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讀書心得體會

《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讀書心得體會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心得如何寫了哦。但是讀書心得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幼兒園裡,幼兒的各種行為都會頻繁出現,他們的所想、所思、所悟、所做都會給我們老師帶來迷芒、疑惑、喜悅、溫暖......,一旦老師解決其中一個幼兒的問題,我們馬上會鬆一口氣或茅塞頓開,接著會出現其他幼兒遇到的問題。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幼兒行為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為我們幼兒教師提出邊觀察邊記錄為我們職業成長打好基礎,而不是有的幼兒出現問題,我們憑直覺去判斷,或者其他老師支招,不一定適合你。

  觀察與記錄幼兒行為為我們老師的“行動”和“反思”作好鋪墊。

  從實用角度來講,做記錄這項工作沒有固定的規則,作為班級教師,必須抓住幼兒記錄的`時機,要保證有足夠近的距離去聆聽,但是不要太近,不要影響幼兒遊戲的進行。要注意保護幼兒的隱私,通常使用化名,特別對於大班的幼兒要謹慎,他們感覺到被監視後就不再繼續他們的遊戲。遊戲老師要把握介入時機,避免產生過多幹預或放羊現象,要有效介入,順應和支援幼兒遊戲時的自主行為。遊戲評價讓幼兒充分參與,說出自己的想法以有待進一步提高。

  對於個別幼兒脾氣古怪、情緒波動較大並常常愛哭的幼兒,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當幼兒發脾氣,老師搞清楚大哭的原因再進行開導千萬不要當幼兒一發脾氣,就去哄他,這樣會讓他產生只要發脾氣就能得到滿足的想法,更加容易發脾氣。老師一定要耐心等待他發完脾氣、鬧完情緒,再去了解具體原因,千萬不能放任幼兒發脾氣而不管他。對個別幼兒語言上出現錯誤,應及時糾正並激勵他們說完整句。幼兒的情緒發展與家庭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教師與家長保持經常交流,瞭解孩子家裡的生活以便更好的教育。追蹤記錄一定要定點、定時記錄,不能追蹤一半而半途而廢,有時也可以暫停一段時間繼續追蹤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重視對孩子操作過程的觀察,在觀察孩子的操作活動時,很多教師常常重結果、輕過程。如某教師這樣記錄“xx到數學區隨意拿了幾樣東西,沒怎麼玩就到別的組去了。”這位教師只注意了操作結果,對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是否有興趣、如何擺弄材料等細節卻忽略了,也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看看孩子想要什麼,孩子也是有思考、有評價的行動者。老師也可以“明知故問”,你想怎麼玩?把解決問題變成思維的方法。因此,教師應重視對幼兒操作活動過程的觀察。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老師面對遊戲案例撰寫時,對於如何觀、如何記無從入手。我們老師要學會耐心觀察上課、遊戲、戶外......等一日生活,任何一個環節都可以捕捉到孩子的一個點可以作記錄,也可以拍照,有的可以連續記錄,老師每天記一記,如果忘了也可以翻看當時拍的照片或影片幫你回憶。記錄時也可以隨時翻看我們的指南作對比,指南是我們幼兒教師的柺杖,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們的專業成長才會更快。

  幼兒行為觀察和記錄最終目的是孩子學習、遊戲的興趣性,我們教師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創新,把自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發展聯絡在一起,隨時隨地捕捉孩子的亮點,找到共性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