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範文(精選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1
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比如課程內容的選擇,教學活動的組織,學生學習的方式,學習評價體系的建立,資訊科技的發展對數學的影響,數學課程目標等都做了明數透過培訓,我知道了新課標進一步明確數學的意義和數學的教育價值,完善了確的闡述。透過培訓指導我們在今後的具體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結合當前課改與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數學教學中根據教材的特點、教學的方法和學生的具體學情,在課堂上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投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情境教學講究強調學生的積極性,強調興趣的培養,以形成主動發展的動因,提倡讓學生透過觀察,不斷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在實踐感受中逐步認知,發展,乃至創造,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透過恰當的問題,或者準確、清晰、富有啟發性的講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求職求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透過恰當的歸納和示範,使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積累經驗、感悟思想;能關注學生的差異,用不同層次的問題或教學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教學互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啟發學生共同探索,與學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發現和成果。
三、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高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素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有效地實施有差異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合理有效地使用計算機和有關軟體,提高教學效益。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2
不學習課程標準,不潛心鑽研教材,就如瞎子摸象,教學就會產生偏差。數學教學具體定位到底在哪裡,也是目前研究得比較多的問題,我們在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科體系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重在塑造學生健康向上的個性品質,為以後能適應資訊社會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礎。因此,數學課不能象以往一樣只要求學生會做題,而應該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的整合和嘗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我看來,數學課程體現了幾個顯著的變化:
宏觀上,新教材遵循的理念是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學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改變了過去一刀切的狀況。大家對數學的認識也從鍛鍊思維的體操轉變到是人們在生活勞動和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別指出,數學也是一種文化。在每部分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應該讓學生了解到知識的背景,知識的發展過程,從歷史的角度學習數學。但是在真正的課堂上,因為我們教師能力和教學容量等等許多因素限定了這些方面的講授,對定義定理的講解略顯枯燥和抽象,以致於用相關題目去彌補講解,難以體現數學的生動性和應用性。曾聽過一名有經驗的老師說課,巧妙地將兩者結合得很好,自然而不刻意,豐富而有深意。從中不難看出,彰顯師生和學校、班級的個性和優勢的精品課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將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我們的課堂要關注學生心理特點、生活實際情況和認知規律要求,多方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意識和綜合素質能力。比如,數學學習中著眼於適應社會所需要的學習興趣的引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責任心的栽培,意志力的錘鍊,種種非智力因素的薰陶,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疏導等等,都屬於德育範疇。堅持實踐“成才應該首先成人”的道理,如何在重視健全學生人格的前提下,充分系統地發展學生的能力,這是教育中的大學問,這不僅僅是德育處或是某位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每位數學老師共同思考的問題。然而如何群策群力,結合學科特點,突出德育的亮點,給所有數學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斷學習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方法設計,同時不斷進行教學反思,才能建立全新的教與學的體系與學習評價體系。
新教材不能只是單純的學科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組織,而是滲透著學生日常經驗和需要的學科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有機組織。如函式、導數、古典概型等等章節,從細節處使學生在學習中切身感受到數學和自己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的重大價值,進而產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和探索的強烈意願,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比傳統教材更容易引起學生共鳴。例如有一名老師在講解拋物線時,用動畫演示了炮彈發射到落地的軌跡,形象生動的開場一下子就成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找到了興趣的切入點;也有的老師在講解立體圖形的時候對比實際生活中的許多原型,變抽象為具體,學生印象非常深刻。
新課標中多次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今天的數學課堂真正意義上還給學生,為他們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創造、自我成功、自我快樂的親身體驗。全面、個性、和諧發展是本次課改的“關鍵詞”,它是科學發展觀在新課改中的具體體現,是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的根本要求。因此,數學學科建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主線,真正體現新課程提倡的在樂中學、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
