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範文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通用4篇)
關於《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範文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通用4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範文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通用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1
透過參加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培訓的學習,我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也使我懂得了許多新知識,拓寬了視野,真是受益匪淺。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對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發展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 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資訊科技培訓雖然只有短短五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4.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授課教師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不僅教給我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舊知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
五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感受卻頗多。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教師。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2
20xx年8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教育局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多媒體培訓活動。在本次學習中透過劉紅強、郭軍禮、羅永剛、馬記剛和馬相軍老師的耐心講解和演示,使我更加深刻地瞭解了多媒體的特徵,理解了教學設計的過程,學習了課件製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體應用的能力。
在培訓中各位教師運用了我們教學生的方法:小組合作法,六個人一組,選出水平高的為組長,在學習過程中一起研習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採取自學、講解、練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法,採取點名、點組等提問方式,根據問題回答情況及作業上交情況進行個人和小組評價,極大的調動了個人和小組學習的極積性和主動性。它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和教學策略,需要我們積極參與。
透過劉紅強老師的講解,使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特感謝講解教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的講解。希望以後,多進行這樣的培訓。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3
我是一名農村小學教師,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我的多媒體運用知識匱乏。今年暑假,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範文與資源應用》的培訓,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培訓教師向我們全面的講解了新的教育理念,運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形象說明如何轉變問題學生,我知道了一些教育學心理學專家的教育思想,比如杜威的“最近發展區”,對我們教學的指導有很重要的意義。
教師應該具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觀念。
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都要求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另外,我還學習並掌握瞭如何運用教學摸板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如何選擇媒體,如何編寫教學目標,如何選用教學方法並開展教學評價,並且學會了做部落格,知道了很多對教學有幫助的各地教研網站,如何下載檔案,如何處理音訊和影片檔案……這些知識對我的教學和生活都是非常實用的。學習和實踐了這些知識和技能,我在教學設計、資源收集、網路互動等今後必須或將會用到的教育技術都得到了長足的提高,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上面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水平的提高,為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心得體會4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電教館組織的《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教師培訓,五天的培訓,系統學習了多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研討“中小學班班通工程”教學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學習成果展示和分享等方面的知識。教師的精彩講解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就這五天的學習情況,談一談我的一點拙見。
新時代的大潮將我們帶入資訊社會、知識型社會、學習型社會,教育和資訊化不斷交織、融合和深化。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傳統的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師,提高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能力尤為重要。提高自己的課件製作水平勢在必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影片、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透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
透過培訓,我對教學資源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是為師生有效開展教學提供幫助的各種可利用的條件。最寶貴的資源是思維方式,最重要的資源是學生的大腦,最生動形象的資源是多媒體資源,最容易複製和傳播的資源是數字化資源。從廣義角度講,不僅教師、教材、教室是教學資源,而且學習夥伴也是教學資源;不僅學習小組是一種資源,而且學生遇到的困惑也是一種資源,甚至學生所犯的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多變的過程,單一的某種資源很難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通常是多種教學資源一起使用或按一定序列使用。所以,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資源,考慮各種資源的特性,整體協調,互相配合。資訊化教學模式相比於傳統教學模式有著明顯的差異。資訊化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地位,是學習的幫促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進行生成性、創造性、自主探索、互動學習,教學形式是交叉學科、帶實際情境的開放性的,學習環境很豐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結合實際情況,儘可能地把資訊化教學模式融入自己的課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