、要反思自己的知識系統
儘管教師在上大學的時候獲得了一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但是大量必需的知識仍然是來自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自我反思。為了保證擁有知識的合理性和實踐的有效性,教師必須透過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系統,清除自己知識上的誤解和偏見,增進對教育實踐及其複雜情境的洞察和見識。
五、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與科研能力
教師要具有突出的教改實驗能力,結合自己工作的實際,敢於對新的教育現象和問題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並勇於透過不斷的實踐,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師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與科研方面的能力狀況,努力做專家型教師。
六、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常規
每位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習慣,有必要經常進行深入反思,以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促進自身教學技能的不斷提高和完善。因此,在教學常規中反思,擇取精華而創新,是教師進行教育改革的一種穩妥而有效的方法。
七、要反思教學內容
教材是教育專家,學者編寫的,是教學的基本依據。但是,教材也會存在不足。因此,教師要把教材當成扔需加工的重新改造的物件,根據本地的社會生活實際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及認知水平,科學地調整教材的內容和資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及時作好記錄,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八、要反思德育功能是否實現
就思想教育學學科的特殊性而言,德育功能不能缺失。思想政治課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針對學生的不良情緒,內心的矛盾以及思想上的模糊認識進行疏導和教育。教師要適時抓住教育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落實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而不能錯失良機。
九、要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
身心健康是教師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健康的身體,難以保證完成教育教學,教育科研任務。健康的人格更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手段,它對學生的理想、信念、價值觀、興趣、愛好、性格等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的身心健康狀況。
綜上所述,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藉助行動研究,批判的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及其所依據的經驗、理念、背景,總結成敗得失,不斷最佳化教學問題解決,努力提高教學實踐的合理性的自覺活動和過程,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會起到良好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2
一、在學習方面的三點心得:
1、 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由一年級新生過渡過來的二年級學生家長,我覺得我們現在比較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小朋友們愛上學習。讓孩子愛上學習,必須先要讓他喜歡上他的老師們、愛上他的學校、敬畏學校的校長。
每當放完暑假寒假,玩瘋了的孩子們只有想念他親愛的老師、可愛的學校和尊敬的校長,才會收心想回學校唸書。可想而知,一個不愛學校的學生,他會有多喜歡重回學校的懷抱;一個不喜歡老師的學生,他的當科成績能有多好;一個不懂尊敬校長的學生,又怎會受這個學校的規章制度的約束。
2、開卷有益
我認為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有直接的幫助。孩子從閱讀中找到了樂趣,愛上閱讀後,孩子有了從淺到深的閱讀,他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必然也會得到提升。閱讀不但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積累詞彙,只要家長做好閱讀引導,他還會在閱讀中逐漸找到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提高他的思想境界。
向愛讀書的孩子們推薦《中國寓言故事》《世界經典寓言故事》《羊皮卷》(猶其是這本《羊皮卷》,它能讓你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向愛讀書的家長們推薦劉稱蓮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和李若辰的《一認真你就贏了》。這兩本書曾經在寶安日報上連載過,對小朋友的學習規劃、學習時間整合方面有很大幫助。
3、 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父母愛學習,小孩子也會受到感染,對他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
二、在行為方面的六點心得:
1、讓孩子學會尊重“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懂得尊重他人。比如:上課好好聽講,是尊重老師;好好吃飯,是尊重父母……發現有不好的苗頭,立馬制止,防微杜漸,及時去除孩子行為上的瑕疵,以免造成她“目中無人”“飛揚跋扈”的驕躁劣性。
2、五講四美三熱愛
這個五講四美三熱愛更是老生常談了,從小就要耳提面命。“五講”就是所謂的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即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即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
3、力所能及地勞動
只會學習,不會勞動的孩子缺乏獨立自理的能力,一旦進入社會將會無法照顧自己。要從小讓她力所能及地勞動,比如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掃地丟垃圾、擇菜洗菜等等。
4、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從小要教會她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分辨好人與壞人,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去高危的地方玩耍;給孩子普及健康常識。
5、讓孩子認識到金錢與價值觀的區別
先讓孩子認識金錢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訴他錢只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一種工具,要花在需要的地方才能體現它的價值。不能把賺錢當作將來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應當注重行為價值和人生意義。
6、讓孩子從小有著裝概念
不要讓孩子養成攀比的壞毛病,從小引導她的場合著裝意識。比如,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應該穿禮服;體育運動時,穿運動服;平時可以穿輕便的休閒服;有表演時穿演出服……。絕不能混亂地一味濃妝豔抹,花枝招展。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為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必須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
1986年教育法的出臺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走上了法治化軌道。20多年來,我國在普及義務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然而,由於社會轉型等諸多因素,義務教育推行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是此次教育法修訂的'時代背景。
受教育權是現代社會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這一基本權利所對應的正是國家和政府的基本義務。制定教育法,實施教育法,正是國家和政府履行這種義務、落實公民權利的必由之路。對於廣大公民而言,義務教育並不僅僅意味著適齡兒童家長及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義務教育首先是國家和政府的義務。採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學校教育,是現代政府不容推辭的責任和義務。
制定並實施教育法,也是切實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客觀需要。在現代社會,透過實施義務教育,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質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的共識。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宣佈實施義務教育制度。多方面研究表明,國民的高水平教育對於個人和整個社會都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