如今的教材設計遵循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材組織上體現學生的積極的學習過程,很清晰地看到,就是教學內容的組織階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使學生感覺到自己不斷的處於一種探究、前進和發展的狀態。然而一切事物都有正反面,如同雙刃劍一樣,專家對課改實踐中具體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回答了“螺旋上升”的思維方式是否可行?是否人為地將知識點割裂?如何處理教材才是合理?目前初高中的知識脫節,師生負擔加重?等等問題,解決了我們許多疑惑。欣喜的是,我的觀念和許多與會老師不謀而和。我們看到,新課程處處體現著“新意”,它體現著先進的理念,但並不成熟完善,既然我們不能因為瑕疵而否定美玉的價值,就不能因為一些不和諧的困難而否認它的必要性。也正因為沒有固定的模式,才需要我們老師的扶持和關注,依靠老師在實踐中摸索,其中關鍵是把眼光放遠,避免鼠目寸光的短視做法,堅持走好每一步,穩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功敗。因此一方面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最佳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最佳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使教師明確更加刻苦鑽研,內強素質。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這對每位老師而言是痛苦的蛻變。我作為一名在傳統教育薰陶下成長起來的新教師,雖然時常用先進的理念武裝頭腦,但身上仍然難掩一些傳統教學的風格。我不止一次地聽到抱怨:新課改讓教師變得無所事從。這種牴觸心理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特別是許多數學老師多年形成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在新內容前可能變得不再重要,勢必會產生強烈的困惑和不捨,因此,在許多學校,仍是口號一套,實際授課又是舊一套。有一位課改專家在描述現在課改現狀時,無不擔心地說:現在很多地方依舊進行著披著新課改精神下的傳統教學,違背了教育的本質。
於是切切實實施教學改革,避免穿新鞋走舊路,教師的角色轉變非常重要。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首先我們必須接受課改新理念,為失去平衡的心理尋找支點,真正走進新課程;其次努力建樹並在實踐中貫徹新理念,明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的角色,做有思想、有遠見的實踐者;再次,在進行有必要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後,資訊的整合,經驗教訓的總結尤為重要,因此及時的.心得體會可互通有無,讓同行間不斷提高認識。
由於正在推進的高中新課改還在實驗階段,難免有種種先天不足。有鑑於此,我們應該克服急功近利心理,需要正視客觀現實:例如各年級的數學教學如何統籌以適應今後的高考導向要求;如何慎重科學安排課時,嚴格規範地執行課程計劃;如何根據本地區本學校的特點,妥善處理數學選修模組;如何看待計算機輔助教學在數學中的作用等等都是我們新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需要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3
隨著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人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透過這兩個月在工作實踐中的學習,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課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那麼高中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突出引導學生思考並規劃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觀,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比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更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生活需要。
首先,謀求課程的基礎性、多樣化和選擇性的統一。
其次,將學術性課程與學生的經驗和職業發展有機結合。
第三,適應時代要求,增設新的課程。除了在傳統的學科課程中引進與課程目標相匹配的、鮮活的、有時代感的課程內容外,適時增加新的課程領域或門類。
第四,倡導學生自定學習計劃。那麼每一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點以及學校所提供的課程資訊,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隨著學習程序的深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內部和外部的情景變化,不斷調整所形成的計劃,以儘可能適應自己的需要和特點。
第五,實行學生選課指導制度,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合理的學習計劃。
最後,實行學分制管理。總之,都強調對高中學生公民的責任感,個性發展與適應時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創造力與批判性的思維、交流、合作與團隊精神和資訊素養的培養,並要求學生具有國際視野。教材的設計更注重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研究,充分發揮自己的獨特潛能與創造性。
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新課程透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資訊科技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透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資訊素養。
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高中與初中的數學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特別是課改後課堂上又要求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知和研究獲取知識,老師不能直接告知,要重視學生探求的過程。這就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雖然這對提高學生的能力大有好處,但是課改後數學實際任務加重但課時又明顯減少,要如何協調兩者之間的矛盾,目前是我們很多老師都很困惑的一個問題。同時高考將會如何考,傳統的重點,新增的內容,在高考中將如何體現,如何協調的存在,如何既要考到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又要考到學生的能力,改革要如何推行並堅持下去,始終還是要圍繞著高考這個指揮棒進行。
新課程想要達到理想的狀態,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自身的修養:
1、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能力,堅持自學不懈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繼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掌握資訊科技應用的基礎和操作技能,學會上網學習,學會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
2、認真學習、研究教學大綱和新教材,領會大綱,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內容、編寫特點,要求及教學方向,有效、合理、創造性的指導新教材的教學,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積極的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對“自我”的意義,並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中,敢於承擔責任,善於解決問題。
3、教學中,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學生觀”的轉變。做到用學生的心看待一切,不歧視學生,多賞識學生,達到班上“沒有差生,只有差異”。
