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教學反思範文心得體會範文

教師的教學反思範文心得體會範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的教學反思範文心得體會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1

  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xx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善於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教學反思對教學有很重要的作用透過學習使我更進一步認識到反思在教學中對進一步改進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起著太大的作用。

  在教學實踐中,我作了不少的教學反思,積累了不少心得體會,現歸納成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學內容的反思。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內容是什麼,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並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透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後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

  第二教學的反思。我們反思並不全是反思錯的,有成功的經驗。只有認真的及時的總結每個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用高層次和水平來思考我們才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表現為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以及在課堂中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機智等等。

  第三教學方式的反思。授課方式的反思是反思中的重中之重。它應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麼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查,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佈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

  教師教學反思的過程,是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和教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的`過程。也是教師直接探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斷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全面發展的過程。

  每個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只有用高層次和水平來思考,我們才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教學。探索教研之路,提高教學質量,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教訓,創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因此,在行動與研究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個“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師,是每一個教師應該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

  而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而課後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後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總而言之,我們的教學要在不斷的反思中,力求更大的進步。

  教師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2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物件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就是研究如何教,如何學,並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師生互動情況以及如何小組合作探究新知的經驗過程寫下來。如何寫好教學反思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學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讚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教師的教學反思心得體會3

  在課外閱讀中我瞭解到分層教學,它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理解潛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後到達課程的要求。在一年教學的實踐中總結,我認為分層教學的方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設計:

  一、學生分層

  瞭解學生,是使教學活動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更為有效,從而是大面積取得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前提。瞭解學生的學習技巧,思維和記憶的發展水平,知識面、日常生活狀況,對群眾,教師和學校的態度等。對全體學生進行前期調查和測試工作。資料包括學生的智慧、體能、心理、學科成績、在校表現、在家表現及家庭環境等,並對所獲資料、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建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習小組,而這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生不是長期固定的,而是可升級(沒有降級)。讓師生都明確某一個同學在某一階段時間內所處的層次。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對學習的樂觀主義態度和真誠的學習信心,正確對待分組方式,明確教師的分組目的,防止優生驕傲自滿,中等生得過且過,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二、備課分層

  學生彼此在基礎知識,基本潛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為了到達普遍提高,全面培養的教學效果,我們有必要在備課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好、中、差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強調針對性,既保證"面向全體",又兼顧"提優"、"補差",使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抓住三類學生。[複習鞏固](10分鐘左右)。針對新授與練習中的反饋資訊作適當處理,對普遍存薄弱點或個別不及矯正的問題進行補救,將本節課所學資料系統化,便於學生理解和運用,以實現預定的教學目標。[目標延伸](5分鐘左右)。分好、中、差三類學生的要求。對優生,設計一些基礎題讓他們完成,並讓他們探索思考撥尖題;對差生,診斷他們學習本課中的疑難,採取有效方法補救,讓他們完成基礎題;對中等生,要求他們自我複習鞏固,完成基礎題和提高題。

  這樣,我們就能把每個學生的培養和提高都置於自己視線之中,充分調動了各類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有利於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課堂教學分層

  那裡重點是分層施教和分層練習。在課堂教學中,對優生以“放”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導學生自學;對中等生和後進生以“扶”為主,“扶”中有“放”,重在帶領學生學習。這樣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發展區”前進,後進生務必基本上到達課程的要求,優生盡其所能拔尖提高。儘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全體學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用心作用。

  四、作業分層

  作業由淺入深可分為四個層次,即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撥尖題。向好、中、差三組學生布置三種作業,並採取三種作業批改方式,"差組"——放緩題+基礎題,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中組"——基礎題+提高題,全部批改;"好組"——基礎題+撥尖題,只批改革1—2本,其餘由學生自己核對,組長檢查。在分層練習中,我們應用心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突破,從調動學生求知的用心性。

  五、考核分層

  考核包括單元關檢測和階段性檢測。由教師自己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都包括放緩題、基礎題、提高題和撥尖題四大類,放緩題面向差生,僅供"差組"生做;基礎題面向全體學生,全體學生必做;提高題面向中等生,"差組"選做;"好組"和"中組"必做;撥尖題面向優生,供"中組"選做,"好組"必做。考核後,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擴充套件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透過補課,個別輔導建立互幫互助小組進行"矯正幫忙"。以確保各類學生都到達預定的階段目標。

  透過階段考核,對各個學生進行多次的綜合分析,並進行必要的組別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有後退的,一次可提醒、鼓勵,下次仍跟不上的個別輔導,絕不降級。這樣做,不但能夠幫忙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於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而對這樣的個別學生,切忌冷嘲熱諷,應熱情關心,幫忙分析原因,樹立信心,以確保學生用心進取的學習熱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