效益。教育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個人未來的命運,教育也能決定和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前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自主創新,要變人口大國優勢為人力資源大國優勢,我們就必須確保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貫徹落實。在這個事關國計民生的問題上,政府責無旁貸。
新教育法的頒佈實施,對於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促進義務教育的發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新教育法的誕生標誌著我國義務教育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對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未來的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修訂的教育法為學校辦學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教育法中,四處提到特殊教育,充分體現了這屆政府人文化的關懷和親民的思想。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提升對弱勢群體的法律保障,讓這些有殘障的孩子、這些家庭看到希望,看到黨對他們的這種關懷。從這一點上看,新教育法凸顯了政府構建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奮和欣慰。
作為一所普通小學學校老師,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學,不因為家庭條件的差異和學校條件的差距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是新教育法的最大受益者。農村蘊含著大量的人才,還有待開發的人力資源,從法律的角度給他們一個平等就學的機會,未來,國家和民族也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以人為本,保障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孩子、所有學校、所有老師的基本權利,這是我讀新教育法第一條到最後一條最深刻的感
受之一。新教育法立法的理念有了較大的突破,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立法理念是以學生髮展為本,真正給學生以發展的空間,同時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充分的發展空間。“新的教育法更加突出公益性,還有統一性和強制性。這三個基本支點,雖然不是直接的教育行為,但是對於教育工作者轉變觀念卻非常關鍵。”
新法明確了對義務教育質量的要求,第一次將素質教育明確寫入法律,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調要把德智體美有機地統一在教學的活動中。這些內容必然影響到校長的辦學思想和教師的教書育人行為。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也必須肩負起提高義務教育階段質量的責任。
在實施新教育法過程中,我有這樣的思考。:教師應當熱愛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業務水平,愛護學生,忠於職守。《教師法》告訴我們: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和使命。教師應當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卻肩負著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教育法的學習讓我深深感受到:一、德育是我們工作的首位。身為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為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人
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著求真、求善、求美,最後才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師勢在必行的工作。打破傳統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更為廣闊、寬鬆的學習和生活空間裡,接受全面的培養,獲得真正的全面發展才是一切為了學生,那麼除了針對課堂教學加以改革之外,我對學生的作業佈置中也應該丟掉了以前的簡單重複的內容,改為根據學生的水平差異分層次設定不同的作業。
導致師德失範現象的因素很多,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教育理念陳舊,其理念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框框裡,只注重學生的智育發展,忽視了學生人格培養,沒有注意心靈的溝通。二是教師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質,而教育學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心理品質的缺乏輕者對學生惡語中傷,重者對學生體罰。三是在利益的驅使下急功近利,缺少愛心,不會關愛學生。四是教育評估機制,仍以應試成績為核心,教師面對各方面的壓力,延緩了師德建設的程序。師德形成決非一種表面的具體行為。任何一種師德表現都能折射出深層的東西,它包含著人才觀、學生觀、質量觀、管理觀、學習觀、評價觀等一系列相關理念在內的綜合觀念。一句話,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師德表現。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作為一名農村小學的一線教師,有機會參加了這次為期7天的英特爾未來教育的培訓,我感到非常的榮幸。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課程富有特色,在教學理念上,它最核心的內容是將現代資訊科技最大限度地應用於學科教學,使計算機的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充分有效地整合。
在培訓的這幾天裡,我透過老師的引導和自己的摸索掌握了所學內容:單元的策劃、框架問題的設計、建立學生簡報、建立學生支援材料、資訊搜尋引擎、網站及網頁建立。師生平等的學習氛圍,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在互相幫助,合作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
“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十分注重這種教學法的運用。因為注重交流、合作與資源共享是“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的重要特徵。所以,“結對共享”和“教法研討”兩項活動被安排在每一模組的學習中,學員們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交流、切磋、幫助。教法研討是讓學員討論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將要或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等。每個學員都按嚴格的要求創設規範的資料夾,且設定共享。
我們每天在探索的時候,每一點進步,每完成一個作業,甚至每下載一幅圖片,一段文字,都是為今後完成作業作準備。也可以說,離我們最後完成結束時的總作業又進了一步。當整個學習時間滿了之後,我們的任務也完成了,我們所有的作業也完成了。這種教學方式,教師把學生的作業負擔分解到每一天的學習活動之中,確實是一種嶄新的作業理念,也是一種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好辦法。
七天緊張而有序的培訓結束了,回想這幾天的培訓生活,我學到的不僅是技術,更重要的是學到了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的理念。最後,我想說:參加這次培訓將對我自己以及我的工作、學生的未來都會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雖然培訓已結束,但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最佳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
學習教育心得體會 篇5
透過學習與討論,我想談談減負與教改的關係。
《綱要》指出: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要減輕課業負擔,不需進行教學改革。對於教學改革,教師、學生包括家長都反映強烈,希望課程設定更貼近學生的實際,貼近社會的實際,要求減輕學生負擔。目前正在進行高中課改,改變教師的教,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轉變現有的灌輸式,積極提倡啟發式、探究式和合作學習。其實,教學不光是課程的改革,應該是整個教學的改革,課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在教學中我們比較注重認知,認知是教學的一部分,就是學習。在認知方法上我們還有缺陷,主要是灌輸。其實,認知應該是啟發,教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掌握認知的手段,而不僅在知識的本身。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與別人共同生活,這是整個教育和教學改革的內容。解放學生,不是不去管他們,讓他們去玩,而是給他們留下了解社會的時間,留下思考的時間,留下動手的時間。我認為學校更應注重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行和知的結合,對於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這不是分數能代表的。教學改革還要回到學、思、知、行這四個方面的結合,就是學思要聯絡,知行要統一。
綱要提出減輕中小學課業負擔,最重要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應。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業或規定死寫作業時間,而是引導教師關注課堂教學效率,同時改變教育評價機制,才能有效抑制過重課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