(2)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學過程中,老師是學生的朋友,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著,而不是統治者、長官。教學過程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是師生雙方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3)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過程,學生學習過程不僅要用腦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說,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教師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才能無拘無束的置身於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才能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
(4)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
總之,新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與時俱進,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要行動起來,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探索,都應付出。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新課程,實踐新課程,直面新課程,為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數學課改培訓心得體會4
這次參加新一輪高中數學課改培訓,聽了有關的專家、學者對《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的解讀和對新教材的詳細說明,使得自己對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對新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評價理念、等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明白崗前培訓的重要意義,使我對新課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更加走近了新課程。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體會:
1、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的把握和定量的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來源於生活實際的,它在人類社會中,是無處不在的,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並不是孤立於書本之上的,它是與生活有著緊密聯絡的,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所以數學應該是來源於生活,並且能夠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因此,在新教材的編寫中更多的採用了生活化與情景化的場景,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並能投入其中。
2、更注重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教材的設計更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知道每一個學生因為生活環境,智力發展,性格特點等多種原因會造成,每個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有差異,表現出學習的效果不盡相同。這種現象是切實存在的,而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對每個學生提出合理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
3、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高中數學課程分必修和選修。必修課程由5個模組組成,必修課程是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的數學內容。選修課程有4個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個模組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專題組成;每個模組2學分(36學時),每個專題1學分(18學時),每個專題可組成1個模組。對於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對未來發展的願望進行選擇。
4、數學教學活動更加豐富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透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在培訓期間,我們無論是在報告中,還是在茶餘飯後,我們都能聽到另外一種聲音,感受到合弦的美。數學課程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顯然不是隻憑熱情和勇氣就能一蹴而就的冒險之旅。"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改革的長期性和艱鉅性,從而,在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的同時,我們也就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熱潮中的冷思考"。對中國的傳統一定不要輕易否定與拋棄。中國自己的教學方法好在哪裡,對此一定要心中清楚。比如說,"雙基"教學是中國的特色與傳統,繼承的同時要理解與吃透它的內涵。近幾年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出現了一股"向中國學習"的熱潮。因此,面對我們自己的數學教育,有什麼理由要失去自信,妄自菲薄呢?在充分肯定傳統教學長處的同時,我們應正視所存在的問題。
其中,有的是在過去就已暴露出來而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更多地是不能適應時代發展和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暴露出來的諸多弊端。其主要表現在:重傳承文明甚於重創新教育,教知識而不是教創造;重結果甚於重過程,以冰冷的美麗代替火熱的思考;重標準答案甚於重個性發展,缺乏對學生情感和個性品質的關注。因此,總結好的傳統,認清存在的問題,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劉兼同志講過"我國當前數學教育中優勢與問題同樣突出。"我們應抱著"揚棄"的觀點辨證對待傳統教學,不要盲目繼承,更不要全盤否定,正視存在的問題,進行批判改正,根據新時代的要求走一條自己的路。
體會到了課改的艱辛我在學習之餘,與各地的教師私下也做了交流,深感課程改革前途光明,但眼下困難與阻力也不容忽視。若要課程改革成功,尚須方方面面的努力。這困難有來自經費方面的——經費嚴重不足或使用不當;有來自領導層面的——領導對課程改革重視不夠或只認為是教育界自己的事;有來自教育內部的——人人關心的終結評價尚未出臺,廣大教師和家長以及社會各界對最後的評價十分關切;農村教師的素質的提高問題;高中與初中的課程銜接問題,高考的問題;課程標準與教材中的問題;市場上大量充斥的濫編濫印的教輔教材問題;教師的素質水平和對課程改革的認識以及培訓的一些問題……幾天的學習緊張而有序,研修使我們瞭解了課程改革的理念,瞭解了數學教育的方向,瞭解了教材的設計思路,瞭解了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也體會到了課程改革的艱辛。
增加了新的思考。
我覺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身上的擔子都不輕,因為進行新課程僅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比較充分的理論準備,必須要有教育觀念的更新。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下一代人的數學教育,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關注,都應思考,都應行動,都應付出,都應探索。
為了課程改革的成功,為了數學教育的美好明天,讓我們共同努力,在新課程的土地上辛勤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